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萬卡和川普鬧掰了?距離川普卸任、拜登上臺還有不到10天,經常報導出驚人聳動消息的英國《每日郵報》11日又爆出一記猛料,宣稱伊萬卡因計劃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和她的父親川普「鬧掰了」。不過該報導也稱,另有白宮消息人士否認伊萬卡有出席拜登就職儀式的計劃。
《每日郵報》獨家:伊萬卡為「給人留下一個有風度的印象」並挽救她的「政治生涯」,就計劃參加拜登就職典禮問題而和她父親鬧掰;川普說,這是「她所能做的最糟糕的決定」
《每日郵報》這篇獨家報導稱,白宮進一步陷入混亂之際,一位白宮內部人士透露,伊萬卡為挽救她所追求的政治前途,計劃於1月20日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但這讓她父親川普非常失望。
「伊萬卡擔心她前途光明的政治生涯岌岌可危,她正盡一切努力挽回自己的聲譽。」報導援引其消息人士說。
消息人士還補充說,伊萬卡希望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是因為她「想要(為她父親)發聲」。
川普和伊萬卡(資料圖)
不過,據消息人士爆料,川普似乎對自己女兒的決定十分不滿。
「他(川普)說,她甚至想和那些試圖扳倒他的壞蛋打交道,這是一種侮辱,」知情人士還透露,川普說了,他全家人都必須團結一致、統一戰線。
報導還援引消息人士說,「總統告訴他的女兒,她若出席(拜登的)就職典禮會讓她失去數千名支持者,這將是她做過的最糟糕的決定。」
但在爆料的同時,《每日郵報》也表示,另一位白宮消息人士否認了伊萬卡將參加拜登就職典禮的消息。
《每日郵報》表示,在川普任職美國總統的最後時刻,白宮內局勢仍非常緊張。有消息源稱,白宮就像「吃了類固醇的馬戲團」,川普的孩子們拼命想控制局勢,而工作人員們如坐針氈。
川普1月8日表示,他不會出席當選總統拜登的就職典禮。拜登當天回應稱,川普不來是好事。拜登還指責川普說:「他使這個國家尷尬,使我們在世界範圍內尷尬。他不配擔任這個職務。」拜登表示,副總統彭斯出席他的就職典禮,他感到很高興。
源自:牛彈琴
世事如棋局局新。你往往想到了開頭,卻沒想到最終的結局。
當初親自製作海報制裁伊朗的時候,特朗普應該就萬萬沒想到,這個凜冬,美國制裁最狠的對象,不是伊朗,而是他自己。
反正,現實就是比好萊塢電影更精彩,川普沒想到的這一幕,剛剛都發生了。他雖然還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但卻已經是美國歷史上最沒有權力的總統,因為:
槍桿子被繳了,筆桿子被禿了,錢袋子也被封了。
槍桿子的代表,就是核按鈕。
按照佩洛西老太太的說法,國會陷落後,她立刻和美軍參聯會主席米利上將通了電話,討論了「現有的預防措施,以防止一位不穩定的總統發動軍事戰爭行為,或接觸核代碼、下令發動核打擊。」
軍方向她保證:總統不會動用核武器。也就是說,川普的核按鈕,被軍方藏起來了。美國三軍總司令的槍桿子,就這樣被繳了。
五角大樓不聽話,更讓川普生氣的是,連美國國務院都「造反」了。
北京時間1月12日凌晨,看到美國國務院官網突然貼出一條信息:川普總統的職務,終止於2021年1月11日19:40:41。
這是官宣「川普提前下臺了」?
不知是不是被黑了,但這可是國務院官網呵!看了一下,很長時間了,一直沒改過來,蓬佩奧,你到底安得是什麼心?
