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稱呼南北有別 ,到南縣來了串門時七大姑、八大姨莫喊錯了

2021-02-10 掌上南縣

點上面「掌上南縣」快速關注我們!查詢南縣吃、住、玩、拼車、電影等生活信息;南縣新鮮事,每天送到手;自助免費發布各種實用信息。

祖父——爺爺——南縣【嗲嗲】,

祖母——奶奶——南縣【娭毑】;

爺爺的二哥——二爺爺——南縣【二嗲嗲】,

爺爺的二嫂——南縣【二娭毑】,

外祖父——外公、公公、家公、外爺——南縣【外公】,

外祖母——外婆、婆婆、家家、家婆——南縣【外婆】,

姑媽——姑媽、媽姑、孃孃——南縣【么么】

姑父——姑爹、姑爺、姓+叔叔——南縣【哆伢】

伯伯——二伯、二爹——南縣【二苝苝】

伯母——二娘、姓+孃孃——南縣【二苝媽】

叔叔——叔、二爹、二爸——南縣【叟叟】

嬸嬸——孃、小媽、姓+孃孃——南縣【阿姨】

舅舅——舅舅——南縣【舅舅】

舅媽——舅媽、姓+孃孃——南縣【舅媽】

姨媽——姨、孃孃——南縣【姨介】

姨丈——姨爹、姨夫——南縣【姨伢子】

表姨——表姨、表孃、姓+孃孃——南縣【表姨介】

表姨丈——表姨父(爹)、姓+叔叔——南縣【表姨伢子】

  

很快就是春節啦,大家期待已久的7天長假終於要來了,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令人痛並快樂著的走訪串門。每逢春節串門,市民白先生就很頭疼,因為常住成都的他要回河南的大家庭,碰上那些好幾年沒見過的親戚,白先生總會「嘴拙」,不知道應該怎麼稱呼對方。而跟白先生有類似煩惱的人還不在少數,也因此鬧了不少笑話。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稱呼大家族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呢?南北方又有哪些區別呢?

  「媳婦兒」「兒媳婦」傻傻分不清

  在南方,媳婦兒是指兒子的老婆,而在北方,媳婦兒是指自己的老婆,兒子的老婆叫兒媳婦兒。而不了解這一差異的人就有可能鬧笑話,60歲的李大爺就遇到了類似的尷尬。

  李大爺的老伴兒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去年春節,李大爺一家人到老伴兒的娘家團年。平日裡難得見上一面的親戚朋友們都匯聚在一起,歡度春節。寒暄中,李大爺說出一件喜事,跟大家分享,「我媳婦兒懷孕了,都7個月了,要生了!哈哈哈!」李大爺說完後,眾人先是一愣,但還是紛紛送來祝福,一位大哥說:「可以啊,老來得子哦!」

  就在這時,李大爺的老伴兒從外面買菜回來,親戚們正想圍過去道喜,卻發現這女人不像是懷孕7個月的啊,大肚子都沒有。看著大家疑惑的表情,李大爺才回過神兒來,想起兩地稱呼上的差異。只得解釋一番:不是他老婆懷孕了,是他即將要抱孫子了,在南方「媳婦」是指兒子的老婆。眾人這才回過神來「原來此媳婦非彼媳婦」。

  「大爺」沒喊對 竟成了罵人

  除了李大爺的尷尬外,成都姑娘方小姐也在第一次拜訪公婆時出了糗。在巴蜀地區,大爺是對男性老人的稱呼;而在北方,爸爸的哥哥們都被稱之為「大爺(ye 第二聲)」,比如二大爺,三大爺等。

  去年春節,方小姐跟著男朋友回北方過年,跟公婆見面。「去之前,我還專門去網上學習了一下,各種親戚的叫法,外婆叫姥姥、爸爸叫爹……」方小姐說,男友家族很大,親戚很多,她怕叫錯還特意帶了小抄。

  除夕吃年夜飯時,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起。方小姐感覺不自在,男友一一介紹親戚給她,「這是你大爺……」。「你大爺?我當時以為他在罵人,」方小姐小聲嘀咕了一句,「你大爺(ye 第四聲)。」親戚們先是愣了一會兒,然後哈哈大笑。方小姐這才反應過來,在北方,爸爸的哥哥是叫大爺,連忙解釋說:「巴蜀地區,爸爸的哥哥我們都叫大爸,二爸或者伯伯。」

  專家意見:

  沒有統一規範還需入鄉隨俗

  對於人們的疑惑,民俗學家指出,姨媽,姑媽等現在都可用阿姨籠統稱呼。對於遠房親戚來講,要是表親,就在稱呼上加上「表「字,如表姑,表姑父。如果是同一祖輩的堂親,則可以直接稱為伯伯,姑姑。「其實學界對如何稱呼親戚並沒有統一規範,各個地方的叫法也是五花八門,南北方也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還是要入鄉隨俗。」

招聘掌上南縣招聘微信編輯一名,如果你是有夢想有激情的人,如果你愛玩微信,如果你想實現自己的價值,如果你對自己有信心,那還等什麼,趕緊聯繫我們吧!

