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己要求高不是壞事,可是刻意把自己變得不像自己,刻意追求完美的自己,也許會在以後某個時間突然覺悟:偽裝自己真的有用嗎?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虛假的自己,讓自己並不開心,迷失方向,活得很累…
有多少人在別人面前是戴著假面的,掩飾自己的種種。掩飾沒問題,善意的掩飾可以免去麻煩,不想別人知道的隱私可以掩飾…但是逼著自己非得怎樣,做虛假的自己就不好了。明明喜歡的東西不要,明明不想做的事卻做,原因只是為了達到自己某種目的,或彰顯自己是好人、品德優秀、大公無私、捨己為人…如果是發自內心的,沒有問題,如果是壓抑自己刻意為之,就不好了,事後會心理不平衡,而且活得很累。
約束自己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甚至要求自己必須怎麼做,把這種強制性規範到生活的各方面,做錯一點就批判自己。這樣限制自己的人會把自己過得很苦,甚至都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了。
在人群中顯得呆板、木訥、不自然,因為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給自己的限制太多了。不自信也是因為自我評價低,怕別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
而自然自信的人,掩飾的很少,是怎樣就表現怎樣,他們能接納自己的全部,也不會過分關注自己不足的地方。
比如有的人討厭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他就故意把自己表現得為別人著想,做事也不要什麼功德褒獎,他覺得默默做事不要回報,是他追求的美。可是長此以往,會心理不平衡。天知道他也想要回報,也想自私,付出得到自己該有的回報,這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他卻不想承認。明明想多要酬勞,還假惺惺地說不喜歡錢。這樣的人,是被自己的思想約束的太緊了,完全喪失了自己的本能,完全不會表達真實的自己了。
他把正常的一件事也定義為醜,非要樹立自己捨己為人、淡泊名利的形象,覺得那才是他心中的美好。明明自己很窮,還說自己不想要錢。他不知道靠自己的能力賺錢,喜歡錢,其實一點也不醜,反而是一種自信,是自己有能力的體現。
從小我們就在學習對與錯,是與非,好與壞,但是具體到某件事,根據個人的理解又有所不同。有相當長一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分辨,活到老學到老,我們一生都在學習。某些認知,也因我們的閱歷以及智力增長發生了改變。
不適合自己的自我限制,遲早會被我們放棄,因為我們不需要那些做作的虛假,真實地表達自己,才能讓自己身心平衡。
人生不需要表演,表演多了自己會忘記自己本來的樣子,別人也不知道真實的你是什麼樣的。我們不需要表演,不需要通過偽裝來彰顯自己的優秀,再優秀的人也有缺點。
小時候經常聽家長對我們說,怎樣做別人會笑話。直到後來我們看到別人做了,也沒有人笑話他,才發現有些父母教的認知也不是真理,那些告訴我們別人會笑話的事,反而成了我們的枷鎖,讓我們不敢去觸碰。而那些枷鎖往往是面子、虛榮、虛假的東西。
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虛假的東西,我們越看越輕了。因為曾經為了追求虛假的東西,違背過自己,迷失過自己,做過後悔的事,所以更加懂得了什麼是真的。
給自己設限太多會身心疲憊,會累,去除沒必要的自我約束,我們才能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去偽存真,發揮自己的個性,丟掉包袱,做有能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