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BG、殲11D、殲15T,中國側衛家族知多少?殲16還有隱身版

2020-12-22 騰訊網

蘇27家族與我國的緣分極深,不僅解放軍空軍和海軍航空兵先後裝備了蘇27SK、蘇27UB、蘇27UBK、蘇30MKK、蘇30MKK2和蘇35等多種「側衛」戰機,而且沈飛還組裝、研製、生產了殲11、殲15和殲16,它們都源於蘇27家族。其中僅殲11就有六七種,包括殲11/殲11A、殲11B、殲11BH、殲11BS、殲11BG、殲11D等,而殲15和殲16也有多種子型號,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殲11的型號其實有六七種之多

殲11、殲15和殲16

殲11和殲11A都是在俄羅斯進口零部件的基礎上來料組裝的國產化蘇27SK,其中第一批機體完全由俄羅斯提供的,為殲11,逐漸提高國產化程度,換裝國產飛彈告警系統的,為殲11A。根據當時的合同,沈飛計劃組裝200架殲11/殲11A,但幾年後,我國發現殲11和殲11A的性能並不能滿足空軍的需求,特別是它們的R-27飛彈性能落後,幾乎不具備中距空戰能力,因此我國決定停止組裝和生產這一機型。

殲11的中距空戰能力聊勝於無,多次被鷹獅壓制

隨後,更先進的殲11B出現了。殲11B除了發動機還要用到俄羅斯AL31F之外,其餘皆為國內研製生產,其機體依然保持蘇27SK的總體設計,但火控和電子系統均借鑑了殲10的產品,並換了直徑更大的雷達,性能相比殲11和殲11A有了巨大的提升,達到了西方三代機(中國標準)的水平。

殲11B和殲11A的雷達罩塗裝不一樣

當時空軍裝備的為殲11B,海軍航空兵裝備的則是殲11BH,專門為海上使用環境進行了優化設計,而雙座版的則是殲11BS,這是沈飛第一次研製和生產雙座版重型戰機。之前殲11和殲11A的雙座機型,還是直接從俄羅斯伊爾庫茨克的飛機製造廠採購蘇27UBK。而到了殲11B,中俄之間的蘇27貿易已經停止,因此自行研製殲11BS成為當時唯一的選擇。

殲11BH就是海軍版的殲11B

殲11BS機鼻的光電探測設備是居中的,而殲16是偏置的

而在我國從俄羅斯引進蘇35的同時,沈飛也有一個殲11D研製計劃,外界將它看作是國產版的蘇35。和蘇35的思路一樣,殲11D保持機體基本不變,著力點主要在雷達電子設備方面,其典型的外形特徵,是斜切的雷達罩開關方式,裡面安裝有一臺主動有源相控陣雷達。

殲11D的雷達罩開啟接縫是斜切的

由於殲11D的出現,外界一度傳言沈飛停止了殲11B的生產,但是後來又有消息表明殲11B恢復生產,原因是殲11D項目已經下馬,而它的技術,則是應用到殲11B的升級上,出來的產品就是殲11BG。殲11BG採用了灰白色的雷達罩,不過開啟方式則回歸傳統。

殲11BG的雷達罩式灰白色的

其實在殲11B研製之初,沈飛就應該強化它的對地對海作戰性能,但不知道是何原因,體型巨大的殲11B依然只是一款純空優戰鬥機,直到殲16的出現,我國才擁有第一型真正意義上的多用途戰鬥機。殲16的外形和作戰定位都非常類似俄羅斯蘇30,但性能更接近F15E,但可惜晚出來了10年,在它形成戰鬥力的時候,已經是隱身戰機的天下了。未來的殲16如何在隱身戰機滿天飛的時代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需要耗費一番腦力。

光電探測球居中的殲11BS

光電探測球偏置的是殲16

而沈飛的解決之道簡單粗暴,那就是推出隱身版殲16。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蘇27系列戰機在設計之初,就從未考慮過隱身的需求,因此它的外形設計與隱身原則是背道而馳的,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怎樣改,殲16都不可能有很好的隱身表現,即使改成蘇57或者雪鴞,它的性能性能也不會合格,因此隱身版殲16毫不意外地下馬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款真正的隱身多用途戰機。