電話/微信:15973735767 QQ:565888812


【求姻緣】掌上南縣微信中回復「姻緣」,來為自己求一籤!
【拼車群】
掌上南縣微信中回復「拼車」,咱們一起回家!
【看電影】掌上南縣微信中回復「電影」,歡歡喜喜過大年!

【猜紅包】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一起來猜紅包吧!

參與上面的活動有不懂的可以加微信(QQ)411123225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嗎:英語裡「七大姑八大姨」怎麼稱呼?
    你是否知道這麼一句常見稱呼?  「七大姑八大姨……」  你是否又知道這麼一句經典唱腔?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你是否還知道這麼一句經典臺詞?  「替我照顧好我七舅姥爺,  和他三外甥女……  的前一個丈母娘!」
  • 「七大姑八大姨」與「三姑六婆」是一個意思麼?英文都怎麼說呀?
    咱們中國人對標題中的「七大姑八大姨」特別熟悉,但有些人卻會把「七大姑八大姨」和「三姑六婆」等同起來,那肯定是錯的。
  • 過年了,你最怕七大姑八大姨問些什麼
    你過年時最怕親戚問什麼_______________? 評論裡說說你過年被親戚盤經歷 反正我是最怕問我成績 雖然已經大學了,可我那剛剛好不掛科的成績真的說不出口
  • 過年擺平七大姑八大姨,全靠它們了
    不過在飯桌上最怕的就是七大姑八大姨的「奪命連環問」。今天就教大家幾道年夜飯必備菜,有了這幾道美食,擺平七大姑八大姨so easy。話不多說,擼起袖子做菜!用料:豬肉餡,蓮藕,糯米,糯米粉,薑末,鹽,味精,料酒。
  • 3分鐘理清各種親戚的英語稱呼
    @外語教師聯盟元宵將至,年也快過完了每到這時才發現親戚太多,如何稱呼這些長輩是個玄學。「七大姑八大姨……」「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替我照顧好我七舅姥爺,和他三外甥女……的前一個丈母娘!」伯仲叔季、本家外戚都有不同的尊卑和地位,嚴格的宗族等級制度讓中國人一直對親戚間的關係「劃清界限」。BUT老外在稱呼親戚時也這麼麻煩嗎?NO一點也不!比如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不加區分,全都叫uncle。
  • 親戚稱呼全攻略在此
    現在的你,給多少個親戚拜了年,又收到了多少壓歲錢?接過一個又一個長輩們塞過來的紅包,心裏面是不是美滋滋的?可是,正當你想跟對方道謝時,你張了張嘴,卻忽然不知道該如何稱呼是好,只能面露一絲尷尬……拜了這麼多次年,好不容易才弄懂伯叔姑舅姨的區別,現在感覺知識量又不夠用了!面對著濟濟一堂的親戚,如何開口稱呼,成了讓人頭大的問題!!!
  • 因為一句話,激怒了整個專業,那些年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莫名提問
    但是每逢過年,家人團聚,親戚之間相互走動的時候,都會嚴重影響自己對所學專業的信心,打消了積極性,更有些同學家裡的親戚說的話特別不好聽,感覺自己學的專業沒前途,直接說出來,你這專業也不行呀,畢業以後還是上哪裡工作吧。
  • 恆大換帥程序開啟,徐亮奶奶、我七大姑八大姨爭相應聘
    論執教水平,不卡納瓦羅受用的豈止是熱內西奧,還有佩雷拉羅納多尼和範布隆克霍斯特,甚至是高峰吳金貴李霄鵬和郝偉;甚至甚至是徐亮的奶奶或者誰誰誰的七大姑八大姨。但見她放下拐杖取下假牙往椅子上一坐:「我來吧,我孫子曾經說過,恆大這麼好的球員配置,他媽媽帶隊都能拿冠軍。我跟卡納瓦羅相比,我吃過的鹽比他吃過的米多,我吃過的油比他喝過的水多,我走過的橋比他走過的路多......別說卡納瓦羅了,那叫啥水平啊,排的是什麼陣踢的是啥子球啊......」
  • 七大姑八大姨都為你操碎了心!
    七大姑八大姨都為你操碎了心!!不知不覺,冬天已經來臨。北方的小夥伴們,你們的羽絨服備好了嗎!?千萬不要再露腳踝啦,不然就算你上半身裹成粽子。親戚們見到你也會一直絮叨……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從去年開始,就已經不流行露腳踝了,「彩色筒襪」變成了貼心的小棉襖,把它露出來穿,才是真時尚。!▼彩襪風潮,他們打頭陣!放一張圖給你們感受一下,襪子真是個時髦利器!
  • 【攻略必收】一張圖解:七大姑八大姨該怎麼稱呼?
