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林衝買刀「買禍」,楊志賣刀「賣罪」,難道只是巧合嗎?

2021-01-09 萬物皆是遺憾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650字,閱讀約4分鐘

在水滸江湖中,有些事情說不清楚,但為了提醒大家注意,會有重複的事件類型,告訴大家這裡有玄機。今天要說的是兩件大家耳熟能詳卻又容易忽略的「類似事件」,那就是林衝買刀,楊志買刀!

首先來看看林衝的購刀。當時,林衝正與高延內鬥智鬥勇,因為高延內糾纏林夫人。高延內卻「一力減十會」:我父親叫高俅!當然,我們先不糾纏,高亞娜是高俅的兒子,反正高俅對於高亞娜,已經決定要幹掉林衝,誘餌就是高俅珍藏的一把寶刀。

所以,這一天林衝正和魯智深喝完酒,來到街角,看見一個大漢,手裡拿著寶刀,拿著一根稻草,立在街上。大漢自言自語道:「我沒有遇到知道的人,我把寶刀跪下了。」

這句話有些損人,等於將林衝和呂秀蓮兩人,都圈內了。果然林衝回頭了。大漢見狀,立即拔出寶刀。書曰:明豔醒目,寒風凜冽,鬼神驚恐,奸黨膽裂。大虧難比,幹將莫邪自在。

林衝頓時喜出望外。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買下了那把寶刀。但高俅卻以「看刀」為由,將其誘入「白虎堂」。災難迫在眉睫……

和林衝一樣,楊志也是一位武功高強的軍官,卻因華石崗的倒臺而成為逃犯。剛好遇到宋徽宗特赦,於是楊志跑回京師。他想上上下下除掉它,重新做官。然而,高俅一句話就給了他沒有。

楊志花光了所有的錢,沒有達到目的。他甚至沒有錢花。最後,他不得不賣掉祖傳的寶刀。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定居的牛二,激怒了楊志,楊志一刀將牛二掰斷。

這很好。楊志柏又一次回到了起點,成為了一名罪犯。所以說楊志的「賣刀罪」來了。所以這時,問題也來了。

眾所周知,林衝買來的寶刀,其實就是高俅自己的。也就是說,高俅是整個水滸江湖最珍貴的愛刀人物。因為林衝曾說:「高太尉府中有一把寶刀,不肯教人亂看。我借了幾次,都不肯出來。」

既然如此,楊志為何不用祖傳寶刀獻給高俅呢?你楊志這次回京,不就是想得到高俅點頭,重新做官嗎?答案只能是:楊志知道林衝持刀進入白虎殿的事。

正因如此,它必將一鳴驚人,在水滸江湖不脛而走。其中一個著名的人物是林衝和高俅。第二次事件足夠激烈。林衝持刀進入白虎殿。三是有料可挖。林衝想要什麼?因此,這一定是一個轟動一時的事件。

那麼楊志又是如何敢於將自己的寶刀再次獻給高俅的呢?對於楊志這樣不明內情的人來說,這無異於「揭高俅的疤,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至此,其實有一點已經明白了,那就是無論是林衝買刀還是楊志賣刀,這兩件事都指向了高俅!都說出了水滸傳的真話:除了高俅,寶刀不能碰,碰的人都倒黴!那為什麼呢?

再回過頭來看,被楊志殺死的牛兒,外號毛蟲,發現是定居者。那麼在水滸江湖中,除了牛二,還有一個最著名的定居者。這是發跡前的高俅!也就是說,牛二和高俅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了連接。

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看看林衝買寶刀的動機。由於林衝已經知道高俅最愛寶刀,買刀時,正是他「與高延內鬥智鬥勇」,解除了危機。自然擒賊先擒王,只要安頓高俅,就會迎刃而解。

因此,完全有理由推斷,林衝買了一把寶刀,是為了「獻」給高俅,解除「高衙門危機」。卻誤入白虎殿,被高俅騙了……關鍵詞是「白虎堂」。牛二的外號叫「無毛蟲」。在古代,大蟲是老虎的別稱。

這又是一個巧合。安頓下來後,高俅和牛二又取得了聯繫。一次是巧合,兩次是巧合,還是巧合?如果再加上「寶刀」,這是三倍!還是巧合嗎?

