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過風景 跑贏自己

2020-12-14 閃電新聞

曹建新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高陽

鄧超

張健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2012年廣馬完賽後,周承與妻子擁吻。

張娟每次參加馬拉松的造型,都讓人眼前一亮。

曾幾何時,跑步成為一種全民運動,清晨、傍晚、街道、公園,總能見到跑友的身影。蹬上運動鞋,戴上耳機,即可隨性奔跑,放縱揮汗。邁腿擺臂,一呼一吸,無限循環中,或是乏味或者奇妙,一千個人有一千種體驗。

為什麼跑步?有人說,它是一種習慣「我跑故我在」;有人說,它能讓混亂的生活變得有序;也有人說,堅持跑步讓我懂得了堅持是什麼。起跑,也許有萬千個理由,但堅持,只有一個理由,因為熱愛。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喆、楊敏

圖由受訪者提供(除署名外)

策劃/佔豪劍、陳婷婷

50載跑齡 曹建新:無論去到哪裡都要堅持跑步

「可以說跑步已經是我生活的重要內容,無論去到哪裡都要堅持跑步。我在囯內各地都參加過馬拉松比賽,至今大概完賽了150場左右的馬拉松,僅2019年的全馬就參加了20場。」已67歲的曹建新早在讀小學時就開始接觸長跑。17歲時,曹建新開始當兵,在部隊裡面接受系統的長跑訓練,從此養成了長跑的習慣。退伍之後,曹建新一直沒有停止長跑訓練,也經常參加各類長跑比賽,至今已經有50年了。2017年,曹建新更是成為完成北京至廣州再到香港的3000公裡分段接力賽的成員,在一個月時間裡一人跑完了840公裡,相當於20個全馬。

曹建新介紹道,上世紀90年代初廣州的馬拉松比賽停辦了,直到2012年的廣馬復辦。2013年退休後,他在跑步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從首屆廣馬開始,曹建新以高齡跑者的身份參加了全部8屆賽事的全馬,已經成為廣馬的忠實參與者。

「跑步是鍛鍊心肺最好的一種運動形式,我長期堅持跑步,身體自我感覺良好,病痛也少一些,遇到緊急情況反應會快一點。跑馬拉松更培養了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曹建新說。

輪椅跑手 張健:奔跑是自己的一種堅持

「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們一直在不斷地奔跑,不在於你花了多少時間完成,而在于堅持了多久,是自己的一種堅持。我自己也無數次想過放棄,但最終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我的目標是至少跑滿100場馬拉松!」張健,一位在近年廣馬賽道上一直活躍的特殊輪椅跑手。今年踏入不惑之年的張健是山東人,2003年來廣州工作,如今已經落戶廣州,他把廣州當成了「第二故鄉」。

2012年第一屆廣馬舉辦時,張健偶然看到馬路上選手們在跑步。這一次的偶遇,讓張健突發奇想:「我能不能也參加一次馬拉松?」經過多番的努力,最終他成功參加了廣馬。從此,他成為活躍在廣馬賽道上的一名輪椅跑手了。

從2014年開始,張健正式參加廣馬。「一開始我先從歡樂跑等短途賽事入手,逐步加量到5公裡、10公裡、半馬、全馬,馬拉松畢竟是一項很專業的運動,必須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循序漸進。」而在張健的示範作用下,後來國內的各種馬拉松賽事也逐漸允許輪椅選手參加。

現在,張健已參加過國內各種馬拉松78場。「馬拉松重在自我挑戰,我希望用這種方式讓更多人知道還有很多公共場所的無障礙出行不是做得那麼完善。」

醫師跑者 高陽: 跑步能廣交好友 讓自己更陽光

「跑步讓我認識了很多熱愛生命、積極向上的朋友,和他們在一起,我也更加陽光。」從2012年第一屆廣州馬拉松開始,高陽就沒有缺席過家門口這個一年一度的盛事。到今年,她將第九次參賽。而她,是廣州不多見的一位大滿貫跑者。

高陽介紹,第一屆廣馬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馬拉松。從2015年開始,她的主要興趣向越野跑轉移,但每年的廣馬她都不會缺席。2015年,她作為醫師跑者之一,還曾在賽道上幫助有需要的跑者,「能在參與賽事的同時,給予他人幫助,感覺既開心又自豪。」

高陽迄今為止參加過20多場馬拉松,她還有兩個特殊的經歷。一是參加過環四姑娘山超級越野跑、玉龍雪山超級越野跑、HK100、環大嶼山越野跑,以及法國的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二是曾三度嘗試登頂珠穆朗瑪峰。

