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殲35隱身艦載機「心臟」怎麼樣?WS19研發30年,矢量超巡全有

2020-12-17 騰訊網

新一代國產隱身艦載機大家都很關心,有的軍迷朋友甚至直接稱其為「殲35」了。目前外界普遍認為,殲35是一款和FC31平行研製的項目,驗證技術方面有相同之處,但隱身能力更強,且採用全新的3D列印主框粱設計,IGPS智能組裝工藝。

不過亮相最多的當然是FC31,畢竟外貿的自然可以多展示,自用的就嚴嚴實實了,大家都懂得。當然FC31也經歷了01架使用RD-93,02架使用貴航仿製RD93的WS-13E,可見國產隱身艦載機不論如何也避不開航發這一關,畢竟性能強不強,看「心臟」就知道。

根據FC31推測,國產殲35艦載機很有可能是採用一種中推發動機,既口耳相傳很久的WS19發動機。根據外界猜測,這款發動機由燃氣渦輪研究院24所研發,完成度已經非常高,而且性能被不少專家稱為達到甚至超過國際先進水平。

具體主要從推重比和矢量超巡等幾個方面來看。目前常見的中推中,以美國技術為代表的有超級大黃蜂使用的F414;而以歐洲技術為代表的,則是颱風戰機的EJ200。其中F414以F412為基礎,增加長度加推力,大約為9760daN,也就是10噸左右,推重比在9.1。而颱風的EJ200體積更小,長度只有3米多,但是加力推力可以達到9.2噸,甚至要優於F414。

因此颱風戰機依靠EJ200甚至可以短時間開啟超巡。而殲20換WS-10B後才具備一定超巡能力,足見EJ200的性能優勢。

不過WS19在第二批次的研發就推重就已經超10了,高於F414和EJ200。而且考慮到WS-19本身的自重要高於前面兩款發動機,因此WS-19的實際推力應該已經達到了11噸,遠高於之前外界推測的9.5噸。

雖然EJ200改進型EJ220可望達到10.5噸,而F414增推後也可以達到12噸,但是WS-19在早期批次強過以上2款航發,後期改進型一樣可以超過,所以大可不必擔心。而WS-19之所以不出現則已,一上來就拿出這麼驚豔的數據。也是因為WS-19的研發軌跡和WS-10B和WS-15都完全不同。

一來國內對大推力重型航發,研究節點非常緊迫,而且戰機設計指標上走的太快,導致航發在基礎薄弱的情況下,面臨較大的技術鴻溝。二來是依靠仿製核心機為基礎,逐步完善基礎航發工業,中間也要走不少彎路。

但WS-19顯然起點更高,在之前酒有長期的預研時間,基礎打得更好。根據外界猜測,WS-19項目最早可能從30多年前就開始,早期應該是「某高推航發預研」項目。因此WS-19並非是彎道超車的產物,實際搞航發的都知道,這東西就是砸錢砸人砸資源,不存在彎道超車,但是砸的夠多,或者時間夠充裕就能夠出成果。

也就是說,WS-19從核心機開始,就是自主研發,走了一條循序漸進的道路,而且得益於這幾年航發基礎工業的發展的好處,在材料工業,加工方式上得到很大的改善,也推動了項目的快速發展。例如稀土錸元素在單晶葉片中的最佳排列方式,這些材料工藝逐漸被我們突破後,已經讓國外航發沒有了之前的壟斷優勢。而這時因為之前幾十年投入和研發,也讓這次國產隱身艦載機,免除了「心臟病」的煩惱,隨時可以保證提供強大的航發心臟!

而根據近一步消息,渦扇19可能不用和WS-10B一樣逐漸形成矢量推力,而是一開始就是矢量中推,批量型號裝機後即形成全向矢量功能。而且超巡能力上,也能讓殲35一開始就具備超音速巡航作戰能力。而不用和殲20一樣,需要從AL-31F到WS-10B,在到WS-15形成最終戰鬥力這樣複雜的過程。保證了國產新型航母可以一步到位,在艦載機上形成相對優勢,足以應對周邊大量F35B的潛在威脅。

總體來說,雖然WS-10B和WS-15都是較為先進的航發,但是中間研發道路曲折,數次改進,多個批次才能達成預定要求。而WS-19很有可能成為首種,第一批產型號既達到戰機設計要求的航發。這意味著國產航發已經度過了蹣跚學步,瘋狂追趕歐美技術的時代,實際掌握的技術已足夠滿足戰機項目設計要求,可以說自WS19之後,國產先進戰機的「心臟病」或一去不復返!

