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西遊記》裡面有哪吒,但《封神榜》裡面卻沒有孫悟空?

2021-01-09 不可思議的江湖

中國最有名的兩部神魔小說《封神榜》(又叫封神演義)和《西遊記》,兩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然而,早出現的《西遊記》裡有哪吒,哪吒還與孫悟空打過架,但是後出現的《封神榜》裡只有哪吒,卻沒有孫悟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86版《西遊記》截圖,孫悟空與哪吒

孫悟空出生晚了

《封神榜》故事由商紂王題詩調戲女媧、蘇妲己進宮魅惑紂王為開端,以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的中國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商朝與周朝的對抗,以及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法、破陣封神的故事,最後以姜子牙封諸神和周武王封諸侯做結尾。

商周大戰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此時,孫悟空都還沒有出生。

《西遊記》第十四回中,唐僧跟他剛剛認識的一個獵戶劉伯欽路過五指山,孫悟空就喊他師傅。唐僧就很懵圈,心想你誰啊,不會是想碰瓷吧。唐僧就問劉伯欽這猴子是誰,劉伯欽說:

「這山舊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徵西定國,改名兩界山。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這叫必定是他。長老莫怕,我們下山去看來。」

由此可知,孫悟空是在王莽篡漢時被壓在五行山下的。王莽代漢自立是在初始元年十一月,即公元9年1月10日,另一說為公元8年12月。孫悟空大鬧天宮的起因是因為篡改生死簿和強要東海龍宮的寶貝,當初,黑白無常將他的魂魄帶入地府時,閻王爺在生死簿中找到孫悟空的名字,「乃天產石猴,該壽三百四十二歲,善終。」從王莽篡漢的時間向前推算342年,孫悟空的出生時間應該是公元前334年或公元前333年。

86版《西遊記》截圖,五行山下的孫悟空

公元前334年,是周顯王三十五年,正值戰國時期。出生在戰國時期的孫悟空,如何去參與西周建立前的封神大戰呢?

《封神演義》中的哪吒,是由闡教的鎮教之寶「靈珠子」所化的神孩,領玉虛法旨投胎於李靖之家,轉世成為陳塘關總兵官的三少爺。後來,哪吒成為玉虛弟子,下山幫助姜子牙伐紂,為滅商之戰立下汗馬功勞。姜子牙封神之時,哪吒拒絕當官、棄位求返,功成身退後歸入仙道,肉身成聖,一家子全成了活神仙。

也就是說,哪吒和他的父親、兄弟都沒有進入天庭,而是成為逍遙自在的民間人士。不過,在《西遊記》當中,哪吒成為三壇海會大神,與父親託塔天王李靖一起率領天兵天將討伐妖猴,哪吒也成為少有的幾個能與孫悟空一較高下的猛將。別看哪吒以一副小正太的形象出現,但是人家的年齡要比孫悟空至少大900年左右。

跟哪吒比起來,孫悟空才是真正的小孩。

從邏輯上來看,哪吒出生比孫悟空早,成為神仙的時間也早,因此在《西遊記》裡出現很正常。但是反過來,孫悟空是絕不可能出現在《封神榜》中的。

央視版《封神榜》中截圖,哪吒

《封神榜》有限的世界觀

表面上看,封神大戰是一場滅商的改朝換代之戰,其實,它的背後有著深層原因。

在《封神榜》的世界裡,道教始祖鴻鈞老祖有三名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太上老君創人道教;人類出身的道士、神仙屬於闡教,在崑崙山上修行,以元始天尊為教主;除少數人類之外,許多動物、植物經過修練成精後則加入截教,奉通天教主為尊。

雖然闡教與截教都屬鴻鈞老祖門下,但闡教認為截教的門人並非正派,因此兩派互相對立,有道是「一道傳三友,二教闡截分」,雙方的矛盾日積月累,成為水火之勢。

有一天,昊天大帝過來跟元始天尊說,咱人手不夠,需要更多神仙。這個昊天大帝就是《西遊記》中的玉皇大帝。

元始天尊就找到闡、截兩教的一眾神仙商量,結果大家都逍遙自在慣了,並不情願,最後想出一個折中的辦法——當時,商朝氣數將盡,改朝換代,死傷必有,可以把凡人中那些有大功大善大身份的死難者列入榜上,這個榜就叫封神榜。封神榜上編錄有三百六十五個仙位,凡是上榜者,就位列仙班。那些根行淺薄,難以成仙的,但修行抵過仍可成正果的,也可以在殺劫之後封神。