    中國古代唐朝學者孔穎達對親戚的註解為:親指族內,戚言族外。7、考妣「考」和「妣」在先秦時是對父母的異稱,無論生死均可用。秦漢以來,父母死後仍可稱為考妣,但生前不再稱考妣,考妣只用來對死去的父母之稱。而且,考妣不僅用來稱死去的父母,死去的祖輩乃至更早的直系先輩均可用考妣相稱(在先秦時則是對先祖的泛稱)。8、夫妻(1)夫:或作「丈夫」,本是對成年男子的美稱,但又用作夫妻之夫。
  • 上海寧親戚稱呼秘籍 過年走親訪友必備!
    「爸爸,那個給我紅包的親戚我該怎麼叫啊?」  ……出門拜年,七大姑八大姨,又碰到「六親不認」的尷尬了吧?拜年討紅包,叫不對稱呼怎麼行!弄不明白的童鞋,請自覺補習↓↓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會叫錯人了!  你還在為搞不清親戚的稱謂懊惱嗎?  還在為叫錯人被責怪而擔憂嗎?  不用急!
  • 100個最常用家人和朋友類英語單詞,七大姑八大姨的單詞,你都知道?
    在日常生活中,七大姑八大姨的單詞,你都知道嗎?不知道的同學,快收藏學習起來!英語考試也用得上!親戚;親屬single man 單身男人single parent 單親single woman 單身女人sister[『sst] n. 姐姐(或妹妹)sister-in-aw n.
  • 客家人親戚稱呼大全!趕緊收藏!
    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身邊的親戚越發的少了,又或者很早就從村裡搬出來了,也沒有以前的「一大家子」了,突入冒出一個親戚,我們這些後生仔可能根本不知道怎麼稱呼了。  那些被80後90後00後生疏了的親屬稱謂,是時候該重新撿起來啦!
  • 爸爸姓「日」為孩子名字發愁,喊上18個親戚商量,姑姑取的名絕了
    爸爸姓"日"為孩子名字發愁,喊上18個親戚商量 日先生是一名新晉爸爸,在喜得女兒之後,他們一家子的臉上都是喜氣洋洋的。但是問題也來了,孩子的名字怎麼取合適呢?對於自家這個特殊的姓氏,取名真成了一件難題。
  • 我從來不信所謂的「親戚情意」,讓你跌跟頭的,往往不是別人
    父母,兄妹是你無法選擇直系,七大姑八大姨,更是你無法摘除的旁系,一張人情網不用撒開,你就有了無數個親戚。在開篇之前,明一想問你個問題:你相信親戚嗎?相信親戚間的情意嗎?至少,我是不信的。雖然,也曾無比渴望過。
  • 姐姐的婆婆喊什麼?過年走親戚,喊對人不尷尬
    每到這時候,關於對長輩的稱呼總會鬧點笑話。 去年,朋友帶著兒子去舅舅家拜年,一下車舅舅一家就在門口過來熱情地迎接。朋友對著舅舅和舅媽都喊了一聲,結果兒子也來了句「舅舅過年好」,瞬間讓親戚朋友哭笑不得。
  • 灰太狼關於親戚的稱呼都記得很清楚,這是禮儀問題
    轉眼之間,2019已經成為了過去式,2020年正在進行時,春節快到了,說起過年,今年的你也一定會去親戚家串門拜年吧,你還記得他們的稱呼嗎?你還能把他們對號入座嗎?接近年關了,親戚們之間的走動也更頻繁了,突如其來的一大伙兒親戚,小墨都不太記得叫什麼,什麼表姨、姑、大伯、七姑婆、舅公……稱呼多得讓人頭暈。
  • 7成年輕人搞不清"堂表" 獨生子女對親戚稱謂漸陌生
    」又到春節走親訪友,讓不少人頭疼的是七大姑八大姨該怎麼稱呼。寒假裡,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古典文獻2011級的張中瑗和同學們就中國當代民眾對親屬關係稱謂的認知程度進行調查。首批調查結果顯示,7成以上的年輕人用「叔叔、阿姨」此類模糊的稱呼代替「表叔、堂姨」等具體指向的親戚稱謂。
  • 再稱呼大學老師為"teacher",你就要挨揍!
    有多少同學在和老師尤其是外教溝通交流時直接稱呼對方teacher?確定這種表達正確?今天,新東方在線四六級教研室就來跟大家說一下最容易弄錯的日常用詞。   你要真這麼稱呼,老師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些想哭   新東方在線提醒一下大家,不能用teacher當面稱呼老師!Teacher...;Teacher Li...;Teacher Adam...都是萬萬不可用的!
  • 你知道三姑六婆的英文稱呼嗎?
    ——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不知遠在他鄉的你是歸家團圓亦或是在他鄉思念著家鄉的人工作後除了工作圈,家庭圈應該屬於最大的社會組織了面對著家族聚會七大姑八大姨相聚一堂如何開口叫人卻讓如今的「80後」「90後」們相當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