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徵服者馬斯克

2020-12-22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是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裡,開始他們將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氣層,然後去徵服太陽系。」

馬斯克正不斷向火箭之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所說的這句話靠近。

5月31日,SpaceX 的龍飛船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發射成功,飛往國際空間站,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而這是自2011年之後,太空人首次從美國本土進入太空。

這次發射波折不斷。先是由於天氣原因被推遲了幾天,就在龍飛船升天前幾個小時,Space X星際飛船原型機在美國得州研發基地進行測試後發生猛烈爆炸,一度讓人擔心Space X的首次載人發射能否成功。

如今,馬斯克這一步邁出去,人類文明的探索也再躍一級。

夢想家

狂人馬斯克從小就是太空迷。

母親梅耶是探險家的女兒,事業心爆表,父親埃羅爾是機電工程師,早早依靠工程諮詢和土地房產開發實現財富自由。

年幼的馬斯克在父母離婚後在父親身邊生活,父子相處得不太融洽。初中時,他由於家庭緣故不停地轉校,也很難交到可以交流的朋友。

馬斯克成了一個書蟲,從很小就可以一天閱讀10小時,讀完兩本書。早期他喜歡讀科幻類的小說和漫畫,比如《魔戒》和《銀河系漫遊指南》,但到了三四年級,他就把學校和附近圖書館的這類書都讀完了,這之後,他開始閱讀《大英百科全書》以及非小說類書籍。

雖然馬斯克覺得父親性格有點「古怪」,但在父親的薰陶下,他早早接觸到了科技

10歲時獲得了第一臺計算機,後來馬斯克被導演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種下了太空夢,學會編程後,開發了一個名為Blastar的太空小遊戲,在12歲那年,賣出500美元。

高中,馬斯克想去美國求學,父親威脅:一毛錢都不給。

馬斯克卻說走就走,去加拿大求學。

隨後他很快又轉學去了美國賓夕法尼亞。之後考上斯坦福的博士,24歲的他又輟學去創業。

2000年,29歲的馬斯克創辦了「美國支付寶」——Pay Pal,成了網絡支付技術的鼻祖,一時風光無限。不過,這年年底,馬斯克在旅行非洲時感染瘧疾,與死神擦肩而過,這讓馬斯克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新的認知:生命有限,不能甘於平庸

從小有著太空夢的他,決定要去打破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馬斯克之前,人們都覺得:只有國家才能發射火箭,私人企業很難成功。

但在馬斯克看來:

沒有哪一條物理學上的依據說私人企業不能造火箭——火箭不就是一個把特定零件依照特定原理組成的機器嘛,只要找到這些零件,搞懂相關原理,再組織一個工程師團隊,私人企業一樣可以造火箭。

想要打破不可能的馬斯克,2001年開啟了自己的航天事業。

他先是把家搬到「航天之都」休斯頓,那裡聚集著休斯、美國空軍、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波音等行業巨頭,之後他自學《火箭推進原理》、《天體動力學基礎》、《燃氣渦輪和火箭推進的空氣動力學》等專業著作,列出火箭建造、裝配和發射的詳細成本,其間,他進入一個叫「火星學會」的組織,了解該領域的進展、方向及問題,並很快成為一名專家,之後懂行的他受到一大批業內精英及供應商的關注。

2002年,eBay收購PayPal,馬斯克從中套現1.8億美元。

同年6月,他拿出1億美元創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馬斯克想要大幅降低火箭發射成本,帶地球人移民火星

生命不止,折騰不息,2004年4月,他又投資630萬美元,開始經營特斯拉。

偏執狂

2006年,獵鷹1號火箭研製成功。

36歲的馬斯克發射了第一枚火箭,爆炸,失敗。馬斯克很快接受了這次失敗,他向團隊展示了其他同行曾經失敗的例子,誓言「無論上天入地,不成功誓不罷休」。

隨後2007年3月,2008年8月,獵鷹1號的試發射全部失敗,媒體與眾人紛紛嘲諷馬斯克被打臉,SpaceX經費見底,特斯拉又遇到Roadster交付問題的危機,加上當時的經濟危機,融資更加無望。

馬斯克的個人財務已經困難到要住妻子賈斯汀父母家的地下室,他把所有的錢拿去經營企業,與妻子的關係惡化到無法挽回,雙方在火箭發射前已經離婚。

「這是我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年」,回憶往事的馬斯克曾眼眶泛紅,但這並未阻止他前往宇宙的徵程。

如果第四次發射不能成功,馬斯克將一無所有

但他仍然選擇將所有的身家押上去。

一個月後,2008年9月28日,SpaceX終於成功發射了Falcon 1,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火箭發射入軌的私營商業航天公司。

