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是美國海陸空三軍最高長官,他當然有資格罷免軍隊的將領。美國總統是文職職位,但依據美國憲法第二條的規定:總統為合眾國陸海空軍的總司令,並在各州民團(國民警衛隊)奉召為合眾國執行任務時擔任統帥。既然如此,總統當然可以罷免任何一位美軍現役部隊的將領,包括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國防部長。可以說,美國總統的權利是很大的,可以與國會相抗衡。
歷史上,還真有美國軍隊的高級將領被美國總統罷免的例子,而且這個將領赫赫有名,就是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他是被時任總統杜魯門罷免了在軍隊的職位。
1951年4月11日凌晨1時,白宮秘書在緊急記者會上發布了一篇解職命令。當時的麥克阿瑟屢次發表與美國政府基本原則相左的聲明,已經讓杜魯門總統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原本計劃由陸軍部長向麥克阿瑟轉達解職通知,不料被無孔不入的媒體獲悉先捅了出去,如果麥克阿瑟搶先主動辭職,則杜魯門總統會很丟臉。於是,白宮搶先在凌晨時分發布了解職命令:
「陸軍五星上將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
我深感遺憾的是,我不得不盡我作為總統和美國武裝部隊總司令之職,撤銷你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遠東總司令和遠東美國陸軍總司令的職務。
你的指揮權移交給馬修·李奇微中將,立即生效,你有權發布為完成計劃前往你選擇的地點而必需的命令,關於撤換你的原因將在向你發布上述命令的同時公之於眾。」
之後,美國政府宣布了免職的原因,即麥克阿瑟「未能全力支持美國和聯合國的政策」。
之所以二戰名將麥克阿瑟被總統罷免了職位,不僅僅是因為他在東北亞戰場上作戰不利,也不僅僅是由於此寮目中無人,看不起總統得罪了杜魯門,而是因為麥克阿瑟極力鼓吹對新中國全面戰爭,甚至要發動核打擊,這樣就嚴重違背了美國政府的戰略。當時的美國政府無意與東方世界全面開戰,主要的資源投入在歐洲以抵禦蘇聯巨人。
麥克阿瑟在東北亞戰場上表現不佳,並不能證明他是一個飯桶。恰恰相反,麥克阿瑟不但不是飯桶,而是近代的一位傑出的將帥之才。他部署和指揮的仁川登陸之戰,是名列軍事教科書的神來之筆。
麥克阿瑟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有豐富的作戰指揮經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麥克阿瑟擔任了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論及戰功,麥克阿瑟僅次於另一個美軍五星上將尼米茲。可以說,麥克阿瑟的名字,在日本軍隊之中是一個讓他們聞風喪膽的名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結束之後,麥克阿瑟親自策劃、組織了著名的仁川登陸作戰,一舉扭轉了東北亞戰場的態勢,基本殲滅了北方軍隊的大部,堪稱軍事作戰史上的經典之作,被多國軍事學院列入經典戰役的教科書。可以說,作為一個屢次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麥克阿瑟被授予五星上將是名至實歸,而不是依靠做過西點軍校校長的老資格。當然,他曾經做過一段時期美國西點軍校的校長,門生故吏遍布軍政界,勢力也是很大的。這也是他敢於與總統叫板的底氣所在。
麥克阿瑟被打敗,不是說他能力不夠,也不是美軍戰鬥力差,而是我們的彭老總比他更加優秀,我們的戰士比敵人打得更加頑強!
就是這樣的一位軍界頂級大牛,在美國總統面前,也不過就是一紙文書即可以罷免。
打一個不恰當的比方,東廠廠公的權勢再滔天,失去了皇權的加持,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如果皇帝要廠公完蛋,他都不敢反抗。麥克阿瑟的權勢還不及廠公呢。何況,按照美國的憲法,美國軍隊不能干政,所以沒有發動軍事政變的可能性。美國總統罷免個把將領還是輕而易舉的。所以,麥克阿瑟在接到杜魯門的解除職位的命令之後,根本無力反抗,只能乖乖的交出手中的權利。
除了麥克阿瑟的例子,美國前國防部長馬蒂斯也是因為批評川普的政策,所以被川普罷免了職位。
不過,雖然美國總統可以罷免軍隊的將領,但是不能罷免國民警衛隊的軍官。
因為國民警衛隊的指揮權歸於聯邦各州。只有州長可以指揮的動國民警衛隊。當然,這也不是絕對。在緊急情況下,美國總統可以臨時接管國民警衛隊。不過,由於條件限制的很嚴苛,發生這種情況幾乎微乎其微。我們要記住,美國的各州州長和總統之間,他們並沒有上下級的關係,大家都是平級。聯邦各州有很大的自主權。所以,美國總統是不能直接指揮國民警衛隊的,當然不能罷免國民警衛隊的軍官。
作者:懷疑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