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讀者口碑認證,北歐神話就讀這一本

2021-02-16 蚌埠新華書店

北歐神話起源於公元1世紀前後的日耳曼,隨後漸漸通過詩歌與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入冰島、挪威、丹麥等北歐諸國。  

當時,北歐神話擁有自己完整的體系,有各種吟遊詩人的詩歌和儀式、祭典。 隨後,隨著基督教的入侵,北歐神話被視為「異端」徹底廢棄,典籍被燒毀殆盡,眾神像被拋棄,冰島當年拋棄眾神像的地方,至今仍叫做「眾神瀑布」,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冰島眾神瀑布

這場宗教融合之後,北歐神話的傳承被斷絕,只有少數幾本敘事詩殘缺不全地偷偷保留了下來:《埃達》《薩迦》《尼伯龍根之歌》和《貝奧武夫》。 

所以,北歐神話早就被基督教殺死了? 怎麼可能!它只是換了個皮活著,還活得比其他神話好多了! 僅僅憑藉著幾本殘篇,北歐神話卻因為其絢爛的想像力、獨特的世界觀和魅力非凡故事迅速在近現代奇幻文化中綻放異彩。 

所以,說北歐神話是奇幻文化的重要起源,真的毫不誇張! 

論文學:茅盾、博爾赫斯都是北歐神話的愛好者,《指環王》《冰與火之歌》都取材於北歐神話;

文學領域,奇幻大師J.R.R. 託爾金在20世紀創作的奇幻巨著《魔戒》開創了奇幻小說的先河,《魔戒》中大部分元素都來自於北歐神話。 中土世界Middle Earth完全是致敬北歐神話中的人界米德加德Midgard. 精靈、矮人、巨魔、巨人的種族設定和名字,也完全照搬北歐神話。 

