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地西蜂場如何兼養中蜂

2020-12-17 騰訊網

溫馨提示:邊聽邊看,學習效果就是好!

1970年我開始業餘養中蜂,1980年改養西蜂。退休後小轉地養蜂。2008年4月,將蜂群搬回家定地飼養。4月7日中午,突然飛來一群中蜂,鑽進一個開著巢門的空巢箱裡,在紗蓋下面結了蜂團。因事發突然,家裡沒有中蜂巢礎,就放了2張意蜂老脾和1張未繁殖過的新脾。第二天檢查蜂群見蜂王翅尖已破損,才知是個老王飛出群。

定地蜂場中西蜂同場飼養很困難,因為在蜜粉源不足的季節,中蜂群的蜂王往往被鑽進蜂巢的西意咬死,蜂巢儲蜜被盜空而使整群中蜂飛逃。即使不發生盜蜂,中蜂處女王交尾也會受到西蜂雄蜂的幹擾。根據我實踐經驗分析,只要能處理好幾個關鍵問題,中蜂與西蜂同場飼養是可行的。下面談談飼養過程及體會:

一、西蜂巢脾作過渡脾速繁第一批子

用西蜂巢脾臨時代替中蜂脾,可快速繁殖出第一批中蜂。因為西蜂房比中蜂房大得多,擔心中蜂王產雄蜂卵,那樣損失就大了。但根據中蜂喜新厭舊、愛造新脾的習性分析,很可能會對西蜂脾巢房進行改造,因此大膽用西蜂巢脾作救急用。3天後巢脾房壁被咬掉,造出了白色中蜂巢房。一個星期後,第一批中蜂幼蟲陸續封蓋。3張脾上除有少數雄蜂外,大多是工蜂。第一批蜂培育成功後,緊接著用標準巢框穿好鐵絲加入蜂群。由於及時加框造脾,後來又有了中蜂巢礎,造脾更快了,到5月14日已發展到5脾足蜂,其中的1張脾下部出現兩個已封蓋王臺。5天後帶蜂提出組成新分群。新王出房後,半個月後開始產卵,20後檢查,幼蟲發育良好。7月中旬,新分群已有3脾足蜂,並且,其中一脾有封蓋王臺。於是,又將王臺提出另置一箱,成為第二新分群。此群新王出房一個月後開始產卵。

二、上繼箱繁殖空巢箱調溫

我地夏季氣溫一般可達38℃,而且高溫持續長達40天以上。中蜂怕熱,怕震動,進入暑期,把巢箱的巢脾全部提入繼箱裡,加在巢箱上面,讓巢箱空出來。在繼箱空著的一邊放飼餵器加清水餵蜂。蓋副蓋,再加蓋塑料膜,翻起一角,上面再蓋厚棉墊隔熱,仍然翻起一角,再蓋大蓋。這樣做的好處是巢箱全空,蜜蜂活動空間增加,便於散熱調溫,繼箱裡有清水,不用外出採水。塑料膜能保溼防幹,減少水分蒸發量,確保幼蜂出房健康。

三、秋繁抓防盜群強蜜足最重要

根據多年養蜂經驗,我把秋繁時間定在秋分,即9月20日。我地每年8月20日前後芝麻花期結束,棉花則有花無蜜,有少量花粉。野外只有少量輔助蜜源。因此8月20日至9月20日一個月的時間作為蜂群斷子休整期。這段時間主要抓緊有利時機,待西蜂最後一批新蜂出房完畢後及時整脾治蟎,為秋繁作準備。這一時期的重點是嚴防盜蜂的發生,注意西蜂盜中蜂,外來蜂盜本場蜂,本場蜂互盜。這三種情況最讓人擔心的是西蜂盜中蜂,但實際情況是少數中蜂盜本場西蜂。我的體會是防盜的先決條件是群強蜜足。只有群強才有強大的防盜能力,而蜜足之群才不易起"盜心"。因此,芝麻花期的蜜一般不取,讓其留足封蓋,提上繼箱保留。秋繁期間,保持蜂多於脾,供給充足蜜粉。儘量不在白天開箱,尤其不在採集蜂出勤時開箱。一般在早上蜜蜂出勤前和天黑前歸巢快速查蜂。如果需要補餵飼料,應在天黑後飼喂。糖漿絕不能灑落箱外,用量以天亮前飼餵器裡無剩餘為宜。其次,多進行箱外觀察,及時發現盜蜂,及早進行有效處理。萬一盜蜂嚴重,只能將被盜群併入盜群或分別併入幾個強群。如果不想合併,只能把被盜群運離蜂場。

中蜂越冬和春繁與西蜂有差異之處,中蜂越冬巢脾布置是按蜜粉脾大小的順序依次由外向中間排放,即兩外邊放大蜜脾,中間放小蜜脾,靠中間部分的蜂路適當加大到15毫米,便於蜂群結團保溫。待春繁時再將蜂路縮小至10毫米。春繁時間不用人為控制,讓其自然進行,只要注意蜜粉充足就行。其次是順應中蜂喜新脾厭舊脾的特點,新老蜂更替後,及時多加巢礎造新脾,抽出老舊脾化蠟。

