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度餵養的症狀有哪些?別大意,危害多著呢,這樣做可以避免

2020-12-23 騰訊網

寶寶的到來無疑是為家庭增添了許多樂趣,特別是現在的生活條件好,孩子又少,多數家庭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圍著一個寶寶轉,當然也把寶寶照顧得無微不至,養得是白白胖胖的,看著特別討喜。其實如果是自己的寶寶,也希望能夠白白胖胖,肉嘟嘟的,看著好可愛。

【先來分享身邊一個真實的例子】

有兩位朋友A和B,都在前後相差幾天的時間生了寶寶,出生時朋友A的寶寶比朋友B的寶寶重一斤,然而七個月後,朋友B的寶寶體重29斤,看起來胖嘟嘟的,很是可愛啊,但是翻身怎麼也翻不過去,寶媽以為是寶寶的發育遲緩造成的,但是當體檢醫生告知寶媽是餵養過度了,寶寶太胖了,動作笨重所以才翻不過去的時候,寶媽才發現原來不是寶寶發育遲緩,而是自己把寶寶「養超標」了; 而朋友A的寶寶體重20斤,翻身動作非常靈活,發育指標也在正常範圍內。

從這個例子中可以get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寶寶的餵養問題。

朋友B是個新手媽媽,生活中也有很多像她這樣的媽媽,根本不知道寶寶的這種情況是屬於過度餵養了,還為自己把寶寶養的「白白胖胖」的而沾沾自喜呢。

過度餵養對於寶寶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相反,過度餵養還會對寶寶造成一定的危害:

1.導致寶寶肥胖

過度餵養的寶寶都比較胖,長時間的過度餵養會讓寶寶一直保持在身體比較肥胖的狀態。如果身材過於肥胖,會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導致寶寶智力低下。夜間還可能會因為肥胖出現缺氧,呼吸暫停的情況。

2.增加腸胃負擔

過度餵養的寶寶,因為吃進去的食物比較多,所以寶寶的腸胃需要加班加點去完成這些消化任務,這就增加了寶寶腸胃的負擔。長期以往,因為長期加班,寶寶的腸胃功能也會變弱。

3.成年後的影響

因為肥胖,所以寶寶的運動受限,脂肪就會越來越多,就算長大之後,相對於正常人來說也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心肺功能降低,血糖升高等。

所以寶媽們千萬不要認為寶寶是越胖越好的,當寶媽們發現寶寶越來越胖了就要及時制止了。

不過,如果真的過度餵養的話是會有些症狀表現的,只要寶媽們學會正確區分之後就不用擔心了。

那麼寶寶過度餵養的症狀有哪些?

症狀一、寶寶會越來越肥胖

寶寶白白胖胖的當然是好,但過度餵養的寶寶,很容易出現肥胖的症狀,像前面提到的朋友B的寶寶一樣。所以寶媽要注意控制好寶寶的餵養問題,不要把寶寶給養超標了。

如果寶寶肥胖的狀況持續下去,會對ta的生長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症狀二、寶寶的大便異常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便便是金黃色或者淺黃色的,母乳寶寶多數時候是糊狀,而過度餵養的寶寶大便會有明顯的小泡泡或者是呈綠色,而且大便多數是水狀。(不過寶媽要注意,寶寶如果肚子受涼了大便也會是這樣子的,所以要留意別讓寶寶肚子受涼)

症狀三、寶寶經常會消化不良

過度餵養會容易使寶寶的消化體統紊亂,當寶寶所攝入的營養物質超過了ta身體保持代謝穩定狀態的需要,簡單來說就是供大於求的時候,寶寶就會消化不良,那麼就會容易產生一系列問題

寶寶的舌苔會變得白厚,肚子摸起來會感覺鼓鼓的,有些硬硬的。

寶寶容易出現腹脹,腹痛,便秘。

寶寶體重偏重或者減輕。

症狀四、寶寶在吃飽後經常嘔吐或者吐奶

這個也很容易理解,有時候我們大人也經常說「吃到撐,吃到吐」是因為吃得實在太飽了,所以當寶寶經常都吃得太多太撐的時候,出現嘔吐或者吐奶是必然的,畢竟寶寶的胃就那麼點,就算拍嗝也難以緩解,這也是過度餵養的表現之一。

當然月齡小的寶寶也會有吐奶的情況,那是因為寶寶的胃是水平狀態的,吐奶也是正常現象,但是拍嗝後會有改善,一般會隨著寶寶月齡增大後吐奶現象消失。

懶媽媽有話說寶寶過度餵養簡單來說就是吃太多了,老話說「能吃是福」,還有的人說孩子的胃小,多吃點撐撐就大了,沒錯,能吃確實是福,但是寶寶的生長應該遵循其生長規律,循序漸進,而不應該猛吃,更不應該靠多吃來把胃撐大,那樣跟拔苗助長有什麼區別呢?這種餵養方式明顯是錯誤的,而長期持續下去就會對寶寶的成長造成以上的這些影響。所以最好的餵養方式應該是按需餵養。

如果已經出現過度餵養了怎麼辦?

