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示對抗日神劇的無視,復看「我的團長,我的團」阿譯也很棒!

2020-12-17 坤侖江山

趁著大眾對亮劍3,滿屏批判的時候,重又看了一遍「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

這次復看的時候,重點「審核」了一下阿譯長官,烽火連天的歲月,愣是把一個上海憂鬱小青年逼上了戰場;在與日寇的殘酷戰鬥中又把知書達禮小菜鳥逼成了殺人不眨眼的老油條。但骨子裡的溫文爾雅,叫人覺得上戰場的人不應該是他,與對岸日軍罵戰時的那句「十三點」,瞬間覺得這個人有些可愛。

這個上海小男人,帶著大城市特有的優越感與才氣,那麼想融入炮灰團小群體,卻又瞧不起這群「兵渣子」,時而激情澎湃,時而充滿對自己的失望,感覺自己什麼也做不好。

演員王往,對炮灰團裡獨樹一幟的這個另類,演繹出了眼前一亮的感覺。從來都衣裝整潔的阿譯,他是那麼不應該屬於這場戰爭,卻又不得不屈從於這場戰爭,雖然有陰柔的娘炮感,但每到關鍵時刻又都能頂上大用處。

林譯是一個充滿書生氣的形象,自然也帶著一些書生式的迂腐。雖從軍官學校優異畢業,但他的優異也僅限於軍事知識和理論,槍該拿不穩還是拿不穩,開槍手都會哆嗦,還差點把同伴都害死,一開始阿譯以這種角式的形象出現,都還以為他的出現僅是用來映襯龍文章的英勇、天才和瀟灑不羈的,然而後來也證明他不止是如此。

因為他也是這樣一個人:

當死啦死啦假冒團長穿幫被抓時,同伴們都舉薦他去求情,他自我調侃式地說了句,「想讓他死的話就讓我去」。

他最讓我刮目相看的時候就是,在公堂上審判死啦死啦時,說:他有罪,可是,如果我三生有幸,能夠犯下他所犯下的罪,吾也寧死啊!這句話說得多爺們兒!

升任副團長簡督導後,某日日軍衝過怒江,國軍潰敗,軍中謠傳虞師長戰死,龍文章逆流而上,截住潰軍高喊著反攻。看阿譯關鍵時刻堅定執行團長的命令,毫不折扣督促士兵成功堵住潰兵退路,職業軍人素養,方可看出高人一等。

他也做到了,在攻打南天門的時候,在主力團沒有按時發動進攻的情況下,與竹內聯隊正面交鋒,明知沒有後續援兵,明知前面是死路一條,奮發了他從未有過的英勇,把炮灰團殘部帶進樹堡。這其中有對炮灰團的眷戀!更有理不亂的對戰場兄弟不離不棄的情愫,寧願被團長拳打腳踢他也心甘情願,因為他想,死也要和他們死在一起,這才是他最後的精神支柱。

在南天門樹堡裡生死一線的情況下,他也還是念念不忘來一段「悽悽長夜誰來拭淚滿腮,該貪點兒依賴,貪一點兒愛……」這部電視劇裡的兩位女主角,都沒有他的「嫵媚」才情。以前看這部劇演到阿譯唱歌的時候,總是快進而過,這次方才看懂,聽得饒有興趣,既便滿身雞皮疙瘩也要聽完。

真正的表演,刻畫至深,真正的勝利並不是都那麼高大上,應該讓所有出品「抗日神劇」的導演,編劇和演員們把「團長」當作教材去觀摩學習,這才是抗日劇。當年抗日的軍隊無論是國軍還是八路軍都沒有那麼神奇,我們所有的勝利都是拿命換來的,三條甚至五條命,才換一條鬼子的命。子彈不是那麼充裕,軍裝不是那麼整潔,髮型不會一絲不苟;士兵們也會罵人,會鑽洞,會惜命,會爭吵,會犯錯誤。

真實的戰場,大義凜然也許只是後人對英雄們勝利時的幻想,能活下去才是士兵們最基本的追求,其他的方面真的不是表演場上的那麼瀟灑,能做到的這一點的,我只服「我的團長我的團」!!

