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CBA聯盟突然向多名球員、教練員開出了重磅罰單,數額高達542萬,這麼大的金額,令關注CBA的球迷、解說員一片譁然,而遼寧男籃核心郭艾倫被罰115萬,廣東男籃全隊被罰212萬,這麼高的個人罰款在網絡平臺引起了軒然大波,更讓質疑CBA的聲音推向了高潮。
根據CBA規定,球員和教練員無論是場下還是場上穿戴是很有講究的,作為CBA贊助商他有權對CBA加以強烈的規定,而這些都是有理有據的,處罰完全沒有問題,大家爭議的無非是兩點。其一處罰流程CBA做得非常不好,其二處罰金額過於龐大。
而今天遼寧媒體也提出了同樣的疑問,他們表示,球員違規穿著了其他品牌的服飾或護具,確實有很大的違規現象,這是對CBA贊助商不負責任,而引起爭議的不是該不該罰,而是處罰的方法方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多次違規的有4人,分別是郭艾倫4次、林書豪3次、趙睿2次和杜鋒指導2次,他們的違規事件最早可以追溯到今年1月、6月、8月等時間段,很多人質疑為什麼在他們第一次違規的時候,不給予警告和出示罰單,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現在集體罰款,時間跨度達10月之久,中間更是沒有任何告知和流程。
其次,對於郭艾倫、林書豪這樣的明星球員來說,處罰金額尚屬能夠接受的範圍,但對買爾丹、白昊天這類收入不高的球員來說,罰款金額確實相對過高,畢竟他們一年的年薪可能都不夠罰款的金額。這樣這些年輕球員倍感壓力,深圳男籃買爾丹的哥哥更是「嘲諷」讓其弟回來賣羊肉串,這樣的局面對於CBA來說影響巨大。
而著名解說員,楊毅先生,也在個人的社交媒體上發聲了,他直言CBA超級罰單背後的邏輯和無奈,他總結了10條,他的觀點和遼寧媒體的觀點相差無幾,提到了CBA與主贊助商的談判以及條款指定,更是指出了CBA為何會陷入如此無奈之中,並闡述了CBA聯盟在上賽季複賽階段看撞球衣之事和曾經易建聯脫鞋事件的緣由,他認為CBA因為影響不夠,導致贊助商的話語權太過強勢,同樣的商業邏輯在這次CBA版權之爭也得以體現。
但無論是遼媒也好,楊毅也罷,CBA這次就是罰了,無論外界怎麼爭議完全不改變這樣的目的,14號是罰款的截止日,作為球迷我們拭目以待看接下來事情的走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