在她看來,馬拉松、越野跑、登山都是相互促進和激發自身潛能的興趣愛好,「跑步在某種意義上是一項頗為枯燥的運動,能夠堅持,需要熱愛與堅韌不拔的意志,而這兩方面正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愛心跑者 鄧超:跑步是學著跟自己獨處的過程

鄧超,曾任2015年廣州馬拉松宣傳大使。在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的當晚,他決定奔跑。那一晚,電視機上遇難現場畫面的一次次重現讓他警醒,生命是如此脆弱。於是,他選擇成為一個用奔跑感受生命溫度的人。

2010年的北京馬拉松是鄧超人生的首馬,那一場馬拉松,他跑進了4小時以內。從此,他成為了馬拉松的超級發燒友。迄今10年,他已完賽國內外百場以上馬拉松,總長度超過2萬公裡。他先後參加過了四屆廣州馬拉松。

在奔跑的時候,鄧超不喜歡戴耳機聽音樂,也不喜歡用手機或手錶計時間。他認為跑步的過程,是學著跟自己獨處的過程,是自己身體和心靈對話的過程,是感受生命的過程。奔跑融入他的生活軌跡,從一種習慣漸漸變成一種信仰。鄧超認為,奔跑是他人生存在的意義,「我跑故我在」。馬拉松不會是難以忍受的痛苦堅持,而是一次自身的救贖、更是與城市愉悅地對話。

鄧超創立了「因愛奔跑」公益馬拉松,參與組建了國內第一支自閉症家庭的親子跑團,以奔跑的方式讓更多自閉症人士及其家庭與普通家庭融合。2018年,鄧超還帶領自閉症的孩子們參加了那一屆的廣馬。當時雖是冷雨天氣,但鄧超卻覺得那是一次無比暖心的奔跑。

建築師跑者 周承:跑步讓無序生活有了錨點

今年43歲的周承真正是從2012年才開始系統參加跑步訓練的,目的就是備戰首屆廣馬。「那一年,我太太決定參加廣州馬拉松,我就陪著她一起訓練和參賽了。」周承說,「我每年只參加廣馬,所以此前只跑了8次馬拉松,都是廣馬的全馬,今年將是第9次。」

周承表示:「2012年的廣馬是我的人生首馬,意義非凡。從賽前準備,到踏上賽道的一刻,直到跑完全過程,一切都非常陌生,充滿新鮮感。那時候全馬只有幾千個名額,不需要抽籤就可以報上名,參加者都是以資深發燒友為主。」

那一場廣馬,周承夫婦約定手拉手衝刺。終點處有男女分道標誌,但他們夫妻倆還是拉著手一直衝到終點,成績完全一樣。他們在終點線擁抱的照片後來被刊登上了報紙。也因為報紙刊登了他們的照片,原來反對他們參加馬拉松的家人從此態度大變。

周承原是建築師,常年熬夜進行高強度工作,而跑步令他身體改善很大。周承認為從事跑步的訓練可以讓原本混亂無序的生活有了錨點。在他眼中,能夠更充分地感知這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情,是他對馬拉松這項運動一直保持興趣的關鍵。

「馬拉松訓練本身涉及大量的城市路面慢跑訓練,距離和時間都非常長。從另一個角度看,卻是絕好的機會去認知我們身處的這個城市。不是坐在交通工具裡,而是用自己的腳步丈量它。從人的尺度去感知城市的風景和人文,去體會每一個生動的角落。」周承說。

今年因疫情影響,跑馬者的戶外訓練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從那時開始,周承認為自己「真正發自內心喜愛上跑步」,跑步從一種自我約束,變成了一種對空間自由的渴望。

百變跑者 張娟:跑步讓自己變得更自信樂觀

張娟跑齡4年多,跑過1萬3千多公裡。從2017年元旦的首場半馬開始,她至今參加了60多場國內馬拉松。 張娟最初是因為減肥而跑步的。從2016年年底開始,她跑了3個月減了20斤,後來停不下來了,徹底愛上了跑步。

張娟每次參加馬拉松的造型,都讓人眼前一亮。如在重慶馬拉松,她的造型以辣椒為主題,在蘭州馬拉松上,她則展示國潮風。「關於造型,我會根據自身特點或者城市的特點去設計,嘗試以很多不同造型展示在不同的賽道上。」她在廣州馬拉松的三次不同造型包括民族風、現代風、埃及風。她最喜歡的,也是廣馬的造型。而今年,張娟計劃在廣馬上展示民族風。