筆桿子,更不用說了。
臉譜、推特、油管、Ins、谷歌、蘋果……反正你能想到的社交巨頭,都封禁了川普的帳號,甚至是一路追殺,封禁了能發表川普言論的所有平臺。
其中,推特更是川普的心中最愛。但一夜之間,川普帳號被永久性封號了,近9000萬粉絲啊,就此灰飛煙滅。
有美國媒體這樣描述了川普當時的「大怒」:
唐納·川普總統有很多珍貴財產,但其中似乎很少有能像他的推特一樣可以激發如此多個人快樂的。川普經常誇耀他擁有的社交媒體擴音器。他將自己政治軌跡的開啟歸功於它,他用它來撕裂敵人。
星期五的晚上,他最終失去了它。然後,他失去了理智……
唉,也難怪川普情緒失控,沒有推特,就沒有川普的今天。作為一個日理萬機但一天發100條推特很稀鬆平常,作為一個總是在推特上第一時間爆料自己炒掉部長制裁別人的超級網紅,你可以想見川普現在的焦慮、苦悶、憤怒。
再多的後路,也被網際網路巨頭包抄了。
川普支持者一度轉移到新陣地Parler,但這款APP立刻被蘋果和谷歌下了架;人們無奈去Parler網頁,亞馬遜又宣布:終止為該網頁提供主機服務……
對這種無情追殺,一貫和川普不對付的默克爾,都有點看不下去,剛剛發聲說:推特這樣的社交平臺,自行決定永久性封禁川普,這是「有問題的」。
但這就是現實,伊朗外長、伊朗總統的推特還在,但川普總統的手機,卻真成了一塊板磚。
筆桿子一個個都被生生折斷了,社交性死亡啊。
還有,錢袋子也麻煩了。反正,最新的消息,美國第二大在線支付公司Stripe宣布,封禁向川普陣營的所有捐款通道。
此外,美國最大的連鎖酒店萬豪集團,以及美國的花旗銀行、摩根大通、美國運通、高盛集團,等等等等,也都宣布了類似政策,制裁對象包括川普,還包括川普的政治盟友。
還有,本要在川普高爾夫球場舉行的各種比賽,也紛紛取消了……
這個世界,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川普應該最清楚。
不錯,川普仍有大量的支持者,提供源源不斷的捐款,他本身產業也是賺錢機器。但就像美國對伊朗實施金融制裁一樣,美國金融機構更全面封鎖了川普。這種金融制裁,是釜底抽薪啊!
美聯社的解讀是:華爾街與川普全面切割了。
當年的春晚小品曾感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麼?人還活著,錢沒了……
如果這樣說的話,川普現在的痛苦,更是指數級的,因為人還活著,好多東西都沒了。
人還在,槍沒了;人還在,號沒了;人還在,錢沒了。
對一個總統、一個商人、一個超級網紅來說,這可能比35萬人死亡,還更加難以接受。一切還沒有完。
還有刀把子。其實,刀把子是最快調轉方向的——司法機構早不聽川普的了,反正,早就不再調查所謂的選舉舞弊,反而正在調查川普「煽動叛亂」……
中東外交官說:如果美國看到美國正在對美國做的事情,美國一定會入侵美國,並從美國暴政下解放美國。
美國人卻發現,川普以前讓美國制裁這個國家,制裁那個國家,哪知道,最後美國掄起大棒來,制裁最狠的卻是川普自己。
這個世界,跟川普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
來源|觀察者網 文/王愷雯
美媒嘲諷:還沒等川普封殺,TikTok先把川普禁了
川普迄今無法阻止TikTok在美國的運營,後者更加入美國社交媒體的「狙擊大軍」,把與川普有關的煽動信息一一下架。
「還沒等川普封殺,TikTok先把川普禁了」。美國財經媒體《財富》雜誌網站1月11日以此為題刊文,把川普嘲諷了一番。
《財富》雜誌網站截圖
報導指出,雖然川普沒有個人TikTok帳戶,但TikTok與推特(Twitter)、臉書(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步調一致,在國會騷亂發生後,刪除了川普煽動性的演講視頻,並將諸如「風暴國會」(#stormcapitol)、「愛國者黨」(#patriotparty)等話題標籤重新定向,以降低其曝光度。
TikTok一名發言人指出:「仇恨行為和暴力在TikTok上沒有立足之地。尋求煽動、美化或促進暴力的內容或帳戶違反了我們的社區指導方針,將被刪除。」
去年8月,川普把「封殺」大棒揮向了抖音海外版TikTok,下令在45天後(2020年9月20日)禁止任何個人及實體與TikTok的母公司字節跳動進行任何交易;美國商務部也緊隨其後,要求自2020年9月20日起,禁止在美國境內下載TikTok。不過,由於TikTok和其內容創作者針對上述禁令提起一了系列訴訟,TikTok禁令多次被法官叫停。
2020年10月,TikTok掀起一陣「川普舞姿挑戰」
《財富》雜誌稱,美國商務部此前定下的12月4日「最後期限」已經悄無聲息地過去,但TikTok 的出售談判仍在進行中,美國商務部也沒設定新的截止日期。
長達數月的「封殺」風波後,TikTok在美國仍然運作良好,且根據數據分析公司 Apptopia 1月8日公布的數據,2020年美國手機應用程式排行榜上,TikTok下載量位居榜首,其在美國的受歡迎度不言自明。
一邊是川普灰頭土臉地遭到「各路封殺」,一邊是TikTok在遭到川普政府的連環打擊後依舊展現出勃勃生機,鮮明的對比讓《財富》直言:TikTok扭轉了局勢。
文章最後,作者調侃道:「目前,TikTok的美國用戶仍在享用這個平臺,而那些想觀看川普精選演講的人,將不得不另尋他處。」
川普被「封殺」,中國人別光笑了,我們將面對空前可怕一屆
美國政府
源自:北美留學生日報
美國正發生著空前可怕的大變局