遊戲文化中,北歐神話更是大放異彩: 魔獸世界中,巨魔、火焰巨人、冰霜巨人、食人魔、精靈、矮人等,都是北歐神話的種族。 

若你聽說過這些種族:精靈、矮人、巨人、巨魔、食人魔…… 

甚至,若你研究研究星期日到星期五英語的來源, 你會發現,北歐神話雖然已經失去了宗教意義,卻比任何神話都茁壯地在奇幻文化中成長。 

它換了一種方式,永遠陪伴在我們身邊,如影隨形。 

我們雖然難以回到過去,目睹那個信仰諸神的時代,也難以通過晦澀難懂的《埃達》殘篇,了解北歐神話的「原著」。

好在我們還有「故事的寶庫」尼爾·蓋曼。 

當代奇幻大神,「奇幻文學的代名詞」。《美國眾神》作者,世界第一神話粉。

尼爾·蓋曼大神,用他獨特的全新筆法,釐清了北歐神話的脈絡,重述輝煌壯麗的北歐神話,集結成了《北歐眾神》。 

閱讀《北歐眾神》,你可以通過尼爾·蓋曼有血有肉的故事,輕鬆進入那個九大世界、五大種族、各路眾神組成的奇幻世界。

通過最大牌、最有趣、最有血有肉的北歐神話故事,一睹「奇幻文化重要起源」北歐神話的風採。

推薦閱讀

《北歐眾神》

尼爾·蓋曼

讀客文化/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相關焦點

  • 北歐神話(一):概述
    而這正是我們熱愛神話的真正原因:我們既愛那些神話中的大膽而不受拘束的想像,也熱愛神話裡所體現出我們所不熟悉的陌生的文化特質。因此,即便是古希臘神話再偉大,也不能完全據此就認為北歐神話相比之下就會黯然失色,他們都同樣吸引我們,因為他們具有完全不同的魅力。這正是文化多姿多彩之處。
  • 《權利的遊戲》《雷神》《魔戒》靈感的源泉,北歐神話魅力何在?
    北歐的文學是殘酷,冷靜的,以尤奈斯博為代表的北歐硬派推理小說,在冰天雪地與攝人心魄的極光中,演繹著一出又一出暴力兇殺案,在奈斯博的筆下,哈利走到哪裡,哪裡就血流成河;北歐又是影視、遊戲素材的寶藏,電影《指環王》系列、《雷神》系列、《尼伯龍根的指環》,遊戲《戰神》《上古捲軸5》,皆取材於北歐神話,北歐的歷史文化
  • 中國通俗神話小說從傳統神話與北歐神話裡學習了什麼?
    近年流行的爛漫修仙題材電視劇有《香蜜沉沉燼如霜》《三生三世十裡桃花》《三生三世枕上書》等,這些電視劇無一例外改編至時下同名熱門修仙神話小說。仔細看這些小說,看似取材於《山海經》等中國傳統神話故事,比如劇中角色名,東華,等,其實又多與中國神話有異。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是,神寂滅說。就是神到了一定程度會羽化灰飛煙滅。但中國的神大都是不會寂滅,與民生同在的。
  • 李修建譯著《北歐神話:仙宮與諸神》出版
    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又出版了多本相關著作,如林樺的《北歐神話與英雄傳說》(當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等。不過大多流於簡略的介紹。值得一提的,記載北歐神話與英雄傳說的最重要文本,冰島文學中的瑰寶,詩體《埃達》與《薩迦選集》,2000年左右相繼出了中譯本,對於我們了解北歐神話提供了原始文本。整體而言,國內對北歐神話的介紹和研究還很不夠。
  • 初探北歐神話譜系:神族、巨人、精靈和矮人|茅盾《北歐神話》
    更有意思的是,西方藝術和文學以希臘羅馬神話和聖經故事作為創作源泉,而後又因著藝術品和文學作品的聞名於世,再次帶動了希臘羅馬神話的流行和眾所周知。正如這幾年來,許多以北歐神話為母題創作的影視劇的大火,也是或直接或間接地將一直以來被忽視的北歐神話重新帶入了我們的視野。
  • 北歐神話序章(下)
    除去這兩部作品,大約公元十二三世紀左右,用德語記述古代勃艮第人國王故事的長詩《尼伯龍根之歌》也成為北歐神話的一部分。它的內容與北歐神話中《沃爾松格氏傳奇》有著不少相似的部分,同時又像是講述希臘神話中英雄的故事(希臘神話中分為神的傳說和英雄的故事兩大部分)。總的來說,依然被認為是北歐神話中為數不多的古籍。
  • 卡塞爾學院歷史公開課——北歐神話系列
    「這些都是源自北歐神話吧?」昂熱沉吟了片刻,「黑龍尼德霍格守在『世界之樹』通往『死人之國』的樹枝旁,他就是那入口的看門人。在諸神的黃昏中,大海被破開,死人指甲組成的大船從海中升起,船上站滿了亡靈。那是死人之國向生人發動戰爭的軍隊。」
  • 從「天地創造」到「諸神黃昏」|《北歐神話》:冰與火的交響曲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可能不知道北歐神話的具體內容或情節,但你或多或少聽過「洛基」這個名字。由著名演員湯姆·希德勒斯頓(大家習慣稱他為「抖森」)在《雷神》以及《復仇者聯盟》裡飾演的洛基是個迷人而又詭計多端的反派角色。而身為漫威迷的讀者更是對奧丁、索爾、海拉……這些名字再熟悉不過了。
  • 茅盾《北歐神話》:奧丁,是如何成為北歐人心中的眾神之父?
    與散漫的希臘神話迥然不同,北歐的神話,是莊嚴的、悲劇的;北歐的眾神,是莊重、正真、博大的;這些如斯堪地那維亞群山一樣粗樸而巨偉的傳說,無不透露著北歐民族個性中的冰與火有幸讀到這本《北歐神話》,不僅讓我對茅盾先生有了新的認識,他既是出眾的文學家,也是我國神話學的開創者之一。