全世界歡呼喝彩,眾人奔走相告:一家500人的私人企業完成了一項國家工程

2009年7月14日,SpaceX完成了全球首枚私營火箭成功將商業衛星送入軌道(Falcon 1)。

2010年6月4日,獵鷹9號試飛成功;

2010年12月8日,搭載著龍飛船的獵鷹9號發射成功,標誌著全球首個私營研製宇宙飛船成功發射入軌和回收

2012年正式開始為NASA向國際空間站提供貨運服務,NASA見此勢立即追加了4.4億美元投資。

2014年,馬斯克的SpaceX僅僅只是擁有龍飛船的模型,NASA便給了SpaceX共26億美金的商業合同,希望他們能將太空人送去國際空間站。6年後,馬斯克完成了這筆訂單的交付。

2015年,SpaceX首次實現了獵鷹9火箭安全在陸地軟著陸;與此同時,Google看到了這家公司的潛力,尤其是在此時SpaceX宣布的「星鏈計劃」,所以投資了近10億美金。

2016年,SpaceX首次實現了獵鷹 9火箭安全在海上平臺軟著陸。並且在此期間由於Falcon 9的低發射成本以及數次發射的高成功率,吸引了不少商業發射任務,終於在這一年實現了盈利。

2019年,SpaceX的載人龍飛船抵達國際空間站,並安全返回,其成為全球首家私營公司發射載人飛船,且是美國第一個與國際空間站自動對接的飛船。

2020年1月7日,SpaceX成為全球最大衛星運營商

2020年5月30日,SpaceX成為了全球首家承運太空人往返國際空間站的私營公司。

越來越多的成功證明SpaceX是一個非常可靠、價格相對低廉、且管理得當的企業。在過去的十年裡,它已經發射了大約100枚火箭,其中有許多安全返回了地球。SpaceX正在主導這個行業,同時實現了接近400億美元的市值。

不惜一切,傾注全力,只為一個目標,馬斯克憑藉他的大膽,帶領著SpaceX一眾優秀的科研人員,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先行者

SpaceX的研發方式,進化速度驚人,帶著網際網路公司的思維方式

其本質上一個軟體開發流程,即一個大工程目標下,需要每一個崗位的人時刻高效率的工作,信息共享、技術共享,所有部門協同一起推進,且對改變優化應對迅速。

只要研發過程中發現問題,就儘快溝通、改進、測試,而不是花費大量時間商討新方案的可行性、追究誰的責任錯誤,再動手去實踐。

一位SpaceX工程師曾說:「我們能在一周能改進設計並在火箭上實現出來。」

這樣研發思路下,SpaceX產品的進步速度飛快,如同手機軟體升級速度一般。但是想要實現這樣一套工作流,並非只是制度上有些改變就行,而是產業垂直集成化和一位集願景和技術一身的決策人,即臭鼬工廠模式。

一個頂級的全能型獨裁者拳拳負責構架和所有部分的決策,他不需要搞所有的細節,但知道所有部分的產出結果是否符合要求,出現問題該朝哪個方向解決,哪裡能妥協,哪裡不能。

SpaceX從發動機、火箭製造,再到測試,全部都由自己來做

馬斯克曾講過,在與不少供應商談生意時,發現最終不僅要花費更多成本,還需要耗費大量時間等待供應商研發,最終不得不自己動手來做。這樣就具有了極大自主權,在遇到優化和改變時,很多時候不需要依靠別人的能力,而是自己在工廠內部就能解決。

另一方面,馬斯克不僅目標清晰堅定,且擁有技術儲備。馬斯克對SpaceX的目標非常清晰,也正是在這樣的目標下,整個公司的發展都遵循著這條道路:「移民火星」。

低成本、復用、能夠在火星上行得通等基礎要求從來沒變過,所以才有了獵鷹系列火箭的可靠性和回收技術、才選擇了甲烷這種可以在火星製造的物質作為Raptor發動機的燃料。

在進入SpaceX的5輪面試中,其中就有馬斯克親自面試的技術面階段(後來太耽誤時間,就讓別人去面了);另外在一次電臺節目中,一位SpaceX的工程師被問到平時工作時與馬斯克有聊過什麼內容,他的回答是:「很多次與馬斯克交流,全部都集中在工作本身,馬斯克會問我很多關於技術細節的東西,以及提一些想法向我徵求意見,從來沒什麼時間交流其他方面。」