也就是說,封神榜就是元始天尊給昊天大帝的人才推薦名單。本來像封神這種大事,應該是元始天尊親自考核,但此時崑崙弟子姜子牙即將下山建立不世之功,於是天尊順水推舟把這項任務委託給姜子牙,叫他代自己前去封神。

央視版《封神榜》截圖,姜子牙

弄懂了封神大戰的背景,我們就知道了,為什麼孫悟空不會出現在這部小說中。

因為人家封神的主角基本都是凡人,頂多會寫道術,例如李靖、楊戩、雷震子、哪吒,甚至包括戰敗的商紂王。

而孫悟空出生時就不是凡人,如來曾說孫悟空的身世:「天地間有混世四猴: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這個靈明石猴,就是孫悟空,他無父無母,為天地日月精華所造,不可以「凡人」視之。

況且,孫悟空是菩提老祖的徒弟,菩提老祖是世外高人,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法力高深,弟子眾多。菩提祖師既不屬於闡教,也不屬於截教,因此他的弟子孫悟空也不可能參與到闡教與截教的遊戲中去。

相反,《西遊記》的世界觀則更為龐大,道教與佛教的人物甚至可以在一起把酒言歡。所以,道教的哪吒出現在《西遊記》裡,簡直是再正常不過了。

86版《西遊記》截圖,孫悟空與菩提祖師

許仲琳的創作考量

《西遊記》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1500-1582)花掉大半生心血寫成的巨著,《封神榜》是明代小說家許仲琳(1560-1630)大約在40歲時,耗費10年光陰寫成。

關於兩書的作者,學界還有爭議,但依照普遍認可的兩位作者及其生平,我們可以認為,《西遊記》的成書年代要比《封神榜》早。

那麼,許仲琳在寫作《封神榜》的時候,他可以從《西遊記》裡取材,比如讓李靖成為統領天兵天將的託塔天王,讓他的兒子哪吒成為天庭的一員猛將。但是,許仲琳必須尊重《西遊記》裡的邏輯,廣大讀者已經熟讀了《西遊記》,不可能接受一部跟《西遊記》邏輯相違背的小說。

例如,《西遊記》裡說孫悟空曾在天庭當過弼馬溫。但是,如果《封神榜》裡寫孫悟空參加了封神大戰,並且上了封神榜,成為天庭神仙,那就出現了敘事上的矛盾。人家吳承恩說孫悟空是特招,你怎麼能說孫悟空是通過自己打拼被封神的呢?

86版《西遊記》截圖,哪吒與託塔天王

例如,《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是一個個性鮮明、神通廣大的角色,以至於有些英文譯本直接將《西遊記》譯為《monkey》(猴)。

而許仲琳在寫《封神榜》時,已經將哪吒設定為第一男主角,使他成為整部書中唯一擁有完整獨立情節、內容最多的主要人物。許仲琳最專注哪吒的成長過程,從其前世、今生、經歷、家庭、功業、外貌、衣著、能力、武器、詩詞、結局等各種來龍去脈,通通介紹得詳細無比。登場時機更是提早選在了姜子牙之前,首次亮相於十一回。作者不僅把哪吒的「出身傳」足足寫了三章,花費大量筆墨為其塑造專場,在第12、13、14回全文圍繞哪吒一家展開,更將其打造成為武王伐紂的關鍵主力,且最後給予其全家人美好結局。

吳承恩在寫《西遊記》時,哪吒已經是一個在民間流傳已久的神話人物。哪吒與佛教具有深厚的淵源,在佛教傳說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法力高強,為擁護佛法的佛教守護神,為毗沙門天王的後裔,同時還是釋迦牟尼的弟子。早在宋代佛經中已有不少關於那吒(哪吒的佛教原型)故事存在,已有那吒「三頭六臂、析骨還父肉還母、蓮花化身」等情節,並出現「捆繡球」「降魔杵」「三叉戟」等兵器,形象比剛傳入時期飽滿。

