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森林吃了大虧

2020-12-23 澎湃新聞

文丨李登華

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 

本來是想露臉的,這下好了,把屁股露出來了。

11月20日,針對此前上架的「小乳茶」產品沒有在主圖中標註詳細規格一事,元氣森林發布致歉信稱,產品剛上市,尚未進行大規模推廣,從11月4日至11月20日期間,將為購買過上述產品的消費者贈送相關產品一箱。預估贈送金額超百萬。

有業內人士調侃稱,元氣森林雙11白忙活一場,吃了大虧。也有人說電商這種小失誤很常見,為這種失誤真誠道歉,補用戶一張優惠券就好了,何必真金白銀的補償百萬,值得嗎?

一、元氣森林「老猛了」

短短四年,這家網紅飲料公司在飲品賽道狂奔突進,今年7月元氣森林又被曝出即將完成最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約140億元,參投方有紅杉中國和元生資本。

據天眼查顯示,公司實際控制人唐彬森通過控股多家機構股東,目前總體持有元氣森林53.63%的股權,但在公司的工商信息中,他的身份僅是一名董事。

第一財經YiMagazine援引消息人士證實,董事長馬森、總經理李炳前是公司招聘進來作為「臺前角色」的職業經理人。

不久前,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持股的老猛了(北京)飲料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註冊資本1000萬,法定代表人為章肖洋。

股權穿透後,老猛了的實控人為元氣森林的創始人唐彬森。值得一提的是,唐彬森投資元氣森林的基石資金來自他過去在網路遊戲產業所獲得的商業成功。

在唐彬森看來,元氣森林抓住了兩個「時代機遇」:

一是通過連鎖便利店和電商平臺這兩大「新興渠道」,更有效地連接消費者;

二是意識到消費品營銷策略的一個重要變化,即用品牌激活消費者,是一種更有效和省錢的營銷路徑。

從渠道來看,元氣森林的目標受眾是有一定收入水平的上班族、學生等年輕消費群體,這一定位與便利店的客群重合度很高。

而元氣森林的突圍正是恰逢其時的抓住了大眾的這一心理,迎合了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的生活理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入了消費者視線之中,受到了大眾的追捧。

有業內人士預測,這個僅成立4年的品牌2020年的銷售收入將突破20億元。

二、被質疑"偽日系"和涉嫌抄襲,面臨競爭對手對決

發現到市場潛力後,元氣森林開始出擊。

首先確立了產品上的「無糖」定位,元氣森林以此作為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從黑白燃茶到果茶,再到蘇打氣泡水和乳茶……在產品的不斷更新的同時,緊抓健康「無糖」這一特點,以吸引年輕人目光。

同時,氣泡水的包裝上花費了一定心思。與此同時圍繞元気森林的爭議和話題也一直沒斷過,最大的質疑是"偽日系"和涉嫌抄襲。

元氣森林的包裝較為別致,它以日語中的「氣」作為名字的核心,顏色搭配和畫面風格選取上,都採用了偏日系的小清新風格。尤其元氣森林旗下名為「北海牧場」的酸奶品牌,從名字到外包裝,都透著made in Japan的氣息。

值得一提的是,在瓶身的內容呈現上,元氣森林直接印上「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氣森林監製」,引人關注的同時,也向公眾輸入了自己「日系」的身份特徵。

備受追捧同時,元氣森林也陷入了爭議的旋渦。

其一便是代工生產的輕資產模式,即元氣森林沒有獨立的供應鏈,依靠健力寶、東洋飲料等代工生產。事實上,這種代工模式在食品飲料領域屬於常態,像三隻松鼠、良品鋪子、可口可樂等品牌均存在類似的運作。

不過,最近元氣森林首個自建生產基地已經在安徽滁州落成,其中一期投產後將擁有3條高速生產線,可生產燃茶、蘇打氣泡水、乳茶、功能性飲料,年產量可達4.5億瓶。從輕到重,研發供應鏈得以夯實。

元氣森林的包裝設計也是其成功的關鍵,日語「気」的使用增加了品牌標識度,氣泡水、乳茶簡約的日式風包裝不僅能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還可以帶動消費者在社交媒體拍照傳播。

