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洗腦廣告,認出6個以上你就老了!

2020-12-11 看鑑紀錄

對於80、90後的夥伴們,童年刷劇的煩心事不少。

那時候每周二的下午,全部電視臺都會休息,屏幕上直接是一個花花綠綠的球形圖案。

周六、周日,每個電視臺大部分是綜藝節目,不播電視劇。

還有就是,那時候一集電視劇也就45分鐘左右,但中間插播廣告最少兩次,一集電視劇看完,差不多要1個多小時。

對於小時候追《白眉大俠》、《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的我們來說,恨不得給電視臺的領導「寄刀片」。

如今有了網際網路,刷劇可以快進,但還是有一個「加入VIP,免廣告」,不知道各位心中,有沒有一萬隻「羊駝」路過。

01

最早的魔性廣告

廣告雖然早就有了,但是畢竟是伴隨著電子產品興起的。

巧合的是,電子產品的興起,本身就和廣告有關!

在電視機還未普及到每家每戶的時候,體格較大的收錄機是人們的首選,比如「燕舞」收錄機

「燕舞」的廣告也別出心裁。

那時候還很青澀的苗海忠抱著吉他,聽著雙喇叭,跳著迪斯科,唱著:「燕舞,燕舞,一曲歌來一片情」,既流行又時尚,也讓「燕舞」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了中國的音響品牌。

這個廣告以歌代詞,而且非常連貫,朗朗上口,旋律簡單易於傳播。

苗海忠自己的形象,那時候也富有青春氣息,加上「燕舞」廣告在央視壟斷播出,以「鏈式反應」的傳播方式蔓延,讓「燕舞」大獲成功,有了大規模的受眾。

這個廣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才剛剛開始,一切都在摸索,在這個特殊時期,廣告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悄然發展了起來。

「燕舞」這個廣告也成了所有廣告模仿的對象,像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這則廣告不僅時尚,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引領了時尚。

02

洗腦廣告

進入九十年代,人們大部分都解決了溫飽需求,一些享受型的消費開始增長,如我怎樣變得更美,我在吃飽的基礎上如何吃好,我怎樣才能健康長壽。

以護膚品大寶為例。

大寶最初選擇了紡織女工、教師、戶外攝影師等各行各業的人們加強說服力,以「要想皮膚好,早晚用大寶」這句簡潔明確的廣告詞,直接到達人的內心深處。

但是八十年代,「燕舞」的廣告是打時尚牌,這一時期的廣告,已經有所轉變。

大寶最早的廣告是「大寶天天見」,到「要想皮膚好,早晚用大寶」,最後是「天天都滋潤。」

從最初的純廣告宣傳,到後來的將產品屬性和功用帶入,這種廣告明顯是由「虛」到「實」。

迄今為止,說到護膚品,人們下意識的就會想到大寶,可見大寶在這方面是成功的。

既然成功,就不乏追隨者。

九十年代,也是電視機、VCD等電子產品開始普及的時代,「大寶」的這種形式被諸多消費品效仿,傳播更廣泛,有過於泛濫的嫌疑。

相信大伙兒都有印象了——「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這對大爺大媽,他們十年如一日用鬼畜的舞姿與廣告詞佔領了大部分的電視臺,簡直就是勞模般的存在。

有沒有用呢?還真有,大部分人逢年過節想送啥的時候,腦子總會浮現「腦白金」這三個大字!

這個廣告雖然沒有明顯指出產品作用,但不要忘了人家有精準定位——大爺大媽!

這也是由「廣而告之」到「買我吧,盡孝心」的暗示。

類似的還有「步步高點讀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治痔瘡,用肛泰,龍康肛泰」「要治灰指甲,馬上用亮甲」

這些廣告的特點在於反覆強調功效,加強心理暗示,只要賣出東西就是好的,通過廣告「愛上我」,那無所謂,不是關注的主題,也就與時尚無關,只達到了「洗腦」的作用。

03

電梯廣告

等到看鑑君由「帥氣歐巴」變成「油膩大叔」的當今社會,很多朋友與我一樣,早就不刷劇了,「我們大伙兒都很上進」(臉紅一周,劇不刷,遊戲要玩)。

但是我們發現,依舊免不了受廣告的轟炸。

我們去公司上班,都要乘電梯。

一進電梯,就聽見不知道哪兒傳來一個聲音,告訴你上網課要去猿輔導;找工作要和老闆談;為了寒風中的你,波司登努力了43年……

你剛拿到駕照想買個車,沈騰和「買車不吃虧」就鬼使神差地在你腦海中出現了;

