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近日人氣爆棚的「醉美鞏義·長壽山電音節」則以「夜遊、夜購、夜品、夜娛、夜健」為特色活動,集中展銷鞏義眾多特色美食、非遺產品,構建「點、線、面」結合的立體消費體系,有力推動文化、旅遊、商業融合發展。
鄭州銀基樂海水世界酷玩電音節將持續至8月25日,每晚8點,樂隊表演、水上蹦迪、無人機編隊表演等活動精彩開啟。該景區是河南首家把無人機表演作為每日常態化表演的景區,200架無人機在夜空中變幻出魔鬼魚、藍鯨、水母等造型,吸引眾多遊客前來仰望美麗星空。
業界大咖共話夜遊經濟
今年年初, 突然而至的疫情,讓文旅行業遭受重創。如何在危機中尋找新商機?鄭州文旅業積極布局「新十二時辰」,探索夜遊經濟新模式,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8月13日, 由省旅遊文化研究會、省旅遊協會等單位聯辦的2020年河南文旅夜遊經濟專場大會在鄭州舉行,眾多專家學者及業內高層圍繞夜遊策劃及夜遊經濟發展趨勢等進行互動交流,並前往二七區櫻桃溝實地考察「豫見·櫻桃溝」燈光秀夜遊項目。
省政府參事鄭泰森分析說,隨著都市人對夜遊項目消費越來越期待,「夜遊經濟」已成為全新藍海。作為「激發新一輪消費升級潛力」的重要舉措,推廣「夜遊經濟」是文旅業主動應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目前,夜遊產業鏈正在不斷拉長,以品嘗美食、休閒娛樂、購物消費為核心,夜遊經濟對文化、旅遊、休閒、健身、洗浴等多個行業經濟拉動明顯,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他建議鄭州應儘快打造出更多靚麗的夜遊經濟名片,為文旅行業發展增添新動能。
省旅遊文化研究會會長李清芳認為,優質的夜遊項目,離不開文化提煉、技術創新、沉浸體驗三大核心。在夜遊產品層出不窮的發展態勢下,如何打造出真正有持久吸引力的項目,考驗著河南文旅人的智慧。
打造更多鄭州文旅地標
幾個月來,推動鄭州夜遊經濟發展的大型文旅活動精彩不斷———
6月6日,2020年鄭州「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周暨「夜遊鄭州」活動在建業足球小鎮啟動。除該主會場外,我市還在新密米村慢城廣場、鞏義長壽山、中牟建業電影小鎮、惠濟區良庫文創園區設分會場。
為提振居民消費信心,激發夜間經濟活力,推動城市消費升級,市政府於6月18日至27日舉辦「醉美·夜鄭州」嘉年華活動,面向市民開展「十佳夜遊好去處」網絡評選活動。
8月6日,由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的2020年鄭州市首屆地標打卡地評選活動在建業足球小鎮啟動。不少市民把選票再次投向鄭州新興的夜遊打卡地。
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汪振軍認為,特色街區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地標,也是發展文旅夜經濟的重點,有利於文旅產業集聚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鄭州夜經濟品質需要在提升文化內涵方面下功夫,著力打造更多夜經濟文化地標。
鄭州市旅遊協會會長王曉東分析說,一個城市要打出刺激文旅夜經濟發展的政策「組合拳」,一方面需要統一規劃形成一批合理布局、功能完善、業態豐富的夜間經濟示範街區,另一方面需要各級政府鼓勵從業者推出融合本地歷史文化、特色景點、民風民俗的文旅產品,彰顯城市特色。
按照省發改委印發的《關於促進夜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下一步,我省將加快培育繁榮夜間消費市場,培育一批夜間消費聚集示範區,力爭到2022年,全省建設若干個區域性夜間消費中心城市和2~3個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到2022年,全省培育200個以上各類夜間消費示範聚集區。同時鼓勵有條件的旅遊景區在保證安全、避免擾民的情況下開展夜間遊覽服務,推出夜晚特色休閒娛樂項目和夜遊精品線路;鼓勵建設24小時書店。
晚風中,在電影小鎮充滿濃鬱民國風的大街上,瑞豐祥綢緞莊、金鳳凰銀樓、河南飯莊矗立老鄭州街頭,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黃包車叮叮噹噹由遠及近……
由電影小鎮、「豫見·櫻桃溝」燈光秀等一批鄭州文旅新地標演繹的「新十二時辰」剛剛開啟,好戲在後頭。
文旅 鄭州 夜遊 旅遊 夜經濟
【來源:鄭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