兩者加在一起的結果就是,馬斯克能夠果斷決定方案,即便SpaceX也需要開會商討問題,但馬斯克依靠清晰的目標和技術基礎,下達準確的命令。

比如獵鷹1在第三次失敗後,很多工程師提議推遲幾個月再發射,而馬斯克在向所有工程師了解情況後,明確說出哪裡可能出錯,並決定一個多月後就執行發射,獵鷹1第四次終於獲得全面成功,這也挽救了身處危機中的馬斯克。

儘管如今也常有試驗失敗,但創新與執行力成了SpaceX的內核精神,即使敗北,也再沒有人嘲笑馬斯克的瘋狂

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尚比亞修女寫信給 NASA 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斯圖林格 博士,質疑道:

飛行中心做的載人火星任務的研究有什麼用?地球上還有很多孩子忍受飢餓煎熬時,為何要投資數十億美元做一項探索太空的計劃?

斯圖林格博士回答:「登月那麼揮霍,人類為什麼?」

探索太空這樣遙遠的「無用之事」本身是一項投資,為了人類整體的投資,為了未來的投資。當然,這個過程中的困難、遭遇的失敗都是不可想像的多,只是失敗了也不要緊。

馬斯克說:「在我看來,失敗就是一種選擇,如果沒有失敗,就說明你的創新不夠。」

「面壁者」

沒人可以否認馬斯克在探索太空上的成就,但馬斯克在Twitter上發表的觀點,卻常有失偏頗:

曾預計美國的新冠疫情將在4月底接近「零新增」;

討論新冠疫情時,馬斯克都都對新冠肺炎的威脅持懷疑態度,卻對放鬆管制的措施大加讚賞;

4月末,他分享了兩名貝克爾斯菲市醫生的簡報,那兩名醫生認為應當立刻取消所有的隔離措施,聲稱持續的疫情爆發並不比普通流感嚴重。

人們理解馬斯克作為企業家想要重啟經濟的想法,也有很多理由支持這一立場。但是對於這場造成數十萬人死亡的流行病的直接否認,給美國的民眾蒙上了一層陰影。

但馬斯克將永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並在自己創造的現實中運作,也恰恰是這種偏執,這種強勢成就了SpaceX的今天

更為嚴重的是,馬斯克成為了Twitter上的一個宗教人物。真正的信徒認為他不會做錯任何事,並且讚美他所採取的任何立場,即使這些立場似乎與馬斯克過去的觀點或簡單的常識相矛盾。

無數的人民發出呼喊:馬斯克,人類的希望,火星的殖民者,地球的拯救者!

這讓想起當人類面對三體文明瞬間能摧毀人類上千艘太空艘戰艦的水滴時,人們跪地向羅輯發出乞求:偉大的代言人,主持宇宙的正義吧!我們的神,拯救世界吧!

然而隨著時間變化,人們眼中的羅輯從救世主、逐漸變成了暴君、惡魔,眾人給他扣上反人類罪、世界滅絕罪。

宇宙的力量未可知,人心亦幽深難測

馬斯克究竟是支持科學、主動對抗氣候變化,還是反對科學和否認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真正的信徒並不關心。與此相反,也有一群人討厭馬斯克做的每一件事。他們認為他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他撒謊、欺騙,為了賺錢什麼事都幹。

瘋狂的觀點讓人們走向兩極,造神者與屠神者各執一端。

宇宙宏大,顯然不會在乎人類微如塵埃的爭論。

到底有多少未知的宏大事物擺在人類的面前,不論花費多少時間與金錢,人類必定會向前不斷去探索,這份探索精神也正是人類得以從猿人進化到如今的樣子。

三體裡面提出的文明法則與十維空間令人著迷,地球文明最終發展成什麼樣子,沒有人能預測,這與人類的探索息息相關,每一個個體做出的努力都將推進歷史進程,絕不容忽視,但也無需神化任何一個人,忽視他的所有缺點甚至錯誤。