相關焦點

  • 養中蜂不懂人工育王,該怎麼分蜂?
    在人工分蜂之前我們一般都會選擇在人工育王以後進行,特別是繁殖意蜂的過程中,育王似乎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一門養蜂技術。但是育王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而且對操作技巧有一定的要求,不是大規模的養殖一般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去學習人工育王的這個技巧,所以有很多剛養蜂的朋友並不知道如何育王。另外就是養殖中蜂也不像養殖意蜂,育王的難度更高,所以在中蜂的養殖過程中,育王的工作也相對較少。既然不會育王,那養殖中蜂的時候該如何實現人工分蜂呢?
  • 養殖中蜂,我們如何去判斷一個蜂群即將要分蜂?
    一個蜂群即將分蜂,其實會在平時,就會流露出很多的徵兆。我們只需要多加留意就會發現。當然,這裡說的是中蜂,既中華蜜蜂,又稱土蜂。自然蜂群土蜂就是野蜂,本鄉本土生長在森林裡,樹洞中,巖石縫,磚牆裡等等原始環境裡,每當安全的過完冬天以後,蜂群開始復壯,等快到了大流期,蜂群便開始起分蜂熱了。
  • 中蜂的最佳分蜂方法:遠程分蜂法
    中蜂蜂群之間的擺放如果彼此之間隔得太近容易引起蜜蜂打架,所以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是將蜂群之間的距離隔得很遠的,最多就是背靠背一組把兩箱蜂放在一個地方。但是中蜂群之間是不是完全不能挨得太近呢?在聽蜂之語看來這個答案是否定的。
  • 土養蜜蜂即將分蜂,遇上連綿陰雨如何人工分蜂?2種方法全在這裡
    關於桶養中蜂很快就要自然分蜂,遭遇連綿陰雨是否可以人工分蜂的問題,蜂部落小編認為如果蜜蜂已經有分蜂熱現象產生,進行人工分蜂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避免蜜蜂自然分蜂引發的損失和給我們造成的麻煩,主要是傳統土養的蜜蜂,過去並沒有人工分蜂的相關技術,導致我們養蜂人發現蜜蜂產生分蜂熱以後並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 談春繁複壯後的中蜂管理,注意觀察雄蜂脾,做好育王分蜂安排
    蜂場小奶狗養蜂新手容易出現的問題作為剛養蜂的新手,對於中蜂春繁複壯以及育王分蜂都是不知所措的,有其是春繁複壯後的分蜂熱,往往讓新入行的養蜂人手忙腳亂蜂群在春季是一年中發展最快,是容易分蜂遷徙的季節,順應蜂性可增產增收,實現蜂場效益最大化。
  • 中蜂土藏飼養法
    中蜂土藏飼養法的最大優越性,是在土藏狀態下中蜂不會發生活框不適綜合症,螞蟻也不會進入蜂箱禍害蜂群,儘管土藏等於把蜂箱放到了螞蟻窩上。  中蜂的活框土藏飼養最適合使用水泥蜂箱,當然有條件的話使用土陶蜂箱更好。
  • 蜜蜂養殖技術分享,碰到分蜂要如何收回
    這兩天只要停雨天晴,蜜蜂們就忙著弄分蜂。昨天正找人幫忙突擊開箱查蜂,有一箱蜂就開始分蜂了。急忙拿來抓王的工具,準備在巢門口捉王,結果還是晚了一步。跟著蜂群走,發現有可能在附近樹梢上結團,結果不出所料,在附近樹梢結團了。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較意蜂多次自然分蜂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思路
    中蜂群較意蜂群卵巢易發育及撫育性強導致中蜂較意蜂愛分蜂、好分蜂(具體分析參看前文內容),而中蜂群在分蜂準備中、後期(造臺育王至分蜂發生前),蜂王的產卵量大及分蜂后剩餘蜂量(留原群蜜蜂數量)多,導致中蜂群較意蜂更容易出現二次自然分蜂,甚至更多次自然分蜂。
  • 中蜂分蜂后需要清理王臺注意蜜蜂的二次分蜂
    今年我家中蜂分蜂跑了2群沒有收到。一群是強群處王分蜂。那是處王群蜂太強,蜜蜂沒活幹的太多分蜂意念嚴重。由於強群蜂多我沒有清理乾淨王臺,因為處王需要交尾,沒有上防逃也沒有防備不注意分跑了。那是我今年最早出臺的一個王,不分蜂當時已經快開產了。另外一群是老王分群跑的。
  • 中蜂活框飼養的2個注意事項,中蜂比意蜂更好養,養蜂管理技巧
