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CBA開啟歷史前所未有的542萬罰單,球迷們議論紛紛,其中郭艾倫一人領到115萬,讓一些支持他的球迷有點看不慣,對此遼媒也開始發聲,針對此事提出了兩大疑問。
第一,處罰流程不符規定;主要是因為沒有收到警告,郭艾倫多次違規都是在幾天之內,如果提前警告,就不會接二連三的犯,也就不會有這麼重的罰款。
第二,處罰標準值得商榷;第一次違規3萬,第二次42萬,第三次及以上每次60萬,而一些更為重要的場合,一次就是50萬,對於徐傑、胡明軒、買尓丹這類新人球員,實在難以承受,引得買吾蘭(買尓丹哥哥)直接抱怨:「按這個上面的罰款買爾丹可以回家賣羊肉串了!」
對著這兩點,也是很多球迷們的共鳴,那麼對於此事到底該怎麼看呢?通過著名解說楊毅的一番解釋,球迷們就恍然大悟了。
首先在處罰流程上,大家對於「秋後算帳」最為不滿,可都忽略了這些違規都很難第一時間發現,贊助商也是從後續一些圖片等途徑發現,這需要時間去甄別,因此有了滯後追究的原因。另外,這些圖片也不是贊助商或者CBA公司去拍的,而是從其他途徑得到,這又需要一定時間,不論CBA還是贊助商都不可能為了罰款,每天盯著球員這些行為的。
其次對於處罰力度上,想必這幾天大家也都了解到,贊助商曾以5年20億幫助CBA,而他們卻無法通過CBA收回贊助費,導致公司虧損嚴重,一度遇到大麻煩,就在2017年到期後,是不打算再續約,不過當時姚明剛剛上任,CBA一下失去贊助商是不行的,時間又很短暫,無法和新的贊助商談,而且也沒有時間再一下把所有球員的裝備量身更換,因此他親自去找李寧,才完成續約。
雖然最新的合同金額沒有透露,但肯定不會太少,加上CBA急需贊助,再加上對方此前對CBA發展的幫助,在一些要求上就要高一些。類似於NBA球星,他們可以獨立籤約球鞋合同,但CBA球員是沒有這樣的權力(新賽季只有易建聯和郭艾倫例外),另外NBA除了比賽場地以外,不限制個人裝備,但CBA要求就嚴格一些,畢竟自身影響力不足,無法讓贊助商僅在賽場上拿回贊助費,因此有了郭艾倫在乘坐球隊大巴時的三次違規,直接被罰105分,加上訓練時的10萬,總額達到了115萬。
最後需要說的是,這次罰款都是按照黑紙白字的要求罰的,因此不能怪贊助商,他們投資了,複賽期又經歷了CBA將競品的球衣,直接放在看臺上,讓他們很氣憤。所以這次事件CBA公司需要負責,但也不全是CBA的錯,畢竟規定已經下發到各支球隊,可這麼多字,球員大概率不會主動看,那就是球隊管理者沒有及時向球員傳達。因此這次罰款,除了球員有責任,球隊也有責任,CBA公司也有責任,當然這些贊助費除了基礎運營以外,也會下發給各支球隊一部分,那麼現在被罰款了,像徐傑、胡明軒等無力直接支付的球員,球隊就應該站出來多承擔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