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都城堅不可摧,成吉思汗想到一妙計,結果讓蒙古騎兵損失慘重

2020-12-16 百家號

特別聲明:本專欄根據真實歷史資料所寫,非虛構小說

本集主要人物表:

成吉思汗:本名鐵木真,乞顏部可汗。

李安全:西夏皇帝。

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時,發生了一件天崩地裂的大事。如果成吉思汗的計謀得逞,那麼,中興府很有可能從地球上永遠消失了。慶幸的是,成吉思汗這個計謀不僅未對中興府造成任何傷害,還讓他的蒙古騎兵損失慘重。

不過,在攻打中興府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成吉思汗確實是一個軍事天才,只要有他出現的地方,無論戰事對自己如何不利,他都總能想出很多絕妙的主意,將敵人置於死地。

1209年7月,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攻下中興府的北大門——克夷門後,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攔,就一路殺到中興府的城牆下。

中興府歷史悠久,是西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夏自建立以來,就對中興府進行精心設計和打造,不僅是當時一座繁華的大都市,其城牆也是西夏所有城池中,最為高大堅固的一座。除了城牆全部為巨石壘成外,城牆下還有一條十丈寬的護城河。

當然,作為西夏的都城,不僅有重兵把守,武器也十分先進,其中,擁有的巨型弩炮和黑火藥無數。而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團,除了他們手中的彎刀外,其弓箭的射程也就僅僅兩百米左右。

當成吉思汗帶著蒙古騎兵,氣勢洶洶地來到城牆下後,瞬間吸了一口涼氣。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大的城牆,城牆光滑的連一隻老鼠都無法爬上,就更不要說攻城了。

當時,成吉思汗的一些手下將領建議,如此高大堅固的城牆,不如放棄攻打,乾脆在西夏境內搶掠一些戰利品運回草原,反正西夏的士兵都捲縮在城牆內,根本不敢出來,搶掠也不會受到任何阻攔,就跟拿自己家的東西一樣方便。

可成吉思汗搖了搖頭,看著渾濁不清的滔滔黃河水,若有所思,說道:「我們遠道而來,如果不攻打嘗試一下,豈不冤枉!」

為了從氣勢上將西夏皇帝李安全嚇唬住,成吉思汗讓一個俘虜給李安全帶了一個口信:如果向我稱臣納貢,我的蒙古鐵騎立即撤回草原,否則,定要攻城。

李安全到了城牆上看了看成吉思汗的騎兵,雖然被黑壓壓的蒙古騎兵嚇住,但看到他們並不善於攻城後,狂傲地拒絕了成吉思汗的要求。

成吉思汗確實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領袖,見將士們都洩氣後,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那就是引黃河水來淹中興府。