#禁播抗日神劇#

相關焦點

  • 《我的團長我的團》:國產抗戰劇巔峰作品,也是一部槍械展覽盛宴
    當然,提起國產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人們自然聯想到抗日神劇,近些年來,我國出現了不少低質量的抗日神劇。不過,也有一些比較優質的,說起優質的抗日題材電視劇,很多人都會想到《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2009年上映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在11年過去後,拿下了國產戰爭劇最高評分9.4分,是國產戰爭劇的巔峰作品,該劇能在觀眾心中佔據如此重的分量,不僅僅是因為劇情出色,演員演技出眾,《我的團長我的團》採用了大量真實道具,而且都非常符合真實歷史,竭盡全力為觀眾呈現出真實的抗日戰爭背景,對於軍迷來說《我的團長我的團
  • 《我的團長我的團》昨日兄弟今何在?何時才能再聚首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一部抗日題材劇,且極為寫實。它以中國遠徵軍為原型,將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重新展現在我們眼前。只不過該部作品,並沒有將整部小說的內容展現給我們觀眾,尤其是故事中的幾位主人公結局。龍文章自盡後,克虜伯也用行刑的槍自盡,追隨團長而去,不要看他平時少言寡語,但他是團長的死忠。
  •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我看過最好的抗日劇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我看過的最好看的抗日劇,這是一部看著看著就哭了的電視劇,它讓我們知道了我們的每一篇片土地都灑滿了鮮血,我們的現在都來之不易。一頓豬肉白菜燉粉條,成為了他們的信仰,能吃上一頓這樣的飯菜是他們的奢求。
  • 《我的團長我的團》手槍盤點:人人都愛大肚匣子,馬牌擼子很少見
    上一期 《我的團長我的團》:國產抗戰劇巔峰作品,也是一部槍械展覽盛宴 我們說過了《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出現的步槍,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我的團長我的團》中出現的手槍。
  • 神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當年遇冷,全因為那份英勇其實不屬於我們
    《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大陸拍攝罕見的優秀電視劇遭受官方的待遇竟然是非常冷非常冷,這個可能是眾多《團》迷最迷惑不解的問題了。因為各位《團》迷上看下看左看右看都覺得這部電視劇沒有什麼地方犯忌諱,內容還是絕對的主旋律,為什麼《團》這部劇會遭受到如此待遇?廣電總局連第十類藝術「抗日神劇」都能忍,為什麼這樣優秀的一部電視劇就不能忍?
  • 《我的團長我的團》國產戰爭劇的巔峰,我看未必!
    我是最近才重新回顧《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電視劇。很多人會說突破尺度,為國軍頌揚這樣的話語,在我看來這樣的評價給《我的團長我的團》真的太多的局限了。《我的團長我的團》中的人物很多,人物塑造的豐富程度使我們根本不能去單一的評價。
  • 大愛《我的團長我的團》——第一期演技篇
    先看看主角(相對而言戲份比較多的演員,因為好多我覺得都可以作為主角)第一位 龍文章——段奕宏(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他是《士兵突擊》中幽默帥氣的老A隊長袁朗,是《我的團長我的團》裡悲天憫人、一心報國的團長龍文章,《烈日灼心》裡沉著敏銳的的警官伊谷春;《
  • 我的團長我的團迷龍結局,打死軍部大員侄子,最後被龍文章親手槍斃
    我的團長我的團迷龍結局,打死軍部大員侄子,最後被龍文章親手槍斃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繼亮劍之後,一部特別優秀的抗日題材作品。這部劇裡,每個人都是主角。死啦死啦、小太爺、不辣、蛇屁股、獸醫、阿譯、克虜伯等,電視劇中,迷龍他們最後攻下了南天門,最後只活下來數人。南天門之戰後,就沒有拍了。
  • 《我的團長我的團》插曲:從二人轉到花鼓戲,那些震人心魄的歌
    距離《我的團長我的團》首播已經過去十一年了,這部拍攝歷時半年、耗資4000多萬的電視劇,由康洪雷執導,蘭曉龍編劇,取材於1942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期間極為悲壯的一段真實歷史。
  • 5部零差評的抗日劇《雪豹》墊底,《亮劍》只能排第三
    NO.5:《雪豹》;之前我在電視上看了,幾年後一直念著,高中暑假在手機上重刷一遍,現在2020年7月,無劇想看,我又下載愛奇藝看《雪豹》。周衛國這個角色,文章是真的演得好。守田犧牲的時候,我一如既往難受。
  • 《我的團長我的團》裡如果龍文章和紅色武裝相遇他會投降嗎?