TVB版《封神榜》截圖,哪吒與雷震子

哪吒的故事經過幾朝幾代的積累,已經相當成熟。他出現在《西遊記》中,作為道教神祗,天庭戰將,沒有問題,他出現在《封神榜》中,大鬧東海、析骨還父、幫助武王伐紂等等,都沒有什麼問題。

況且,《西遊記》只是將哪吒塑造為一個能徵善戰的天將,負責跟孫悟空打鬥,以及幫助孫悟空在取經路上降妖伏魔,不會給後來許仲琳創作《封神榜》時帶來人設上的困難。

電視劇《寶蓮燈前傳》截圖,小哪吒

最後一點,就是哪吒這個角色很特殊,他鬧海殺龍、以及削肉剔骨時,表現出奇特費解的反抗行為。他或具孝義,或具叛逆,或能隨意,或能中立等,性格多面向,較為全能性,具有豐富的情感變化。身上帶有強烈的鬥爭意識,這種個性顯得獨特無比。而孫悟空也是這樣的人物,天不怕地不怕。可以說,哪吒和孫悟空其實是一類人,這也是為什麼在很多新版的《西遊記》影視劇中,都將二人表現得相愛相殺、惺惺相惜的原因。

因此,許仲琳在重點塑造哪吒這個人物時,沒必要再加一個人設類似的孫悟空進去,這樣會顯得毫無意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西遊記》有哪吒,但《封神榜》沒有孫悟空?
    第一,孫悟空追隨唐三藏取經是在唐朝,也就是公元620年左右。孫悟空被壓五百年之前,已經活了342歲,而且還要加上鬧地府和大鬧天宮那一段時間。總得來說,孫悟空取經回來也就一千歲左右。第二,從李世民時期往上推1000年,應該是公元前400年左右,也就是東周時期孫悟空才出生的。哪吒出生在商朝末,周朝初,那時候孫悟空還是塊石頭。第三,這兩名書的作者不同,思想也不同。《西遊記》是誇道的,唐三藏取經時,在道教的地盤沒有遇到妖怪,然後到了佛教地盤卻到處都是妖怪。
  • 文化交流:《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的神魔文化圈
    那麼到底《封神演義》和《西遊記》誰借鑑了誰的內容,誰抄襲了誰的呢?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我們接著往下來看。這兩部書的人無關聯非常明顯,首先我們來看看哪吒。在《西遊記》裡面哪吒腳踏風火輪,手拿長槍,身披混天綾,脖子帶個金光圈,與孫悟空大戰三百回合,這個時候哪吒已經是上方大仙了,位列仙班正兒八經的公務員序列。
  •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和二郎神其實關係不一般
    說到孫悟空,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七十二變和筋鬥雲,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讓無數悟空迷津津樂道,但在西遊記裡面二郎神奉玉帝聖旨下界捉拿孫悟空,與孫悟空大戰幾百回合後,孫悟空不敵二郎神,四處變身躲藏,怎麼二郎神比孫悟空還厲害,這讓很多悟空迷感到不爽甚至產生疑問,孫悟空師傅菩提老祖與二郎神師傅玉鼎真人是何關係
  • 孫悟空結義兄弟牛魔王,它為何是一隻大白牛?或和哪吒的身世有關
    文:孫金萊(作者原創授權)在百回本小說《西遊記》第五十九回、六十回和六十一回之中,出現了整部書最獨特的妖怪之一——牛魔王,其實在《西遊記》第四回中牛魔王就有出現,他和孫悟空結拜為兄弟,並號稱「平天大聖」,但是在火焰山這一情節中才對牛魔王有更加詳細的描寫。火焰山的情節各位讀者都很熟悉了,但是牛魔王這個角色,各位或許還沒有那麼熟悉。
  • 封神榜裡,肉身成聖的7人小組,《西遊記》中為何獨不見雷震子?
    封神榜裡,肉身成聖的7人小組,《西遊記》中為何獨不見雷震子?民間神話傳說中,談到聖人周文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拘而演繹《周易》64卦和「文王百子」的故事。神話名著《封神演義》裡稱,西伯侯姬昌原本有99個孩子。奉旨前往朝歌面見紂王時,在林中躲雨。一陣霹靂雷聲交加,震得地動山搖。
  • 一部封神榜,王侯將相仙神妖打群架
