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不長,你將會在廁所裡待多久?
上廁所為啥能讓你忘掉壓力,出來一身輕鬆?
衛生間內可能存在哪些健康隱患?
如何get正確使用廁所的方式?
……
你知道嗎,上廁所也有很多講究呢!
今天是世界廁所日,我們來一起探究有關廁所的那些小秘密。
是什麼,讓你愛上廁所
1.
一輩子,你用來如廁的時間有多久?
假如按70歲算,你猜如廁的時間是多久?保守的預計,每天六次小便、一次大便,小便以每次3分鐘計算,大便以每次10分鐘計算,這70年間就會有1.5年的時間,你不在便便,就是在做便便前後的準備。
剛才的統計非常保守,並沒有把尿頻、尿急、尿等待、排便困難和腹瀉的時間計算在內,更沒有計算那些坐在馬桶上看星星的時間。
2.
是什麼讓你愛上如廁?
有人說,蹲廁的味道實在不堪,因為抽水馬桶替代了蹲坑這件事,可能才是愛上廁所的最內核的奧秘之一。
有人說,拿著手機如廁變成了享受,怎一個爽字了得!
有人說,我愛如廁,是因為我家的廁所是溫馨、舒緩壓力的私密空間。「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放鬆、0壓力,就是喜歡,沒有理由。
還有人說,是壓力!在輔導功課上,家長紛紛表示「壓力山大」又無法脫身,似乎只有在廁所裡的時間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是自內而外放鬆的,任憑天塌下來,我也可以穩坐釣魚臺(馬桶上),逍遙又自在。這是躲避現實的絕對硬核的理由。
更有人站出來說,我承認,如廁讓我天馬行空。我就是喜歡蹲廁所裡,這裡是我快樂的源泉,只要沾上馬桶,我就如同穿越到唐宋,立馬文思如泉湧,一周的工作我估計跑兩趟廁所就能搞定。
看到這兒,你是不是真想大呼一聲,「哇塞」,感同身受有沒有?
3.
廁所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也許坐在馬桶上出恭的時候,人們才能全心全意的關注自己,享受這份原始的、無掛礙的,沒有任何人可以用任何理由來打擾的自由時間,心無掛礙故,意方有所得。可見,在紛繁生活中找到內心的平靜是多麼重要。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在這特定的時候,本我才會顯現出來,思路當然清晰啦,是廁所助你釋放了你的潛能而已(專業知識,要去諮詢精神分析學家了)。
如廁秘籍在手,上廁所無憂
上廁所雖然特別享受,但是遇到便秘、痔瘡、腹瀉時,可能如廁就變得沒那麼美妙了,甚至有點糟心了。
正確的如廁秘籍是時候登場了。
1.蹲廁or坐便,適合的更好
這個答案有些和稀泥,其實不然。因為任何選擇,必須要有前提。在公共場合,蹲廁更衛生、避免汙染和交叉感染,符合國情,同時人性化配備了特殊空間和一系列坐便設施,為特殊人群選用。而在私人空間裡,更多人選擇了家裡安裝坐便器。
問題來了,坐便器有哪些優缺點呢?
