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站、蹲、跪、坐、水中…… 生孩子,哪種方式好

2021-01-13 騰訊網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教授石一復

自然分娩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躺著生、站著生、蹲著生、跪著生、趴著生、坐著生、泡在水中生等。目前,最為傳統的分娩方式仍然是躺著生。

實際上,各種分娩方式各有優缺點,具體如何選擇,主要應根據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定,比如:

1. 要考慮各種分娩方式對母嬰的近期和遠期影響,如產婦會陰破裂、盆底損傷等和嬰兒因分娩導致的相關影響。

2. 產婦的身體條件,包括初產或經產、產力、會陰體的高低和大小、恥骨弓角度、恥骨高低、陰道彈性等。

3. 胎兒狀況,包括體重、胎齡、頭圍、有無窒息、胎位等。

4. 醫護人員的數量和水平、對各種分娩方式的認識和態度,醫院的環境、設備條件等。

躺著生

01

躺著生即傳統的臥位分娩,相對而言,這種分娩方式有利於保護產婦的會陰,減少盆底損傷,產婦生後恢復較快。人類對臥位分娩已有千百年的經驗積累,因此這種方式至今仍佔主導地位。

站著生、蹲著生、跪著生

02

站著生是國外古代的傳統分娩方式,而跪著生見於古埃及法老宮中的一座浮雕,描繪埃及末代女王克婁巴特跪著分娩,周圍有數名婦女為其接生。站著生、蹲著生、跪著生均不利於保護會陰,所以陰道甚至肛門、直腸撕裂者甚多。不過,2014年12月,杭州市婦產科醫院家庭產房內有一位26歲的初產婦,母胎條件均好,產力強、產程進展快,產婦在活動區走動後回到床邊已無力上床繼續分娩,結果站著生了個3320克的男寶寶,但會陰及盆底有無損傷未見報導。據說,站著生、蹲著生可利用地心引力,同時便於產婦用力,可縮短產程。

坐著生

03

坐著生需要有專門的坐式分娩椅,不是每家醫院都有,更不是每位產科醫護人員都會如此接生。

水中分娩

04

水中分娩是在分娩發動後讓產婦浸泡在水中,醫院有特製和專用的分娩池、浴缸,也有在大海中甚至冰窟窿內分娩的記載。水中分娩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我國首例嘗試水中分娩的產婦於2003年在上海市長寧區婦幼保健院順利分娩。

目前認為,分娩時受地心引力影響,同時水的浮力和溫熱作用可使產婦在第一產程減少疼痛,縮短產程。水中分娩有適應證,只限於足月單胎、沒有併發症和合併症、經監測母胎均正常、估計胎兒體重不超過3500克的情況,適合者可試行。

但是,水中分娩受到諸多因素限制,如水溫和水位控制、產婦體位、升降行動裝置等,也有很多不利因素,如不能很好地保護會陰、無法估計出血量、與一般分娩不同的新生兒口鼻黏液處理體位和方式等。

專家提醒

每種分娩方式都有其優缺點,醫療機構的宣傳應符合國情,切莫誇大某種分娩方式的好處。孕產婦不應趕時髦,切勿隨便自作主張要求採用什麼方式分娩,應慎重考慮醫務人員的建議。預產期前,孕婦應學習和掌握分娩知識,做好分娩準備,分娩前做好個人清潔工作。如果能在溫馨舒適的環境下、有家屬陪伴分娩,有助於營造更溫情輕鬆的氣氛,促進分娩的順利進行;必要和有條件時,可在導樂分娩師的指導下或適當麻醉下,減少痛苦,安全分娩。