殲16再怎麼改,也不可能隱身

除此之外,外界還傳言殲16有一款電子戰型,被稱為殲16D,它在兩翼翼尖加裝了帶很多「鋸齒」的電子戰吊艙。但總體來看,這種吊艙可以在不同的殲16上進行互換,因此並不構成一個新型號成立的條件。不過,無論是殲11B、還是殲16,都已經在換裝國產渦扇10B「太行」發動機,最新出廠的飛機已經全部在用國產引擎,這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事情。

電子戰版殲16應該構不成新型號

說了殲16,咱們再聊聊殲15。殲15並非蘇33的仿製版,而是沈飛在蘇33的原型機:烏克蘭T-10K-3的基礎上,結合殲11B的技術研製的一款重型艦載機,因此它也繼承了T-10K-3許多不成熟的設計,在機體方面,不如蘇33,但在雷達電子設備方面,遠超蘇33。

殲15在機體方面,可能還不如蘇33

和殲11一樣,目前殲15也發展出多種型號,比如滑躍基本型殲15,前兩天公開曝光的彈射版殲15T,還有雙座版殲15S,以及電子戰版殲15D,還具備夥伴加油能力。大家最為關心的是,殲15未來會不會有隱身型,從隱身版殲16的經驗來看,還是別折騰了,加快推進真正的第四代隱身艦載機的研製才是正途。

隱身版殲15沒有必要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另外,和殲11、殲16不一樣,外界至今未發現採用國產「太行」發動機的殲15,從技術和產量上來說,殲15換裝渦扇10B並不存在問題,唯一的解釋就是殲15特殊的艦上和海上使用環境,對發動機的穩定性、成熟性要求非常苛刻,目前「太行」在這方面依然有所欠缺,但是相信將來殲15肯定還是會裝備國產發動機的。

四個型號的殲15

進口6個型號、殲11系列7個型號、殲15系列4個型號、殲16系列3個型號,蘇27家族在我國已經存續和繁衍出了20個型號,真可謂人丁興旺,甚至一度還差點出現類似蘇32、蘇34這樣的並列雙座戰機,其開枝散葉的能力超過了殲7,也許真的可以說,我們吃透了蘇27。