相關焦點

  • 殲-31鶻鷹隱身戰鬥機能否使用WS-10B太行矢量發動機?
    渦扇-10B並不是矢量發動機,這又是一個常識性錯誤,殲-10B矢量驗證機使用的矢量發動機並不是所謂的渦扇-10B發動機。未來矢量發動機將是現役三四代機改進升級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但是並不意味著FC-31就能使用國產矢量發動機,畢竟目前國產矢量發動機是基於太行發動機發展的,對於FC-31來說太大了。
  • 中國第五代隱身艦載機難產背後 殲20還是殲31 或有驚喜
    立足於未來戰爭需求設計武器是任何武器研發成功的基礎,殲-10戰鬥機總設計師宋文驄用短短幾分鐘就徵服中國軍方,並最終用一個簡陋的殲-10模型就贏得了中國自主研發第三代戰鬥機競標就在於此。也正是有了殲-10戰鬥機的艱難自研之路,才有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的橫空出世。
  • 殲31艦載機能否壓制F35艦載機,要看國產發動機和航電的配置
    【最近關於殲31入選我軍第一款隱身艦載機的消息很多】考慮到美軍隱身艦載機目前的列裝進度,以及中國的隱身戰鬥機研發製造實力,國產隱身艦載機預計不會太遠。根據網絡上曝光的消息,中國第一款隱身艦載機很可能已經選擇了31001/殲31。
  • 殲10D未加強隱身?國產矢量航發增加航程載彈,3代機空戰罕有對手
    之前曾有官方公開報導稱,殲10C還有一個「小兄弟」,因此大家普遍將其稱呼為殲10D。而最近關於這架戰機改進的情況,又逐漸成為軍迷討論的重點。一部分軍迷認為,該型戰機可能會採用保形油箱,並加強隱身設計,甚至是要對標F35。
  • 國產艦載機迎應用上3D列印技術,為殲-35隱身機上艦做好準備
    有眼尖的網友發現,航空工業瀋陽所公眾號最新文章的配圖顯示,王向明團隊已經用3D列印技術為國產艦載機製造出輕量化內置登機梯,填補了一項空白。對於艦載戰鬥機來說,這種集成在機身內部的登機梯具有很大實用價值,使飛行員和維護人員在上下飛機時可徹底擺脫對外部登機梯的依賴,不再需要讓地勤移動笨重的外置登機梯在擁擠而危險的飛行甲板上跑來跑去,提高了航母甲板艦載機作業的效率和安全性。
  • 國產矢量發動機裝機,殲20B獲得超機動能力,截擊機變成空優機
    但是,不可置否,在該機長達9年的測試服役歷程中,殲-20一直都受到"心臟病"問題的困擾,無論是俄羅斯提供的AL-31發動機還是國產發動機渦扇-10,顯然都無法為殲-20提供足夠澎湃的動力。發動機性能的差距也讓殲-20在超機動能力上落後於美國的F-22和俄羅斯的蘇-57隱形戰機,甚至影響了殲-20的量產進程。
  • 「鶻鷹」前景堪比殲-20,國產「心臟」讓人期待
    作者:啟程編輯:郭坊被廣大軍迷寄以厚望、研發至今已經7年的fc-31「鶻鷹」戰鬥機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出現在公眾面前的「鶻鷹」戰鬥機讓人眼前一亮,外形極為帥氣,不僅去掉了空速管,機頭和機身也擴大了不少,
  • 海軍殲-35戰機將如何設計?能不能隱身無所謂 打贏美軍的F-35C就行
    但是,伴隨著全球軍事力量的不斷提升,中國周邊的隱身戰鬥機也在不斷增多,特別是F-35的成功上艦使我國殲15的壓力急劇提升,研發下一代隱身艦載機勢在必行。 據中航研究院通過其官方微信發布的消息,我國所研發的下一代戰鬥機將會於明年實現首飛,結合此前中航工業對隱身艦載機的表述和FC31戰機項目總設計師孫聰非公開談話內容,種種跡象表明,中航研究院所提到的下一代戰鬥機正是我國軍迷無比期待的隱身艦載機——"殲-35"。
  • 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蘇27家族與我國的緣分極深,不僅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蘇27SK、蘇27UB、蘇27UBK、蘇30MKK、蘇30MKK2和蘇35等多種「側衛」戰機,而且沈飛還組裝、研製、生產了殲11、殲15和殲16,它們都源於蘇27家族。
  • 法國公開隱身艦載機,用殲20同款進氣道!我國海五代會是什麼樣?
    近日,法國公布了一段未來航母計劃的相關視頻,在視頻當中顯示,航母的甲板上停滿了先進的隱身艦載機,按照這種算法,這也應該是法國海軍裝備的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了。法國公開的新型隱身艦載機在外型上看,更接近於美軍在此之前曝光的六代機,全機身平整,採用內置彈倉,另外發動機部分尾噴口也採用了鋸齒狀的結構,這也就是說,這種新型五代機的隱身能力將會非常出色。
