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25日,《河南林業》轉載了《上海科技報》的一篇文章,就「武王伐紂」的具體時間用科學的方法計算了出來,以下就是原文。
人們都熟悉《封神榜》裡武王伐紂的故事,但是在歷史上真正的武王伐紂準確年代,則一直是個謎。對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的歷史事件,歷來沒有可靠的年代標尺。
隨著科學的發展,走出疑問的時機來臨。1996年,我國啟動「九五」重大攻關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其中關鍵專題之一是《武王伐紂的天象研究》。武王伐紂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古代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關於這一事件的具體日期,先後曾有人提出過44種不同的說法,卻始終沒有人能夠一錘定音。
有著深厚古文功底的博士生導師江曉原帶著兩位博士生鈕衛星和盧仙文,經過研究發現:古籍中與武王伐紂有關的天象記載有12項。以前都以1-2種天象為據,然而只有與各種記載中可靠的天象都相符的日期,才是確實的。江曉原等認為,現代計算機技術可以承擔人力難以勝任的超量計算,從而解決了這個難題。他們從國際網際網路上找到了美國噴射推進實驗室專家Standnish最新長時間跨度星曆表DE404等先進的天文軟體後,課題組確定了全新的研究思路,全面考察了古籍記載中所有的有關天象。
古文獻中,有出現一個多月的慧星天象,但綜合其它條件,他幻否定了哈雷慧星的假說。而一些原被忽視、後被證明極有價值的線索也漸漸顯現。如《國語》中記載的「月在天駟(天駟,星名)」,歷來沒有引起學者們足夠的重視,經江曉原等的研究,認為「月在天駟」這一天象條件,對揭開武王伐紂年份之謎至關重要。課題組還考慮了可能影響精確的一些動態因素,如周武王軍隊行程450公裡,穿過一個時區所可能引起的計算誤差等。最終課題組確認了精確推算武王伐紂年份所必須滿足的七項天象條件。江曉原等「交給」計算機七項條件。經過浩瀚而精確的計算和篩選,終於得知:公元前1045年年底至公元前1044年年初,計算機所顯示的天象,能一一對應江曉原課題組設定的這七項條件,與古文記載和出土文物青銅器利簋(gui古代盛食物的圓形器具)的銘文記載也絲毫不差!
千古之謎揭開了神秘面紗:周武王出兵日——公元前1045年12月4日;周武王大軍渡孟津日——公元前1044年1月3日;牧野大戰,即周武王軍隊大勝商紂軍隊之日——公元前1044年1月9日。這個純天文方法得到的結論,與先進碳14測年代方法得到的結果「殊途同歸」,碳14方法可精確到30年的時間範圍,而江曉原用純天文方法得到的結論,就是令人信服的「這一年」!
旗杆石
分將池村這一個深居山區的小山村,浩瀚歷史長河中的一小朵浪花——昔日武王伐紂的分兵調將的前沿指揮部所在地,和世人一樣為揭開武王伐紂的年月日,曾費盡周折而企盼著。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村域的旗杆石、旗杆地、分將祠、武王廟、大小丫環墳、武王祭天處;山下的上群馬溝,下群馬溝等沉睡千年的文化遺址,也許都為「武王伐紂」千古謎的破解而歡呼雀躍。
附:武王伐紂典故
武王伐紂,是指周武王姬髮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依據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銘文記載,「武王徵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武王伐紂,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佔領了朝歌。西周利簋的銘文,澄清了武王伐紂具體日期,證實了古籍中所載的「戰一日而破紂之國」的正確記載。
周武王十二年(前1044年)二月甲子日的凌晨,姬發一早就趕到商別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淇縣西南)舉行誓師。姬發左手拄著黃鉞,右手握著以白色旄牛尾為飾的旗幟指揮將士們說:「來自西方的人們,你們一路辛苦了!」又說:「啊!我的友好鄰邦的君主,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以及庸、蜀、羌、髳、微、彭、濮各族的人民,舉起你們的戈,排好你們的盾,豎起你們的矛,我要宣誓了。」姬發說:「古人有句話『母雞是不打鳴的,如果母雞打鳴,必定傾家蕩產』。現在殷王紂什麼都聽女人的,自棄其先祖的祭祀不予回報,拋下自己的家族和國家,放著自己的同祖兄弟不用,反而聽信讒言,對四方各國的奸佞逃犯那麼推崇,那麼看重,信任他們,重用他們,讓他們對百姓橫施暴虐,對商國大肆破壞。現在我姬發要恭敬地執行上天的懲罰。今天的作戰,每次前進不超出六、七步,就要停頓整齊一下,要努力呀,男子漢們!(每次刺擊)不超出四、五、六、七下,就要停頓整齊一下,要努力呀,男子漢們!希望大家勇武,有如虎、羆、豺、離,我們不可迎擊前來投降的人,而要讓他們為我西方之人所使用,要努力呀,男子漢們!你們誰不努力,我將拿他問斬。」誓師完畢,諸侯派兵參加會盟者共有戰車四千輛,列陣於牧野。
姜尚帝辛聽說姬發前來,發兵七十萬抵禦。姬發派姜尚和百夫長挑戰,用大卒馳擊帝辛的軍隊。帝辛的軍隊都是臨時拉來的奴隸俘虜湊數,雖然人多,但都無心作戰,只盼周武王趕快攻入。在周軍強大威懾下,帝辛的軍隊丟盔棄甲轉而攻擊紂王,為姬發做內應。姬發順勢攻擊帝辛的軍隊,帝辛的軍隊潰不成軍。帝辛逃跑,退入城中,登上鹿臺,把他的寶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姬發手持大白旗指揮諸侯,諸侯都向他拜手致敬,姬發也向諸侯拱手回禮,諸侯都聽從他。姬發來到朝歌,城中的百姓都在城郊迎候。於是姬發派群臣告訴商的百姓說:「上天將賜福給大家!」商人一齊拜手稽首共兩次,姬發也還禮拜謝。於是進城,到了帝辛死的地方。姬發象徵性的用箭射他,射了三發才下車,用輕劍刺他,用黃鉞砍下帝辛的頭,掛在大白旗上。然後又到帝辛的兩個寵妾那裡,發現這兩個寵妾都已上吊自殺。姬發又射了三發,用劍刺她們,用黑鉞砍下她們的頭,把她們的頭掛在小白旗上。武王做完這一切才出城,回到軍中。
(圖文根據網絡、《分將池村志》整理)
點擊下面標題,查看往期內容
這裡是鳳泉區
這裡是潞王墳鄉
這裡是大塊鎮
這裡是耿黃鎮
這裡是寶東街道
這裡是寶西街道
鳳泉區各村簡歷大全
愚公泉精神
鳳凰山森林公園建設始末
原來「鳳泉」是這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