相關焦點

  • 西夏第一戰神被蒙古騎兵活捉,成吉思汗:氣量狹小的人當不了將帥
    1209年5月,成吉思汗率領6萬蒙古騎兵,長驅直入,進入西夏境內,一路攻城略地,很快就要打到西夏都城中興府(今寧夏銀川)了。西夏早已進入文明時代,文化發達,人才濟濟,他們自然不能成為成吉思汗案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於是,派出嵬(wéi)名令公,抵禦成吉思汗的瘋狂進攻。
  • 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6萬蒙古騎兵兵分兩路,同時屠了兩座城
    李安全:西夏皇帝。李承禎:西夏太子。成吉思汗第二次攻打西夏退兵後,西夏皇帝李安全並未引起足夠重視,以為蒙古騎兵,是被他西夏高大壯觀的城池所震撼,導致知難而退。因此,大肆慶祝,依舊在自己的皇宮中載歌載舞,完全沒將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屠刀過處,片瓦不留的傷痛放在心上。可是,李安全忽視了成吉思汗的毅力和勇氣。1209年3月,草原上百花盛開的季節,成吉思汗決定對西夏發動第三次進攻。
  • 成吉思汗被西夏王妃咬死在床上?六徵西夏的血海深仇
    提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他氣貫長虹的戎馬生涯中,誰也想不到他會與小小的西夏王國產生難解難分、生死相關的聯繫。歷史上,成吉思汗帶領蒙古鐵騎摧毀了西夏王國,他自己卻在6次徵討西夏、即將大獲全勝之時,於歸程中在西夏境內的薩裡川命歸黃泉。那麼,西夏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封建王朝?成吉思汗為何要六徵西夏?
  • 蒙古22年才滅掉西夏?成吉思汗:不是只有漢人才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嵬名令公進入空曠地帶,結果被蒙古大軍包圍,西夏軍兵敗如山倒,嵬名令公被擒獲。成吉思汗隨即回兵攻佔了克夷門⑤。自此,通往中興府的路上暢通無阻,蒙古軍急速越過賀蘭山,駐紮在孛王廟,著手包圍中興府。接下來的歷史,傳統說法一般是結合《元史》與《西夏書事》的記載⑧,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於九月包圍了西夏都城中興府,久攻不下之後決定引黃河水淹中興府,結果由於技術手段不足,堤壩潰缺,洶湧的黃河河水湧入蒙古軍營地,迫使蒙古撤軍;中途西夏向金朝求援
  • 成吉思汗遺言:將他們滅族!
    西夏建國之後,在好水川一戰大勝宋軍,消滅了宋朝最精銳的部隊,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西夏也損失慘重,後籤訂宋夏合約,西夏獲得大量好處。西夏與遼也打了一仗,遼國的兵力因久未經戰而不敵西夏,兩國籤訂條約後,正式成了宋、遼、西夏三國鼎立的局勢。
  • 蒙古第一次正式攻打西夏為什麼沒成功?成吉思汗也會犯下低級失誤
    為了抵禦蒙古人的入侵,西夏皇子李承禎(夏襄宗之子)率5萬精銳在河西走廊入口處擺開陣勢,與蒙古大軍正面交鋒,結果一仗下來,西夏軍隊全軍覆沒,主將李承禎不知所蹤。河西走廊之戰讓西夏元氣大傷。在十三世紀初期,蒙古鐵騎在野戰中天下無敵。
  • 戰無不勝的西夏鐵鷂子,為什麼會被蒙古騎兵暴揍?
    蒙古帝國建立之後,成吉思汗是一路徵戰,在歷史上有兩位皇帝是比較好戰的。其中之一就是成吉思汗,另一位就是漢武帝。眾所周知漢武帝將匈奴人打敗,從漢武帝的漠北之戰後,匈奴人就走了下坡路。這時候的匈奴已經走向了衰亡。
  • 西夏大臣說了八個字,字字誅心,激怒成吉思汗誓要滅絕西夏人
    更重要的是蒙古成吉思汗開疆拓土的欲望無比強烈,再說出兵總得師出有名啊,於是蒙古以西夏曾收留成吉思汗的仇敵,克烈部汪罕之子亦刺合為由發動第一次徵伐西夏戰爭,主要是探探西夏軍力的情況。金和西夏,昔日的盟友翻臉成仇人,西夏王朝從李安全皇建元年到李遵項退位,13年間,金和西夏的戰事有四十多次,西夏實力本就不及金、宋等國。哪能經得起這個折騰,搞得民生凋敝,帝國精銳在隨蒙古大軍伐金過程中損失慘重。
  • 西夏鐵鷂子所向披靡,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為何沒打過蒙古騎兵?
    甚至成吉思汗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了,本來想拉著南宋一起先把西夏給解決了,誰曾想南宋不跟他,反而轉身選擇了西夏,這尷尬的局面讓成吉思汗不得不轉變策略,但凡他沒有充足的兵力和糧食補給,都很有可能在這次戰鬥中敗下陣來。成吉思汗到底是怎麼扭轉了這危險的局面的呢?
  • 成吉思汗為何秘不發喪?都怪西夏王妃的嘴巴,太刁鑽!
