「想像與創造」上海市中學生未來之星成長系列活動今天(11月20日)啟動。
未來之星成長活動將圍繞科技創新、文化創意的方向,開展人工智慧、創新思維、文創素養三大課題。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華師大、上海外國語大學、上理工等高校專業導師將走進大師課,擔任課程主講,為懷揣創新夢想的學生開展專家課堂。
活動從11月起至2021年5月期間進行,覆蓋全市100所初中。希望挖掘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對科技創新、文化創意富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讓他們走進科創和文創領域,並引入社會優質教育資源,聆聽名師主題演講,發布課題研究以及未來之星成長活動項目展示。
同時將結合科技創新、美育文創等內容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的培養,進而發現和培養一批創新潛質突出的優秀初中學生。
活動由中國創造學會創造教育專業委員會、上海市校外教育協會、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振威教育科技專項基金共同主辦。
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振威教育科技專項基金主任柯金書表示,未來之星成長活動為廣大中學生搭建了一個科創與文創領域學習的平臺,推動了素質教育的發展,讓上海的中學生們養成勇於探索、追求新知、敢於創新的科學精神。這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學習與拓展機會。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向世清教授以《如何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主題,為向明中學初中部的學生開啟了「想像與創造」未來之星第一課。
課程從學生們的興趣入手,諄諄誘導,創設情景,以言語互動為依託,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的要素。
在接下來六個月的時間裡,專家講師團導師、行業精英等將為中學生們授課,課程將注重科技創新、美育文創等綜合訓練,以及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
同時還將為學生們開展專家課堂的互動學習。幫助學生在未來之星的課題學習中,挖掘和發現自身的創意思維與文創特質,自主選擇並提交成果展示。通過平臺展示自我,逐步發掘與培養自身創造力。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