馬拉松經歷讓張娟感悟很深。「跑步讓我熱愛生活,並且重新認識了更好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自信、更樂觀。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

相關焦點

  • 宜昌一中首屆校園迷你馬拉松正式開跑,跑過風景 跑出風採
    宜昌一中首屆校園迷你馬拉松正式開跑,跑過風景 跑出風採 經過緊張而有序的籌備,作為2020年宜昌一中教職工運動會的壓軸大戲
  • 跑過風景跑過你丨杭州馬拉松今日開跑!西泠印象傾力設計「杭馬印」共襄盛舉
    絕對是對「跑過風景跑過你」這句杭馬口號最好的詮釋。杭馬首次跑過北山路>選手將在黃龍體育場內完成最後的衝刺跑過風景 得到你——「杭馬印」杭馬印本次杭馬獎牌側面刻有杭州馬拉松「跑過風景,跑過你」的口號,極具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 跑過風景跑過你,2020千島湖萬人馬拉鬆開跑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鮑亞飛 通訊員 王建才 蔣奇 錢德星 和杭州女子半程馬拉松一起開跑的還有千島湖馬拉松。
  • 晨跑很帥:奔跑在路上的風景!
    奔跑在路上的風景此時開始轉入秋季,溫度已經沒有那麼酷熱。清晨5:00出門。外面的綠道、公路,或許是屬於跑者的。在天還沒有亮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了今天的奔跑計劃和目標。奔跑在晨曦和月亮並存的天際下,看著微風從身邊吹過,雙腿依然是靈活交替著,一步一步,逐漸累積2公裡、3公裡、4公裡……直到後面越跑越緩快,風景也越來越好。經過一棵樹的時候,樹上的鳥兒圍觀著你——一個忠實的跑者,他們似乎在說,「這個傢伙,挺酷的,比我還早!」
  • 特寫丨跑馬路上不一樣的風景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瓊 李穎 曹林波 高華生 楊漸 張峰 李文瑤 王萍琴2020年杭馬鳴槍開跑,寒風中跑者們一路狂奔,帶著各自的夢想和堅持跑過這一城風景,但在旁人眼中,這些奔跑的人,何嘗又不是風景本身。
  • 跑贏一場馬拉松,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
    跑贏一場馬拉松,最核心的能力是什麼? 是快嗎?前半程很拼命,而沒有那麼多力量去維持後半段高速? 作為賽道上的老司機,不管是跑全馬,還是越野,他們會在日常訓練和開賽前進行LSD拉練。
  • 跑步:跑過無悔,再跑珍惜
    以前年輕氣盛,一年有跑過15場馬拉松的壯舉到後面,一旦過極點,索性就走了起來,喘口氣,看看風景……賽後,那副疲憊不堪的神情,有些許滄桑感,所以跑馬之後,不敢跟父母視頻,怕他們操心,畢竟42.195公裡,除了體力,還要強大的意志力做支撐,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真傻,活得純粹而簡單,沒有顧慮,想跑就跑,仿佛有使不完的勁,現在父母支持,人家也願意贊助,我卻不想了,來自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少跑,對身體好!
  • 最好的風景在路上 | 廣東100跑山系列賽總決賽結束
    比賽開始前,不少選手對記者說,跑山就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和大自然共處,當人跑入深山,最好的風景都在路上。精英看丹霞 滿心是期待本次參賽的1500名越野愛好者中,不乏在國內多項越野挑戰賽上多次取得冠亞軍或國際越野跑協會(ITRA)積分超600的精英選手。
  • 跑過渣打馬拉松,感受香港人文風景,體驗相當不錯
    12月後太忙,偶爾跑,偶爾去健身。跑量只有50K,健身次數寥寥。去渣打馬之前的周日跑了10k,配速638,舒服。周二再跑10k,配速614,周五任性的吃了酸菜魚,整個喉嚨都不好了,就這樣,慢慢期待的準備去HK。周六下午到酒店,酒店好棒,下次還要去。
  • 跑過風景跑過你——2020溫州警察跑團杭州馬拉松掠影
    11月22日,正值二十四節氣小雪,天色微涼,葉落草黃,「雙金」賽事杭州馬拉松在武林廣場開跑。疫情之下,每一場賽事都顯得不易,在這樣的背景下,溫州警察跑團幾十名馬拉松愛好者出徵杭馬。他們在工作中兢兢業業護一方平安,在生活中挑戰自我做運動達人!
  • 有獎徵文 | 跑過風雨跑過你,跑出更好的自己-武漢馬拉松
