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雖然全球疫情肆虐,但是對於特斯拉CEO馬斯克而言,他當之無愧地成為了這一年的風雲人物。
實現年交付50萬輛電動車目標
特斯拉過去一年股價大漲500%,市值逼近4000億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特斯拉還首次實現了四個季度持續盈利,並有望實現今年交付50萬輛電動車的目標。
目前特斯拉全球已經擁有了包括美國加州弗裡蒙特工廠和中國上海臨港兩個超級工廠,明年特斯拉還將增設德國柏林以及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兩座工廠。
特斯拉位於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目前的年產能已經增至25萬輛,並首次向歐洲出口電動車。從工廠開工建設到大規模交付,特斯拉臨港工廠創下了「光速」紀錄。
馬斯克還在不斷推動電池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一方面希望進一步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希望將電動汽車變得更安全。
在今年9月22日舉行的特斯拉電池技術日上,馬斯克透露特斯拉有望自產汽車電池,這將進一步對電池供應商的價格施加壓力。
特斯拉今年推出了全自動駕駛(FSD)的測試版,FSD是被馬斯克稱為「自動駕駛大腦」的核心軟體,目前的售價已經上漲至1萬美元。在今年8月上海舉行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曾透露,L5級別的自動駕駛有望在年內實現,特斯拉還將擁有自己的自動駕駛車隊。
開創人類商業航天史新篇章
與此同時,馬斯克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開創了更為宏大的歷史篇章。今年5月30日,兩名美國太空人搭載由SpaceX建造的「龍飛船」,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飛向國際空間站,開始為期兩個月的太空任務。這也是美國9年來首次重啟載人航天任務。
8月2日,歷經19個小時的飛行旅程,兩名太空人搭乘「龍飛船」成功返回地球。「龍飛船」完成了人類商業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探索任務。未來SpaceX還會將更多太空人送往太空,並使用回收的「龍飛船」,預計下一次太空飛行任務將於明年進行。NASA還將允許SpaceX更加深入地參與到深空探索和人員的營救等任務中。
SpaceX的主要目標是通過火箭的重複利用來降低發射成本。比如運送貨物的太空艙「龍膠囊」(Dragon Capsules)就已經使用了三次。2015年以來,SpaceX數十次成功安全地將「獵鷹9號」重型火箭的一級助推器著陸回收。
SpaceX更加雄心勃勃的項目是Starship(星艦)宇宙飛船,這艘龐大的飛船仍在研發的初期階段,馬斯克希望將這艘飛船的每一個零部件以及發射的火箭助推器全部實現再利用。Starship也是馬斯克對SpaceX長期的核心計劃——將人類送往火星。
SpaceX的衛星網際網路計劃「星鏈」項目(Starlink)在過去一年的生產也開始提速。馬斯克今年8月透露,Starlink已經能夠實現每月建造120顆衛星的產能,而且每月都投資超過7000萬美元開發和生產數千個消費者用戶終端。
「第一性原理」的完美詮釋者
「上天入腦」是馬斯克對人類未來的終極想像。他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今年也披露了最新的研究進展。研究人員已經將一種硬幣大小的計算機晶片植入了豬的大腦中。馬斯克表示,植入式設備能夠解決人類面臨的諸如記憶力衰退、聽力下降、抑鬱和失眠等疾病。
對於馬斯克取得的成功,中國投資人和創業者無不嘆為觀止。紅杉資本全球合伙人、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最近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評論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思維時說道:「將『第一性原理』闡述得最完整的就是馬斯克,那樣的思維路逕往往是科學和商業創造性的根源。」
「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學的角度看待世界,一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看到本質。
國內自動駕駛技術初創公司AutoX創始人CEO肖健雄表示:「馬斯克的商業邏輯是建立在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他做的每一個項目都是有遠見的,不僅是為了這代人的生存現狀,還考慮到了子孫後代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他有想法就會千方百計去實現,聚集資源,這是值得我們所有創業者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