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彌陀經》說沒說?你真發出願了,「若有眾生。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有沒有這話?
真發菩提心,聞名發菩提心不退轉,真搞懂了,誰退呀?那個世界那麼好,我還要這個,扯啥呀?你還對這個世界貪戀,對那個世界還不了解,是不是啊?你還會退轉,真正搞明白了,願力就幫你不退轉!
所以說聞名重不重要?重要了?多麼重要啊!
但是我們今天,把「聞名」和「念名」混為一談,所以只注重念名,忽略聞名。聞名又叫聞願,又叫聞經。
所以說這麼多,那我們看這數字有多大?因為我沒有文化,這個「四萬億那由他」這個數,我也不知道有多少,幫我算一下。「四萬億那由他」,因為我文化不夠,鬥大字不識兩抬筐,查數就能查二十,二十一不會查。
所以我就二十、二十個查。四萬是四個零,億是八個零。「那由他百千」,先說百千,百千是五個零,百是兩個零、千是三個零。四萬億那由他,這是四萬、這是億、這是百千,還有那由他。那由他數字不確切,有說六十個零,有說二十七個零的,我們取多的,六十。
如果六十,那我就查不過來了。我只能查二十,那怎麼辦?分三次,二三得六。一對二對三對四對五對,六對七對八對九對十對,二十個數查不過來,腦袋多不好使吧!我也尋思了,後半輩子也就能分享《無量壽經》了!幹什麼也不會,二十個數查不上來。
那我們看,大家幫我查一下。我都講五年了,我讓大家給我查這個數是多大,也沒人告訴我。上兩天有位居士告訴我,讓我寫多少次方。寫次方,這個數顯得不大。四乘以十的多少次方,瞅著太小。這麼寫,比較長。
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萬億、兆,十兆、百兆、千兆、萬兆、億兆、兆兆,往上都不知道!這個數大不大?是不是天文數字?就是釋迦佛講《無量壽經》,現場就這麼多人聞名,聽了經,當下發了菩提心,生了信願。
信願從哪來?是不是從經教來?是不是經教?聞經發菩提心!退不退轉?不退了!如果說退轉,他能說皆當往生嗎?是不是?往不往生?不但生信願,往不往生?皆當往生!有了信願,就往生,明白嗎?
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多不多?
釋迦佛現場講經,多不多?這是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三個不知道,是不是啊?這麼大個數字,多不多?多不多?多什麼啊,這才是一個國土的啊!
接著是什麼?
「復有十方佛剎。若現在生。及未來生。見阿彌陀佛者。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記法忍。成無上菩提。彼諸有情。皆是阿彌陀佛宿願因緣。」
這部經是不是三根普被?小乘、大乘度不度?而且度不度十方?「復有十方佛剎」,是不是普度十方?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那這部經度的廣不廣大?大不大?十方啊!阿彌陀佛一開口就是十方,心量大不大?大不大?
主席不是說嘛,比海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胸懷,是不是?這是經典,比天空大的是不是胸懷?胸懷大過天空!那我們常講的叫「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體現心量大不大?
那阿彌陀佛的心量大不大?一開口普度十方啊!那這部經典度的眾生廣不廣?度哪方的?是不是十方的?
有人說老師啊,這怎麼能度十方呢?釋迦佛講《無量壽經》,不是在娑婆世界講的嗎?在哪講的?講《無量壽經》在哪講的?
在《無量壽經》前邊看,寫的是在哪兒啊?耆闍崛山中講的,但是這是開始,對不對?等講到第三十八品禮佛現光,禮佛現光的時候,就不是光耆闍崛山了,在哪了?盡虛空遍法界!
何以見得?在禮佛現光當中,阿彌陀佛現沒現身?親自閃亮登場,是不是閃亮登場?其實閃亮登場這個詞來自於哪兒?來自《無量壽經》!很多名詞都來自於《無量壽經》!
第三十八品叫禮佛現光,阿彌陀佛閃亮登場,有沒有?佛告訴阿難,說你們想看看阿彌陀佛嗎?阿難說,我們想拜見。
那你們怎麼辦?面向西方,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阿難就跪下,磕頭頂禮之間。
「忽見阿彌陀佛。容顏廣大。色相如黃金山」。
是不是現身了?而且放沒放光?光明像劫水彌滿世界一樣,其他菩薩光,皆悉隱蔽,是不是看不見了?那就是阿彌陀佛現身的一剎那,就看到佛光普照了。普照十方世界,有沒有?像劫水彌滿世界一樣!
所以一定要記住,有人中陰身開示的時候,有很多誤區。你現在是中陰身,你要見到光,耀眼的強光是佛光,不是!佛光強,「超過日月之明。千萬億倍」,怎麼強也不耀眼,魔光耀眼!