國產側衛家族

俄羅斯側衛家族

俄羅斯蘇27家族

相關焦點

  • 殲-11首飛22周年|「側衛」入華獲新生,殲-16會是終極版本嗎?
    東方網·演兵場12月16日:22年前的今天,殲-11戰鬥機01架機首飛成功,正式定型。雖然,這架戰鬥機的僅僅是組裝生產,但是相較於之前純進口的蘇-27SK,它已能冠上「殲-11」的稱謂。而正是有了國產殲-11作為起點,俄系「側衛」才能在中國開枝散葉,形成了枝繁葉茂的「東方側衛」家族。
  • 殲-11首飛22周年|「側衛」入華獲新生 殲-16會是終極版本嗎?
    而正是有了國產殲-11作為起點,俄系「側衛」才能在中國開枝散葉,形成了枝繁葉茂的「東方側衛」家族。「側衛」生產線來華之路讓我們把時間調回上世紀的90年代初,中國航空工業當時面臨一項重大抉擇,事涉當時空軍急需的三代重型戰鬥機,或堅持立足國內自主研發,或從國外引進。
  • 殲-11D新圖曝光,殲-16已有200多架,為何還搞殲-11D戰鬥機?
    殲-11D最新的試飛照 殲-11D戰鬥機的定位是一款非隱身空優戰鬥機,主要目的是彌補此前我國空軍裝備的殲-11系列戰鬥機在空戰方面的不足,屬於「4++」級別的重型空優戰鬥機
  • 中國都有殲20了,還需要殲11D這種「終極三代半」嗎?
    圖為殲11D戰鬥機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張殲11D戰鬥機試飛照片,對此有網友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殲11D又曝光是否意味著恢復生產?中國都有殲20了,為何還研發它?在殲16、殲20先進戰鬥機相繼批量列裝的情況下,中國還需要殲11D這種「終極三代半」嗎?
  • J-11D戰鬥機雖然前途未卜,但支撐了殲11B和殲15的改進
    殲11D號稱「中國蘇35」,在殲11B的研製成果基礎上,通過換裝以AESA雷達為核心的國產航電系統以及推力更大、性能更先進的太行系列發動機,成為一款以制空作戰為主、兼具多用途能力的三代半戰機,其制空作戰性能超過殲16、蘇35、殲10C,僅次於殲20。
  • 殲-10系列還是殲-16?中國哪些4代機還能魔改?非隱身機未來在哪
    在目前中國空軍的裝備體系中,殲-16多用途戰鬥機將和殲-20隱身戰鬥機配合作戰,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另一條則是和F-15EX戰鬥機一樣,充分發揮非隱身戰鬥機的優勢,彌補隱身戰鬥機存在的不足。這兩種方法,都可以改善中國空軍「頭尾都大」的局面。無論是基於「側衛」系列的殲-11/16系列,還是國產的殲-10系列,和美國空軍中的非隱身戰鬥機相比,生存空間都更大。殲-11/16系列還是殲-10系列——誰更值得被魔改?
  • 山東艦服役1周年,最新訓練畫面曝光,殲15未來有望搭檔殲31
    脫胎於蘇-33的殲-15目前是我國航母唯一的艦載戰鬥機,即使在殲-31隱身艦載戰鬥機問世之後,該機也將於後者形成高低搭配繼續服役很長一段時間。殲-15繼承了「側衛」戰鬥機家族的優秀基因,具有效載荷大,滯空時間長,內部空間大的優點,改進潛力無限,所以隨著後續國產航母的建成服役,該機也必將迎來重大改進和系列化發展。
  • 殲20下的王者——我國空軍的殲-16戰機到底有多厲害
    殲-16,是沈飛參考俄式蘇-27UB,在殲-11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四代半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於2016年11月正式服役於人民空軍。該機裝備國產的渦扇-10「太行」發動機,其性能與美國F-15E戰鬥轟炸機相當。
  • 把殲-20技術給殲-16,殲-16就能打過F-35戰鬥機嗎?
    關於非隱身機和隱身機之間的爭論,從幾年前到現在都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尤其是對於中國軍迷來說,因為中國目前現役的隱身機只有殲-20,並且殲-20目前的產量較小,在中國周邊200多架F-35戰鬥機的包圍下,總讓人覺得殲-20有些不夠用。
  • 中國第五代隱身艦載機難產背後 殲20還是殲31 或有驚喜
    美海軍第五代戰鬥機F-35中國第一款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首飛已經過去九年多,自2016年第11屆珠海航展首次公開亮相以來,2017年中國建軍90周年閱兵、2018年第基於F-35B戰機對殲-15戰機的代差,一旦日本準航母裝備F-35B,中國的遼寧號、山東號航母恐怕很難與之抗衡。此外,位於中國南海南端的新加坡,2019年也向美國提出F-35戰機採購需求,並於次年獲得美國國務院批准,將向其出售12架F-35B戰機。
  • 「中國雄鷹」殲16戰機
    殲16是一款多用途重型戰機,是中國空軍除殲20外現役最強戰機。殲16是我國在殲11B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一款多功能重型戰鬥機,外觀參照蘇30戰機,殲16戰鬥機保留了原本側衛系列的優秀氣動布局,機動能力自然不俗,殲16掛載能力非常強悍,最大載彈量可達12噸,可以掛載所有國產空空飛彈,是一款多功能戰鬥機,因此殲16也獲得了「炸彈卡車」的稱號。