    養蜂人在飼養中蜂的過程中會發現,中蜂土養能夠減少人工管理的精力,同時,土養蜂群有利於中蜂群勢發展,中蜂弱群採用土養的過程中,工蜂採集零星蜜源能力較強,只要外界有充足的蜜源和粉源,弱群在經過流蜜期後的一段時間內,蜂群內哺育出2代新蜂,隨著蜂群群勢壯大,土養蜂箱內空間縮小,蜂群容易出現自然分蜂
  • 事故中出逃的35隻非洲蜂,與巴西蜂雜交,才有了臭名昭著的殺人蜂
    筆者:三體-小遙在人們的印象裡,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中,眼鏡蛇和殺人蜂都佔據了一席之地,它們都具有致命的毒液,能夠在短時間內讓人痛苦地走向死亡。但二者還擁有較大的差異,因為眼鏡蛇完全是自然演化的結果,而殺人蜂的出現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人類。
  • 蜜蜂怎麼分蜂?什麼時候分蜂最好?其實蜜蜂已經告訴你了
    關於蜜蜂如何分蜂以及什麼時候分蜂最好的問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蜜蜂在實際生活中他們的生活習性早就已經表現出來了。所以在我們養殖蜜蜂的時候,不但要學會養蜂的技術,還應該學會看懂蜜蜂的語言,這樣的話,我們能從蜜蜂的日常活動中發現許多問題,減少我們對蜜蜂養殖技術的探索。
  • 便利蜂盈利真相
    今年5月,便利蜂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並稱北京地區超500家門店在2019年已實現盈利,預計將於今年在全國範圍內實現門店營運層面的季度盈利。盈利一直是便利店可望而不可攀的高峰。實際上,目前能夠實現整體盈利的便利店品牌屈指可數。據媒體報導,7-11、羅森、全家進入中國市場後一直未能跨過整體的盈利線。而便利蜂作為7-11的中國學徒,是如何做到的?
  • 饒河黑蜂 群蜂之首
    自然成熟,意味著一切都需要遵循天時地利人和,而真正的黑蜂蜂蜜也需要滿足這三個條件。第一是強壯的饒河黑蜂蜂種,第二是從採集到成品,全程均需在饒河國家級黑蜂自然保護區完成,第三是饒河黑蜂傳統自然的飼養方式,禁用抗生素、禁餵食白糖等。自然釀蜜條件的極致苛求,已是判定真偽的至高標準。
  • 人工分蜂很難達到蜂量均衡?不妨試試這種分蜂法,高效快速無回蜂
    由於群勢的壯大,自然分蜂是很正常的,這也往往給蜂農帶來了經濟損失,要知道一箱蜂一年基本上能帶來上千元的收入。對於大蜂場來說,如果不解決好分蜂問題,直接經濟損失不可估量。基於當下活框蜂箱的興起,這也給蜂農們帶來了更加便利的管理,尤其對於人工分蜂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人工分蜂技術能夠很好的控制蜂群的群勢,更能夠減少自然分蜂帶來的損失,它對於蜂場的擴大功不可沒。
  • 中蜂分蜂被收回了,第二天怎麼又跑到原來的地方,2個處理方法!
    關於中蜂分蜂被收回了,第二天怎麼又跑到原來的地方的問題,這是蜂群的「回蜂現象」,不管是中蜂或是意蜂,工蜂能夠在3公裡以內的距離,工蜂能夠憑藉路線記憶,輕鬆找回原蜂巢的位置,所以,人為將蜂群收捕轉移到近距離的地方放置,導致蜂群內工蜂在第二天飛回原蜂巢的情況出現。
  • 中蜂活框養為什麼比土法養好?
    中蜂在我國人工馴養了上千年的歷史,以前人們都是採用古老的土養飼養居多。一個舊木桶或舊木箱,將蜂群放進去讓它們自己築巢採集自給自足。土養中蜂雖然保暖越冬好,群勢發展快,但是管理起來比較麻煩。因為土法養時根本沒法檢查蜂群內部進蜜粉和是否分蜂的情況,所以便被國外的活框養技術慢慢取代了。
  • 廣東農村這種蜂,是怎麼應對虎頭蜂的?
    如,米蜂、虎頭蜂、還有毒性最強的地洞蜂。也就是「殺人蜂」。這些都是廣東農村地區,由毒性低至高的有毒蜂種。正常情況下,該地區的人們在平日裡,都不敢招惹這些蜂。看見或遇到了,都是主動調頭走,或跑。下面,要說的是這種蜂。這種蜂是廣東農村地區,毒性最低的另外一種蜂。這種蜂稱大黃蜂,在廣東農村客家地區,人稱黃狗古。這種蜂的蜂窩通常建在野外的草從中,還有當地的屋簷,或樓房陽臺的欄杆下。
  • 冬天中蜂處女王能交尾嗎?
    且不說冬天溫度有多低,蜜蜂的臨界溫度是14度(意蜂),中蜂的臨界溫度是7度,蜜蜂能展翅飛翔的必須高於14度,在接近14度的範圍內,蜜蜂的飛翔也是笨掘的,只有在20度左右時才會靈活飛翔,冬天能有20度左右的氣候嗎?除非海南和廣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