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育王的四大優點,不會這門技術就不能養意蜂

2020-12-15 聽蜂之語

人工育王在養蜂過程中是一門不可或缺的養蜂技術;我們想要把蜜蜂養好、想要快速發展蜂群數量、想要實現蜂蜜增產,都需要依託於人工育王。

在聽蜂之語看來,人工育王具有以下四個非常明顯的優點:

一、方便養蜂人把控時間。

育王的針對性其實是很強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為了培育蜂群、在蜜源季節採集蜂蜜。所以在育王時間的把握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育王太早,蜂群會提前進入分水嶺,蜜源來臨時的採集能力已經進入衰退期,影響蜂蜜產量。

育王太晚,蜂群在蜜源來臨時還是小群,採集能力同樣太差,也會影響蜂蜜產量。

如果僅僅依託於自然分蜂,或者急造王臺的方式來培育蜂王,那麼在對時間的把控方面,養蜂人根本就沒有主動權,無法計劃性地進行操作。

二、方便養蜂人控制數量。

發展蜂群之前,我們養蜂人都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對應的規劃;有多少蜂箱對應就想要發展到多少群蜜蜂,從而決定需要培育出多少只蜂王。

聽蜂之語認為:如果不能把握培育蜂王的數量,這會嚴重阻礙養蜂人的採蜜計劃。比如說:我們本想通過10箱蜜蜂在兩個月時間裡發展到30箱採集蜂,但是除了人工育王,其他任何方式都可能導致蜂王的數量跟不上,那整個繁蜂的計劃就只能擱淺。無法實現計劃性的採蜜。

三、方便養蜂人進行人工分蜂。

人工培育的蜂王有一個特點:蜂王出房時間統一。這個特點能幫養蜂人省下非常大的精力。蜂王何時出房,何時該分群,都盡在養蜂人的掌控之中。

我們在分群時間的選擇上面非常的嚴格,一般都是在蜂王出房之前的一兩天分群,在分群以後的第二天把即將出房的王臺移植過去,這樣能夠快速實現蜂群數量的擴展。

如果不是人工育王,那蜂王出房的時間就不好把控,要是等到大量蜂王出房了以後再去給蜜蜂分群,整個操作過程就變得複雜,難度加大,這個時間節點分群真的是夠我們養蜂喝一壺的了。

四、節省成本、節省精力。

長期維持強群會增加大量的飼餵成本,而且整個管理過程非常提心弔膽,因為強群一不小心就可能分蜂,瞬間變成弱群。

通過人工育王的方式不僅可以如願的發展蜂群數量,也能根據蜜源計劃性的強群,讓強群只在流蜜季出現。這就大大的縮減了缺蜜季的養殖成本和管理精力了。

人工育王的這四個優點相信養殖意蜂的朋友深有體會,這個技術在意蜂養殖的過程中也尤為重要。如果一個養殖意蜂的朋友不懂人工育王,那他的蜂蜜產量肯定低,養蜂成本也肯定非常高,最後在養意蜂的這條路上也會漸行漸遠。