如果已經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那麼寶媽們應該對寶寶的飲食結構及時做出調整,以免情況愈演愈烈,下面是懶媽媽的一些建議:

1、從間隔時間上做出調整

新生兒一般建議兩個小時就要餵養一次,是因為新生兒的胃容量非常小,寶寶食量也小,兩個小時左右就會排空一次了。

稍大點的寶寶間隔三四個小時餵養一次,奶粉寶寶一般四個小時餵一次。寶媽可以遵循著這個時間規律來給寶寶餵養。

當寶寶更大一點的時候,比如五六個月的時候,寶寶吃飽一頓可以維持較長時間了,有時候甚至超過四小時。這時寶媽可能覺得已經幾個小時了,寶寶餓了,於是又給餵一餐,其實寶寶並沒有餓,只是處於一種不餓但是也沒有明顯飽感的狀態,所以當寶媽餵的時候也照樣吃,長期以往可不就造成過度餵養了嘛。

這個時候寶媽就可以適當的延長間隔時間或者取消餐次,比如原來看著時間餵每天吃六餐的,可以減少到五餐或者四餐,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吃得過多過飽。

2、不要過早添加輔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寶寶可以滿六個月後添加再輔食,但是有的寶媽總擔心寶寶營養不夠,特別是有一些老人更是認為不用等六個月,有三四個月就可以添加輔食了,於是各種食物泥給寶寶吃。

這樣的結果無非就兩個,要麼寶寶吃的肥肥胖胖,要麼寶寶消化不了,其實三四個月就添加輔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這時寶媽的乳汁也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所以寶媽們不要操之過急了,太早給寶寶添加輔食不一定是好事,搞不好還會「害」了ta。

