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內攀升至2238家,年底有望達2800家

2020-12-14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27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濟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大幅提升,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609家增加至2019年的2238家,年底有望達到2800家。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55.24%

濟南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呂建濤介紹,濟南科技產業新動能加速發展。

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先後出臺《濟南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濟南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通過採取加大培訓、政策引導、市區聯動,部門配合等多種措施,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大幅提升,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2015年的609家增加至2019年的2238家,年底有望達到2800家。分層次實施企業備案制度,獨角獸、準獨角獸、瞪羚企業數量居全省首位。截至今年9月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55.24%,比「十二五」末的42.63%增長近13個百分點。

二是大數據產業發展持續提速。100萬平米大數據產業基地正在加快建設,阿里雲創新中心、浪潮大數據雙創基地、百度創新中心相繼開業運營;加快培育數字產業生態,支持浪潮集團積極打造中國「算谷」。加快建設濟南市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海康威視、頤高、甲骨文、京東等一批「AI國家隊」、人工智慧獨角獸企業和項目、「山東省數字媒體金融創新創業共同體」園區先後落地。

三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培育。量子雷達、量子晶片在濟南實現產業化,全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委員會落戶濟南,全球首個可移動量子衛星地面站在濟南與「墨子號」衛星對接成功。北鬥導航、航天科技、人工晶體等尖端項目相繼落地,新一代神威E級原型機系統在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正式啟用,全球首家國家超算中心科技園建成啟用,2019濟南國際超級計算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辦。重汽全球首款無人駕駛電動卡車投入運營,伊萊特重工直徑16米的無縫軋環機打破世界紀錄,浪潮集團獲批全省首家雲計算裝備產業創新中心,齊魯製藥位居2020中國藥品研發綜合實力第四位。

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了近10倍,躍居全省第一

呂建濤介紹,五年來,科技創新創業環境持續優化。

一是創新創業孵化載體不斷優化。「十三五」期間,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由24家增長到55家;打造「泉城眾創空間」品牌,全市眾創空間由61家增長到139家。制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高質量發展專項政策,構建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

二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不斷加速。打造科技金融大廈,引入「評保貸投易」五位一體服務模式,全力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已經打造成為省會濟南最具活力的雙創共同體,自2017年運營以來評估專利金額達6.8億元,累計發放科技貸款約60億元。省市共建山東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成功揭牌,構建成果轉化「1+6+N」平臺,打造全省技術轉移樞紐和策源地,成立以來掛牌金額達48.60億元,成交金額29.24億元。五年來,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從31億元增至304億元,增長了近10倍,躍居全省第一。加快推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牽頭成立省會經濟圈科技創新聯盟,全力推動省會經濟圈城市一體化發展。

三是科技創新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制定出臺了「科技新11條」「高校20條」「濟南人才新政30條」、科技創新券制度、科技服務業發展規劃等,以及50餘項配套實施細則,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圍繞國家自創區建設,推進高新區放權改革創新試點,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重點圍繞山東自貿區濟南片區建設等,積極制定出臺自貿區科技創新政策。