去釋放想像力,去關注人類整體的命運與發展,去探索文明,不應寄希望在一個單獨的個體之上。

馬斯克之後,還會有千千萬萬個「馬斯克」前赴後繼,踏向前往宇宙的徵程。

參考:Ashlee Vance 《美利堅英雄馬斯克》

孫鳴遠《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馬斯克有多強?改變整個世界,繼續探索宇宙
    馬斯克的父親是一位南非工程師,母親是加拿大人,擔任營養師以及模特的工作,馬斯克繼承了他父親和母親的智慧,從小就天資聰穎,10歲的馬斯克擁有了他人生中第一臺電腦,從此學會了軟體編程;兩年後設計出一個名叫「Blastar」的遊戲,17歲時馬斯克去到了他母親的國家,但是他最終的目的並不是那,而是美國!1992年,他以優異的成績和獎學金考進了賓夕法尼亞大學!
  • 滅霸之後繼續打怪,漫威宇宙最大反派「徵服者康」亮相《蟻人3》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9月15日,據外媒報導:《惡魔之地》男主喬納森·梅傑斯加盟漫威新片《蟻人3》,有望出演著名的超級反派——會穿越時間和搞量子的「徵服者康」,這個角色就像很多電影化的漫畫角色一樣可能有改動。但目前看來,徵服者康依然是滅霸之後,即將在漫威宇宙系列裡出現的最大反派。
  • 誰控制了模因就能夠控制宇宙?馬斯克何出此言?模因到底是什麼?
    作者 | 羽立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除了創辦赫赫有名的特斯拉,不久前還送宇宙飛船上了天,並且在認真考慮殖民火星。其實他還有一個更有影響力的身份——Twitter網紅和表情包之王,人稱「Meme lord」。
  • 漫威理論,因為滅霸,徵服者康將進入第5階段
    漫威宇宙的徵服者康在第五階段造訪現代地球的原因可能與滅霸的遭遇直接相關。徵服者康出現在漫威電影宇宙的第五階段可能是因為《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3:終局》中與滅霸的戰鬥。
  • 這位有望登場,《蟻人3》的超級反派徵服者康,究竟有多可怕?
    然而,漫威接下來的電影《蟻人3》中,有望登場漫威漫畫中最強大,也是最受歡迎的反派之一——徵服者康。喬納森·梅耶斯已經確定,會在接下來的《蟻人3》中扮演反派。有消息稱,他扮演的角色將會是漫畫中非常著名的反派徵服者康。自從《復聯4》電影上映後,許多人都認為,漫威接下來的幾個階段中,那個最終的大反派就是徵服者康。
  • 馬雲和馬斯克的格局誰更大?
    其實,我想說:馬雲兄咱還是謙虛點,論格局,那無疑還是馬斯克更大的。 馬雲是做「人」的生意,馬斯克是做「未來」的生意。 一個追求廣度,一個追求深度,一個是當即見效,一個需要時間。他們處於不同的坐標軸,格局都很大,只是馬斯克相對會更遠更深而已。
  • 徵服者康要來了!
    徵服者康要來了!在《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中超級英雄打敗滅霸之後,漫威電影第三階段也宣告結束了,隨著而來的是漫威電影的第四和第五階段,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漫威電影會出現更多強大的超級英雄,同時那些宇宙級別的超級反派也會紛紛出山,下面我們去了解一下未來漫威電影會出現哪些強大的反派吧。
  • 徵服者康、毀滅博士,滅霸的繼任者們將登場《黑豹2》《蟻人3》
    徵服者康是何許人也?《蟻人2》中已經提到了量子領域,這在《復聯4》中被應用,使得復仇者們擁有了穿越時空的能力,這使得接下來的漫威電影都需要面對時空穿越的問題,連《奇異博士2》的副標題都已經定為了「瘋狂多元宇宙」,所以時間穿越,多元宇宙,這會是下一階段漫威電影的一個重要主題,而《蟻人3》看來也是會在這方面下功夫,畢竟,量子領域最開始就是由他進行探索的,在《
  • 夜讀|世界首富馬斯克,依然是個地球人
    馬斯克登頂世界首富了。1月7日美股收盤,特斯拉股價大漲,市值為7735億美元,超過豐田、大眾、現代、通用和福特市值總和。受此影響,49歲的馬斯克身家也隨之達到1950億元,超過貝索斯成為世界首富。同時,馬斯克將置頂推特修改為:「我的錢中有一半用於幫助地球上的問題,另一半用於幫助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我維持的城市,以確保(所有物種)生命的延續,以防地球像恐龍時代受到流星撞擊或第三次世界大戰發生——我們隨之自己毀滅。」這個置頂推特的風格,確實很馬斯克。他給人的形象一貫是這樣,動輒就「口出狂言」,直指宇宙星辰,仿佛塵世間的紛紛擾擾都不太看得上。
  • 《蟻人3》反派疑似曝光 徵服者康或將接棒滅霸
    據Deadline報導,演員喬納森·梅傑斯(Jonathan Majors)即將加盟漫威電影宇宙,並將在電影《蟻人3》中飾演漫威世界經典反派——徵服者康。