備註:生產蜂王漿也是人工育王技術的一個分支,如果想要取蜂王漿,同樣要掌握人工育王這門技術。

關於人工育王的重要性以及優點,如果大家還有更多補充,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人工育王技術,中意蜂通用
    蜂王是每個蜂群的核心,蜂王的優劣決定蜂群生產能力的好壞和蜂群的群勢,優質蜂王能培養出超強群,能在流密期大獲豐收,為了得到大量的優質蜂王供給新蜂群和更換老劣蜂王使用,就需要科學的採用人工育王;人工育王不但可以滿足蜂場需要,還可以保存備用,在培育蜂王的過程中,能夠有目的的進行人工選擇蜂種,促使蜂王不斷的優化,從而能培育出質量非常好的蜂王。
  • 養中蜂不懂人工育王,該怎麼分蜂?
    在人工分蜂之前我們一般都會選擇在人工育王以後進行,特別是繁殖意蜂的過程中,育王似乎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養蜂技術。但是育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且對操作技巧有一定的要求,不是大規模的養殖一般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學習人工育王的這個技巧,所以有很多剛養蜂的朋友並不知道如何育王。另外就是養殖中蜂也不像養殖意蜂,育王的難度更高,所以在中蜂的養殖過程中,育王的工作也相對較少。既然不會育王,那養殖中蜂的時候該如何實現人工分蜂呢?
  • 那些從不人工育王的養蜂高手,他們是如何分蜂的?方法就2個
    雖然說人工育王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就算是一般的個人養蜂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基本上都會操作,但是對於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或者說對我們蜜蜂養殖不是很了解朋友來說,人工育王技術的掌握還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可以說學會了人工育王技術,我們養殖蜜蜂的技術就更進一步,與成功距離也會拉近很多。
  • 怎麼育出好王?育出一隻好王具備哪些條件
    中華蜜蜂(土蜂)1.首先要育好雄蜂,只有優秀健康的雄蜂配合優秀健康的處女王共同的努力才能培育出更加優秀的蜂王,育完雄蜂后20天後開始準備育王,特別是意蜂如果當地養意蜂少的必須自己育雄蜂(父母種群不可是一群蜂,想育好王最好在別的群場找優秀的父本老王,因為老王群容易出雄蜂)3.再在蜂場選擇育王母本群,育王群選擇無病,飼料充足的大群,有分蜂情緒的蜂群較好,因為有分蜂情緒的蜂群來育王,王臺接受率高。
  • 新手不會育王不用愁,小規模換王學會這招就行,再也不用網購蜂王
    育王是養蜂人都必須懂得的一項養蜂技術,只有自己懂得如何培育蜂王才能夠真正養好蜂,大多數的養蜂人都是自己人工育王,但對於新手來說,由於養殖的蜜蜂不多,即使自己懂得如何培育蜂王,但由於蜂群數量少的原因一般也不會去人工育王,畢竟人工育王過程複雜,特別是移蟲不好就會以失敗告終,很多新手如果要更換老王時寧願網購一隻新王
  • 怎樣才能夠人工育王,培育出來個大優良蜂王?
    要想培育出來質量高的蜂王,一定要有充足的哺育蜂,在王臺的周圍等待著哺育蜂王幼蟲,蜂王幼蟲才能夠得到次數更多的蜂王漿,才是人工培育蜂王的最基本條件下,才可以人工育王的。二是人工育王,必須得有大的蜂卵,是培育出來大個頭蜂王的主要因素。這和大雞蛋可以孵化出來大的小雞一個道理。怎樣才能夠讓蜂王產出大的蜂卵呢?這主要就是每天限制蜂王的產卵數。
  • 談春繁複壯後的中蜂管理,注意觀察雄蜂脾,做好育王分蜂安排
    蜂場小奶狗養蜂新手容易出現的問題作為剛養蜂的新手,對於中蜂春繁複壯以及育王分蜂都是不知所措的,有其是春繁複壯後的分蜂熱,往往讓新入行的養蜂人手忙腳亂養蜂新手造成這種局面,一個是因為沒有經驗,一個是因為沒有技術,這些都是硬傷。如果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找一個師傅帶一下,並且需要多總結,多學習,多交流,多實踐。蜂群在春季是一年中發展最快,是容易分蜂遷徙的季節,順應蜂性可增產增收,實現蜂場效益最大化。
  • 集中囚王后蜂王被蜂群肢解,育王技術很重要,經驗總結也重要
    中蜂育王,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但每次育王,我都會發現新問題。可見,即使育王通用技術就那幾個要點,但真正操作起來,依然會持續遇到新情況。養蜂技術是需要不斷沉澱的,學無止境。提前扣王一定要落實,不能心存僥倖或其他懶惰心理,這幾年的育王實際情況都是如此,只要沒有提前扣王,讓育王群產生失王情緒,王臺接受率往往不高,需要進行二次補移。
  • 新手進行人工分蜂的實用技巧,原地分蜂方法的詳解!
    預防自然分蜂的2個技巧,蜂箱巢門口安裝防逃片,還可以給蜂群內老蜂王進行剪羽,或者囚王的管理方法,預防自然分蜂群出逃。蜂群在流蜜期的前後時間段,蜂群群勢發展較強,這時蜂群處於閒置狀態,工蜂的哺育能力過剩,蜂群容易出現自然分蜂,蜂群產生分蜂熱的表現,工蜂開始建造蜂王臺。蜂群內出現蜂王臺就是蜂群產生分蜂熱嗎?