但這樣的包裝設計也一時成為枷鎖,引發了外界對元氣森林「偽日貨」「抄襲」的指摘。

關於「偽日貨」的質疑主要集中於元氣森林作為新國貨品牌,多款產品包裝上卻標有大量日文,給人造成日本品牌的誤導。

此外,在元気森林爆紅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對手,整個無糖氣泡水市場開始變得擁擠。前有百事可樂、可口可樂、農夫山泉、雀巢等元老級玩家,後有喜茶、酷氏、賓得寶等新生力量,網易嚴選也推出了自家的"0脂0糖"氣泡水。

今年7月12日,喜茶宣布,繼子品牌"喜小茶"首條果汁產線面世後,又推出汽水產線,主打0糖0脂+膳食纖維。喜茶殺入的正是元気森林的地盤。

這意味著,喜茶帶著氣泡水正式進軍線下飲品市場,與早已進入主打氣泡水的元気森林狹路相逢,來了一場正面對決。

三、如此的「零糖」,「好喝不胖「?

元氣森林自身定位為一家健康茶飲品牌,「0糖、0脂肪、0卡路裡」的理念幾乎貫穿了其旗下每一款產品。

一如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當年推出的無糖飲品,元氣森林氣泡水用「無糖零卡」的健康概念打消了現代人對糖分的抗拒,同時又保留了喝碳酸飲料的快感,一舉兩得的操作麻醉了消費者對肥胖、致癌的恐懼,迅速圈粉。

然而「好喝不胖」背後的代糖真相遠不如宣傳口號那麼美好。

公開報導顯示,元氣森林氣泡水中所採用的代糖主要有兩種,一種就是赤蘚糖醇,另一種為三氯蔗糖。後者是一種人工代糖,高甜零卡,目前在人工甜味劑中頗具競爭力。

不過根據配料表中的數據可以發現,這款氣泡水中的三氯蔗糖含量基本可以忽略。那麼,赤蘚糖醇對人體是否真的沒有危害呢?前提必須是適度。

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赤蘚糖醇是一種天然代糖,但是根據FDA對赤蘚糖醇攝入量的規定,除去我們每天攝入的水果等本身就含有赤蘚糖醇的食物外,對於一個體重50公斤的女生而言,元氣森林這款氣泡水每天最好不要超過一瓶。

如果超量飲用的話,則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抽筋等症狀,患腸易激症候群或其他消化疾病的人最好要避免使用包含赤蘚糖醇的產品。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曾表示,一種食物熱量低,不等於吃了對你有好處,食品對人最重要的意義就是提供營養成分,如果它提供不了人需要這些營養成分,都沒意義。

