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650字,閱讀約4分鐘
在水滸江湖中,有些事情說不清楚,但為了提醒大家注意,會有重複的事件類型,告訴大家這裡有玄機。今天要說的是兩件大家耳熟能詳卻又容易忽略的「類似事件」,那就是林衝買刀,楊志買刀!
首先來看看林衝的購刀。當時,林衝正與高延內鬥智鬥勇,因為高延內糾纏林夫人。高延內卻「一力減十會」:我父親叫高俅!當然,我們先不糾纏,高亞娜是高俅的兒子,反正高俅對於高亞娜,已經決定要幹掉林衝,誘餌就是高俅珍藏的一把寶刀。
所以,這一天林衝正和魯智深喝完酒,來到街角,看見一個大漢,手裡拿著寶刀,拿著一根稻草,立在街上。大漢自言自語道:「我沒有遇到知道的人,我把寶刀跪下了。」
這句話有些損人,等於將林衝和呂秀蓮兩人,都圈內了。果然林衝回頭了。大漢見狀,立即拔出寶刀。書曰:明豔醒目,寒風凜冽,鬼神驚恐,奸黨膽裂。大虧難比,幹將莫邪自在。
林衝頓時喜出望外。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買下了那把寶刀。但高俅卻以「看刀」為由,將其誘入「白虎堂」。災難迫在眉睫……
和林衝一樣,楊志也是一位武功高強的軍官,卻因華石崗的倒臺而成為逃犯。剛好遇到宋徽宗特赦,於是楊志跑回京師。他想上上下下除掉它,重新做官。然而,高俅一句話就給了他沒有。
楊志花光了所有的錢,沒有達到目的。他甚至沒有錢花。最後,他不得不賣掉祖傳的寶刀。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定居的牛二,激怒了楊志,楊志一刀將牛二掰斷。
這很好。楊志柏又一次回到了起點,成為了一名罪犯。所以說楊志的「賣刀罪」來了。所以這時,問題也來了。
眾所周知,林衝買來的寶刀,其實就是高俅自己的。也就是說,高俅是整個水滸江湖最珍貴的愛刀人物。因為林衝曾說:「高太尉府中有一把寶刀,不肯教人亂看。我借了幾次,都不肯出來。」
既然如此,楊志為何不用祖傳寶刀獻給高俅呢?你楊志這次回京,不就是想得到高俅點頭,重新做官嗎?答案只能是:楊志知道林衝持刀進入白虎殿的事。
正因如此,它必將一鳴驚人,在水滸江湖不脛而走。其中一個著名的人物是林衝和高俅。第二次事件足夠激烈。林衝持刀進入白虎殿。三是有料可挖。林衝想要什麼?因此,這一定是一個轟動一時的事件。
那麼楊志又是如何敢於將自己的寶刀再次獻給高俅的呢?對於楊志這樣不明內情的人來說,這無異於「揭高俅的疤,在別人的傷口上撒鹽」。
至此,其實有一點已經明白了,那就是無論是林衝買刀還是楊志賣刀,這兩件事都指向了高俅!都說出了水滸傳的真話:除了高俅,寶刀不能碰,碰的人都倒黴!那為什麼呢?
再回過頭來看,被楊志殺死的牛兒,外號毛蟲,發現是定居者。那麼在水滸江湖中,除了牛二,還有一個最著名的定居者。這是發跡前的高俅!也就是說,牛二和高俅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了連接。
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再來看看林衝買寶刀的動機。由於林衝已經知道高俅最愛寶刀,買刀時,正是他「與高延內鬥智鬥勇」,解除了危機。自然擒賊先擒王,只要安頓高俅,就會迎刃而解。
因此,完全有理由推斷,林衝買了一把寶刀,是為了「獻」給高俅,解除「高衙門危機」。卻誤入白虎殿,被高俅騙了……關鍵詞是「白虎堂」。牛二的外號叫「無毛蟲」。在古代,大蟲是老虎的別稱。
這又是一個巧合。安頓下來後,高俅和牛二又取得了聯繫。一次是巧合,兩次是巧合,還是巧合?如果再加上「寶刀」,這是三倍!還是巧合嗎?
最後,讓我們來解讀寶刀!高俅愛寶刀,或許是個人愛好。然而,在水滸傳的江湖中,林衝和楊志這兩個本想建功立業,為朝廷效力的高人,卻被一刀斬斷了希望,最終淪陷梁山。
答案已經出來了。水滸傳的標籤連在一起:無德無才的高俅,手持寶刀,坐鎮「白虎堂」。於是,「白虎堂」成了「無毛大蟲」,使能人,棟梁紛紛倒在草叢中。當楊志怒殺牛二時,宣布梁山108的誕生已不可逆轉……
這裡是《萬物皆是遺憾》,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