《無量壽經》是最好的證明,有沒有?阿彌陀佛現沒現光?放沒放光?光明像劫水彌滿世界一樣,浩浩蕩蕩,全是佛光,其他光都見不到了。
這時候鐵圍,出沒出現?地獄餓鬼畜生,顯沒顯現?全顯現了。十方世界現沒現?十方世界全出現了!厲不厲害?兩土導師用神力,把十方世界全展現在面前。阿彌陀佛一登場,佛王出現,十方佛現沒現身?緊跟著十方佛現身。十方佛現身,十方國土馬上出現,有沒有?
《無量壽經》第三十八品有沒有?十方國土出沒出現?而且看多遠,就像一尋地。一尋是多少?這個「尋」不是那個「旬」,這個「尋」是八尺。
所以就在面前啊,哪個國土都現前了。但是有佛力加持,各個國土不重疊,就像海市蜃樓一樣,明白了嗎?
海市蜃樓知不知道是什麼?是不是在空中看到樓房樓閣?這也是一樣,這個是娑婆世界、這個是琉璃世界、哪個世界全在眼前,就像眼前一樣,全部出現,厲不厲害?
所以參加《無量壽經》法會多少人?前邊是萬二千人,後邊有清信士、清信女,一共是八千,一共兩萬。其實參加《無量壽經》法會的有多少?無量無邊,十方世界全參加了,空前絕後!
《無量壽經》多少人?無量無邊!你看就往生的多不多?哪是就萬二千人呢!參加的無量無邊,是十方世界統統參加了!
所以這次《無量壽經》法會,空前絕後啊!你沒讀都不知道啊,不重視,有沒有?阿彌陀佛講沒講法?阿彌陀佛在三十九品,「大音宣布一切世界」,有沒有?阿彌陀佛開始講法啊,十方諸佛都現身,十方國土現身,共聽阿彌陀佛的法音!
所以一定要讀全經,你才知道這部經的殊勝啊!《彌陀經》都沒有現身,這部經親自現身,閃亮登場!
你看現在很多明星大腕,一上臺就說,某某明星大腕閃亮登場,不對!光登場沒閃亮,是不是?阿彌陀佛既閃亮又登場,閃亮登場源自於《無量壽經》,閃亮登場!
所以說參加《無量壽經》法會多少人?十方世界。所以每個世界有沒有往生的?「各有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多不多?
你說還有哪部經能度這麼多眾生?《華嚴經》只度華藏世界的,《無量壽經》度十方世界的啊!這部經典殊不殊勝?這麼多,「八萬俱胝那由他人」,十方國土都靠什麼?是不是靠聞經?是靠念一句佛號,還是靠聞經?聞經!明白嗎?
讀不讀經了?聽不聽經?用什麼度眾生?用經文,經文也是願力,是哪願願力?第十七願的願力,明白了嗎?
所以說不能離開經教,你把全經讀讀,你怎麼能離開經教呢?所以說這麼多人都是靠什麼?靠經典聞名的,生的菩提心,生的信願,往生了!
那你還讀不讀經了?所以一定要明白,這是最好的證明,聞經發菩提心,是不是?那我們這回找沒找到修菩提心的方法?找到了!
所以淨土叫什麼?信願加行!為什麼要修信願?裡面有四十八願力!行是修清淨心!
所以淨土是三資糧,又叫什麼?三綱,信願行!
那我們知道為什麼修信願?因為信願捆綁了四十八願力,所以修信願就是修四十八願力,也是誰的心?佛心!我們修行是修清淨心。
那信願我們怎麼修?剛才講了聞經發菩提心,聞名發菩提心,那說白了,是不是經教?那是不是靠經典?
用什麼修信願?一部《無量壽經》!那我們用什麼修行門?一句佛號!那我們知道了,一部經加一句佛號!那念佛號是不是修行?我們念佛是修是修行!
念佛是修行,光念佛只是修行,沒修信願,行不行?不行!沒有信願,不行!沒有信願,就等於砍掉了四十八願力!你別小瞧「信願」,信願裡含四十八願力!
所以聞名是不是修信願?念名來修行,怎麼念?一句佛號!聞名是不是生信願?「聞名」和「念名」有區別,怎麼修信願?聞名修信願!
念名號是修行,所以「聞名」跟「念名」一不一樣?
「念名」來修行,「聞名」修信願!
具體怎麼念?念一句阿彌陀佛!
那聞名怎麼聞?是不是一部《無量壽經》?
那具體三綱幾個目?兩個目、兩個科目。三綱兩個目,一部經加一句佛號!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簡稱《無量壽經》)
1.《無量壽經》包括《地藏經》,但《地藏經》不包括《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包括地藏菩薩,但地藏菩薩不包括阿彌陀佛,這要搞清楚
2.恭恭敬敬將這部《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你的功德就是百千萬倍
3.讀《無量壽經》的孩子都聰明,有福報有智慧有才華,因為有彌陀的願力伴著他成長
4.這部《無量壽經》我念了六十年,一天可以不吃飯不睡覺,但不能不讀經
5.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一定要好好讀《無量壽經》來徹底改掉自己的壞習氣
6.《無量壽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