節省成本買個「二手車」,孫紅雷告訴你,「瓜子二手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剛跟妹子牽個手,耳邊就有「想去哪拍!就去哪拍!」的聲音在迴蕩;

有孩子了,章子怡告訴你要給他買「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飛鶴奶粉」

孩子再大一些,自己就會指著電梯廣告說:「媽媽,我要布魯克玩具!舒克牙刷!還要妙可藍多奶酪棒!」

電梯洗腦廣告和朋友圈毒雞湯、抖音小姐姐,成了當代人的「三大躲不過」。

04

如何看待廣告

古代除了聖旨官文,還有民間流傳的各種流言話本,近代先有報紙傳單,之後又有了電話、電視傳真。

可見,無論生在哪個時代,傳播媒介都是無可避免的東西,它們承擔著信息傳遞的中介作用,侵襲著普通人的日常。

網際網路時代,信息更是泛濫如潮,成千上百的媒介將文字、聲音、視頻,向你撲面而來。

這種環境,也造就了人們追求表面而難以用心的狀態。

洗腦廣告、路人街拍、辣眼建築等等,應運而生。

李奧貝納說:「有趣卻毫無銷售力的廣告,只是在原地踏步;但是有銷售力卻無趣的廣告,卻令人憎惡。」

洗腦廣告通過短期集中霸屏,得到了曝光,製造了話題和爭議,知名度的確在短期之內提升了。

但是它傷害了用戶體驗和感情,導致了大量負面出現,這對於品牌長期的經營是非常不利的。

完全殺雞取卵,是竭澤而漁。

而缺乏感情的信息人們是記不住的,如果品牌不能與消費者建立持續的情感連接,那麼品牌很快就會被人們拋諸腦後。

像「燕舞」、「大寶」那種具備裡程碑意義的廣告,價值永遠不會褪色,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明星拍的奇葩廣告,認出了千璽,楊冪,看到baby愣了
    我們在電視上能看到明星拍的很多廣告,很多年過去之後也就慢慢的淡忘了,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下那些年明星拍的奇葩廣告,看你認出幾位了。 第一位是高圓圓,高圓圓是氣質女神,並且公認是沒有整容的女星,一直都是很低調的女星,現在也淡出娛樂圈了,很少看到她的新聞,而當年也是很火的,拍的這支廣告,整個的髮型扎著丸子頭,
  • 曾經那些「洗腦」的廣告詞,看看你中招了嗎?
    之前有一期做的是「還記得那些曇花一現的產品嗎?短命產品大合集」,結果太火了,大家也都是積極分享。而評論區裡很多人都對那些產品的廣告語熟記於心,於是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曾經那些「洗腦」的廣告詞,看看你中招了嗎。1.
  • 明星那些年拍的奇葩廣告,楊冪和千璽還能認出,楊穎太辣眼睛
    明星那些年拍的奇葩廣告,楊冪和千璽還能認出,楊穎太辣眼睛明星們出了拍戲之外,也會接一些廣告代言,不過大火前後的差別也是很大的,火了之後資源也都是好的,沒有火之前資源會相對來說差一點,很多明星都接過一些比較奇葩的廣告,讓人大跌眼鏡。
  • 2019洗腦廣告大全
    離開廣告界的李誕再次進入廣告圈的視線發生在2019年,人們發現乘坐電梯變成一場噩夢,當光頭小眼的李誕說出那句「想去哪拍,就去哪拍」,在電梯裡瘋狂輪番轟炸來來往往的人群,人們有了第三次想砸屏幕的衝動。第一次砸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的腦白金廣告,第二次是2018年,BOSS直聘在世界盃的廣告。
  • 同樣是洗腦廣告,吉士汀奶酪這波新式洗腦有什麼不一樣?
    前有腦白金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恆源祥的「恆源祥,羊羊羊」,後有鉑爵旅拍的「想去哪拍就去哪拍」、BOSS直聘的「找工作跟老闆談」,以及知乎、馬蜂窩等,洗腦廣告在近幾年裡頻頻出現,大面積侵佔了公眾視野,不管你是擠在上下班的電梯裡,還是癱在沙發上打開電視機,總能聽見那些無限循環的廣告詞。面對這些始終縈繞在耳的洗腦廣告,消費者在吐槽品牌之餘,到底最終是否仍會選擇購買?