最後,讓我們來解讀寶刀!高俅愛寶刀,或許是個人愛好。然而,在水滸傳的江湖中,林衝和楊志這兩個本想建功立業,為朝廷效力的高人,卻被一刀斬斷了希望,最終淪陷梁山。

答案已經出來了。水滸傳的標籤連在一起:無德無才的高俅,手持寶刀,坐鎮「白虎堂」。於是,「白虎堂」成了「無毛大蟲」,使能人,棟梁紛紛倒在草叢中。當楊志怒殺牛二時,宣布梁山108的誕生已不可逆轉……

這裡是《萬物皆是遺憾》,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相關焦點

  • 水滸傳:林衝買刀與楊志賣刀,兩口寶刀影射兩位豪傑
    林衝買刀與楊志賣刀的故事,有頗多相似之處,所以當我第一次讀到林衝買刀的故事時,甚至疑惑賣刀之人是否就是楊志,後來發現書中還另有楊志賣刀的回目,這種疑惑才不攻自破。林衝買刀的場景:那賣刀的大漢頭戴一頂抓角兒頭巾,穿一領舊戰袍,手裡拿著一口寶刀,插著個草標兒,立在街上。楊志賣刀的場景:楊志當日將了寶刀,插了草標兒,上市去賣,走到馬行街內,立了兩個時辰。
  • 水滸:楊志賣刀,恰恰反映了楊志人際關係極差,楊志註定一生孤獨
    在水滸傳中,楊志為什麼賣刀?而且這把刀是祖傳的寶刀,折合人民幣大概一百多萬吧。楊志賣刀,是楊志押運的花石綱在太湖裡翻了船。後來走高太尉的關係,把自己積攢的全部家當都給高俅送了禮了。不但沒有求個一官半職,還被高俅轟了出來。書中說,楊志走投無路,手中無錢才被迫賣刀。
  • 「讀與賞」《楊志賣刀》:一口寶刀引發的血案
    《楊志賣刀》 周東申 2018年一文本敘事《楊志賣刀》該作品為中國文學題材,故事內容選自《水滸傳》第十一回「梁山泊林衝落草,汴京城楊志賣刀」。講述了青面獸楊志因身上盤纏已然用盡,只好賣掉祖傳寶刀,卻被無賴牛二蠻橫糾纏搶寶刀,最終失手將牛二殺害的故事。
  • 楊志殺牛二屬於防衛過當不像是英雄事跡,這是《水滸》的敗筆嗎?
    要知道楊志在108將中排第17位,擔任的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牛二隻是地痞無賴一枚,二人實力一個在天上一個在陰溝裡,就算梁山排名末位的時遷、段景住對付牛二也綽綽有餘,楊志殺牛二,就是殺豬用牛刀,高射炮打蚊子。假如我們是作者,說不定會把牛二設計成一個很厲害的角色,難道一部名著連最簡單的「襯託」手法都不會嗎?
  • 水滸傳中楊志賣刀,他那把祖傳寶刀要價三千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人生之路起起伏伏,水滸傳中的英雄命運也是如此,就說林衝吧,起初是八十萬禁軍教頭,威風凌凌,可是沒多久,就變成了階下囚,發配充軍,要不是小旋風柴進舉薦,林衝能夠上得了梁山,還不知林衝的命運會走向哪裡!英雄也有落魄的時候,人生大多數是三分富,七分窮的過,英雄也有囊中羞澀的時候,因為英雄不做燒殺搶劫的勾當,所以為了度過難關,往往會變賣身上的物品,典型的例子就是秦瓊賣馬,楊志賣刀。青面獸楊志是楊家將的後人,是一個武舉,武功了得,曾任制使,因為護送花石綱失敗,被革職。後來楊志為了復官,千裡迢迢來到東京,可惜復官不成功。
  • 林衝買刀誤入白虎堂,勸君莫交無義郎
    林衝買寶刀,中了高俅的計。在電視劇《水滸傳》中,林衝和嶽父在回家的路上,迎面有一個大漢,穿著舊戰袍,手裡拿著一把寶刀,站在街上自言自語,說遇不到認識寶物的人,可惜了寶刀。林衝光顧著和嶽父說話,並沒有注意他,大漢見狀,又在背後說道這麼大的一個東京,竟然沒有一個認識軍器的!
