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張殲11D戰鬥機試飛照片,對此有網友發出一連串的疑問,殲11D又曝光是否意味著恢復生產?中國都有殲20了,為何還研發它?在殲16、殲20先進戰鬥機相繼批量列裝的情況下,中國還需要殲11D這種「終極三代半」嗎?
殲11D是除殲16多用途戰鬥機之外,中國仍然在研究的一款雙發重型戰鬥機,它的出現主要是為了彌補殲11系列戰鬥機普遍存在的短板,即空戰性能欠佳,因此該殲11D的定位非常明確,是一款空優戰鬥機,綜合性能遠超現役的殲11B戰鬥機,在中國空軍的定位類似蘇35在俄羅斯空軍中的定位,因此它也被外界一度認為是中國版的蘇35或終極側衛。
此前隨著殲16多用途戰鬥機的批量列裝,外界一度認為殲11D很難有生存空間了,甚至有消息稱殲11D項目終止了,不過在殲16交付空軍部隊一段時間後,殲11D又重新出現在大眾視野,真實用途令國人振奮,總的來看有以下二點,一是彌補過渡期的空白,殲20隱身戰鬥機雖然十分先進但產量較低,交付空軍部隊的殲20數量有限,現階段只能充當尖刀的角色,無法執行大規模的空戰任務,因此殲11D列裝後有助於彌補了這一空白。
二是實現與殲10、殲16戰機互補,殲16多用途重型戰鬥機雖然優化了空戰能力,但從整體上來講它還是側重於對地打擊任務,純空戰方面在同類產品中仍舊不足,而殲10空戰性能倒是很強,可是它存在航程短的問題,沒辦法擔負遠距離空戰任務,所以說讓殲11D出馬是很有必要的,未來可以根據作戰任務的需求,實現各機種搭配,如要執行奪取制空權的任務可以讓殲20和殲11D搭配,若要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則由殲20和殲16搭配。
戰機高低搭配成體系作戰並不罕見,世界其它國家空軍部隊也存在這種情況,如世界第一大空軍強國美國,目前其空軍的裝備體系大致如下,以F22隱身戰機為核心,F35和F15EX為輔助,俄羅斯也採用類似的搭配,將空戰任務交給蘇57和蘇35,對地攻擊任務交給蘇34等輔助機種,可以說這是現代空中力量發展的一種趨勢。
綜上所述,中國很有必要研發空戰性能較強的殲11D戰鬥機,特別是新老戰機過渡時期,等到殲20性能更加穩定後,裝備數量大幅提升,過渡期結束後殲11D戰鬥機,則可以轉交二線部隊和其它戰機實現搭配執行多用途作戰任務,而殲11D作為一款三代半的空戰王者,必將在中國軍用航空工業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