    《跑過風雨跑過你,跑出更好的自己-武漢馬拉松》發布時間:2017-04-14愛燃燒用戶:小明多幸運在最美的年紀遇見你沒有遺憾和可惜抱緊你用盡全部力氣不讓幸福逃離多幸運愛你這件事情成為我2017年4月9日,註定是個不平凡的日子,來自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愛好者齊聚武漢,共同跑過一城兩江三鎮四橋五湖,一同來感受國內最好的賽事。很幸運,我是其中一個,因為中籤機率實在是低的可怕。從去年12月底得知中籤消息後,就開始積極備戰,這不僅僅是為了跑個好成績,而是一種科學的跑馬態度。
  • 創始人如何跑贏自己的企業?(下)
    周航的失敗卻依然又是一個創始人沒有跑贏自己企業的典型案例。在成功地花完最後一塊錢,我卸載了易到,那個時候滴滴已經崛起,相比之下易到已經十分不好用了。幾年之後,我無意間碰到了周航,把有關自己對易到的猜想向他求證,他告訴我正在寫一本復盤易到失敗的書。現在這本名為《重新理解創業》的書已經上市。
  • 跑者必跑的十大國內賽事...你跑過幾場?
    北京馬拉松,創辦於1981年,是國內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賽事,它的路線也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經典線路—從北京天安門跑向北京鳥巢。說到最具儀式感,非北馬莫屬!畢竟有什麼能比三萬人齊唱國歌后從天安門出發,在毛主席的注視下跑過長安街更有儀式感的呢!今年北馬雖取消了,雖然有點遺憾,但還是理解支持組委會的決定!2021北馬,再見!
  • 國內這些值得跑的馬拉松賽事,你跑過哪幾場?
    馬拉松賽事在中國已經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可以說全國各地每年都會舉辦馬拉松,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馬拉松,有哪些值得一跑呢?今天就為各位跑者盤點了幾場比較出名的賽事進行簡單的分析點評,看看這些賽事你都跑過幾場呢?
  • 董浩然跑贏王志文姚琛上熱搜?董浩然跑贏王志文姚琛 大帥哥姚琛...
    #董浩然跑贏王志文姚琛#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9。#董浩然跑贏王志文姚琛#恭喜董浩然以6秒45的好成績成功打破賽會記錄,成功拿下男子50米短跑冠軍!新的大魔王誕生了!#超新星運動會# 微博綜藝的微博視頻 董浩然跑贏王志文姚琛 大帥哥姚琛已經很棒啦,超帥 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恭喜! 姚琛也很棒呀!!繼續加油安全第一,姚琛很棒了!
  • 「盤點」國內值得一跑的馬拉松賽事,你都跑過哪幾場?
    馬拉松賽事在中國已經出現了井噴式的增長,可以說全國各地每年都會舉辦馬拉松,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馬拉松,有哪些值得一跑呢? 今天就為各位跑者盤點了幾場比較出名的賽事進行簡單的分析點評,看看這些賽事你都跑過幾場呢?
  • 去臺北,跑一場風景獨美的馬拉松!
    來一場說跑就跑的馬拉松!
  • 那些跑過10公裡之後,你才明白的事
    然而當你鼓起勇氣,一點點去積累1公裡,3公裡,5公裡,8公裡,10公裡,克服了恐懼,跑贏了自己,懂得了堅持的意義。後跟每一次觸地,都有獨一無二的觸感;建築每一次掠過,都是獨一無二的風景;操場每一圈的跑動,都有獨一無二的感受。
  • 越野賽記精選 | 挑戰自己,跑向山林
    喜歡越野的理由有很多,風景、賽道、自然都會是跑向山林的動機。更重要的是,越野所帶來的挑戰與突破,是一次與自己的對話,與自然的交融。賽道之景年年不同,自然之趣其樂無窮。可能越野,是更關乎情懷的。徹夜的奔跑,一次長距離的與內心聲音的碰撞,體驗在山巔起舞的魅力所在。
  • 專欄 | 雲南麗江之戰,高海拔確實難跑,但也別自己嚇唬自己
    因為,我從來沒有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跑過步,甚至從來沒有去過高海拔。1、目標:超過蘭馬雖然我出生、成長在海拔1000多米的巴彥淖爾,但畢竟內蒙古和雲南是有很大差別,況且氣候條件完全不同,因此這次行程也只能當做訓練,切不可冒進。不過雖然高海拔困難,但也不要自己嚇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