  • 法國下一代艦載機將向五代機發展,該模仿殲-20還是F-35?
    同時表示在下一代飛機的研發中將作出巨大改變。近日據網易新聞報導,公布法國最新的研發計劃,報導中透露法國新航母的下一代艦載機為NGF/SCAF,將成為取代法國陣風、德國颱風和西班牙大黃蜂的一款新型艦載戰鬥機裝備法軍。這款新艦載機計劃2025年首飛,2040年服役。
  • 月產量超4架!完全國產殲-20A投產 中國隱身戰機終於解決心臟病
    國產WS-10C尾噴口鋸齒結構清晰可見新型殲-20已開始量產,據說叫殲-20A,因為該機使用了最新的國產發動機WS-10C,一種在此前應用於殲-16和殲-10C戰機上的WS-10B進一步升級型號。被捆綁銷售的蘇-35對殲-16沒什麼優勢不過,中國大批量引進俄制AL-31F發動機也有一個暗疾——那就是俄羅斯給附加了一些條件,比如必須採購一定數量的蘇-35。原來很多人認為,中國採購24架蘇-35,是為了在殲-20大量服役前,暫時解決中國空防面對美國隱身戰機的窘境,而且還有忽悠說蘇-35可以對付F-35。
  • 隱身戰機「無敵」?殲20B大改,未來戰爭中五代機如何發揮特長
    殲20B針對之前的很多小毛病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升級,最大亮點就是裝備了新型矢量推力發動機。中國五代機殲20殲20真的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殲20開始換裝國產太行系列發動機,用上了「國產心臟」,目前太行版殲20正在向部隊交付。
  • 殲20B或有雙座型?後座控制隱身「暗劍」無人僚機,提前邁入6代機
    最近先進空戰裝備中,有兩個比較熱門,一是轟6J戰機,二就是殲20B了。關於殲20B改進型,目前外界猜測最多的還是換裝了WS-10B推力矢量發動機,完善了超巡性能,這也是第五代戰機的重要標準之一。不過殲20B僅僅是換裝了國產發動機嗎?
  • 中國隱身戰機殲31傳來好消息!定為出口型戰,與美F35相比如何?
    近年來我國致力於開發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並初獲成效殲20已經實際投入軍隊服役。而跟他同屬第五代戰機沈飛研發的FC-31戰鬥機,雖然經常被稱為殲31,但實際既未獲得軍方訂單也不是軍方獨立研究製造的,這麼稱呼是不準確的。
  • 殲35隻差最後一步?新戰機靜力測試開始!或加裝渦扇19發動機
    對於國產新型隱身艦載機,也有許多叫法,有些叫「海四代」,還有FC-31艦載機,也有不少人喜歡叫叫殲35。毫無疑問,這也反映了國內軍迷對於下一代隱身艦載機的期待。
  • 中國將研製新型5代艦載機,殲20和殲31為何慘遭落選?
    圖為殲15戰機 如今中國航母事業正在蓬勃發展,國產航母如今已經服役,而下一代航母也開始建造,對於中國新一代航母艦載機,各方也開始了遐想,有專家指出,中國很可能將研製新型第5代艦載機,超越F35不是夢,難道說殲20與殲31
  • 殲10戰機疑似換裝矢量發動機 機動性大幅提升(圖)
    日前,網絡上披露了一張殲-10試驗新型發動機的模糊照片,但從一些細節還是可以比較明確的斷定這是一臺矢量發動機。這也是國產戰機首度裝上此類發動機,表明國產發動機的技術又有新發展。而對於殲-10這樣一款三代戰機而言,換發(尤其是矢量發動機)的背後包含的信息則更加豐富。
  • 殲-31已成艦載機 上彈射航母
    -20,而且也無法與F-35相提並論。 但是,大家應該想一想,沈飛畢竟是掌握最先進戰機技術的國家隊,儘管在研發第五戰機的國內競爭中失利,但並不代表其沒有能力研發出更優秀的戰機。 但沈飛很快就改正了,2.0版和3.0版的殲-31將先後問世,如果說2.0版殲-31是專用於空戰的新型號,那麼3.0版殲-31可能就是專為中國航母準備的隱身艦載機。
  • 3字打頭展開訓練,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殲35?山東艦優先搭載
    據央視最近的畫面來看,我們的殲15艦載機出現了一架以3字打頭的33號機型,正在17號山東艦上進行起飛訓練。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殲35戰機?被山東艦給優先搭載了。為何說殲15艦載機就是殲35戰機呢?其實這裡還真有那麼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