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蜂在大小蜂蟎斷子治乾淨的情況下,最多能堅持多久才爆發蜂蟎?

2020-12-23 朱張李家

意蜂在蜂蟎乾淨的情況下,最多能堅持多久不爆發蟎害?這可沒有準確的數據,沒有絕對的答案。因為各地蟎害的嚴重程度不一樣,蜜蜂在採集時感染蟎害的機率不一樣,爆發的時間就會有很大差別。

蜂蟎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是殺不絕的。首先我們要明白蟎蟲害是蜜蜂在採集時從自然界中帶回來的,就算蜂巢蟎蟲徹底殺滅乾淨,在採集時也會把蟎蟲帶回蜂巢。

蟎蟲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各種各樣的蜂蟎也會在花朵,草叢等處存在。蜂蟎有大有小,有的只有零點幾毫米,肉眼看不到。這些蜂蟎在蜜蜂採集時會用足勾住蜜蜂絨毛,讓蜜蜂帶回蜂巢。這些帶回來的蟎蟲就會潛入蜜蜂的子脾和巢房裡,開始滋生爆發。長成的雌蟎就會迅速產卵一次可以產幾十粒卵,一生可以產數次卵。蟎蟲的生長周期只有10天左右成蟲壽命有40天左右,越冬期有三個月以上。所以帶回來少量蟎蟲,就有可能讓蟎害迅速爆發。在採集期,蜜蜂頻繁出巢採集,是很容易把大量蟎蟲帶回來的。蜂巢蟎蟲徹底殺滅乾淨也容易再次爆發蟎蟲害。

蟎蟲害爆發的時間跟自然界中蟎蟲的數量有關,是沒有固定的時間安排。我們已經明白蟎蟲害容易爆發,是因為工蜂在採集時會把蟎蟲帶回蜂巢,蟎蟲害會不會爆發,多久會爆發,就根據帶回來的蟎蟲害數量來決定。工蜂帶回蟎蟲數量的多少,就根據自然界中蟎蟲數量來決定的。

在不同地區,不同的年份,不同季節,自然界中的蟎蟲害多少是不一樣的。在高寒低溫地區,自然界中蟎蟲就要少得多,蟎蟲害爆發的頻率也會少得多。在氣候溫暖,雜草植被多的地方,蟎蟲就多得多,蜂群蟎蟲害爆發的頻率也就更多。哪怕在同一個地方不同的年份,蟎蟲害爆發的頻率也會不一樣的。

正因為蟎蟲害各地爆發的頻率不一樣,所以養蜂人想要真正防止蟎蟲害,就不能死板硬套了,不能指望有固定的時間安排。作為養蜂人,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弄清楚蟎蟲害爆發的時間規律,結合具體情況制定自己防治蟎蟲的方法。

為什麼意蜂必須要認真防治蟎蟲害,中蜂不怕蟎蟲呢。?養殖意蜂必須要防治蟎蟲害,這是意蜂人必須要注意的問題,否則是養不好意蜂的。意蜂群在蜂群強盛的情況下,可以抵抗很多蜂病蟲害,也不會得巢蟲。但無論多麼強盛的意蜂群是無法抵抗蟎蟲害的,蟎蟲害爆發就會造成蜂群滅絕。可以說防治好蟎蟲才是養殖意蜂真正要掌握的技術,不懂得怎樣防止蟎蟲害養殖意蜂就不能成功。這裡可能有些人就覺得奇怪,為什麼中蜂可以不防治蟎蟲意蜂就必須要防止蟎蟲呢?

中華蜜蜂是我國原有的蜂種,在我國生存了幾千萬年,有很強的適應環境能力,抗蟎性就是中蜂生存能力的體現之一。中蜂也怕蟎蟲,在幾千萬年的鬥爭中就進化出了清理身上蟎蟲的習慣。中蜂在入巢門口就會把蟎蟲清除掉,儘量避免蟎蟲帶入蜂巢。蜂巢裡中蜂也會清理蟎蟲及蟲卵,不給蟎蟲滋生的機會,所以就不會爆發蟎蟲害了。如果中蜂群弱小,沒有足夠清理蜂蟎的能力,蟎蟲一樣會對中蜂造成危害的。

意蜂是國外引進的蜂種,還沒有適應中國環境,不具備清理蟎蟲的能力。意蜂歸巢時會直接進入,對於身上的蟎蟲不會清理,蜂巢裡的蟎蟲也不會去清理。這樣,意蜂只要出巢活動就可能會帶回蜂蟎,蜂巢裡只要有蟎蟲就可能會爆發。所以意蜂常年都必須要認真防治蟎蟲,要根據蟎蟲害的危害程度,酌情防治。

誰也不能列出治蟎的準確時間表。蟎蟲害不能完全杜絕,常年都必須要認真防治,有些意蜂養殖新人就不知道該怎樣合理的防治蟎蟲。怎樣治可以按照別人的方法來學習,只要買到正規的殺蟎藥,按照說明書的方法就能夠使用。可什麼時候治就不好說了,因為氣候條件和自然界中蟎蟲害的危害程度,決定著治蟎的時間。每一個地方每一年都會不一樣,誰也不能列出自滿的準確時間表。