一個清晰的事實是,市面上已經有太多無糖飲品,營造了太多健康「假象」,但真正的健康飲品背後必然是紮實的研發和生產,而元氣森林並沒有牢固的產業根基。

據報導,元氣森林的產品主要依託常熟東洋和統一旗下的統實工廠代工產出。在元氣森林的外包裝上,也有「受委託方北京廣東健力寶飲料有限公司」等字樣。

相關焦點

  • 元氣森林「增肥」
    12月,媒體報導原今日頭條企業發展高級副總裁柳甄被曝已加入元氣森林,負責元氣森林海外業務。在飲料以外的市場,元氣森林也正在急速觸達。企查查顯示,從2018年起,元氣森林商標申請量大增,涉及食品、啤酒飲料、餐飲住宿、服飾鞋帽、辦公用品等各個品類,今年商標申請總數更是超過2400個。
  • 元氣森林「大躍進」
    本報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導在2020年的飲料行業,最有話題力的事情除了農夫山泉的上市,就是異軍突起的元氣森林。當老牌飲料公司都在為產品老化而苦惱之時,元氣森林以「另一套打法」突然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雖然元氣森林曾因碰瓷日本產品0卡路裡的宣傳而陷入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元氣森林已經在行業內具備了地位。元氣森林乘著目前熱度,開始了新一輪的「大躍進」。
  • 元氣森林們的「無糖陷阱」
    品牌名稱「元気森林」中的「気」為日語,瓶身上也有日語介紹,背後印制著「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氣森林」的字樣,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是日本品牌。事實上,跟名創優品類似,元氣森林是徹底的國產品牌,「日本國株式會社元氣森林」只是元氣森林在日本註冊的分公司。
  • 進擊的元氣森林
    另一方面,剛成立四年多的新銳飲料品牌元氣森林,在一級市場的估值已超140億元。據幾位知名投資人透露,最新估值遠不止這個數字。「好的行業裡面你做過一百名、第十名、二十名,都比一個爛的行業裡面做第一名強。」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曾直言。人口基數大、滲透率高、消費頻次高,軟飲是個足夠寬廣的好賽道。
  • 元氣森林:一道元氣滿滿的「衝擊波」!
    10月末的滁州,唐彬森在2020年經銷商大會上宣稱,公司還有超過九成的新品待推出,2021年的銷售目標將會在2020的基礎上膨脹兩倍半,直接達到75億,將是元氣森林的「產品大年」。而如果要達成這位創始人口中75億的年銷售額,元氣森林的平均每月銷售額要達到6.25億,而目前元氣森林前五個月的銷售總計6.6億元;可見,除了九成的新品推出外,元氣森林還需要讓元氣繼續席捲。
  • 元氣森林冠名《元氣滿滿的哥哥》神仙組合乘風破浪
    以「健康」為主要訴求點的元氣森林,有著獨特的網際網路思維營銷模式。從線上到線下,元氣森林的身影頻頻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網紅直播帶貨、小紅書、微博等年輕人喜歡瀏覽的媒體和平臺裡。通過冠名《我們的樂隊》迅速圈粉,不僅製造了現象級的綜藝狂潮,同時也將元氣森林主打的健康標籤成功輸出給大眾。 而此次冠名的《元氣滿滿哥哥》,無論在嘉賓陣容上,還是大眾焦點話題上都非常可圈可點。其「元氣、健康、幸福感」的綜藝定位與元氣森林的行業領先品牌現象相契合。
  • 一鼓作「氣」的元氣森林
    近日,元氣森林先後推出滿分微氣泡、外星人等多系列全新產品,贏得了市場的一致好評。隨著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元氣森林品牌也被注入更多元化的新內涵。我們發現,元氣森林近期已經更換了自己在天貓、京東等平臺的logo,新logo以黑色打底,白字突出元氣森林品牌名,簡潔,辨識度更加高。
  • 元氣森林的「走紅」邏輯 | 礪石
    「元氣森林」的創始人叫唐彬森,公開資料顯示,他在創立「元氣森林」前是個徹頭徹尾的飲料行業門外漢。翻開他的過往經歷,唐彬森於2008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系畢業後,隨即創立了社交遊戲公司「智明星通」,該公司借著當年社交遊戲的熱潮,成功開發了「開心農場」及「列王的紛爭」等爆款遊戲,一躍成為網際網路遊戲新貴。
  • 除了喝元氣森林類無糖飲料什麼都不吃,你能堅持幾天?
    鹽要少吃、醃製食品要少吃、燒烤要少吃、千滾水不能喝、糖要少吃……其實2014年,美國就做過類似實驗,實驗結果在當時引發了代糖愛好者的恐慌,該實驗結果顯示實驗受體在使用每日可承受最大劑量人工代糖劑後,一半實驗受體出現糖耐量下降的情況。
  • 品牌故事//飲料界黑馬——元氣森林
    原瑞幸咖啡HRD冉浩離職,加入元氣森林原今日頭條公司發展展副總裁柳甄已於最近加入元氣森林,負責元氣森林國外業務。元氣森林推出乳茶系列元氣森林完成新一輪投資……元氣森林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各個行業大佬加入當中從無糖切入賽道,元氣森林無疑是成功的拿到了入場券伴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一款網紅飲品悄悄霸佔了各大螢屏