  • 青海曲藝《林衝買刀》
    她演唱的下弦段子《林衝買刀》,婉轉優美、深沉抒情、哀怨憂傷,雖是單曲體,但唱腔多變,旋律自然流淌,毫無重複之感。板胡伴奏也是該唱段的一大特色,似哭似訴,哽哽咽咽,配合默契,風格獨特,百聽不厭。1961年,尕甘姐的《林衝買刀》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錄播,青海人民廣播電臺也多次錄播過她的唱段。文桂貞是青海省內深受廣大群眾愛戴和尊重的民間曲藝藝人。
  • 林衝買刀用一千貫,武松打虎知縣賞一千貫,一千貫相當於多少元?
    這裡補充一點,《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之人,《水滸》中的一些細節描寫其實用的都是元末明初的一些社會背景。所以,我們分析時還是以明初的物價作為衡量基礎。《日知錄》記載,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曾規定:一石米5貫錢。按照明制,一石大概相當於現在的150斤。
  • 小說《水滸傳》中,林衝買刀花了一千貫,相當於今天多少錢?
    小說《水滸傳》中的林衝,無疑是一個悲劇人物,原本好好的八十萬禁軍教頭當著,家中又有美麗賢妻,生活即使沒有大富大貴,那也是衣食無憂。但偏偏卻惹上高太尉這麼一個權貴,遭設計陷害,最終家破人亡。而林衝之所以中計,全因一把刀。
  • 水滸傳:楊志賣刀價格三千貫錢,折合人民幣多少?普通人就算了吧
    水滸傳:楊志賣刀價格三千貫錢,折合人民幣多少?普通人就算了吧文/萌萌的吳道靖一提到英雄好漢的故事,很多人的腦海中就浮現了《水滸傳》。這本小說是講述的就是一些英雄好漢的江湖故事,這些人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相信大家注意到他們每天生活中有一個細節就和別人不一樣。
  • 《水滸傳》誰的刀最厲害?武松和楊志的刀都沒有他厲害!
    無論是武松還是楊志,都無法與他匹敵。吳松馬的戰鬥力不容小覷。主要武器是刀。小說前半部分,西門慶被殺,張獨簡被砍。他不僅使用尖刀或腰刀或菊刀,後期還使用了兩把環刀。武松的刀法確實不錯,但是武松的刀並沒有砍出一個武林高手級別的人物。與楊志相比,他的刀法也稍遜一籌。所以,他的刀功不能排在《水滸傳》的前面。不能與關勝相提並論。
  • 楊志手中真的有寶刀嗎?——青面獸楊志的故事(之三)
    林衝他們正要把那擔行李挑回梁山,只見山坡下轉出一個大漢來,麵皮上老大一搭青記,腮邊微露些少赤須,挎口腰刀,挺著手中的樸刀,高聲喝道:「你那潑賊,將俺行李財帛哪裡去了?」林衝正愁找不到投名狀,肚子裡面窩著一團無名火,見楊志這樣急吼吼地衝過來,便也不答話,只是圓睜著怪眼,倒豎著虎鬚,挺著樸刀,搶將過來鬥這個大漢。
  • 林衝誤入白虎堂,不是誤入而是必入,如果說有誤,那就是在買刀上
    在具體的加害過程中,則出現了賣刀——買刀、請往——前往、一引——一入,欲離——被拿等一系列環節,而每一個環節的出現,又有其發展的必然性。三、如果說林衝有誤,那主要誤在買刀之事上。一旦買刀在手,以後的事情,便由不得林衝了。買刀是休衝邁進圈套的第一步。為了使林衝入套,設計者陸虞侯,是很動了一點腦筋的。
  • 解讀水滸108將丨天暗星青面獸楊志
