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並與時俱進、不斷豐富的科學理論,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西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將「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項重大任務之一,強調「要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力踐行「兩山」理論,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
提高政治站位
突出「兩山」理論指導地位
綠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銀山,「常青樹就是搖錢樹」。「兩山」理論打破了把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對立的二元思維,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互促共進、加快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綠水青山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兩山」理論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怎樣更好順應和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新期待的深入思考。只有始終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才能真正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生態文明建設更現代、更形象、更樸素的話語表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應該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尋求永續發展之路」,「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這個樸素的道理正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認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已經成為一個影響深遠的形象話語,在世界範圍、國際社會產生了廣泛影響與共鳴,為生態文明建設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獨特貢獻。
貫徹新發展理念
把握「兩山」理論內涵要求
一是以新思想引領新發展。隨著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群眾「盼環保」「求生態」,對清新的空氣、乾淨的水、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要求越來越高,綠色發展已經成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必須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讓綠色成為普遍形態,繪好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二是以新路徑培育新動能。積極推動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紮實開展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加快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創新「飛地經濟」模式,著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產業結構,推動生態要素向生產要素、生態財富向物質財富轉變,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大動脈。
三是以新機制激發新活力,積極優化創新生態,深化市場化改革,運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強生態環境科技自主創新,加快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創新生態補償金融服務,提高生態資源市場化程度,構建完善的第三方生態環境評估制度,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
堅持高標準保護
推動「兩山」理論落地開花
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覆蓋全省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落實生態補償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完善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機制,構建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積極助推高質量發展。樹立「抓環保就是抓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謀劃實施一批踐行「兩山」理論的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大力扶持民營經濟,壯大生態環保產業,主動服務企業綠色發展,充分發揮生態環境保護的引導、優化和促進作用,釋放「綠色驅動力」效應。
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落實資源有償使用、總量管控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標準體系。大力培育綠色工廠、園區、產品、供應鏈,以重大生態、綠色關鍵技術的顛覆性變革,推動生態生產力巨大飛躍、綠色產業結構逐步形成。大力弘揚生態文明風尚,持續構建綠色交通體系、推廣綠色建築、建設低碳社區,讓綠色消費、出行、居住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
加大生態環境問題治理力度。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強化大氣汙染區域聯防聯控,延續和深化「清零」環保品牌,全面消除汾河流域國考劣Ⅴ類斷面水質,確保實現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在三晉大地描繪出山青、水秀、河暢、岸綠、景怡的美麗風光。
作者系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