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1 號樓 4 樓消化內科東病區 6 病房 3 床,18 歲的姑娘蔡紫豔看著手機微信朋友圈裡不斷刷出的"新年快樂",眼中滿滿的都是笑意。
身患重疾的她,已經"死"過一回了。在走了近兩年的彎路後,把她折磨的瘦到皮包骨頭的怪病,終於被明確診斷——小腸克羅恩病。
腹部疼痛四處求醫
卻始終查不出原因
蔡紫豔家住江西上饒農村。因為家庭貧困,她在 16 歲那年就放棄了讀高中的機會,來到溫州的一個零件廠打工。
"我做的是電焊金屬開關的工作,我們這個工作做多少算多少,多勞多得。"蔡紫豔說自己很努力,每個月能賺 5000 多塊錢,她把 5000 塊寄給家裡,自己只留幾百塊錢夥食費。
18 歲的女孩正是愛美的年紀,可蔡紫豔身上的衣服都還是五六年前的。
她還有一個 15 歲的弟弟,正在讀初二。談起弟弟,她立馬流露出姐姐的擔當,"我不讀書沒關係,弟弟一定要培養好。"
命運似乎要繼續考驗這個懂事的女孩。
2017 年底,蔡紫豔出現肚子痛的病症,並伴隨嚴重的便秘,幾乎一個星期到十來天才能排便一次。她的肚子漸漸被無法消化的積食撐大,導致無法進食。"不吃還好,吃了就痛。"蔡紫豔說。
打那以後,蔡紫豔開始了無窮無盡的求醫之路。她跑了上饒、溫州、上海等地大大小小的醫院 15 家。
胃鏡做了、B 超做了,中藥西藥吃了個遍,各種各樣的檢查下來,醫生都查不出她腹痛的原因。所謂的治療也起不到任何作用,每次都無果而返,取而代之的是體重的急劇下降。
身高 165cm 的她,體重掉到只有 30 多公斤。很明顯,這是繼發營養不良的表現。
蔡紫豔骨瘦如柴,體重只有 70 斤
四處求醫讓本就貧窮的家庭更加捉襟見肘。無奈之下,蔡紫豔只能回到上饒老家,喝中藥保守治療。可遷延不愈的疼痛,讓她實在無法撐下去。
2019 年 7 月,在輾轉到衢州的一家醫院後,當地醫生為她做了腹部增強 CT。這一次檢查有了進展。醫生發現蔡紫豔持續腹痛問題可能並不是出在胃裡,而是在小腸。
當地醫生高度懷疑這是小腸克羅恩病,並建議她到省城浙大二院就診。
在近兩年的四處求醫後,蔡紫豔第一次聽到"克羅恩病"的診斷。然而此時,她已經虛弱不堪,家裡為她治病已花了 20 多萬元,四處欠下了債。
明確診斷後
卻因為敗血症進了 ICU
為了治好自己的病,2019 年 8 月初,蔡紫豔拖著虛弱的身子獨自坐上來杭州的高鐵,找到了浙大二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炎症性腸病專家陳焰。
住院進行一系列檢查後,蔡紫豔被明確是小腸克羅恩病,6 組小腸有 2 組發生狹窄。
"小腸克羅恩病常常被誤診或漏診,因為小腸臨近胃部,因此病人的描述也總和胃部不適相關。除了胃病,臨床上還常把克羅恩病誤診為功能性腸炎、闌尾炎和其他普通的消化道疾病。"陳焰說。
看著眼前和自己孩子一般大的姑娘瘦得只剩皮包骨頭,陳焰滿是心疼。要想做手術,她的營養狀況必須跟上才行。
陳焰為她制訂了詳細的治療計劃,並將她安排到專門有能力進行 IBD 慢病管理的南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受住院營養治療。
一個月內,蔡紫豔的體重增了 2.5 公斤,瘦到凹陷的臉蛋也慢慢飽滿了起來,這讓陳焰欣喜不已。
蔡紫豔拿著生病前的照片
營養到位了,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蔡紫豔回到浙大二院治療克羅恩病的外科專科病房等待手術。
可沒想到,就在手術前一晚,情況急轉直下——蔡紫豔突然高燒 40 多攝氏度,並出現中毒性休克的症狀,很快陷入昏迷。
"小腸克羅恩病到後來會發生腸穿孔,我們猜測她高熱、敗血症與慢性腸穿孔繼發感染有關。"
陳焰解釋,如果敗血症不及時救治,毒素進入血液系統,最終的後果是導致器官慢慢衰竭、組織壞死,直至死亡。此時此刻,必須進 ICU 進行搶救。
從 ICU 放棄治療後
她九死一生
躺在 ICU 裡的短短幾天,蔡紫豔在醫護人員的奮力搶救下,一步步被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然而每天兩三萬的醫療開支很快就把父母從老家"逼"到杭州。看著還在 ICU 病房裡昏迷的女兒,他們決定放棄治療。
8 月 31 日這天,昏迷中的蔡紫豔被轉移到平板車上推走,塞進了江西當地的救護車裡。當地農村有個習俗,人要"走"也得在家裡"走",要是在外面"走"了,就不能回家入土為安了。
敗血症感染還沒有治療結束,腸穿孔又需要手術了,否則只會更加惡化 …… 蔡紫豔的離開讓陳焰不敢想像後果。更何況,當時的她還在昏迷中,需要輔助呼吸設備維持 ……
9 月 3 日晚上,也就是蔡紫豔從 ICU 回家後的第 3 天,陳焰正在開會時手機震動了一下,當她點開看時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是蔡紫豔發來的簡訊,小姑娘還活著!
強烈的求生欲讓蔡紫豔再次聯繫上了陳焰。
這一次,虛弱的她帶著幾千塊錢依舊獨自前來。在老家的日子裡,蔡紫豔嘗試在醫療眾籌平臺上為自己籌集醫療費,可總共僅籌到 4000 多塊錢。
既然老天讓蔡紫豔挺過了這次劫難,陳焰想幫助她一起戰勝疾病。陳焰立刻和外科專家聯繫並留好了床位。
終於,在 12 月下旬,已經"死"過一回的蔡紫豔,在陳焰的幫助下回到了浙大二院,順利住進了消化內科。
克羅恩腸病從發病到確診
往往需要數月至數年
陳焰介紹,在過去的數年裡,有證據表明,在全世界範圍內克羅恩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從年齡階段來看,克羅恩病大多數發生在青壯年或青少年時期,患者常常出現腸梗阻、穿孔、出血等多種併發症,甚至需要多次手術,具有致殘性和不可治癒性。
因此,許多罹患此病的患者,需要承受身體和內心的雙重痛苦和折磨,生活質量嚴重受影響。
"此外,相比歐美國家,我國克羅恩腸病的發病率較低,醫生的診治經驗相對不足,特別是基層醫生及非專科醫生,這使得患者常常被誤診或漏診。
更有患者在數次手術後仍未明確診斷,使他們在就醫路上走了很多彎路,耗費了大量的精力和財力,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壓力。"陳焰說。
陳焰表示,蔡紫豔的手術相關治療費用在 15 萬元左右,"我們已經內部為她籌款,可離這個數字還有很大的差距。"
陳焰說,只要能順利度過手術這一關,蔡紫豔有很大的希望活下去。
來源:青年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