優點:解放雙腿,特別適合不能下蹲、不能長時間下蹲的虛弱人群、孕婦、術後等特殊人群。
缺點:相對舒適的體位,改變了原本蹲位時的肛直角。肛直角是在肛門內由特定肌肉向前牽拉直腸而形成的直腸與肛門的成角,可以起到阻止糞便快速下滑的作用,同時還能防止糞便溢出(負責肛門自製功能的生理角度)。坐位排便使得糞便的重力作用減弱,無助於排便。
如廁秘籍:排便時上半身略前傾,或者腳下墊上15釐米~20釐米的腳凳,就可以改善上述問題。
2.便後清潔,從「紙」抓起
很多人認為,水洗可以把肛門清潔得很乾淨,恨不得反覆清洗。肛門真的就那麼髒嗎?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皮膚都可以勝任肛周這繁重崗位的,肛周的皮膚寸土寸金,正因為肛周皮膚的珍貴,生理學給它配備了強有力的抗菌體系,具有天然的抗菌效果,即使每天接觸汙穢濁物都很難會引起感染(特殊傳染病除外)。而且地處陰暗潮溼的角落,它仍然能夠收縮自如。肛周分布了許多大汗腺,分泌物對肛周皮膚潤滑、抑菌作用。
反覆清洗會使肛周皮膚的抗菌能力大大下降,就像泡過水的皮鞋,一不小心就會被撐破。這個時候才能體現出廁紙的重要性。
如廁秘籍:便後正確清潔的方法其實很簡單,用廁紙從外圍向中間擦拭,這樣才可以將汙染物局限在肛門周圍。假如肛周有贅生物或者肛內有腫物脫出的話,擦屁股的同時需要做一個動作,就是要將這個脫出物送回肛內。皺褶部位儘可能擦拭乾淨。如果實在難擦,可以使用溼紙巾或者衝水馬桶協助,但是一定要讓溼潤的皮膚充分晾乾後再起身,這樣才能避免溼疹的發生。
敲黑板,畫重點!
肛內有腫物脫出,第一時間將其送回
假如肛內有腫物脫出,必須第一時間將其送回,然後繼續完成擦屁股的動作,再去就診。
這是因為從肛內脫出來的腫物,一旦被肛門周圍的括約肌擠壓就有可能形成局部的充血水腫,如果不能在第一時間儘快解除血液循環障礙的話,腫物很有可能會變大,繼而增加送還的難度,有的就送不回去了,變成了一個嵌頓的腫物,不得不就醫。
有患者說:「我肛門裡邊掉出來的腫塊,每次要用溫水清洗乾淨了再送回去,這樣才能避免感染。」
錯!道理很簡單,你擦拭的是肛周,並不是肛門裡面。肛門裡邊是不是依然有大便或大便的痕跡呢?是不是比這個腫物還要髒呢?那麼你洗乾淨它到底什麼意思呢?
延伸閱讀
在日常生活中,衛生間可能是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地方之一。衛生間的面積往往不是我們居室中最大的,但它卻承載著一家人從早到晚的多項生理活動——刷牙、洗臉、洗澡、排洩……然而,衛生間卻可能是我們家裡最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
衛生間放84消毒液太危險了
衛生間可能存在的多種健康隱患包括化學、物理、生物等因素。比如:很多人喜歡在衛生間存放84消毒液、空氣清新劑等化學品。但是由於衛生間空間相對狹小,空氣流通情況較差,一些化學品很容易擴散形成氣溶膠。長期或者高濃度吸入這些氣溶膠,輕則刺激呼吸道,重則誘發細胞病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衝水馬桶的使用,使得生物氣溶膠在衛生間內傳播成為可能,這也會給我們的健康帶來隱患。
由於長時間沐浴、洗臉等活動,衛生間內的溼度往往較大,這就給黴菌的生存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它會侵襲衛生間的牆壁、淋浴頭、管道。
記著蓋上馬桶蓋再衝水
那麼,如何在現有條件下避免和降低衛生間帶來的健康風險呢?
對於家用的化學品可以放置在小空間內,如較密封的小柜子,或注意對瓶口的密封,或減少家庭存放化學品的數量。
衛生間的溫度和溼度要合適。大部分微生物對溫度、溼度都非常敏感。但衛生間的溫度和溼度較難控制,因此給衛生間定期通風換氣、清潔消毒,能夠有效調節溫度和溼度,減少空氣中微生物的濃度。
對衛生間內部和馬桶的清潔是有效的防護措施,尤其應注意其與人體接觸的表面,如馬桶座圈、馬桶蓋等。
最後,羞羞地問一句,大家上完廁所的時候,衝水之前蓋不蓋馬桶蓋呢?正確答案是,使用完後應關蓋衝水並及時對馬桶進行消毒,這樣能夠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作者: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譚妍妍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
環境微生物室毛怡心
審核專家: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
研究員姚孝元
策劃: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