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和李靖是父子關係,但是李靖卻比哪吒出生至少晚了1617年?
這個問題,比較有意思,待我為諸君分析:
武王伐紂的年代,據陝西臨潼出土的利簋,銘文「武王徵商,唯甲子期,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管師,賜有史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彝」。大體推斷出武王伐紂的時間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早晨。
而李靖的出生時間是在公元571年,所以說,兒子哪吒跟隨武王伐紂之後,經過了1617年,父親李靖出生。
為何父親出生比兒子要晚得多,這要從佛道爭奪本土資源說起。
大唐軍神李靖的生平
李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功,比如平定蕭銑、安撫嶺南、平定輔公、擊滅突厥,遠徵吐谷渾,可以說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李靖把自己治軍、作戰的經驗,寫成了《李靖六軍鏡》等兵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作。
民間傳說,大唐的軍神李靖曾經多次顯聖,幫助唐軍擊退強敵。
這樣的一位戰功赫赫的軍神,就如同關羽一樣,都是成神的最好材料。
中亞、西域、南亞等地的軍神名為毗沙門天王,毗沙門天王也是佛教寺廟中的四大金剛之一。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要想生存,只能或是主動,或是被動的本土化。
本土化的一個特點,就是把佛教原有神話人物,與中土的著名人物產生聯繫,這就樣,中國本土的軍神李靖,慢慢的與毗沙門天王糅合在一起。
而道家同樣也需要名人神仙化,那麼,軍神李靖也是一個最好的人選,同樣的,李靖也雜糅成了道教系列的神仙,被認為神仙轉世。
後來在道教體系之中,李靖成為玉皇大帝的御前軍隊總司令,託塔天王。
哪吒生平
「哪」乃古漢語複合名詞,據《康熙字典》(115頁)《辭海》(2106頁)載:「哪」指「儺」,本意是驅邪祛疫,鬼神之偶像;「吒」字為正義,吒(異寫)即 叱 吒,指叱嚇邪惡之意,萬邪諸惡之剋星,象徵叱怒也。
二字合一,即以儺叱妖魔鬼怪,有毫無阻擋之威力與戰無不勝之意義,此神名叱吒風雲,乃驚天地泣鬼神之聲,代表至高無上的神威,為毀世之力。
哪吒的原型也是來自於古代波斯和古代印度的神話,傳入中國後被本土化。
在唐朝末年,哪吒和李靖同時成為道教的神話人物,是重新創造的神話人物,古代波斯和古代印度的傳說只是創作材料之一。
當時哪吒就有大鬧龍宮、屠龍抽筋、三頭六臂、降魔成仙等傳說。又有傳說,哪吒只信佛,不認父親李靖,燃燈道人贈舍利寶塔給李靖,鎮壓了哪吒,從此父子關係和睦等。
何時成為父子?
研究佛道的學者,經過大量資料的對比,發現父子關係還是比較靠譜的。
李靖和哪吒三太子被神化,並收錄到道教神仙序列的事情是在唐朝末年。在元代時,有《三教搜神大全》一書,專門收錄儒釋道傳說神仙源流,儒教以孔子為首,佛教以釋迦牟尼(如來)為首,道教以李耳(老子)為首。李靖、李哪吒父子的神仙事跡也大都記載在裡面。民間傳說中的託塔天王李靖和哪吒三太子的形象,主要來源於成書於明初的《西遊記》和明末的《封神演義》。
儒、釋、道三教合流最早出現在梁武帝時期,但在唐朝、宋朝時期儒釋道三教還是相互排斥的,到元朝和明朝時期,三教逐漸匯融調和,紛爭逐漸平息。明清時期的小說也體現了這一點。
李靖和哪吒的身份越來越雜糅了很多佛教體系的東西,民間信仰佛教的民眾越來越多了。
道教和佛教都將其列入自己的神仙體系,因此李靖和哪吒父子的身份也越來越多,有道教體系的,也有佛教體系的。
哪吒在道教中的頭銜很多,是道教的護法神:中壇元帥、三壇海會大神、三太子、善勝童子等,又:哪吒還是如來的義子,半個徒弟,是李靖(神仙)的三兒子。
李靖也成道教神仙人物,是天宮的衛戍總司令,生有三子,金吒、木吒、哪吒,金吒是靈山前部護法神,木吒是觀音菩薩的大弟子,哪吒跟隨父親李靖,護衛天宮。
如此演化之下,時隔千年之後,二人終成為父子,這是世俗和神仙信仰糅合的典型。
#創作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