    當然,這23年裡,成吉思汗並非成天和西夏過不去,他忙著東徵西討,「滅國四十」,有時候無力顧及西夏罷了。 成吉思汗攻西夏,採取的大概是蠶食的策略,今天吃一點,明天啃一口,反正只要有時間,就去西夏那地方溜溜馬。 比如第一次打西夏的主要目的是劫掠物資,第二次揍西夏,則在西夏境內擄掠數月。
  • 成吉思汗二次徵伐西夏,蒙古人從野戰到攻城戰的轉變
    公元1207年秋,成吉思汗以新主登基,沒有接到使者的告賀為由,悍然發起對西夏的第二次進攻。這次成吉思汗將兵馬重新整頓,親率大軍五萬,長驅而入,南下攻打西夏。對攻堅戰術比較陌生的蒙軍,只好捨棄戰馬,由騎兵變步兵,試圖登城攻敵。他們架設雲梯、搬運炮石,向畏兀兒和契丹等族人學習攻城略寨之術。西夏守軍居高臨下,用弓箭、礌石,殺傷不少企圖破壞城牆的蒙軍。城頭上箭矢如雨非常密集,攀爬一半的幾名蒙古勇士連中數箭,慘呼摔落,非死即殘。蒙軍將士接連傷亡上百人,兀剌海城依然固若金湯。
  • 蒙古以騎兵打天下,他們是怎麼攻城的
    蒙古軍隊能一直打到多瑙河邊,是由多種因素的決定的。彎刀、駿馬、勇士,是蒙古騎兵的三大制勝法寶。蒙古鐵騎就是依靠這三大法寶所向披靡,鐵木真也是依靠這三大法寶統一蒙古草原並當上成吉思汗的。歐洲重裝騎兵在蒙古鐵騎面前不堪一擊在西徵的戰爭中,成吉思汗遇到的主要對手是西域的阿拉伯軍隊和歐洲的騎兵。特別是歐洲的騎兵,在蒙古鐵騎面前不堪一擊。
  • 西夏被蒙古滅國時有多慘?發生強烈地震,都城遭屠城,皇帝被殺
    蒙滅西夏之戰為蒙古擴張的其中一場戰爭。戰爭分為三個部分:蒙古首次侵西夏、蒙古西夏結盟和蒙古再度侵西夏。1227年(丁亥年),末帝出城投降,西夏正式宣告滅亡,而歷時22年的蒙滅西夏之戰亦宣告結束。拖雷後來依成吉思汗之願殺掉末帝,蒙古大軍隨即於西夏都城中興府屠城,大部分西夏建築皆被破壞、毀滅。屠城最後因察罕的勸諫而告結束。
  • 【騎兵】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為何能無敵於天下,震驚了...
    當年強大的草原騎兵馳騁於世界,所到之處幾乎沒有對手能有一合之力,這其中究竟是為了什麼,我們家電企業,又能從其中學到哪些東西?建議在WIFI下觀看13世紀,成吉思汗及其子孫東徵西討,先後滅掉了四十多個國家,建立起史上最龐大的帝國。與匈奴、突厥、回紇等遊牧民族一樣,蒙古擁有優秀的草原騎兵。
  • 蒙古與西夏國的大決戰,西夏擁有30多萬軍隊為何慘敗被滅國?
    宋朝有四大強敵,遼國、金國、西夏、蒙古。遼、北宋亡於金,西夏、金、南宋都亡於蒙古,也就是說蒙古才是最後的贏家。而且西夏第一個亡於蒙古人的鐵蹄下,從這個結果去推論,仿佛強大的蒙古滅亡西夏是很簡單的事兒。但事實並非如此。蒙古大軍雖然戰鬥力很強,在一開始卻並不具備凌駕於四國之上的絕對實力,蒙古滅西夏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
  • 成吉思汗作為蒙古帝國開拓者,最遠打到哪裡?秘密被說出
    成吉思汗可不是「只識彎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為了加強蒙古騎兵的戰鬥力,在四處徵戰過程中,著重掠奪工匠,即使是屠城,也絕不會殺戮工匠。從而使蒙古騎兵使用的兵器、弓箭,威力大大增強。這些工匠又創造出了各種攻城器械,包括後來蒙古騎兵大規模使用的回回炮,這才使得蒙古騎兵有了有效的攻城利器,填補了最後一塊短板。
  • 神秘的西夏 被蒙古滅亡時,興慶府被屠城,西夏王族幾乎被團滅
    鐵木真被蒙古諸部豪酋推為成吉思汗後,將徵服者的目光掃向蒙古草原之外的異邦。 西夏是由党項人(羌人一支)建立的小國 。其地包括今天的寧夏、陝北 ,以及甘肅、青海之一部分,和蒙古高原隔著一道雄奇險峻的賀蘭山。
  • 成吉思汗臨終前為什麼留下遺囑要將已宣布投降的西夏人殺光?
    1227年春,蒙古大軍開始圍攻西夏都城中興府。在經過一段時間垂死掙扎後,西夏人終於意識到再怎麼抵抗也是徒勞無功。7月,夏末帝李睍向成吉思汗獻上降表,唯一的條件就是請求給予一個月時間的寬限期,「以備貢物,遷民戶」。
  • 【蒙古文化】蒙古帝國可汗——「成吉思汗」的一生!
    1227年在徵伐西夏的時候去世。1206年成吉思皇帝(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擁有皇帝和大汗的雙重身份。明初官修《元史》,書中只多次出現過「成吉思皇帝」一詞,從未出現過「成吉思汗」一詞。生平經歷1146年,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汗被金熙宗以「懲治叛部法」的名義釘死在木驢上。
  • 成吉思汗欲徵服世界,卻被西夏拖延22年,討伐六次,至死都沒滅掉
    正是因為西夏人的兇猛和強悍,才讓他們免於被宋遼金所徵服。但是到了1205年,西夏人卻碰到一個硬釘子——成吉思汗所統領的蒙古大軍。1205~1209年,成吉思汗對西夏發動了試探性的進攻。在這個階段,蒙古軍先後攻取西夏吉裡寨 瓦刺海城,破克夷 門 , 俘獲嵬名令公 , 進圍中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