    投名狀遇林衝,火併二龍山,迫殺牛二。 一刀一槍難封萌,運辱沒楊家。失生辰綱,謹慎失意,花石綱翻船。徵途路上,丹徒壯士扼腕。 楊志賣刀 綽號釋義: 楊志因麵皮上有老大一搭青胎記。 腮邊微露些赤須,性格又比較孤傲,言語很少, 故稱「青面獸」。
  • 從「三碗不過岡」到「楊志賣刀」,看水滸中的廣告宣傳
    只是武松酒量勝過常人,不然如何能置猛虎於死地,而揚名後世呢?「無三不過望」中的「望」字酒旗「無三不過望」說的是,當武松從施恩口裡聽到蔣門神諸般罪惡後,義憤填膺,定要痛打之,並提出了「無三不過望」的要求。什麼叫「無三不過望」?按武松的話就是「你要打蔣門神時,出城後,但遇著一個酒店便請我吃三碗酒。若無三碗時,便不過望子去。這個喚做無三不過望。」
  • 從《水滸傳》楊志賣刀談起
    從《水滸傳》楊志賣刀談起我們且先來看《水滸傳》中對「楊志賣刀」的描寫:當日將了寶刀插了草標兒,上市去賣。走到馬行街內,立了兩個時辰,並無一個人問。將立到晌午時分,轉來到天漢州橋熱鬧處去賣。……卻說牛二搶到楊志面前,就手裡把那口寶刀扯將出來,問道:「漢子,你這刀要賣幾錢?」楊志道:「祖上留下寶刀,要賣三千貫。」牛二喝道:「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你的鳥刀有甚好處,叫做寶刀?」
  • 與我兒共讀《水滸》七(又來一個運氣不好的武官楊志)
    可偏偏這林衝一身的好本領卻不能在他專業對口的崗位上去積極做出成績和貢獻,不是林衝不想愛崗敬業,而是他的領導因為其他私慾,要加害於他。如此以來,逼上梁山,這是《水滸》之中,第一個上了梁山的公務員。怎麼料想,這麼大的英雄想入梁山,卻也遭當時的梁山「一把手」的算計啊。這王倫算計的是什麼,是他文也不能,武也不行,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
  • 水滸中楊志賣把刀要價3000貫,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出來你都不信
    在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中,《楊志賣刀》也是一個著名的場景。被高太尉趕出皇宮指揮所的楊志,不得不插入一張草籤,低價出售他祖傳的珍貴刀具,因為他沒錢了。他想從惡棍牛二那裡偷窺,從而引發了另一場謀殺。楊志的寶刀切割銅和鐵,但刀刃沒有捲起來,頭髮吹得太多。因此,這是非常罕見和不尋常的。為此,他提出了3000滲透的價格,這也引起了人們的好奇。現在,3000滲透的價值是什麼?你不相信。
  • 魯智深是闊人,林衝是毒人,楊志是正人,水滸第一好漢天人是誰?
    水滸一百零八條好漢,如果打破水滸山寨排名重新排過誰是第一條好漢?很多人心裡宋江虛偽奸猾又毫無本事,卻在水滸梁山中穩坐第一把交椅,在小生看來是因為宋江是天生的政治動物,宋江這個人一看就充滿了政治的黑黴臭味,內心有太多黑暗的角落。但會玩政治的人做領袖也無話可說,梁山的排名裡關勝、呼延灼、柴進、李應等排在前十的也都充滿了政治考量。
  • 林衝為何買寶刀?排除兩種可能性,越難以置信越是答案
    《水滸傳》中林衝的故事雖然豐富精彩,但是隻字未提林衝有收藏寶刀的愛好!拋開林衝的愛好不談,林衝根本沒有能力收藏寶刀!換句話說,寶刀林衝收藏不起!楊志山窮水盡賣家傳寶刀的時候,他開出的價格是三千貫。(按照國家級教授李治安研究成果,換算一下,三千貫相當於今天的八、九十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