精彩文章回顧

訂閱2020全年《大眾醫學》雜誌(掛號寄送),請點下圖

微信號:popularmedicine

相關焦點

  • 站、趴、蹲……6種分娩姿勢揭秘,各有好處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前問:你所知道或者用過的生孩子姿勢是哪種?相信不少人的回答都是「仰臥位」,現在醫院裡絕大多數孕婦都是躺著生的,大部分人又怕疼選擇了剖腹產,也幾乎沒有人知道還有其他的順產姿勢。
  • 會拍照的人,坐、躺、蹲、跪都出片!
    1.解鎖拍照新姿勢:坐  一個人拍照,面對鏡頭的時候,難免會有點緊張,但可塑性更強。  為了緩解站軍姿一樣的僵硬,坐下來或許更輕鬆自在一點。  3.解鎖拍照新姿勢:蹲  蹲拍跟坐拍同理,也很適合小個子姑娘。
  • 古代人的智慧你不懂:站著也能生孩子!「豎式分娩法」更有優勢
    用我們現在固有的思維,生孩子一定是躺著的,而在遙遠的古代,女性生孩子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所以想要讓女性順利讀過這道「鬼門關」,於是就想出了「豎式分娩方法」。之前大火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電視劇中,其中明蘭就是站著完成了分娩過程。
  • 臀部鍛鍊動作推薦:跪蹲
    也就是我們人體最基礎動作之一髖關節鉸鏈「Hip Hinge」  今天要給大家一個不常見的臀部鍛鍊動作:跪蹲  這是一個不錯的動作!或許你沒有看見有很多人在健身房做,但你絕對值得嘗試一下!它會讓你的臀部有不一樣的刺激。  跪姿限制了膝蓋參與的幅度!減少大腿前側的參與!讓你體會基礎的伸髖力量!感受臀部發力!
  • 蹲還是坐?上廁所的正確姿勢,今天給你落定了
    蹲式:更容易排便 南京市第一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姚平說,從生理結構上來說,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體生理,理論上來說排便應該更順暢。這主要是因為人在下蹲時,腹部的壓力比坐著時要大,這能減少腹部用力,對排便有幫助。另有專家稱,腹部的擠壓也能促進排便。 但說蹲式絕對比坐式好,這又是不對的。
  • 武術中的蹲功、跪功健身法
    蹲功蹲功可增強腿部力量,腰強腿壯,延緩衰老。「人老先從腿上衰」。常做蹲功,可增強周身血管舒縮功能。由於血液衝擊,對血管與管壁收縮放鬆,周身血液循環系統得到活血作用,使血管富子彈性和柔力。對血管硬化、心慌、氣短、自汗、乏力等現象可得到改善,為預防腦血管意外等疾病的突然發生是一種很好的預防功法。經修煉並可使內分泌和腎功能增強,並促使脂肪消耗,減肥健美,以及出神行之功.
  • 孕婦四種分娩姿勢,哪種更容易順產?不見得是常見的仰臥式
    哪種分娩姿勢更容易順產?很多寶媽會毫不猶豫選擇仰臥式,我們見到的大多數生產姿勢也是這種,可在實際的分娩時,這卻不是唯一的選擇,還有三種姿勢比較少聽到,助產士也會用到呢。分娩時可能不會一個姿勢用到底分娩其實是因人而異,就比如說,大多數人選擇右手拿筷子,可是也有人使不慣右手,非要換左手,或者直接用勺子,這是一個道理,分娩姿勢也一樣,生產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孕婦覺得哪種姿勢能夠使上力,能夠緩解疼痛,只有自己最清楚,助產士要做的就是配合孕婦,讓順產變得更加順利而已。
  • 蹲久了,猛地站起來會感覺「眼前一黑」,跟貧血、血壓到底有關嗎
    張女士今年56歲,前段時間在樓下陪孫子玩耍,蹲時間長了猛地站起來,突然感覺眼前發黑,一頭栽到了地上。後來被送到附近醫院診治,索性問題不大,休息一段時間就沒事了。有時候是躺時間長了,有時候是蹲久了,突然起身很容易發生眼前一黑,頭腦眩暈的情況。等到過幾十秒或幾分鐘之後,又什麼事情都沒有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有人說,貧血的人容易頭腦眩暈,還有人說是高血壓或低血壓導致的,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蹲久了,猛地站起來會「眼前一黑」,這種情況被稱為「體位性低血壓」或「直立性低血壓」。