    這兩年關於封神榜的人物電影陸續在出,去年的《哪吒之魔童轉世》,今年的《姜子牙》都選用了《封神演義》這本書裡面被大家所熟知的人物,而我們最熟悉的那句歇後語「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便是出自這裡。封神榜從動畫片到影視劇都看過,而溫碧霞版本的蘇妲己一直是我所喜的。
  • 封神榜裡面姜子牙為什麼沒有被封神
    三十歲開始修道,跟著元始天尊修煉了四十年,依然沒有成仙的苗頭。元始天尊商議安排子牙下山去完勝封神大任。姜子牙下山後,可是人間他就認識在朝歌的一個朋友啊!所以他去投奔他去了,他朋友給他介紹了個妻子,大概68歲吧!夫妻倆想著不能總在朋友加白吃喝啊!於是他做起了小營生,賣過乾麵,飯店,牲畜等,都掙不了錢,怎麼辦,只能做自己擅長的了。
  • 哪吒動畫版pk真人版,誰更好,從外觀上我們可以看出
    其中,哪吒的人物主要是勇敢正直的青年英雄。在這一時期,《哪吒》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動畫中都很受歡迎。現實生活中的哪吒在電視劇《封神榜》陳浩民中,由陳浩民扮演的內扎可以說是更完整的角色之一,內扎在劇中非常調皮和壞,做事不分重要,不分好壞,都呈現在觀眾面前。
  • 二郎神與孫悟空的瑜亮情結
    我們看中國的神話故事都是從兩部著作上了解神仙的體系,中國的神話傳說人物基本上都是從這兩部著作上得到的信息,一部是《西遊記》另一部是《封神榜》,這兩部作品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而且看過的次數不止一次。西遊記大家都知道是吳承恩寫的,吳承恩出生在明朝,寫西遊記的背景是以唐朝為背景,封神榜的作者是許仲琳,約成書於隆慶、萬曆年間,但是西遊記是成書在前,封神榜成書在後,有人說封神榜是借鑑了西遊記的人物,也有人說是西遊記借鑑了封神榜的人物,在我田富貴看來誰也沒借鑑誰。
  • 哪吒父親不是玉帝,拜師太乙真人後,他怎麼被稱為「三太子」?
    說到三太子,我們都會想到哪吒三太子,在《西遊記》裡面,哪吒三太子是讓孫悟空也禮讓三分的人物。道教神仙裡,哪吒作為三界天庭供職的護法神仙,有著「威靈顯赫大將軍」、「三壇海會大神」等尊稱。當然其他的諸如「太子爺」等稱號更是不勝枚舉。
  • 從石頭裡面蹦出來的有四人,為何孫悟空最弱?你看其他3人啥身份
    眾所周知,孫悟空是女媧補天剩下來的石頭,經過數萬年的風雨變遷,從石頭裡蹦了出來。因此被人們叫做石猴,因為是女媧補天留下了的石頭,所以孫悟空肉體和靈力都高人一等,才會有大鬧天宮的本事。但在上古神話中除了孫悟空外,其實還有3位神仙也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和他們一比,孫悟空的簡直不堪一擊實力最弱。
  • 在《封神榜》中,李靖又不是皇帝,為何人們叫哪吒為「三太子」?
    在《封神榜》中,李靖又不是皇帝,為何人們叫哪吒為"三太子"?提到哪吒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哪吒可以說是中國人最熟悉的神話人物之一,在民間的知名度僅次於孫悟空。不管是80後還是90後,甚至於現在還沒有成年的00後,都曾經接觸過不少和哪吒有關的影視作品。以前有關於哪吒的動畫片,電視劇等作品,前不久更是有一部震撼全國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因此有關於哪吒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比如說哪吒鬧海,哪吒削骨還父削肉還母,還有哪吒大戰孫悟空等等。
  • 華語影視圈30位哪吒大盤點,你最喜歡哪一個?
    4、1986年央視版《西遊記》,想必每位華人都看過這個吧,這裡扮演哪吒的有兩位,一位叫艾金梅,這是一位女演員,另一位叫做楊斌,很明顯是個老爺們,為了節省經費,木吒也是他演的。 5、1986年中國臺灣電視劇《封神榜》,由於資源實在不好找,只能看到一閃而過的哪吒,這位演員叫丁華寵。