  • 《維京時代與英格蘭》:差點被遺忘的北歐神話
    它的歌名叫《北歐神話》,是著名女團SHE所唱的。 提到北歐神話,你們會想起什麼呢?十二主神?巨人?精靈?眾神之王奧丁?在北歐神話的世界裡,神不是萬能的,世界也不是永恆的。與其它國家的神話體系都不同,北歐神話更貼近現實,裡面關於海盜的種種傳說更是舉世聞名。
  • 12本足以封神的經典小說,每一本都是巔峰之作,千萬讀者口碑認證
    12本足以封神的經典小說,每一本都是巔峰之作,千萬讀者口碑認證1.《超神機械師》齊佩甲 448萬字一本讓人眼前一亮的遊戲異界文,大致講述了一個遊戲高手穿越到曾經的遊戲世界後,由一個NPC成長為世界boss的故事。如果不是玩家的出現,那麼這可能就是一本正經嚴肅的穿越異界題材小說。目前作者以成功封神。
  • 悲劇的北歐神話:一個註定要覆滅的神話國度
    神話是一個民族關於生命起源和對世界與自然的思考。任何一個成熟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的神話體系。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是中國神話的一部分。而在歐洲,希臘神話體系最常被提及而為人們所熟知。北歐神話很少被提及,知道的人也相對較少,但其也自有一套自己的體系。
  • 北歐神話:從神話到史詩,看個體英雄的湧現和譜系的演變
    ——茅盾《北歐神話》茅盾先生的《北歐神話》原來是要在1925年2月到4月間的《兒童文學》雜誌上發表。這本書具有導讀的作用,曾經是《小學生叢書》中的一本教科書,同時也成為他日後神話性創作的原動力。但最終這些文章沒有出版成書,似乎是他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完成原始的計劃和構想。
  • 三分鐘讀懂北歐神話,為什麼說宇宙樹是北歐神話世界的全貌?
    世界上的神話都有著相似的地方,每個神話體系中都有著該神話的世界觀。比如佛教的世界觀是以須彌山為中心,有四大洲,山分為不同的高度,每一高度居住的神仙都不一樣。再比如道教神話中分為天地人三界,天又分為三十三重天和天外天,地為十八層。
  • 《北歐神話》:為什麼北歐諸神走向死亡是一種必然?
    如果說南歐的希臘神話是一首浪漫的「抒情詩」,那麼,北歐神話就是一出粗獷而壓抑的「悲劇」。不同於希臘神話的散漫基調,北歐諸神,如同高聳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一般,始終是莊重、質樸而博大的,永遠與那些對人類有害的惡神、惡巨人們鬥爭,守護生活在大地上的人類。
  • 索爾、洛基與奧丁的故事,赫爾曼《北歐神話》簡體中文版首度引進
    在這外緣世界創造之初,眾神展露蹤跡,啟動了北歐神話世界的歷史。近日,德國著名古典學學者保羅赫爾曼的專著《北歐神話:世界開端與盡頭的想像》由世紀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赫爾曼曾獲頒普魯士科學院獎、丹麥國旗騎士勳章、冰島獵鷹騎士勳章。歷經百年,這部關於北歐神話的曠世巨作依舊閃耀,以其德式嚴謹領航一代又一代的讀者進入北歐神話世界,悉心梳理北歐神話的開端與盡頭。
  • 茅盾記述《北歐神話》:冰與火、善與惡、毀滅與重生的神話故事
    北歐人常年與自然鬥爭,想像是必然結果和路徑,北歐神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創造故事能力,他們以為天地之間本沒有地、還和空氣,一切包孕在黑暗之中,「萬物之主宰」的力存在著。有殘缺或者能力限制,諸神的世界註定要毀滅,這就是「諸神之黃昏」。這場戰役無可避免,眾神必定失敗。這場惡火,燒盡了空、陸、冥三界的一切。北歐的眾神依然坦然地面對這最終的結局。而在世界滅亡之後,殘存的神會再次建立起新的世界。
  • 北歐神話中的洛基是什麼樣?比電影版要邪的多
    而這背後其實也是有一定的文化底蘊為支撐的,比如雷神,原型就來自北歐神話中的雷神託爾。當然,提到雷神肯定就少不了他的好基友洛基,原型同樣來源於北歐神話中的惡作劇之神洛基,電影中二人相愛相殺,常被大家津津樂道。
  • 《北歐神話》:冰與火碰撞下的悲劇性傳說
    所謂北歐神話是指古代斯堪的維納亞人,或北歐人的原始信仰及自然觀察,而英雄傳說也包含在內。最早的北歐文學是屬於冰島的,11世紀北歐人被英國人壓迫,從大陸的半島逃到冰島的時候,就是帶著神話和詩歌天才去的,而這些神話材料大部分被收在了《大埃達》一書中。
  • 《北歐神話》:人見人愛的北歐第一暖男神是怎麼死的?
    在希臘神話裡,死亡,成了區分人與神最顯著的特徵:人遲早有一死,而神永遠不死。就算是神與人結合後生下的「半神」英雄,同樣免不了一死。能躲過死亡那道關卡的,唯有神。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歐神話。在北歐神話體系中,神幾乎與人無異。不同的是,神可以預知神族的覆滅、預見個體的死亡。然而,神依然無法改變死亡的結局。可以說,北歐諸神一直在奔赴死亡的道路上,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