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俄羅斯人在看待中國的殲-11、殲-15和殲-16等蘇-27的「遠房親戚」時,其心態一直都表現得十分複雜。一方面,俄羅斯人對於這種「不問自取」的行為深表不滿;可另一方面,俄羅斯人又對這些性能不俗的「遠房親戚」頗有好感。這其中尤其令俄羅斯人側目的當屬殲-16,在俄羅斯russian7新聞網站上,俄羅斯作者亞歷山大·希特尼科夫甚至還罕見地將其稱為「比俄羅斯原版側衛還要優秀」。
希特尼科夫指出,殲-16是沈飛為中國空軍研發新一代主力殲擊機,有許多專家都認為,殲-16是蘇-27的某種深度改進版本。但不管怎麼說,至少希特尼科夫認為,迄今為止,世界上從來沒有過其他國家能夠對一款異國戰機進行如此深入的改進,以至於殲-16相比原裝蘇-27已經發生了顯著質變。
希特尼科夫表示,作為一款俄制4代機的蘇-27,其原始設計就是非常優秀。但中國人在此基礎上更上一層樓,使得殲-16成功躋身4代半重型機行列。此外,殲-16的對地對海作戰能力也有了顯著提高。所有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使得殲-16成為了未來幾十年中國空軍航最強大的主力機型之一。
希特尼科夫認為,殲-16有兩大競爭對手,一是美國空軍的F-15E,二是俄羅斯空軍的蘇-34。不過殲-16的設計自有其獨到之處,希特尼科夫表示,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都無法以如此瘋狂的速度製造出這樣一款4代半重型機來。希特尼科夫肯定了殲-16的優異性能,稱殲-16要優於F-15C和蘇-30,尤其是當殲-16裝備了射程超過150公裡的中國空軍新一代超視距飛彈霹靂-15,霹靂-15的性能不僅優於美國的AIM-120C/D,也優於俄羅斯R-27。
除了基礎的作戰性能之外,希特尼科夫表示,美國人在對殲-16的電子戰水平進行研究之後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殲-16的電子戰水平已經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其水平和美國海軍專用電子戰機EA-18幾乎不相上下。但由於EA-18是專用的電子戰機型,所以它的作戰性能相比之下還要薄弱一些,這就使得殲-16可能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空中電子戰平臺之一。希特尼科夫還特別指出,殲-16所採用的某些技術系殲-20所反哺的。所以實際上殲-16已經具備5代機的某些典型特徵。
作為一種綜合性能高、多用途性好、完全能夠自給自足,而且價格也不是十分昂貴的4代半重型機,性能優異的殲-16令中國空軍非常滿意。拜殲-16所賜,即便是像蘇-35這樣被俄羅斯視為「終極側衛」的出口精品,如今在中國空軍眼裡也失去了吸引力。希特尼科夫認為,為了抹平殲-16所帶來的技術差距,美國人必須在亞太地區部署更加先進F-22和F-35。但是這樣一來,勢必又會分散美國的資源和精力,更別說在殲-16之上還有更強大殲-20,以及尚未問世的殲-35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