就算把蜂巢裡的蟎蟲徹底殺滅乾淨,如果自然界中有大量蜂蟎存在,蜜蜂在採集時就很容易帶回來,不久也會爆發的。如果外界沒有多少蜂蟎,蜜蜂出巢採集的時間較少,蟎蟲害就不容易爆發了。比如在南方炎熱地區養殖意蜂治蟎蟲就很難,常年多次殺蟎,也容易爆發蟎蟲害。在北方和高寒地區自然界蟎蟲少,一年只要防治幾次就不容易爆發了。據說有的人養意蜂一年沒有治蟎蟲也成功了,這也是外界沒有蜂蟎造成的。

環境的變化也影響著蟎蟲害的防治。比如我家養殖意蜂,在以前春繁前,度夏時,入冬前按療程防治蟎蟲就可以了。但現在蟎蟲害的爆發程度就多了,常年都要密切注意蜂群蟎蟲害的情況,隨時防治蟎蟲,就沒有定數了。

所以說了這麼多,還是無法說出徹底防治蜂蟎後相隔多久再治。這得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來,也要根據蜂群的具體情況來,只要發現蜂群有出現蟎害的徵兆,就必須立刻防治。

蟎蟲還出現的徵兆就是出房幼蜂有殘疾,巢門口出現爬蜂。把白紙鋪在蜂箱底,可以看到落在箱底的蜂蟎。發現蟎蟲害的徵兆也是養蜂技術,要靠經驗摸索掌握,這裡我就不再多說了。