  • 徵服者康最有戲,而他很可能復活歸來!
    徵服者康最有戲,而他很可能復活歸來!1、徵服者康徵服者康是粉絲們普遍認為最有戲,也是最有可能登場於《復聯5》的反派,徵服者康是一個時光旅行者,是從3000年後的未來穿越而來的,徵服者康是一個旅行專家,也是未來世界銀河系的統治者,這個超級反派跟鋼鐵俠一樣,沒有任何的超能力,但是卻擁有各種先進的高科技,甚至還有遠超鋼鐵俠的未來戰甲。
  • Space X火箭載人上天,馬斯克改寫時代:理科生的浪漫是用錢徵服宇宙
    馬斯克還在製造記錄,這一次,他終於將人類送上太空。美東時間2020年5月30日,15:33分,Space X獵鷹重型9帶著龍飛船,一起發射升空。馬斯克說:有時候,世界在黑暗時期需要一束光,如果光線能產生180萬磅的推力,那就更好了。重型獵鷹9,就是那道「180萬磅推力的光」。在帶著重型獵鷹9一起重返39A的第一年,SpaceX就發射了18枚火箭,佔美國總發射次數的62.1%(美國在2017年共發射了29枚火箭)。
  • 馬斯克: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
    馬斯克在自己的底盤給川普講課    在所有這些鳳毛麟角的造物者中,馬斯克最年輕。他一直很純粹。10歲時讀了愛因斯坦、愛迪生、牛頓等傳記,感覺平平。而落滿塵垢的特斯拉自傳,卻給他打開了天窗,連接上了天線。
  • 馬斯克改變世界,中俄歐都跟進馬斯克的星鏈、可重複火箭等計劃!
    馬斯克恐怕是航天史上受到最多嘲諷的人之一,然而老馬提出的夢想卻被一個個實現。嘲諷老馬的人紛紛閉嘴以後,世界各國開始發力跟進馬斯克的步伐。而非科班出身的馬斯克,不但認為自己可以造火箭,而且還能像飛機一樣,讓火箭可以重複使用。
  • S10哪些英雄適合新版徵服者 S10徵服者符文怎麼選擇?
    哪些英雄使用新版徵服者會有奇效呢?一起來看看吧: 徵服者符文 在S10季前賽版本中,一直大熱的徵服者符文重做。,但是改動後的徵服者符文對於坦克英雄來說就著實平衡了不少。 S10季前賽改版後的徵服者屬性類似之前的天賦「戰爭熱誠」,近戰英雄擁有雙倍疊加速度,既保留了徵服者符文獨有的持續作戰機制,又解鎖了更多相性英雄。
  • 馬斯克:特斯拉、SpaceX雙豐收
    馬斯克還在不斷推動電池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一方面希望進一步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希望將電動汽車變得更安全。在今年9月22日舉行的特斯拉電池技術日上,馬斯克透露特斯拉有望自產汽車電池,這將進一步對電池供應商的價格施加壓力。
  • 馬斯克與馬雲,布局人工智慧誰「技高一籌」?兩人的格局誰更大?
    今日話題1、參加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馬斯克與馬雲,誰的「布局」更高?2、地球和火星哪個更重要?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主論壇上,特斯拉公司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與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進行了一場巔峰對話。兩人就人工智慧、宇宙教育人與未來等話題展開了交流和討論。時隔一年讓我們再次翻出兩人的這次對話。
  • 很多人都誤解了馬斯克真正的牛逼之處
    兩位資深太空人乘坐Space X載人龍飛船順利發射升空,一道閃亮的煙火瞬間劃破黑夜,獵鷹9號火箭騰空而起,刺向無邊的茫茫宇宙。至此,埃隆·馬斯克的航天夢終於成真,開啟了火星移民計劃的新篇章。在偉大的庫布裡克的偉大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有一句話,馬斯克總是念念不忘並奉為初心:「徵服可能會受挫,但好奇從未停息。」《2001太空漫遊》劇照為什麼人們會將馬斯克叫做鋼鐵俠?
  • 日本升天宇宙葬,拿馬斯克的火箭噴骨灰
    雖然叫宇宙葬,但其實是將遺骨磨成1毫米以下的粉末,放入一個直徑2米到2.5米的氣球中,注入氫氣,在家屬默默祈禱完畢後,就地放飛。這個巨大的氣球兩個小時後,會上升至30到35千米的高空,由於氣壓膨脹3到4倍後,「嘭」地一下,骨灰便散入了無邊無際的空中。
  • 《蟻人3:量子領域》開拍,保羅·路德將迎來宿敵「徵服者康」
    而在新角色名單中,出現了蟻人長大後的女兒「凱茜·朗」,以及反派徵服者康。首先AE說一下「凱茜·朗」這個角色,在漫畫中凱茜·朗也是初代蟻人的女兒。在父親死去後,凱茜·朗無意間得到了父親的蟻人戰服。在不斷地為父親報仇的道路上,最終繼承名號,成為了第二代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