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還是坐?上廁所的正確姿勢,今天給你落定了

2021-01-19 湖南在線

在上廁所這件每天必做的大事上,一直都有一個讓無數人思索良久、愁腸百結的問題,那就是:我到底是該蹲還是坐呢?


不要不好意思開口,只要你敢開口,小編就敢回答你!

一個一個來說。

蹲式:更容易排便

南京市第一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姚平說,從生理結構上來說,蹲式的排便更符合人體生理,理論上來說排便應該更順暢。這主要是因為人在下蹲時,腹部的壓力比坐著時要大,這能減少腹部用力,對排便有幫助。另有專家稱,腹部的擠壓也能促進排便。

但說蹲式絕對比坐式好,這又是不對的。比如下蹲時間長了,肛門周圍靜脈回流會受到影響,長期後長痔瘡的風險就加大了。

那坐式呢?

坐式:減輕腿部壓力

「坐便是社會發展趨勢下的選擇,只要慢慢形成了習慣,坐便也是理想排便方式。」

北京市回民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師、北京中西醫結合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朱鋼介紹,坐著確實相對更加舒服,對腿部的壓力較小,時間長了也不會出現腿部發麻等情況。

坐式排便不會增加患上便秘、痔瘡、大腸炎、闌尾炎和結腸癌等疾病的風險。便秘的人無論坐式還是蹲式都會便秘,只是蹲式或許可以使便秘的人更輕鬆一點。

還有腳踩小板凳這一式?

有人推薦採用坐姿排便加個小板凳,減少大腿與軀幹的夾角角度,模擬出和蹲姿排便一樣的效果,給力又不累。南京市第一醫院普外科姚平主任醫師則認為這個對腹壓增加很有限,減少排便壓力也是有限的,沒有必要那麼麻煩。

那到底「蹲式」還是「坐式」?


最關鍵的時刻到來了!

採用何種姿勢排便,更多是個人習慣而已,很難講哪種姿勢更為健康。

但是對以下特殊人群來說,最好選坐式。

老人


因為蹲式腹壓增大,再加上排便用力,容易出現心血管意外事件。另外,老年人體力比較弱,蹲的時間過久,如果快速站起來,也容易誘發改變體位所導致的短暫性腦缺血,從而會發生頭暈、眼花、摔倒,甚至骨折等意外情況。

孕婦

孕晚期上廁所時蹲位容易壓著肚子,壓到寶寶。蹲太久可能還會影響寶寶在子宮裡的自由活動,甚至會引起寶寶缺氧。孕期還容易便秘,蹲久了腳易發麻。因此,孕婦也最好選擇坐位。

如果遇到只有蹲位的情況,建議孕媽媽們下蹲的時候別蹲下去太深,用半蹲的狀態就差不多了;將兩腳呈八字稍大點兒分開,為肚子騰出一個合適的空間,這樣會舒服一點。

排便:記住「16字秘訣」

預防肛腸病,排便時最好記住北京市回民醫院肛腸外科主任醫師、北京中西醫結合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朱鋼提出的一個16字秘訣,即

「定時定點、速戰速決、專心致志、隨有隨去」。

如廁時就別有「私心雜念」啦,就用這3-5分鐘解決好這一件事,思維意識、神經系統和生理功能調配到一致的狀態,這樣才能培訓好自身生理反饋,利於排便。

你還有一個問題?!

佔著茅坑不拉屎怎麼辦?

小編只能再教你這三招了:

