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是經過人工馴化,模仿自然環境生存條件,為了能夠方便管理和提高產蜜量,採用了活框養殖,活框養殖的出現對養殖技術要求就更加嚴格;活框養殖對一部分新手就會出現一些難以處理的難題,發生飛逃的概率也大大增加;蜜蜂造脾是天性使然,為了提高中蜂生產更大經濟效益,因此採用活框養殖加入人工巢礎,更能夠提高造脾速度,給蜜蜂更多的時間採蜜。
然而在養殖過程中就經常遇到,經過人為幹預的巢脾,有些蜂群接受度不高,還發生咬脾等現象,到底什麼原因,採取什麼補救措施呢!從以下方面來分析和解決。
不上脾,咬脾原因和處理方法:
1. 所使用的巢礎是不是中蜂規格巢礎,巢礎是否是意蜂蜂蠟製成(由於蜂蠟熬製時間短裡面還含有意蜂味道),巢礎有沒有質量問題,雜質太多。
2. 一般要求活框裝巢礎隨用時裝,如果安裝安置太久的活動框巢礎,蜜蜂接受度不高。
3. 活框巢脾和蜜蜂不對等,脾多蜂少,特別是蛋群,靈活減少巢脾和老脾。
4. 將蜂蜜1:1稀釋均勻塗抹在巢皮上,然後放在活框中間位置(蛋群不能使用),第二天觀察有沒有開始造脾。
蛋群養殖:
1. 換掉舊脾用新脾,或者將新舊巢脾都順著巢框割掉下半部分,只保留10㎝寬度,再豎向割掉兩邊巢脾留20㎝,然後塗抹蜂蜜在放在中間位置,一般一兩天時間就會在下面造新脾。
2. 同時蛋群要經常注意天氣突然降溫的影響,適當增加一些保溫材料,用隔板將蜂群控制在有限區域內,不要經常開箱檢查,特別是低溫和陰雨天氣。
3. 獎勵飼喂,每晚少量飼餵糖水,連續飼餵一個星期以上,同事注意關小和減少巢門口大小。
蜂群飛逃原因及預防:
1. 除了分蜂群外,一般飛逃是由於缺少蜂蜜,或者發生盜蜂嚴重。
2. 養殖環境嘈雜,經常開箱檢查造成蜜蜂應激過大,蜂桶在風口上,夏天溫度暴曬,冬天冷風直吹;這種情況下及時將蜂箱移到合適的位置飼養(避風向陽),風口位置一般以東方和南方為最佳,切記分口朝向不可以對著池塘,將蜂桶放在樹下、牆角邊,屋簷口都可以。
3. 蜂脾不對等,造成脾多蜂少,發生巢蟲嚴重,箱底蠟屑太多,巢蟲已經大面積上到活框。
4. 其他一些疾病,像爛籽脾,蜂蟎嚴重,檢查有沒有蜂蛹或者死掉幼蜂拖出經常從巢門口拖出;病害蜂一般是未羽化缺少某一部位成蟲,或者剛羽化的嫩蜂蛹,一些還活著但是翅膀發育不好不能飛行的幼蜂,在巢脾裡面直接就可以看到爛掉的幼蟲。
5. 蜂群飛逃前兩天就會開始減少產卵,升至不產卵,因此檢查蜂群有沒有新產蜂卵,如果沒有那就要注意蜂群逃跑。
6. 對於第3和4點疾病的解決辦法可以按照蛋群處理方法,經過1-2個月就可以恢復正常生產。
總結:中蜂最為投資少見效快的項目,但是養殖技術很關鍵,需要對每一桶蜜蜂記錄方便管理,熟練掌握每一桶蜂群的生活動態,做到有問題早處理;並且更要熟悉掌握大流蜜時間,及時春繁,結合自己實際情況不斷提升養殖經驗,利用有限資源產生最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