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石一復
自然分娩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躺著生、站著生、蹲著生、跪著生、趴著生、坐著生、泡在水中生等。目前,最為傳統的分娩方式仍然是躺著生。
實際上,各種分娩方式各有優缺點,具體如何選擇,主要應根據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定,比如:
1. 要考慮各種分娩方式對母嬰的近期和遠期影響,如產婦會陰破裂、盆底損傷等和嬰兒因分娩導致的相關影響。
2. 產婦的身體條件,包括初產或經產、產力、會陰體的高低和大小、恥骨弓角度、恥骨高低、陰道彈性等。
3. 胎兒狀況,包括體重、胎齡、頭圍、有無窒息、胎位等。
4. 醫護人員的數量和水平、對各種分娩方式的認識和態度,醫院的環境、設備條件等。
躺著生
01
躺著生即傳統的臥位分娩,相對而言,這種分娩方式有利於保護產婦的會陰,減少盆底損傷,產婦生後恢復較快。人類對臥位分娩已有千百年的經驗積累,因此這種方式至今仍佔主導地位。
站著生、蹲著生、跪著生
02
站著生是國外古代的傳統分娩方式,而跪著生見於古埃及法老宮中的一座浮雕,描繪埃及末代女王克婁巴特跪著分娩,周圍有數名婦女為其接生。站著生、蹲著生、跪著生均不利於保護會陰,所以陰道甚至肛門、直腸撕裂者甚多。不過,2014年12月,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家庭產房內有一位26歲的初產婦,母胎條件均好,產力強、產程進展快,產婦在活動區走動後回到床邊已無力上床繼續分娩,結果站著生了個3320克的男寶寶,但會陰及盆底有無損傷未見報導。據說,站著生、蹲著生可利用地心引力,同時便於產婦用力,可縮短產程。
坐著生
03
坐著生需要有專門的坐式分娩椅,不是每家醫院都有,更不是每位產科醫護人員都會如此接生。
水中分娩
04
水中分娩是在分娩發動後讓產婦浸泡在水中,醫院有特製和專用的分娩池、浴缸,也有在大海中甚至冰窟窿內分娩的記載。水中分娩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我國首例嘗試水中分娩的產婦於2003年在上海市長寧區婦幼保健院順利分娩。
目前認為,分娩時受地心引力影響,同時水的浮力和溫熱作用可使產婦在第一產程減少疼痛,縮短產程。水中分娩有適應證,只限於足月單胎、沒有併發症和合併症、經監測母胎均正常、估計胎兒體重不超過3500克的情況,適合者可試行。
但是,水中分娩受到諸多因素限制,如水溫和水位控制、產婦體位、升降行動裝置等,也有很多不利因素,如不能很好地保護會陰、無法估計出血量、與一般分娩不同的新生兒口鼻黏液處理體位和方式等。
專家提醒
每種分娩方式都有其優缺點,醫療機構的宣傳應符合國情,切莫誇大某種分娩方式的好處。孕產婦不應趕時髦,切勿隨便自作主張要求採用什麼方式分娩,應慎重考慮醫務人員的建議。預產期前,孕婦應學習和掌握分娩知識,做好分娩準備,分娩前做好個人清潔工作。如果能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下、有家屬陪伴分娩,有助於營造更溫情輕鬆的氣氛,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必要和有條件時,可在導樂分娩師的指導下或適當麻醉下,減少痛苦,安全分娩。
精彩文章回顧
訂閱2020全年《大眾醫學》雜誌(掛號寄送),請點下圖
微信號:popular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