  • 你們diss的洗腦廣告,為什麼老闆們都這麼狂熱!
    美國廣告協會對廣告的定義是:廣告是付費的大眾傳播,其最終目的為傳遞情報,改變人們對廣告商品的態度,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主得到利益。敲黑板劃重點,對於廣告的「生產者」們,「廣告主得利」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所以,儘管這些「洗腦廣告」被diss的體無完膚,卻總是為企業主賺得盆豐缽滿,使廣告主喜笑顏開。講真,那些獲獎廣告都不見得如此有效。
  • 那些讓你菊花一緊的明星遊戲廣告
    但自從在各大網站看到了這個廣告,我無法再正視你了。感覺身體被掏空。真的無法想像你都經歷了什麼才有勇氣接下這個廣告。其他的明星廣告至少還有一點顏值,範老師四五十歲著實辣眼睛啊!評價:2016年第一洗腦廣告詞,尼瑪,知道我時間值錢還浪費我時間,「打開電腦就是為了天書世界」看到這個廣告我就砸一臺電腦。
  • 時隔18年,《十八歲天空》那些少男少女,網友:你還能認出幾個?
    ——郭沫若2002年,一部青春校園劇《十八歲天空》給很多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承載著一些人的青春記憶。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過去了18年,劇中那些清純的女孩子和那些陽光帥氣的男孩子,如今都發生了怎樣變化,你還能認出幾個?
  • 美食界洗腦廣告有多魔性?別給我提楊冪的溜溜梅,上頭
    美食界洗腦廣告有多魔性?別給我提楊冪的溜溜梅,上頭吃貨們如今在追劇的時候就會發現,雖然美食界廣告已經有了各種不同的展現方式,但是越來越多的廣告還是在大家的生活中開啟了「洗腦模式」。無論是影視節目的間歇還是綜藝中的硬核植入,總是有那麼一兩條廣告,只要上句剛剛一出現,下句就立馬能浮現在你的腦海中……O泡果奶給我O泡,給我O泡,我要O泡,我要O泡。O泡果奶OOO。旺旺真是魔性廣告的先鋒啊!洗腦的重複廣告語,讓人看一遍就記住了,當然到了超市就要去找嘍!
  • 小時候的魔性洗腦廣告,你看過幾個?
    小時候網絡沒有這麼發達 看劇看動畫片只有通過電視這個渠道 那除了精彩的劇情 陪伴我們最多的就是讓人抓狂的廣告了 一集電視劇40分鐘 中間至少穿插著兩段廣告
  • 15年前的耐克廣告又火了,簡直吊打國內洗腦廣告!
    當我們回看十幾年前各項技術還不成熟時的廣告,又會是怎樣的體驗呢?前段時間,微博被一支2005年拍攝的耐克廣告片刷屏了。這支視頻來自國內青年導演@李蔚然。你可不要小瞧這支廣告,它在在當年可是獲得了第11屆中國廣告節金獎及全場大獎和香港4A金獎。
  • 聽到這幾首歌,你還能不能想起那些年看過的廣告
    要是現在問你,一般休息時間都會做什麼,肯定很多人都會說玩手機玩電腦,但是在小時候,智慧型手機還沒普及的時候,最好的解悶方式當然是看電視啦,遙控器都是要搶的好嗎!看電視注意討厭的是什麼,當然是廣告,又長又無聊,尤其是在廣告裡插播電視劇這種行為真的是令人髮指!
  • 反洗腦:當你身上有這5個特徵,表明你正在被他人洗腦,很危險
    心理學家認為,當你身上有以下這5個特徵,表明你正在被他人洗腦,很危險,一定要小心提防,這是反洗腦的關鍵。一、態度免疫態度免疫就跟我們日常打的那些免疫針一樣,可以對病毒免疫,而一旦被人洗腦,在態度上也會表現出免疫,也就是說,無論外人怎麼勸導,你都聽不進去,比如,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有些人被救出傳銷組織後,依然對他們那一套深信不疑,反而對解救者產生懷疑,這就表明已經被嚴重洗腦了。
  • 我的衝浪世界已經被這洗腦廣告包圍了
    2020年的第一個月,「劍與遠徵」 這四個大字突然再度出現,以颶風的速度、洪水的架勢,霸佔網際網路的每一個旮旯角落。種種關於它的花樣百出的宣傳廣告,就像北非的蝗蟲,鋪天蓋地,無孔不入,令人無處可逃我打開微博,發現各種娛樂號、八卦號都在傳羅志祥拍新劇的消息。女主未知,一個叫#羅志祥新劇「女主」# 的話題橫空出世,閱讀量1800萬+。