  • 養蜂換王,應該網購蜂王,還是自主育王?
    育王是養蜂人都必須懂得的一項養蜂技術。實際上,只有知道如何養蜂后才能實現真正學會養好蜂。大多數養蜂人都是人工育王,但是對剛養蜂的農戶來說,由於養殖的蜜蜂不多,即使自己懂得如何培育蜂王,但由於蜂群數量少的原因一般也不會去人工育王,畢竟人工育王過程複雜,特別是移蟲不好就會以失敗告終。
  • 人工育王對養蜂人幫助很大,優質的新蜂王是如何一步一步培育出來
    蜂群的繁殖發展離不開優質的新蜂王,我們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南方氣溫越高的地方,蜂群群勢相對越弱,蜂群出現分蜂熱的情況越明顯,這也是蜂群受到外界氣溫和蜜源的影響,造成蜂群群勢很難發展壯大,養蜂人通過給蜂群更換新蜂王的方法,利用新蜂王的控蜂能力和繁殖能力,維持蜂群強群群勢。
  • 土養蜜蜂即將分蜂,遇上連綿陰雨如何人工分蜂?2種方法全在這裡
    關於桶養中蜂很快就要自然分蜂,遭遇連綿陰雨是否可以人工分蜂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如果蜜蜂已經有分蜂熱現象產生,進行人工分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避免蜜蜂自然分蜂引發的損失和給我們造成的麻煩,主要是傳統土養的蜜蜂,過去並沒有人工分蜂的相關技術,導致我們養蜂人發現蜜蜂產生分蜂熱以後並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 中蜂活框養為什麼比土法養好?
    中蜂在我國人工馴養了上千年的歷史,以前人們都是採用古老的土養飼養居多。一個舊木桶或舊木箱,將蜂群放進去讓它們自己築巢採集自給自足。土養中蜂雖然保暖越冬好,群勢發展快,但是管理起來比較麻煩。因為土法養時根本沒法檢查蜂群內部進蜜粉和是否分蜂的情況,所以便被國外的活框養技術慢慢取代了。
  • 圖說人工育王 非常詳細
    3、再準備點新鮮贅脾化蠟最好,還有點小竹、木片,放在王臺底上以後好取下王臺,還有一碗涼水。6、等幾秒凝固後再重複兩次,一次比一次蘸蠟的位置低一點,以使蠟碗口薄,蜂易接受。11、然把育王框放到育王群讓蜂清理2小時,取出後取卵蟲脾上24小時內的小幼蟲移入王臺內,立即放入育王群。
  • 自然分蜂優於人工分蜂探討
    中蜂成熟了自然要分蜂。強群中蜂如果不會分蜂,面臨的將是衰敗與絕種。物極必反講的就是這個發展規律。人工分蜂群中精力旺盛的採集蜂大多飛回了原巢,1天之後,分出群的巢箱內只留有一些不能勞動的出巢幼蜂。 2 便於管理自然 分蜂群對新巢門的識別能力高,不會誤入老群,不會引起鬥毆,便於蜂場管理。
  • 人工分蜂,早上、中午、下午,哪個時間最好?養蜂人告訴你答案
    白天開箱檢查會暫時性的打亂蜜蜂活動,這個過程大約2個小時,這是我們白天給蜜蜂分家的一個弊端,另一個弊端是我們組建了無王群以後,如果是人工育王,等待的時間也最好到第二天早上,綜合來看,上午並不是最佳時間,第二:中午中午其實是不建議對蜂群進行任何操作的,一般生產蜂王漿,取蜜等等工作通常都是在上午和下午進行
  • 人工分蜂很難達到蜂量均衡?不妨試試這種分蜂法,高效快速無回蜂
    相信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反駁我這個觀點。的確如此,就連群居的小蜜蜂也是會分家的,每到春天來臨萬物復甦,由於氣溫的回升加上蜜源的充沛,往往連較弱蜂群都能壯大起來,一旦群勢大了分蜂熱也就產生了。由於群勢的壯大,自然分蜂是很正常的,這也往往給蜂農帶來了經濟損失,要知道一箱蜂一年基本上能帶來上千元的收入。對於大蜂場來說,如果不解決好分蜂問題,直接經濟損失不可估量。
  • 我談育王 、關王與換王
    種蜂場育王從雄蜂、供卵群、育王群到處女王的交尾都有嚴格的要求,但我們育王在技術上也應力爭精益求精。育王前應考慮自己養蜂收穫的主要蜂產品,有目的地育王。如:只取蜜不取漿,就要養、育「蜜型」王;既取蜜又取漿,就要養、育「蜜漿型」王。
  • 蜜蜂養殖技術|根據不同蜜源狀況防止自然分蜂的三種人工分群方法
    人工分群是防止蜜蜂自然分蜂的有效措施,根據不同的蜜源狀況採取恰當的人工分群方法,縮小了蜂群群勢,不使蜂群積累分蜂必須的過剩幼蜂,使蜂群長時間處於群勢增長階段,這樣做不僅能增加蜂群的數量,多培育採集蜂,更能充分有效利用蜜源,提高蜂蜜產量。
  • 意蜂在大小蜂蟎斷子治乾淨的情況下,最多能堅持多久才爆發蜂蟎?
    養殖意蜂必須要防治蟎蟲害,這是意蜂人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否則是養不好意蜂的。意蜂群在蜂群強盛的情況下,可以抵抗很多蜂病蟲害,也不會得巢蟲。但無論多麼強盛的意蜂群是無法抵抗蟎蟲害的,蟎蟲害爆發就會造成蜂群滅絕。可以說防治好蟎蟲才是養殖意蜂真正要掌握的技術,不懂得怎樣防止蟎蟲害養殖意蜂就不能成功。這裡可能有些人就覺得奇怪,為什麼中蜂可以不防治蟎蟲意蜂就必須要防止蟎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