相關焦點

  • 蜂蟎的發生規律及防治辦法 !
    因此,受大蜂蟎侵害的蜂群常常會死蜂、死蛹遍地,幼蜂到處亂爬,群勢迅速衰退。小蜂蟎,體型小,檢查時沒有大蜂蟎易發現,主要寄生在封蓋子脾巢房中,以吸食蜜蜂幼蟲或蛹的體液為生,繁殖速度較快,但在成年蜜蜂體上僅能存活1—2天。在越冬期,蜂群內斷子時間較長,小蜂蟎無法安全越冬,對越冬蜂群危害不大。在夏季小蜂蟎繁殖力強,危害大。
  • 中蜂活框飼養的2個注意事項,中蜂比意蜂更好養,養蜂管理技巧
    養蜂人在飼養中蜂的過程中會發現,中蜂土養能夠減少人工管理的精力,同時,土養蜂群有利於中蜂群勢發展,中蜂弱群採用土養的過程中,工蜂採集零星蜜源能力較強,只要外界有充足的蜜源和粉源,弱群在經過流蜜期後的一段時間內,蜂群內哺育出2代新蜂,隨著蜂群群勢壯大,土養蜂箱內空間縮小,蜂群容易出現自然分蜂
  • 定地西蜂場如何兼養中蜂
    1970年我開始業餘養中蜂,1980年改養西蜂。退休後小轉地養蜂。2008年4月,將蜂群搬回家定地飼養。4月7日中午,突然飛來一群中蜂,鑽進一個開著巢門的空巢箱裡,在紗蓋下面結了蜂團。因事發突然,家裡沒有中蜂巢礎,就放了2張意蜂老脾和1張未繁殖過的新脾。第二天檢查蜂群見蜂王翅尖已破損,才知是個老王飛出群。
  • 意蜂4框蜂和6框蜂,如果採用單脾開繁,最終結果一樣嗎?為什麼?
    意蜂四框蜂和六框蜂,如果採用單脾開繁,最終結果一樣嗎?這裡需要搞清楚是否單脾開繁,是根據蜂數來決定的,如果蜂數少就只能單脾開繁,如果蜂太多非要單脾開繁就不可以。意蜂養殖必須要重視春繁,什麼時候春繁,該怎樣春繁是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蜂群狀態來決定的。越冬後剩下的蜂能有多少影響著春繁,開始春繁時蜂數越多當然是越好的。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較意蜂多次自然分蜂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思路
    這種差異在蜂群發生分蜂后或分蜂王臺老熟時,群內存有的蜂兒日齡及數量可以看出,意蜂群在此時,大部分蜂兒已經封蓋,少量蜂兒處於大幼蟲期,少有小幼蟲及卵,而中蜂群在此時,仍較均衡的分布著從卵到老熟封蓋子的各齡期蜂兒,很顯然,在蜂群進入分蜂準備中後期,意蜂的蜂王產卵量下降,甚至停產,而中蜂蜂王產卵量維持高產或減少幅度較小。
  • 標準箱養殖中蜂有三個致命缺點
    中蜂是東方蜜蜂的一個亞種,是中國獨有的蜜蜂當家品種,是以雜木樹為主的森林群落及傳統農業的主要授粉昆蟲,有利用零星蜜源植物、採集力強、利用率較高、採蜜期長及適應性、抗蟎抗病能力強、消耗飼料少等義大利蜂無法比擬的優點,非常適合中國山區定點飼養,多採用土法養殖,由於標準蜂箱在意蜂養殖顯現出來的高效率
  • 中蜂不上脾,咬巢礎,蛋群一直發展不起來,放發生飛逃的好辦法!
    中蜂是經過人工馴化,模仿自然環境生存條件,為了能夠方便管理和提高產蜜量,採用了活框養殖,活框養殖的出現對養殖技術要求就更加嚴格;活框養殖對一部分新手就會出現一些難以處理的難題,發生飛逃的概率也大大增加;蜜蜂造脾是天性使然,為了提高中蜂生產更大經濟效益,因此採用活框養殖加入人工巢礎
  • 中蜂的最佳分蜂方法:遠程分蜂法
    中蜂蜂群之間的擺放如果彼此之間隔得太近容易引起蜜蜂打架,所以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將蜂群之間的距離隔得很遠的,最多就是背靠背一組把兩箱蜂放在一個地方。但是中蜂群之間是不是完全不能挨得太近呢?在聽蜂之語看來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 ​蜜蜂大全 | 安納託利亞蜂
    形態特徵安納託利亞蜂不同於常見的蜜蜂,它屬於黑色蜂種,其外觀個體大小以及體形酷似賽普勒斯蜂,蜂王有兩種類型:一種為黑色,另一種為棕褐色。腹節的前幾節為暗橙黃色,後幾節為黑色,產卵力較強,雄蜂有黑色和灰褐色。工蜂呈灰褐色,工蜂的喙長約6.29-6.63毫米,前翅長平均為9.27毫米,肘脈指數平均為2.06。
  • 饒河黑蜂 群蜂之首
    自然成熟,意味著一切都需要遵循天時地利人和,而真正的黑蜂蜂蜜也需要滿足這三個條件。第一是強壯的饒河黑蜂蜂種,第二是從採集到成品,全程均需在饒河國家級黑蜂自然保護區完成,第三是饒河黑蜂傳統自然的飼養方式,禁用抗生素、禁餵食白糖等。自然釀蜜條件的極致苛求,已是判定真偽的至高標準。
  • 便利蜂盈利真相
    一般情況下,一個便利店店長的培養需要兩年,在便利蜂快速鋪店的前提下,這套算法能縮短店長的培養周期,同時採用無人收銀,提升盈利空間。這種改造在業內引起了不少爭議。楊歌介紹,便利蜂的SKU在3000個左右,平均每周要換150種商品,整體滿足了消費者的基礎需求,但相比711、羅森,種類更簡單,因為隨意擴品類,或者增加特殊的品類,會導致管理成本迅速上升。只做直營,能撐多久?便利店的生意想要賺大錢,勢必涉及到規模換增長的區域擴張。
  • 廣東農村這種蜂,是怎麼應對虎頭蜂的?
    如,米蜂、虎頭蜂、還有毒性最強的地洞蜂。也就是「殺人蜂」。這些都是廣東農村地區,由毒性低至高的有毒蜂種。正常情況下,該地區的人們在平日裡,都不敢招惹這些蜂。看見或遇到了,都是主動調頭走,或跑。下面,要說的是這種蜂。這種蜂是廣東農村地區,毒性最低的另外一種蜂。這種蜂稱大黃蜂,在廣東農村客家地區,人稱黃狗古。這種蜂的蜂窩通常建在野外的草從中,還有當地的屋簷,或樓房陽臺的欄杆下。
  • 中蜂分蜂被收回了,第二天怎麼又跑到原來的地方,2個處理方法!
    關於中蜂分蜂被收回了,第二天怎麼又跑到原來的地方的問題,這是蜂群的「回蜂現象」,不管是中蜂或是意蜂,工蜂能夠在3公裡以內的距離,工蜂能夠憑藉路線記憶,輕鬆找回原蜂巢的位置,所以,人為將蜂群收捕轉移到近距離的地方放置,導致蜂群內工蜂在第二天飛回原蜂巢的情況出現。
  • 冬天中蜂處女王能交尾嗎?
    且不說冬天溫度有多低,蜜蜂的臨界溫度是14度(意蜂),中蜂的臨界溫度是7度,蜜蜂能展翅飛翔的必須高於14度,在接近14度的範圍內,蜜蜂的飛翔也是笨掘的,只有在20度左右時才會靈活飛翔,冬天能有20度左右的氣候嗎?除非海南和廣東有。
  • 中蜂分蜂后需要清理王臺注意蜜蜂的二次分蜂
    今年我家中蜂分蜂跑了2群沒有收到。一群是強群處王分蜂。那是處王群蜂太強,蜜蜂沒活幹的太多分蜂意念嚴重。由於強群蜂多我沒有清理乾淨王臺,因為處王需要交尾,沒有上防逃也沒有防備不注意分跑了。那是我今年最早出臺的一個王,不分蜂當時已經快開產了。另外一群是老王分群跑的。
  • 肉食性蜂怎麼度過冬天?
    實際上那些不會採花釀蜜的蜂種在漫長的冬天真的會餓死很多的,一個蜂群在食物匱乏的情況下,普通的工蜂雄蜂都會餓死,只有真正受精的雌性蜂才會盡力活下來。這裡要注意馬蜂群,雖然也是社會性昆蟲,但只是臨時的,在入冬時就會改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