  • 元氣森林加碼「元氣少年」,攜手詮釋體育競技的絕對魅力
    《運動吧少年》是由元氣森林冠名,由湖南衛視全新推出的、全國首檔運動少年熱血競技秀。節目將33位Z世代運動系少年分為"力量、敏捷、速度"三大賽道,他們將在林丹、張繼科、傅園慧三位專業領隊的帶領下,比拼衝擊冠軍寶座,在嚴格的體育競技中"刺破"少年們陽光、熱血、激情的一面,與"運動夥伴"元氣森林一起詮釋運動之美。
  • 元氣森林,飲料界的小罐茶?
    筆者看了看手中的元氣森林,純白底色的外包裝上,有一個碩大的日文「気」字,這是一個中國品牌?擰開手中的卡曼橘味蘇打氣泡水喝了一口,滿嘴的氣泡,和甜水,這真的是無糖?作為死忠肥宅快樂水的筆者,無法想像元氣森林居然這麼受人歡迎。事實上,元氣森林2019年全年銷售額8.8億元,2020年前5個月銷售額已經達到6.6億元,今年天貓618,元氣森林超過可口可樂位列水飲品類榜單第一。
  • 氣泡之後,再無元氣森林?
    許多人都說氣泡水之後,元氣森林再無第二個爆品。一提到元氣森林,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就是氣泡水,其他產品一概不知;事實上,元氣森林目前的還有數十個並不知名的SKU。陸玖財經對71位用戶進行了抽樣調查,發現在喝過元氣森林產品的63位用戶中,有82.54%的用戶表示會回購,說明元氣森林產品復購率高,擁有一批相對穩定的用戶群。目前,元氣森林的線下渠道已覆蓋國內30個省份、477個便利系統、5.3萬家便利店以及13萬家線下傳統店。
  • 元氣森林走紅背後:創始人是山寨「開心農場之父」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元氣森林所屬公司元氣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由北京元氣森林科技有限公司控股57.81%;北京元氣森林科技有限公司是由霍爾果斯挑戰者創業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後者由北京挑戰者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北京挑戰者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唐彬森,其控股78.75%。
  • 元氣森林難撕「網紅」標籤
    文/圖霖來源/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裡,成立僅四年的元氣森林顯得一點也不「低調」。不僅一舉拿下天貓京東兩大平臺水飲類銷量冠軍,在天貓平臺,元氣森林的成交額更是37分鐘突破1000w,42分鐘就突破去年全天銷售總額,較去年整體增長344%。
  • 「偽日貨」元氣森林還能忽悠多久?估值百億,涉欺詐營銷
    朱丹蓬認為,元氣森林的估值是虛高的。這一類的企業是資本端的一個搖錢樹,所以會把估值做大。 Made in Japan?元氣森林階段性的成功來源於其網際網路思維的營銷,然而,這種方式的營銷如今卻令元氣森林飽受詬病。元氣森林的日式包裝設計是其成功的關鍵。
  • 元氣森林攜手《元氣滿滿的哥哥》 助力哥哥們遊戲賽場放肆嗨
    在「神筆馬良」環節,元氣對戰室的哥哥要根據線索作畫,另一時空的哥哥們要快速在美術館找到相對應的畫作。王耀慶和吳奇隆組「咆哮二人組」,找畫期間差點「暴走」,吳奇隆甚至累到直接躺地。反觀小哥隊情況卻大不相同,楊洋、王鶴棣等人全程精力旺盛,時刻保持元氣滿滿,體力腦力雙雙max,最終贏得了三局遊戲的勝利。
  • 140億估值背後,元氣森林未來撲朔迷離
    僅僅半年的時間,元氣森林的銷售額就達到了6.6億元,幾乎是去年全年的銷售額。而元氣森林的估值也隨著銷售上升而暴漲。去年10月,元氣森林剛剛完成一筆1.5億元的融資,交易後估值為40億;今年7月,元氣森林又將進行新一輪融資,使得其估值高達140億元。
  • 快訊|元氣森林最遺憾的事,在今日化解
    圖片來源:元氣森林0糖0脂0卡的口號、高顏值的包裝、社交平臺的高曝光度一直是外界對元氣森林「網紅」品牌的初印象,但元氣森林似乎並不認同自己是一家以營銷見長的公司。據元氣森林介紹, 2015年最先成立的是元氣森林研發中心;之後進入產品研發階段才成立了公司,2年後元氣森林產品終正式面向市場和消費者。「在面向市場之前,元氣森林最初做出過一款我們認為不夠完美的產品,後來我們選擇花費上百萬資金將其銷毀,而不是低價推向市場。」元氣森林方面如此介紹道。事實上,僅在中國,有「自行銷毀」故事的企業還有海爾、紅牛。
  • 當元氣森林賣咖啡,能否再造一個爆款?
    但元氣森林是做瓶裝飲料起家,在瓶裝飲料市場有自己的渠道、用戶、管理等優勢,如果元氣森林開咖啡店,相信以元氣森林目前的市場口碑而言,很能吸引年輕消費者的眼球,但誰又能確保,元氣森林在毫無咖啡和門店經驗的前提下能做好呢?貿然開咖啡店對於元氣森林而言,風險太高。除了沒有經驗外,我國咖啡店的生意並沒那麼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