  • 奇怪,中國為啥從殲10直接到了殲20?殲17、殲18、殲19呢?
    中國空軍近年來發展極為迅猛,大量先進戰鬥機裝備我國空軍,比如殲10、殲11等戰機,而殲20的橫空出世,更是標誌著我國擁有了自己的第五代隱身戰機,但是很多人就有疑問了,中國空軍戰鬥機裡沒有殲17、殲18、殲19等型號,而是直接出現了殲20呢?
  • 俄分析家盛讚殲16:中國改的側衛簡直絕了!除了5代機罕有敵手
    長期以來,俄羅斯人在看待中國的殲-11、殲-15和殲-16等蘇-27的「遠房親戚」時,其心態一直都表現得十分複雜。一方面,俄羅斯人對於這種「不問自取」的行為深表不滿;可另一方面,俄羅斯人又對這些性能不俗的「遠房親戚」頗有好感。
  • 中國「殲-20」是一架高機動性隱身戰鬥機嗎?
    當中國的殲-20隱身戰鬥機剛剛亮相時,世界都在猜測它的角色和所要承擔的任務。西方軍事家關於「殲-20」的一個基本判斷是它體型太大,削弱了機動性,但沒人提到「殲-20」其實比「側衛」短,側衛的機動性如何?有時人們會通過估測「殲-20」的翼載荷來判斷它的機動性。但無論如何這種用肉眼判斷的方法過於簡單而且有害,這不是一種全面有效的評估方式。冷戰時期西方僅僅通過外觀便張冠李戴地判斷「米格-25」是一架高機動性戰鬥機,這說明單靠肉眼和飛機外觀判斷飛機的運動性能有多麼的不靠譜。
  • 中國空軍「三劍客」殲20、殲16、殲10C,如何配合打滿全場
    同時相比最初是作為一種經濟適用版的、更多地兼顧對面打擊任務(畢竟硬性要求彈艙攜帶2000lb載荷)、超音速機動性相對較弱的第四代戰鬥機而出現的F-35系列戰機,殲-20型戰鬥機與F-22A一樣,在設計之初就是作為一種制空戰鬥機而設計的,具備極強的、對第四代戰鬥機也極其重要的超音速機動能力。
  • 殲16造價直追殲20,空軍為何裝備200架?將成我國最強打擊力量
    相反,殲-16戰機則是中國空軍四代半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最重要特點則是強大的對地打擊能力和對海打擊能力,而且可攜帶鷹擊-62和鷹擊83空對艦飛彈,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打擊能力,最大在載彈量可達到12噸,也被形容為「炸彈卡車」和中國版鴨嘴獸。目前,中國空軍缺乏遠程對地和對海打擊能力,跟轟-6轟炸機相比較起來,殲-16戰機只是跟轟-6轟炸機相差3噸左右的載彈量。
  • 為啥不派更先進的殲-16去巴基斯坦,而是殲-10戰鬥機?
    這已是2011年開始「雄鷹」軍演訓練後,中國與巴基斯坦之間第9次聯合軍演了。據報本次中國空軍派出了殲-10C以及殲-11BS戰鬥機,此外還有大家比較熟悉,最近出鏡離線地圖比較高的運-20運輸機也一同前往。看到這裡,有網友覺得,中國為啥只派殲-10戰鬥機出國,而不派我們更先進的殲-16,或者是殲-20戰鬥機呢?
  • 同屬於側位家族分支,中國殲11系列和俄國原品,究竟孰優孰劣?
    殲11B戰鬥機 眾所周知,中國的殲11系列和殲16戰機與俄羅斯的蘇27戰機一脈相承,為何說一脈相承呢?最早的殲11是蘇聯未解體之前籤訂的合同,而俄羅斯在繼承蘇聯大多數的遺產後,其空軍主力戰機基本上都是由蘇27發展而來,同樣的殲11系列和殲16也是如此,其中還包括海軍艦載機殲15。
  • 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有多強?絕對優勢完勝殲-10、殲-11以及蘇30!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4月發布的報告認為,中國殲-20完全屬於第五代戰鬥機,這意味著整機達到隱身技術、超音速巡航速度、高度集成的航空電子設備的標準。據推測,該多用途隱形戰機可以同時完成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的兩種任務——空對空作戰和空對地作戰,將增強中國空軍部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殲-20是服役中國軍隊的第一種多用途隱形戰機。
  • 殲-10戰機現身巴基斯坦!眾人議論為啥不是先進的殲-16
    殲-10戰機現身巴基斯坦!眾人議論為啥不是先進的殲-16本月7日,中國派往參加中巴空中作戰訓練的部隊開始出發。這是繼2011年 "雄鷹 "軍演訓練開始後,中巴兩國第九次聯合軍演。這可是中國唯一能與外國長達九年的聯合軍演,可以說啊在中巴友誼上沒有比這兩個國家更好的友誼了吧?據報導,中國空軍除了派出殲-10C和殲-11BS戰鬥機外,大家比較熟悉的、最近出現在線下地圖上的高大運輸機也一同前往。看到這裡,有網友認為,中國為什麼只派殲-10戰鬥機出國,而不派我們更先進的殲-16,或者殲-20戰鬥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