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新的成癮品,與資本主義的原罪
西方開禁大麻,我居住的泰國對西方文明一向尊敬,所以也在亦步亦趨的討論是否解禁大麻。文明的蔓延在於一個看似高等的文明,向低地傾斜它的影響力,無論好壞。
然而大麻卻無關於道德,只是資本主義的擴張。
人類經濟社會中成癮品是一個重要的組成,當我們看待繁複的商品時,其實脈絡並不複雜。在春秋戰國時期時,縱橫各國的商人主要販賣高利潤的珠寶,與權力有各種勾連的商人主要控制糧食、鹽、鐵器這類主要基本生活物品,後來王朝發現了其中的暴利,於是從陶朱公這類民間強力人士手裡拿走了鹽鐵,結果後來出現了第一個成癮品:茶,於是王朝專賣列入了茶,出現了鹽鐵茶專賣。到中世紀之後,除了香料等食品調味品,糖、酒、茶三個成癮品出現,之後再出現咖啡、菸草、鴉片。然後能源商品進入市場,再之後,電子、汽車、娛樂產品進入市場。
於是我們看到,基本生存需求的食品、調味品、紡織品等等,你會看到食品仍舊是美國最大的製造業領域之一;有能源及其化工衍生品;有汽車、電子、娛樂等商品;還有重要的成癮品:茶、糖、酒、咖啡、菸草。
鴉片、海洛因、古柯鹼、合成毒品等等是地下社會的商品,龐大的黑色GDP其實是無法統計的非法市場。
人類世界改變著各種價值觀,從中世紀燒死同性戀的行為,到現在爭相開放LGBT的合法婚姻,從對糖菸酒的嗜好,到現在開始禁菸運動和去除糖的影響。人們早就知道了菸草的危害,就如同知道毒品的危害,但人們仍舊去吃。而糖卻很難被人認識到其毒害,直到越來越多的糖尿病、心腦血管病侵蝕整個社保體系,中國死於此類的疾病的人數遠大於癌症,佔據所有致死疾病的榜首。而在美國高熱量高鹽分高含糖量的快餐也在毀滅中產階級以下的底層生命健康。
然而人們的傾向在於總要尋找某一種替代的成癮商品,而資本主義需要新的市場,而供應是製造需求的唯一路徑。
於是大麻盎然挺胸來到臺上,替代了逐漸臭名昭著的香菸,哪怕電子菸正在替代菸草的市場,環保主義者仍口誅筆伐追殺菸草到底。
人類其實一直在自以為是的境地裡追求信仰的快感,就如同另一面一直追求負面的快感。你很難說哪一面代表光明,很顯然各種不良嗜好被人類稱作是黑暗的。如同性一樣,宗教總要從打擊性與各種不良嗜好來定義自己光明的品牌位置。各類環保主義者定義各種不良嗜好是黑暗的,於是再帶來一個軟毒品大麻,這難道是光明的嗎?
正如過去歧視同性戀,今日開始逆向的歧視異性戀,這難道是正義的嗎?
正如中國人一直歧視黑人,現在不但歧視黑人,還歧視中國人,難道這是一種高貴的非種族主義嗎?
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們的信仰與資本主義製造的各種信仰夾雜在一起,很難說誰主動做了這件事。就像時尚行業要擊碎女性的固有自尊,才能重樹一種女人的物質化自尊,讓她們浮價購買數十百倍於成本的毫無疑義的商品。就像有機食品領域一定要妖魔化生物技術,才能賣出少數中產階級需要的裝逼食品。這似乎充滿了道義,他們完全不顧七十億人是依靠現代食品行業才能生存下去,如果回到中世紀,這七十億人會餓死八成,再也提供不了裝逼需要的財富了。
人們似乎出於愛心,以幹涉他人喜愛的名義來製造愛心,哪怕吸菸者躲到了室外,仍舊被追殺。然後人們開始推廣象徵自由的大麻。而此時的大麻由於環保主義者痛恨的生物技術也就是轉基因技術,結合LED光電技術,已經把大麻的成癮含量提高了數十倍之多,這會導致成癮者輕而易舉的因不滿足,滑向硬毒品,可想而知未來人們的成癮商品合法化,將會蔓延到鴉片、海洛因、古柯鹼、冰毒及其他合成毒品。
我們看到非常有趣的人類經濟社會,由各種信仰和資本主義的推手形成。
那你是在討論是非嗎?
不是,我沒有那麼空,今天我只是在告訴你龐大的菸草行業和糖成癮行業正在走向衰敗,而另一個巨大的大麻市場正在崛起,開創新的資本主義時代。
你作為一個投資者,意識到了嗎?
人類沒有能力決定是非,這是群七十億的烏合之眾,除了神能夠裁決,你只能以金錢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