中國人不應該只顧著吃瓜看樂子
相信我,比川普的美國更可怕的是
那個不讓川普說話的「美國」
社交平臺可以合法刪除川普帳號,法律依據是1996年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 中著名的230條款:平臺公司對他人在平臺上發表的內容不承擔責任,但可以限制刪除平臺認可的任何不良內容,包括受到憲法保護的內容。
川普和拜登都曾經反對該條款,但卻是因為完全不同的原因。
拜登認為平臺對發布的內容要承擔責任,川普則認為平臺不能對發布內容有任何限制。230條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網際網路法律,甚至有230條款「創造了網際網路」一說。
這期間facebook的態度最有意思,之前還跟川普百般曖昧的facebook昨天也加入到了封殺川普的行列中。那個「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可以用生命捍衛你說話的權利」的民主自由精神哪裡去了?「國會山事件」之後,美國人感受到了網際網路的恐怖。在表面的美國下面,有一個精緻運作的由政治精英們操縱的美國。如何遏制中國的崛起,肯定是拜登政府的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根據目前公布的拜登內閣成員名單來看,他基本上組了一個對中國很不利的團隊。1月20日,拜登就會「登基」。
從履歷來看,拜登的「七星超豪華白金陣容」團隊幾乎全部來自歐巴馬政府。
拜登整個團隊的核心人物,就是安東尼·布林肯。
布林肯
安東尼·布林肯現年58歲,猶太裔,出生於外交精英世家。
布林肯還經營過一家諮詢公司,為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經營活動提供策略建議。
據拜登過渡團隊資料,布林肯在過去30年間曾在兩屆政府裡擔任高級外交政策職位,更在過去20年間就一直是拜登在外交政策上的左膀右臂。
在歐巴馬第一任期內,布林肯擔任過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
圖源:Official White House Photo by Pete Souza
從那時開始,布林肯就和拜登一起,每天參加歐巴馬的情報簡報會。
歐巴馬第二任期開始後,布林肯擔任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
2014年布林肯再升官,成為美國常務副國務卿。
在中國問題上,布林肯給中美關係定下的基調是,「要比高不比低」。
贊同採取預防性外交、支持軍事威懾,主張對華堅持貿易規則和對等互惠,通過構建「民主國家聯盟」對付「一帶一路」。
馬約卡斯
馬約卡斯是美國首位被提名擔任國土安全部部長的拉丁裔移民。
2009年至2013年間,他曾擔任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局局長。
在此期間,馬約卡斯領導了DAC的實施工作,並領導了該部門應對伊波拉和寨卡病毒的工作。
2013年至2016年間,馬約卡斯在歐巴馬政府擔任國土安全部副部長。
艾薇兒·海恩斯
如果任命最終確定,海恩斯將成為首位擔任國家情報總監的女性。
歐巴馬執政期間,海恩斯曾擔任首席副國家安全顧問和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她是第一位同時擔任這兩個職位的女性。
希拉蕊·柯林頓與沙利文(圖右)
沙利文是拜登挑選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他曾在歐巴馬政府中擔任歐巴馬的副助理和時任副總統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
沙利文今年6月在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講話時曾表態,美國「應少關注怎麼讓中國減速,多關注怎麼讓自己跑得更快」。
如果像拜登聲明中說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方面是重中之重,那麼他帶領的全新白宮團隊會如何修正被川普搞得一團漿糊的外交政策?
當川粉衝入國會大廈,當川普的推特被封禁,當美國出現了最大的政治笑話的時候,中國人不應該只是在圍觀吃瓜顧著樂呵,
我看到的不是一個笑話,一場喜劇,而是令人細思恐極的一幕幕。
未來四年中國要面對的,是一個深諳如何操控媒體和社交網絡來抹黑顛覆別的國家(甚至顛覆自己)的一屆美國政府,
是一個常年善於利用CIA民主基金會等等對外滲透手段幹涉別國內政,讓其他國家忙於「內卷」的一屆美國政府,
而且還是一屆特別會說好話,特別會營造積極向上理性客觀形象的美國政府。能夠想像的是,未來4年的中國,可能不會比過去4年過得輕鬆。
中美博弈已經不是哪一屆總統上臺可以緩和了的了,
中美博弈已經進入到「世界人民該像中國人那樣活著還是像美國人那樣活著」的較量中了。世界是應該走向中國人提倡的那種「人類命運共同體」?
還是走向美國營造的新自由主義社會呢?
在這場大角逐中,中國人沒有在旁邊圍觀吃瓜樂呵的閒暇,應該趕緊緊張嚴肅起來,以應對可能更大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