1順時針按摩腹部

圍著肚臍順時針打圈按摩,順應了腸道蠕動的規律,有利於刺激腸道,增加便意。

2輕輕拍打骶尾骨

直腸緊挨骶尾骨後方,輕輕拍打骶尾骨,有利於將力量傳遞到直腸,通過振動刺激腸道,利於排便。

3從上往下按摩腰部脊柱

有利於刺激馬尾神經,中醫中這一區域有刺激排便的穴位,能刺激排便。

相關焦點

  • 蹲坑or坐便哪個更科學:上廁所有正確姿勢
    近日,有外媒報導中國旅遊局欲掀起「廁所革命」,將「消滅傳統的蹲式廁所」,並在全國範圍內新增數萬個新式廁所。蝌蚪君查詢官方說法和官媒報導,暫時 沒看到「消滅蹲式廁所」一說。雖然無法左右國家政策,但是,蝌蚪君可以告訴你——「蹲式」和「坐式」,哪種更加科學健康,哪種更加適合你。  上廁所有正確的姿勢嗎?  答案是:有的。  由於現在家家戶戶基本都是座便器,我們先探討下「坐式」如廁應該採取什麼姿勢吧。
  • 長期便秘的人,上廁所應該選蹲便還是坐便?選錯了,或影響健康
    但是對於便秘的人群來說,對蹲便還是坐便的選擇就成了一個難題,由於長期的便秘,排便的姿勢有時候確實也是造成便秘的一定因素,有時候要是選不好在上廁所的時候是蹲便還是坐便,可能還會影響健康。所以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呢,看了下述的幾點分析相信在大家心裏面自然就有答案了。
  • 你們蹲馬桶的姿勢都錯了 這才是正確姿勢
    馬桶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以前蹲坑式吧嫌腳酸,現在坐便式吧又嫌使不上力,於是一款獨特的馬桶配件誕生了——蹲凳。蹲凳自從於去年11月在ABC電視臺的節目Shark Tank(創智贏家)上露面之後,就開始風靡了起來。原因很簡單,蹲凳不僅讓人們回歸了「蹲」坑的原始狀態,還完美詮釋了什麼是正確的蹲坑姿勢。
  • 學霸上廁所時可以怎樣學習?蹲的環境和姿勢太重要了,哈哈哈哈哈
    為什麼有的人喜歡上廁所時還去學習呢,我認為最關鍵的可能是放鬆,那個環境嘛。。。就是一個排洩令己愉悅的地方。。。上廁所的時候不被幹擾,也沒有任何負擔,尤其是背課文、記英語單詞,是不是感覺很快。。。還有為什麼有的人學習好,是不是也把上廁所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
  • 為啥歐美人不會「亞洲蹲」,一蹲下就摔倒?今天終於知道咋回事
    根據大量的測試統計,能做到亞洲蹲的美國人只有13.5%,其中9%還是美籍亞裔人,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還有人在網上做了視頻,教歐美人使用蹲便器的方法……明明很簡單的一個動作,對於咱們中國人就跟玩兒似的,歐洲人為啥就是做不到呢?今天咱們來聊聊這個問題。
  • 5個最傷身的日常姿勢,看看你中了幾個
    不論是搬一個很重的箱子,還是撿起地上的一張紙,都不要直接彎腰。正確姿勢:蹲下去,拿穩,再起身。圖片來源:丁香醫生小哥哥如果東西太重,就別逞強,找人幫忙一起搬吧!到時候,脖子痛、肩膀痛、胳膊痛……各種痛都有可能找上你。正確姿勢:抬頭、抬頭、抬頭。圖片來源:丁香醫生小哥哥讓視線和手機儘量平齊,看著有點像在自拍。
  • 世界廁所日|今天不聊別的,就說說怎麼上廁所
    一輩子不長,你將會在廁所裡待多久?上廁所為啥能讓你忘掉壓力,出來一身輕鬆?衛生間內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隱患?如何get正確使用廁所的方式?……你知道嗎,上廁所也有很多講究呢!今天是世界廁所日,我們來一起探究有關廁所的那些小秘密。
  • 世界廁所日|蹲廁or坐便?你真的會上廁所嗎
    一輩子不長,你將會在廁所裡待多久?上廁所為啥能讓你忘掉壓力,出來一身輕鬆?衛生間內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隱患?如何get正確使用廁所的方式?……你知道嗎,上廁所也有很多講究呢!今天是世界廁所日,我們來一起探究有關廁所的那些小秘密。
  • 上廁所蹲坑和坐坑,哪個更科學?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你知道一個人一生中要上多少次廁所嗎?世界廁所組織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每個人每年要上2500次左右的廁所,也就是一生中,大約有3年時間都是在廁所度過的。那上廁所有沒有正確姿勢呢?蹲著和坐著,哪種更健康呢?而且人在蹲下時,腹部壓力會上升,減少了腹部用力,還可以防止腹肌鬆弛的隱患。雙腿對腹部臟器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可以防止盆腔臟器的脫垂。腹部的壓力還可以促進排便,緩解排便困難的現象。如果說蹲式絕對的比坐式好,這也是不對的。蹲著有助於排便,可以縮短排便時間。定期地蹲著排便還可以對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起著積極作用。
  • 丨大劈叉+蹲馬步……不懂點功夫都不敢上廁所了