    其實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煩啦和阿譯(兩人都是上校團長)遇見紅色武裝的情景:煩啦是被牛騰雲抓獲的,他本來也想尋死,可一直被牛騰雲綁著,直到最後遇見阿譯。煩啦所在的七連被阿譯駐守的炮樓擋住了,炮樓防守強悍,簡直就是南天門堡壘防守的另一個翻版,七連損失過半。煩啦從防守上看出對面是炮灰團的人,他主動亮出自己的國軍制服以及勳章,進入炮樓勸降阿譯。
  • 日本出版中國抗日神劇大全!抗日神劇,危害民族心智!
    「在看」「點讚」,點過幾次在看後,機器人就通過大數據,覺得你和我有互動,以後才能將我的文章推到你眼前。或者,就對我這號星標,點擊左右角「陌上飛花花」,再點右上角三個點點點,選擇一下「設置星標」就好了。日本出了一本書叫《抗日神劇大百科》,裡面收錄了21部抗日神劇,總計678集。書中梳理了這些神劇中的主要劇情、人物關係,以及對各種神劇畫面的評論吐槽,並隨書附贈了抗日中文教學,教日本人如何說一口抗日中文等等!
  • 《我的團長我的團》喜獲臺灣觀眾誇讚:大陸最好的電視劇
    《我的團長我的團》喜獲臺灣觀眾誇讚:大陸最好的電視劇。國產電視劇題材有三個大的方面,抗日戰爭劇、古裝清宮劇和愛情偶像劇,當然這三個方面是大多是電視劇的題材,還有一些較小方面的像家庭倫理劇、青春勵志劇、偵探懸疑劇等等。今天為大家聊一聊抗日戰爭劇。
  • 《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定檔2021,這個劇情有點兒猛
    當然,雖說前幾年確實出現過許多十分劣質的抗日神劇。但是,也有一些非常經典的抗戰佳作一直如今都廣受好評。譬如,2005年9月12號首播的《亮劍》,2009年6月2號首播的《人間正道是滄桑》,還有2009年3月5號首播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等等。這些經典的抗日劇雖說全都是上了年頭的影視劇作,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在觀眾心目中的地位依舊佔據著一個極高的位置。
  • 那些經典抗日神劇,往事歷歷在目,最後一部堪稱經典!
    抗日題材的電視劇一直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因為歷史永遠不會忘記,他記錄的是我們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以此來警示前輩勿忘國恥,珍惜現在的和平年代,雖然現在早就遠離了戰亂,但是那些記憶永遠無法抹去,我們的愛國熱情得以延續,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愛國作品的出現,今天就讓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抗日神劇」
  • 有哪部抗日神劇是看過三遍以上的?
    要說哪部抗日神劇是我看過三次以上的,那就非《亮劍》這部抗日神劇莫屬了,《亮劍》這部電視劇是我看過最多次數的,開始我只是抱著打發時間的心理去看這部電視劇,可能你不知道,我剛剛開始看的時候就愛上了這部電視劇了,特別是老版《亮劍》中的李雲龍這個角色,為什麼呢?
  • 用尿澆機槍,捷克式不只是用來突突,看過團長:別的劇都是神劇!
    抗日題材的影視劇大家都比較喜歡看,比如《亮劍》《歷史的天空》等等,而也有很多神劇被大家討厭,比如《抗日奇俠》等等,縱觀所有的抗日劇,唯獨《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最為經典的,為什麼呢?樹堡一戰是非常艱難的,在間歇之計,迷龍到處找人要尿,大家不要笑,用他的話說:「我要用尿澆機槍」,原來,他用的重機槍是馬克沁,不是風冷而是水冷,若長時間工作不冷卻必然「爆缸」,而看別的影視劇中,卻從未有過這樣的畫面!
  • 娛樂圈裡經常拍抗日劇的幾位演員,第一位是抗日神劇專業戶
    當然這些抗日劇中有一些精華電視劇確實可以反映歷史現實起到讓我們警醒的作用,但是也不乏有些抗日神劇脫離了是殺跌軌道給人一種誤導,這種抗日神劇是小編不提倡拍攝的。不過無論是好的抗日劇還是差的抗日劇都要一些演員來進行出演,所以小編就來為各位影視迷列舉幾位娛樂圈裡經常拍抗日劇的幾位演員。
  • 比《八佰》更「真實」,十年前華誼這部9.5分抗戰劇不得不看
    不同於《八佰》的「天時地利人和」,《團長》其實有種 「生不逢時」的遺憾。06年「不拋棄、不放棄」的《士兵突擊》火了,除了稍顯感性,軍旅題材畫風還算正常。但隨後各色逆天「抗日神劇」的出現堪稱魔幻。正如北大教授張頤武的評論:「《我的團長我的團》引發的爭議其實是一種精英追求和大眾形式之間的不平衡導致的困難。」其實十年前的我,只看電影。粗製濫造的「抗日神劇」,更是讓我敬而遠之。所以這部2009年開播的《我的團長我的團》,註定錯過。
  • 《我的團長我的團》好在哪裡?有了靈魂,炮灰團就不是炮灰了?
    這些年來,中國國產電視劇的一個重要題材就是抗日戰爭,拍了許許多多的抗戰劇。這其中,大多數都是神劇,被人記住的多數都是神劇中的神劇情,得到觀眾認可的其實並不多,算起來只有兩部,一部是之前我已經談過的《亮劍》,另一部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但這兩部口碑最好的電視劇,在第一輪播出之後,命運截然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