  • 那些「上了年紀」的「沙雕」廣告,你還記得幾個?網友:拉低智商
    要說到廣告行業什麼最受歡迎,那「沙雕」廣告當然能入圍前三了。我們都知道廣告很誇張,但是卻無法避免,但是為什麼看完那些「沙雕」廣告仍然記憶猶新呢?今天就盤點一下那些佔據眼球的「沙雕」廣告吧。這對尬舞夫婦以穩踩「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的魔鬼步伐,對中國13億觀眾進行了長達10年的漫長洗腦。憑藉著魔性雙人舞以及代代相傳的廣告語,腦白金向觀眾實施了跨越一個世紀的精神統治,雖然腦白金系列廣告連續10年被網友評為「十大惡俗廣告」之首,但其對於中國沙雕廣告事業的貢獻,早已遠超造福人類健康本身。
  • 看似普通卻很洗腦 那些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汽車廣告
    汽車誕生已經有百餘年時間,而伴隨著汽車一起發展的還有車企的宣傳推廣。巧妙的宣傳能夠深入人心,幫助企業銷售車輛。拿最基礎的廣告語來說,國內民眾最為熟悉的可能要數上海大眾那句「擁有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讓桑塔納成為那個年代人們心中的神車。
  • 大老師4首歌曲廣告,提神洗腦必備,太魔性了!
    我們先來聽聽這幾首:廣告1新編大寶天天見這個高齡的老品牌,曾經那句「大寶明天見,大寶天天見」的廣告詞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新一代的年輕人還能和大寶天天見嗎?大寶×大張偉「雙大合一」的廣告,歡快的旋律讓品牌重新煥發年輕活力,歌詞相當洗腦,「我和你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大寶天天見,Friday Saturday Sunday Happyday, see you everyday」,將產品穿插在魔性的曲目中,強化「大寶天天見」slogan的記憶度,並且在大張偉慶生的節點釋出,將用戶關注度進一步拉滿
  • 當年TVB洗腦廣告,你記得邊滴?
    報料、廣告推廣合作QQ:591095029,或直接回複本公眾號以前的TVB創造了無數經典的廣告深入民心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這些一聽就忘不了的廣告了相信大部分90後、80後都有這些廣告被洗腦過——飄柔(認識張德培,完全系因為呢個廣告)  06. 唔該借歪,好肚疼啊!速治靈,治療急性肚瀉,功效顯著。速治靈,止屙速速靈!——速治靈(阿燦嘅經典廣告)  07. 地球叔叔病咗喇,佢會唔會好番呢?保護環境,救救地球!——公益廣告  08. 唔好飲啊,有菌嘎!活性乳酸菌吖嘛,有益嘎!——益力多  你今日飲咗未啊?
  • 你絕不會認出5個以上!車探帶你來看「豐田」10大車標!
    你絕不會認出5個以上!車探帶你來看「豐田」10大車標!私家車探我要分享私家車探老少爺們都樂意看的汽車頻道關注有的則喜歡多車標運作,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豐田,與它相關的車標非常多,很多車標可能大家都沒有見過,作為半個老司機的車探也只能認出其中5款,今天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豐田旗下的10款車標。
  • 洗腦廣告再次席捲全國,而當貝電梯廣告卻如一股清流深入腦海
    小時候經常在家裡看電視,各種洗腦廣告深入人心,所以即使是電視廣告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有些零食廣告雖沙雕,卻也能讓人偷偷咽口水,努力地攢零花錢。像旺仔QQ糖、旺仔牛奶、哇哈哈牛奶等等,都深入我們這一代80後的心。而當父母真的給買了電視廣告的食品,那種開心別提有多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