    上公共廁所會有感染風險嗎?有的人為了不與馬桶「親密接觸」,不給病毒可乘之機,甚至練出了一身功夫。本集《開工吧!健康君》之《功夫廁所》的幾位同事,就在廁所裡使出了葉問式蹲馬步和360°大劈叉,堪稱大型廁所比武現場。上個廁所都這麼費勁,能不這麼難嗎?正確的如廁姿勢是哪般?看劇吧!
  • 排便時,是蹲著排好,還是坐著排好?排不出,可能是你姿勢沒選對
    馬桶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讓人坐著上廁所的坐式馬桶,一種是讓人蹲著上廁所的蹲式馬桶。一般公共場所的馬桶都是蹲式馬桶,而自己家中的馬桶都是坐式馬桶。我們在上廁所時,要根據馬桶的樣式,要麼蹲著排,要麼坐著排,那麼,到底是蹲著排好,還是坐著排好呢?
  • 準媽媽「坐、站、走、躺」的正確姿勢
    隨著胎寶寶在肚子裡越來越大,準媽媽在各方面的行動一定感到越來越不適應,孕媽媽的行動應當以「慢」為主;懷孕早期,由於胎盤尚未發育完善,因而容易發生流產,所以要注意避免腹部受到擠壓;到了孕中期,尤其是孕晚期,膨脹的子宮會影響孕媽媽的日常行動,為了胎兒和自己的建康、孕媽媽的坐立行走最好能以正確的姿勢進行準媽媽正確的坐姿1.要後背挺直穩穩地坐在椅子上
  • 蹲姿不正確容易拉傷腰部
    傷腰姿勢1:蹲下蹲時過猛或使用不正確的蹲姿,也容易拉傷腰部。正確蹲姿是,下蹲時,兩腿合力支撐身體,頭、胸、膝關節在一個角度上。高低式蹲姿最利於腰部健康,右腳在前,左腳在後,兩腿靠緊向下蹲,右腳全腳著地,小腿垂直於地面,左腳跟提起,腳掌著地。傷腰姿勢2:提很多人都喜歡用一個手提重物,這樣容易使一側腰肌受損而引發疼痛。
  • 樂聞 「蹲式馬桶「嚇壞老外?你怎麼看?
    但是有一點,東西方在如廁這件事上,是有著不小的分歧的。在外網上隨便搜索下 Asian tiolet, 你就會看到大量手把手教你如何用蹲式馬桶的「教程」,有視頻,有圖文,步驟清晰,保證一學就會。(此處應有呵呵)
  • 亞洲蹲, 一個碾壓歐美的動作
    可是你知道嗎,蹲也分好幾種。不知道你仔細研究了沒有?亞洲蹲從何而來?從歷史角度說,這種蹲姿源於印度,然後傳到中國,亞洲人民發現這個蹲姿是最理想的進食姿勢,同時也是最方便的排便姿勢。和「亞洲蹲」類似的還有一個詞,「泡菜蹲」(kimchi squat),兩個詞意思基本相似。美國一個在線的俚語詞典這樣解釋「泡菜蹲」的:這是一個軍事俚語,指90%的亞洲人的坐姿。「泡菜蹲」的正確姿勢是:臀部碰到後腳跟,整個腳掌著地。
  • 拍照姿勢全攻略,遮臉、墊腳、蹲拍、側坐,這9個姿勢拍照美美的
    很多人都是喜歡拍照的,但是並不是都能拍得很好看,想要拍照好看,小編覺得應該學會一些拍照姿勢攻略,這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9個拍照姿勢,讓大家拍照的時候,知道什麼時候遮臉、怎麼去墊腳、蹲拍和側坐能拍照好看,大家學起來。
  • 一個碾壓全歐美的動作——亞洲蹲
    所謂亞洲蹲,人家是這樣解釋的——張開兩腿雙腳後腳跟完全著地的蹲姿,腳跟翹起的姿勢不算。這種蹲姿較為舒適,整個身體的重量不是集中在腳尖和膝蓋,而是集中在後腳跟,給了身體更多支撐力。這個對於亞洲人像呼吸一樣簡單的動作(脂肪較多的同學做這個動作還是有點難度的),歐美人竟然無法Get!網站作者採訪了N多歐美人,他們表示這個動作太痛苦了,堅持不了幾秒鐘。
  • 上廁所多長時間合適?長時間蹲廁所,4種不適讓身體「頂不住」
    排洩是人體新陳代謝重要構成部分,上廁所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正常需求。然而,正是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比如,你知道上廁所最佳時間段是幾分鐘嗎?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又會出現什麼問題?其實,每次上廁所如果是小便的話,大家都很清楚,一分鐘或兩分鐘就能完全解決,如果是大便的話,就需要長一些,一般來說需要3到5分鐘,最長不超過十分鐘。如果如廁時間過久就會帶來如下損害。
  • 廁所革命,蹲廁好還是座廁好?
    事實上,蹲著上廁所確實比坐著上廁所更舒服,因為從人體的生理構造上來講,蹲的姿勢確實更有利於排便。  2017年末,國家旅遊局發布《全國旅遊廁所建設管理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明確提出2018年至2020年再建旅遊廁所6.4萬座,實現廁所革命「數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服務到位,環保衛生、如廁文明」的新三年目標。
  • 你有扎著馬步上廁所的經歷嗎?
    想必大家在如廁時都有過如下煩惱:   馬桶圈上全是腳印,有時還有「*、水漬」沾在上面,髒兮兮的苦不堪言。每每見到這種場景,除了影響如廁的心情外,緊接著就會感嘆公共衛生間的衛生狀況。   在進行網上《在公共馬桶如廁 你是坐是蹲還是踩?》的調查時一位網友評論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