相關焦點

  • 江西高新技術企業達5115家
    ■ 江修興、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左陽天/文12月14日,記者從江西省創新型省份建設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江西高新技術企業規模大幅增長,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5115家,入國家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6416家。
  • 省工信廳公示2020年度瞪羚、獨角獸企業 濟南66家企業登榜
    新時報記者梳理公示名單發現,濟南有66家企業登榜,其中,山東天嶽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望成為繼華熙生物、浪潮雲、中商惠民之後,濟南第4家獨角獸企業。372家擬確定為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中,濟南企業達65家。濟南市工信局中小企業發展處副處長崔旭峰介紹,從擬確定為省級瞪羚企業的數量來看,濟企數量居全省首位。
  • 湘西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達32家
    湘西網9月28日訊(張術傑 向雅生)近日,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公布了《湖南省 2020 年第一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湘西經開區9家企業(其中6家新增,3家覆審)榜上有名,至此,湘西高新區高新技術企業達32家,為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再添生力軍。
  • 蘇州今年淨增高新技術企業2720家 增量、增幅均創新高
    高企近萬家、增幅超六成,臨近年底,蘇州亮出一份搶眼的創新成績單!據最新統計,蘇州今年有4196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佔全省認定總數的31.9%,列全省首位;認定企業數超過省定目標1092家,完成率達112.6%;超過蘇州市爭先目標720家,完成率達108%;現有有效高新技術企業9772家,數量居全省第一、全國第五。
  • 樂至新增2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12月24日,記者從樂至縣經科信局獲悉,今年該縣2家企業被新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佔資陽市新認定高企總數的50%,位居全市第一。據了解,近年來,該縣大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
  • 經開區高新技術企業數突破200家
    2020年,經開區分兩批共組織95家企業參加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通過86家,淨增長32家,淨增長率達18.7%。截止12月,經開區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203家,總量突破200家。 近年來,科創局通過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培訓會、實地走訪指導企業申報、加強申報材料審查指導等多項措施,提高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積極性,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增加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助推經開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 重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569家
    華龍網2月2日9時50分訊 記者從重慶市人民政府官網獲悉,經全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審查,中國醫藥集團重慶醫藥設計院等832家企業日前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有效期3年。  此次獲認定的832家高新技術企業中,有569家為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63家則是通過覆審,繼續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 徹查「近三年」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
    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可能不再是稅之驕子根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官網發布的信息統計,2020年至今,共有135家高企被取消資格,其中有85家企業還被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符合認定條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稅收優惠的稅款。
  • 疫情防控綜合保險助力瑞安2800家企業復工復產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網作者:王兆奇3月3日,溫州瑞安市舉辦了簡約的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綜合保險籤約儀式。儀式上,瑞安市金融工作服務中心、人保財險瑞安支公司、湧嘉保險經紀溫州分公司共同籤署了《瑞安市復工復產企業疫情防控綜合保險合同》。該保險以瑞安市政府作為投保人,由市財政出資,為該市符合條件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2800家企業統一投保,保險期限為6個月。除負面清單外的其他企業參保的,瑞安市政府按保費的50%、最高不超過10萬元予以補助。
  • 錦州凌河區又新增2家高新技術企業
    科技創新日前,科學技術部火炬中心官網公布了2020年遼寧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名單,我區遼寧中科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遼寧飛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業入選。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工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企業需求、聚焦「8+3」產業,不斷優化企業創新梯隊,加快培育創新能力強、發展速度快、專業領域新、市場潛力大的中小企業,集聚各類資源,提供精準服務,激發我區企業高速成長的潛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 濟南將迎第4個獨角獸企業,省級瞪羚企業擬再增65家,領跑全省
    新時報記者梳理公示名單發現,濟南企業山東天嶽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繼華熙生物、浪潮雲、中商惠民之後,濟南第4家獨角獸企業。372家擬確定為2020年度山東省瞪羚企業中,濟南企業達65家。濟南市工信局中小企業發展處副處長崔旭峰介紹,從擬確定為省級瞪羚企業的數量來看,濟企數量居全省首位。
  • 巴州區新增4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近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先後公示了四川省2020年第一批、第二批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巴中市巴州區4家企業上榜,分別是:四川巴食巴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四川琳宸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巴中市皓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巴中長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東莞39家上市後備企業名單出爐,高新技術佔半壁江山
    日前,東莞市政府官網公示了「東莞市第十四批上市後備企業名單」,共有39家企業入選。從區域分布來看,本次上市後備企業名單分布較均勻,分布在全市16個鎮街(園區)。其中,今年入選最多的是松山湖,數量達7家,其次是南城,數量為5家,東城、厚街、塘廈並列第三,數量均為4家。
  • 我市高新技術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 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766家
    「十三五」期間,我市把培育和發展科技創新型企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氣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結出累累碩果。 全部產品均為自主研發,其中多種產品技術為國內首創、國際領先,已獲得國家專利50餘項,出口至88個國家和地區。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永利雷射產值連續3年實現30%以上增長,2019年實現產值1.2億元,2020年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企業積極應對,前三季度實現產值近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外貿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2%,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 26家甬企上榜!2020年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榜單發布
    2020年新上榜的29家百強企業中,有12家來自新材料技術行業,佔新上榜企業的41.4%。這12家新晉百強企業中,有6家來自寧波,寧波新材料技術行業發展勢頭迅猛。受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協會委託,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組織開展此次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評價工作。通過多指標的綜合對比,評選出2020年浙江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
  • 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實現三年倍增計劃
    新增雛鷹企業83家,瞪羚企業6家10日,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在剛剛公布的「2020年遼寧省新型創新主體名單」中,我市新增雛鷹企業83家,新增瞪羚企業6家。此次我市的遼寧沈車鑄業有限公司、鞍山華信重工機械有限公司、遼寧福瑞達建築科技有限公司、臥龍電氣集團遼寧榮信電氣傳動有限公司、鞍山創鑫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鞍山海得隆防腐工程有限公司闖入瞪羚企業名單 。
  • 今年阜陽新增146家高新技術企業
    昨日,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今年共有146家企業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阜陽市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72家,比去年淨增75家,同比增長25.3%,比2015年增加3.6倍。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阜陽市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
  • 濟南總部企業已達179家!Ta們,為啥把大本營扎在山東?
    在2020年年尾,經濟導報記者走訪了落戶山東的多家總部經濟企業,請他們談談落戶後的獲得感。「紮根」濟南「2019年底,京東健康確定了全國布局的總體戰略,擬在全國主要省份建立區域總部,將京東健康旗下各板塊快速布局、發展。
  • 山東新增5家獨角獸企業 總數達13家!解碼山東新經濟力量成長背後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近日,山東省工信廳官網公布2020年度山東省獨角獸企業名單,山東天嶽先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上榜。記者注意到,自「獨角獸企業」寫入2018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山東獨角獸企業總數已累計達到13家。其中,濟南和煙臺4家,青島5家。
  • 去年我市560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 累計有效高企數量達1582家
    江門日報訊 (見習記者/彭曉玲) 日前,省科學技術廳、省財政廳、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公布了廣東省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名單,全省共有10525家企業被認定為廣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