  • 西遊記中的四大金剛就是四大天王嗎?哪吒居然是如來救活的?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六石一度認為《封神演義》就是《西遊記》的前傳,為了能讓自己更加了解,年齡尚小的六石還特地在網際網路相當不普及的時代查到了四大天王的名字。他們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魔禮海:掌碧玉琵琶一把,職調。南方增長天王魔禮青:掌青光寶劍一口,職風。西方廣目天王魔禮壽:掌紫金龍花狐貂,職順。北方多聞天王魔禮紅:掌混元米傘一面,職雨。
  • 孫悟空真的殺不死?其實有一個辦法可以殺死他,菩提曾說過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孫悟空是女媧補天剩下的石頭,吸收日精月華,幻化而成,為了躲開三界六道的管束,獲得長生,跑出花果山找菩提祖師拜師學藝,學得一身好本事。雖然孫悟空因為賣弄法術,沒有學完就被趕出師門,但他回到花果山以後,就立馬跑去地府,把生死簿上自己的名字划去,成功實現自己與天地同壽的目標。
  • 《西遊記》探秘:孫悟空和哪吒大鬧東海,或藏東海龍王原型之謎?
    《西遊記》故事中,孫悟空成為了「神」、「佛」,孫悟空在「人」的時候,他就是土族先民吐谷渾王。吐谷渾王已經被土族人供奉在了青海互助的中心地帶。孫悟空成佛之後的神位也就隨著《西遊記》故事的揭秘有了著落了。在《西遊記》中,有不少篇幅直接歌頌和描述大唐皇帝李世民,李世民也被勾魂下界,由於他的大德感動了判官,在他的「生死簿」中將其陽壽由「一十三年」改為「三十三年」。在歷史教科書中,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在《西遊記》中,分明是沒有把李世民的父皇算作皇帝,也就是沒有給李淵分封「神位」。李世民的三十三年「陽壽」直指李世民從政的時間。
  • 哪吒的哥哥叫金吒、木吒,為什麼哪吒沒有繼續叫水/火/土吒?
    《哪吒之魔童降世》海報截圖在封神故事中,他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三兒子,上面有兩個哥哥,分別叫金吒、木吒,後來父子四人和楊戩、韋護、雷震子三人一同肉身成聖。在《西遊記》中,他是託塔李天王李靖的三太子,同樣有兩個哥哥金吒、木叉。
  • 唐朝戰神李靖,是怎麼變成《封神演義》裡哪吒的爹?
    為什麼說李靖是戰神?因為他戎馬倥傯二十年,為唐朝滅掉了4個國,分別是南梁蕭銑,宋國輔公祏、東突厥、吐谷渾。對於普通將領來說,一生建立上述功業中的任何一件,都足以誇一輩子了,李靖卻乾淨利落地全部完成。不僅如此,李靖在功成名就後急流勇退,從而安享晚年,活到了79歲高齡,才因病去世。
  • 龍鬚虎已成不死之身,姜子牙為什麼還給他封神?
    在《封神演義》中有個規矩,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想要進入封神榜,前提條件就是要身死之後才能有條件入選,並且還得是非正常死亡。比如說姬昌,按功勞來講他是妥妥的封神,但是就是因為他是壽終正寢,所以沒有被封神。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裡面大部分都是截教門下,當然也有闡教弟子和少量凡人,這裡就看得出來,截教封神一役,十去八九。還有一小部分的妖怪,比方說梅山七怪,這七個是被闡教三代弟子哪吒及楊戩所殺。還有一個叫做龍鬚虎的妖怪,本已經有了不死之身,最後卻依然進了封神榜。龍鬚虎是姜子牙的弟子,當然收徒這些機緣都是元始天尊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 青年版三太子,期待動畫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中哪吒的到來
    哪吒和孫悟空這兩位神話人物,可以說是佔據了國產玄幻類動畫電影的半壁江山,而且在別的國家也有很多借鑑了《西遊記》、《封神演義》的作品,因此無論是國產的作品還是國外的作品,都可能會有孫悟空和哪吒的出現,不過如果是按照原著來創作的話,已經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了,或者說是老一輩的作品很難突破了,所以就有了很多將傳統作品重新創作的作品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