  • 蹲、跪、盤坐傷膝蓋?你錯了!護膝3運動,促進軟骨健康
    蹲、跪、盤坐很傷膝?你錯了!彎太快,才會傷膝蓋當膝蓋彎曲角度30~60度時,軟骨會開始互相摩擦,當膝蓋彎曲角度超過60度,會磨損破壞軟骨。所以,為什麼久坐不好?因為久坐時,膝蓋彎曲大部分都是90度,在這個角度時,內側皺襞會被臏骨跟股骨夾住擠壓到,時間一久,膝蓋就會慢慢酸痛。
  • 站著還是坐著,哪種方式更減肥?
    核心提示:根據開放獲取期刊PLOS ONE上發表的最新研究,一個人的身體成分可能會影響他們坐著和站立時所消耗的能量之間的差異。此外,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人們站立時比坐著或躺著時消耗的能量更多。   根據開放獲取期刊PLOS ONE上發表的最新研究,一個人的身體成分可能會影響他們坐著和站立時所消耗的能量之間的差異。此外,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人們站立時比坐著或躺著時消耗的能量更多。
  • 準媽媽「坐、站、走、躺」的正確姿勢
    隨著胎寶寶在肚子裡越來越大,準媽媽在各方面的行動一定感到越來越不適應,孕媽媽的行動應當以「慢」為主;懷孕早期,由於胎盤尚未發育完善,因而容易發生流產,所以要注意避免腹部受到擠壓;到了孕中期,尤其是孕晚期,膨脹的子宮會影響孕媽媽的日常行動,為了胎兒和自己的建康、孕媽媽的坐立行走最好能以正確的姿勢進行準媽媽正確的坐姿1.要後背挺直穩穩地坐在椅子上
  • 拉筋動作跪躺功練習方法
    跪躺功許多學員都無法掌握練習時的技巧,跪躺5分鐘,鍛鍊到我們腎經、肝經、膀胱經,故而這個動作是開筋的重要動作之一 雙腿併攏呈跪姿,臀部坐在小腿上,上身保持挺直,此時,腳背是貼床的,腳心向上。跪下之後,用雙手在身後撐住,慢慢試探往後躺。
  • 潮汕女人坐月子必備!坐月子吃哪種魚膠最好?
    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母愛無私,也是人們走到哪都放不下的牽掛,做母親是人生的大事件,懷胎十月小天使誕生,媽媽們為了孩子甘願付出所有,生孩子面臨的更是身材走樣,身體變差等等問題。女性坐月子期間,身體極度虛弱,很容易受到各種病毒侵襲。
  • 拍照姿勢全攻略,遮臉、墊腳、蹲拍、側坐,這9個姿勢拍照美美的
    很多人都是喜歡拍照的,但是並不是都能拍得很好看,想要拍照好看,小編覺得應該學會一些拍照姿勢攻略,這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9個拍照姿勢,讓大家拍照的時候,知道什麼時候遮臉、怎麼去墊腳、蹲拍和側坐能拍照好看,大家學起來。
  • 分娩方式原來不只一種,很多姿勢第一次聽說,全部知道的算我輸!
    然而,隨著現如今醫療技術水平的快速提高,新型的分娩方式也開始多了起來。其中常見的主要有跪式、立式、坐式以及蹲式這幾種。在這裡我們所說的分娩方式,是指在進入產房後的生產的第二階段,在這個階段如果仍然使用傳統的分娩方式,會有很多弊端開始顯現出來。
  • 教你5種蹲法,鍛鍊全身
    既不是躺,也不是坐,而是——蹲。 醫學研究發現,人們蹲的姿勢與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非常相像,這是人類尋求舒適和庇護的本能姿勢。它既能讓我們身體放鬆,又能給予內心足夠的安全感。
  • 每日好物:入手人體工學系列,坐、臥、躺、靠都要更舒適~
    所謂人體工學,在本質上就是使工具的使用方式儘量適合人體的自然形態,這樣就可以使用工具的人在工作時,身體和精神不需要任何主動適應,從而儘量減少使用工具造成的疲勞。家具中經常見到的人體工學產品種類有很多,比如:人體工學座椅、人體工學沙發、人體工學床墊等等,都是為了我們能夠以更舒適的姿勢,坐、臥、躺、靠,防止並有效減輕肌肉的勞損,保持一種對使用者而言舒適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