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鴻林、蔣志格
蔣濟(160——249)字子通,楚國平阿(今安徽懷遠孔崗)人。三國時期活躍的思想家,政治家。曹魏集團中傑出的輔國重臣和優秀的軍事高參。
蔣濟出身於東漢末年的「九侯世家」,年輕時初任九江郡吏,後擢升為揚州(壽春)別駕,又因軍功被曹操聘為丹揚太守。
建安九年(204)曹操自東郡進駐鄴城,自任冀州牧,把軍事大本營自兗州遷到鄴城。蔣濟初隨曹操參與改革弊政,實行新治,整修城建,發展生產,以鄴城為中心的廣大地域呈現出一派社會安定,生機勃勃的大好景象。建安十一年(206)蔣濟跟隨曹操從鄴城出發徵討據守在山西壺關的袁紹外甥高幹。進軍途中,曹操觸景生情,詩意大發,吟唱出千古詩句《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潔屈,車輪為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頸長嘆息,遠行多所懷。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水深橋梁絕,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無宿棲。行行日已遠,人馬同時飢。擔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蔣濟從這慷慨悲涼的詩句中,感悟到了曹操悲憤惆悵的思想情緒,及時勸言提醒,告知將士,一定要在這艱難的狀況下,保持鬥昂之氣。勇敢向前,去奪取更大勝利。速派輕騎勁旅,一舉摧毀了袁紹在太行山的物質總庫和大糧倉,燎城(今涉縣遼城鄉),使袁紹丟失了軍事上的後勤保障,動搖了其江北大營的堡壘,繼以失敗而告終。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曹軍遭受到空前重創,孫權得志更猖狂,尤想乘勝追擊,以便取得更大戰果,親率東吳之兵,強行圍攻合肥,皖城一時告急。因此時曹軍主力困在荊州,士兵多半因水土不服而患上疾疫。緊急之下,軍師蔣濟,巧施計謀,臨陣下了一步險棋,故意密使送信給合肥守城刺史,冒說:曹丞相援軍主帥張喜,已率四萬大軍火速趕來增援,望守城將士堅守,大軍到來就裡攻外圍,活提孫權,全殲江東侵賊。孫權聞訊後,大驚失色,頓感不能讓曹軍的陰謀得逞,急令全軍將士,廢棄營壘,焚毀攻城器具,立即撒退。實際上孫權著實讓蔣濟忽悠了個痛快,殊不知中了其欺詐之計。去合肥解圍,他只是從汝南抽調千餘軍士,由張喜率領,前去增援。之前他已分派三個郵差,前往合肥送信,並且預先已經估計到肯定有密使被東吳抓獲瀉瀆密件,而讓孫權中了圈套。由此蔣濟的膽識、勇氣和謀略得到了權相曹操的肯定和讚賞。不久便進職為丞相府主薄西曹掾,並成為了曹操的心腹謀士和參政大臣。之後又隨曹操率軍南徵劉表,佔領荊州,始與孫權、劉備、對壘,三國局面鼎立形成。
建安十四年(209)曹操率兵進駐譙城,準備攻打東吳孫權,雪報赤壁之仇。戰前動員決定把淮南的老百姓遷到鄴地去。蔣濟提出了不同意見,但是曹操自信的說:「上次與袁紹官渡之戰時,我就是把白馬的老百姓都遷移到了延津,這一次為何不行」。蔣濟說「曹公呵,殊不知此一時彼一時也。現在的情況和您打袁紹的時候不一樣了,老百姓都留戀故土和家鄉,圖個清平世界,安居樂業。沒有人願意東跑西顛去瞎折騰的」。曹操不聽勸阻,強令老百姓都搬遷到北方去。結果十幾萬老百姓受到驚嚇,統統跑到吳國那邊去了。因此,曹操還得給蔣濟致歉,承認自己的不對。
建安十八年(213)曹操進爵為魏公,創立了魏國,次二年始稱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病逝於洛陽,塋葬在鄴西高陵。文帝曹丕代漢而立,建魏國都於洛陽,鄴城成為五都之一。曹丕即位後,更加倚重老臣蔣濟,曾手諭給他,封其掌有生殺赦免大權,升遷為右中郎將。蔣濟著有《萬機論》見魏主,得到讚賞,遂加爵為散騎常侍。《三國·魏書》云:「濟上《萬機論》帝善之」。《萬機論》一書體現出蔣濟盡悉儒家學說,又集諸家思想而並存的特點。這部奇書秘芨,在流傳過程中漸漸消失,到南宋時期八卷本僅存二卷,至明代初二卷本也佚失無存。黃初七年(226)曹丕病故,兒子曹叡繼位,史稱魏明帝。蔣濟出任中護軍,封為關內侯。
曹芳時期,蔣濟轉為領軍將軍,進封為昌陵亭侯,並任為太尉。當時曹魏集圍的統治堡壘已經動搖,曹爽專權,人心渙散,朝政不穩,蔣濟竭心上疏,不被採納,無力挽回局勢。
正始十年(249)蔣濟進封為都鄉侯,食邑七百戶,推辭末準。本年曾隨司馬懿誅伐曹爽,之後司馬氏擁兵反叛,改朝換代,更魏為晉。不久蔣濟體竭身亡,與世長辭。
蔣濟為蔣氏伯齡公的第50世孫,衍派為九侯堂江北稔公支。稔公第八子蔣犖,原居九江平阿,後任翰林學士時詣治黃河水患,遂將家室遷居到河南濮陽(今濮陽縣大韓村)此後塋葬在此(今黃河北大堤下)子孫蔭衍。蔣濟是蔣葷之子,所以說史記其為楚國平阿人也。蔣濟子凱,襲父爵為都鄉侯,孫蔣克晉時改封為下蔡子,家居長安。到了蔣氏第53世蔣弘人時戰亂波及到都城長安,他便攜家人避難到江西吉州。唐朝末年時蔣氏第74世後裔蔣高任江州刺史,榮獲朝廷特贈兵部尚書左僕射(二品)。公元877年時黃巢起義,聲勢浩大,大軍橫掃大江南北,蔣高又率族人南遷福建居閩。另外,山東蔣少遊(蔣氏第69世)作為平齊戶遷居平城(山西大同)。北魏時官居散騎侍郎,為將做工匠大師。蔣欽緒(蔣氏第75世)唐代監察御史、尚書,任魏、汴二州刺史,他們都是犖公的蔣氏後裔。
蔣濟博學多才,建樹頗多。善於謀略,而英名載世,堪稱是曹魏四代的輔臣、重臣,而受到後人贊嘉。《三國志》作者陳壽說,蔣濟非常人也!「壽春之破,會謀居多,親待時隆,時人謂之子房也」。到宋代時蘇軾更有詩句頌揚,「蔣濟謂能來阮籍,恭宣直欲吏朱雲。好詩衝口之能擇,俗子疑是未遣問。乞取千篇看俊逸,不將輕心鮑參軍」。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