3、多引導寶寶做運動

寶媽可以讓寶寶多做些運動,或者多陪寶寶玩耍,訓練寶寶爬、坐、拍打、站立、走路等技能。

4、轉移寶寶注意力

如果寶寶總是想吃奶,可以給寶寶聽聽音樂、講故事、玩玩具,出門遛娃等轉移寶寶注意力,讓ta想不起吃東西也可以糾正過度餵養。

5、寶媽注意自身的飲食

少吃高糖、高脂肪含量的食物,這樣乳汁中的糖分和脂肪含量就不會太高。

所以,當意識到過度餵養之後,要及時做出調整,把原來的按時餵養改變為按需餵養,這樣才能及時改善由過度餵養帶來的影響,同時在平時的餵養當中,寶媽們也可以通過引導寶寶運動等一些方式來預防出現或者糾正過度餵養的情況。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有一種餓,叫你覺得寶寶餓,照顧孩子時,如何避免過度餵養
    兒子出生的時候八斤多,婆婆和老公開心的不得了。月子裡因為丁丁的奶水好,所以丁丁總想讓孩子多吃,既對孩子身體好,又避免浪費。寶寶也越來越胖,婆婆看著大胖孫子,直誇丁丁把孩子餵得好。但是,近半個月,丁丁發現寶寶不像以前胃口那麼好了,不愛喝奶,還經常吐奶,哭鬧,到了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是過度餵養了,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 過度餵養,不利於寶寶發育,寶寶吃飽時,會發出這幾個「信號」
    而大一點的寶寶,家長就應該有意引導,避免奶睡,那麼吃飽的寶寶就有足夠的精神玩耍,沒有煩躁的現象,那麼我們的寶寶就是吃得剛剛好。新手媽媽們面對寶寶哭鬧常常感到手足無措,寶寶一哭就想著要餵奶。的確,奶瓶可以讓寶寶有安全感,但如果一哭就餵可能會引起過度餵養,加重腸胃負擔,反而加重寶寶的哭鬧。那麼,過度餵養有什麼信號呢?
  • 如何避免過度餵養?3個小細節學起來 讀懂寶寶吃飽沒
    剛剛出生的寶寶,吃和睡就是他們的頭等大事了,不管是睡覺還是吃都很讓寶媽費心的,尤其是吃。怎麼樣餵奶,每次餵多少,寶寶吃飽沒有,都是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確實,吃多了怕寶寶撐了,吃少怕寶寶餓了。其實寶寶的胃容量是有限的,根據實際情況給寶寶餵奶時很有必要的事情。
  • 警惕:寶寶吃太胖危害大,父母這樣做才對
    小胖子為什麼更容易營養不良 寶寶如果過多食用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使攝入的營養成分單一,時間久了體內營養素機制的平衡被打破,導致體內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謝為熱量散失,只得積存於腹部與皮下,體重自然就會超標,同時也有一些必要元素攝入不足,造成營養不良。寶寶肥胖可能帶來多種疾病 1、過度餵養容易導致寶寶腦疲勞。因為吃的越多,胃腸需要血液越多,相對腦供血量減少,對大腦危害越大。
  • 寶寶可以把尿嗎?
    一起來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問答吧!如果全部一起發生的話,寶寶會出現煩躁不安的情況。建議:1、在睡眠倒退期間,寶媽應該多關心寶寶如親吻、擁抱等,但同時也要避免產生新的睡眠聯想,避免讓寶寶養成抱著搖晃,或奶睡的睡眠習慣。如果你已經不讓寶寶使用安撫奶嘴了,也不要在此期間恢復舊的習慣。2、睡眠倒退可能會減少睡眠時間,這可能會導致過度疲勞,使睡眠問題更加惡化。所以為了避免過度疲勞,可以提前睡覺。
  • 寶寶過胖、過瘦都不好,這些危害你可知道?
    一、 影響寶寶體重增長的五大因素太胖的寶寶,媽媽要想辦法讓他「減肥」,而太瘦的寶寶,媽媽會想辦法讓他「增肥」,那影響體重增長的因素有哪些呢?1、 遺傳因素寶寶體重跟遺傳是脫不了關係的,如果父母雙方或一方是易胖體質,那麼寶寶營養過度甚至發展為肥胖兒的可能性就很大,同理易瘦體質的父母也容易導致寶寶身材瘦小。
  • 甲亢危害大,提醒:身體出現這5個症狀,是甲亢的信號,別大意
    甲亢如果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糖尿病、肝病、心血管疾病、腎功能受損、貧血、肌肉蔞縮,甚至會導致甲狀腺危害,危及生命。所以及時發現甲亢,早治療是非常必要的。甲亢的5個信號,別忽視1.手不自覺的抖動一般來說,正常人只有在過度緊張或者恐慎,以及過度疲勞等情況會才會出現手抖,平時一般不會出現這問題的。如果平時手會不自覺的抖動,很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的,很可能是甲亢的信號。
  • 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出現這個信號,可能暗示娃被過度餵養了
    「他到底有沒有吃飽?」「再過多長時間餵一次奶呢?」因為時常擔心寶寶沒有吃飽,於是很多家長時不時地給他餵一口,或者孩子一哭就給他喂,但這樣會給他們的身體帶來很大的負擔。新生兒的胃到底能吃多少?2、看孩子排尿的多少每天被餵養充足的寶寶,排尿次數可達到6~8次,可能需要6~7張紙尿褲。
  • 有這些症狀 說明你家寶寶缺乏維生素D了!千萬別忽視……
    據調查數據顯示,僅14%的人群維生素D水平屬於正常,那麼寶寶包括我們成年人缺少維生素D會對身體帶來什麼影響呢?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缺乏維生素D的,又該如何預防?丹丹老師今天為大家一一解析! 維生素D是一類脂溶性維生素,屬固醇類衍生物,是包括人類在內的高等動物生命必需的重要營養素。
  •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吃鹽,是越晚越好?原來很多家長都錯了,別大意
    寶寶吃鹽是越晚越合適嗎? 小榮的寶寶一歲多了,由於小榮的身體不太好,從寶寶出生後一直沒有多少奶水,無論吃什麼進補都無濟於事,於是只能一直吃奶粉,喝米糊糊,到了寶寶6個月的時候,可以給寶寶添加輔食了,小榮就給寶寶添加了許多有營養的食物。
  • 寶寶愛揉眼睛,可能是這5種原因引起的,家長別大意
    在日常生活中,有部分孩子感覺到眼睛不舒服時,經常會用手去揉搓自己的眼睛,而人的手上又分布著很多的細菌,病原體等。如果總是用手去揉眼睛,很容易導致眼睛受到感染而出現不良症狀。因此家長如果發現到孩子有揉眼睛的行為,不要大意以為沒什麼事,需要查明原因,通過合理的改善來避免這種情況頻繁出現。
  • 寶寶拉不出粑粑會影響智力和性格?家長千萬別忽視這些危害!
    幹便,黃色便、綠色便......家長們總擔心有哪些不正常。有關因素餵養因素給寶寶牛奶餵養、過早添加輔食、過多地添加高蛋白和高鈣飲食、飲水少、蔬菜水果攝入量較少等均可造成寶寶便秘。配方奶粉餵養和添加輔食後的寶寶更容易發生便秘。
  • 新生寶寶經常「放屁」?可能是腸脹氣,家長別大意寶寶很難受
    新生寶寶經常「放屁」?可能是腸脹氣,家長別大意寶寶很難受新生兒本身腸胃就很虛弱,因為他們剛出生身體內的器官正在發育當中,發育並不成熟和完整,這個時候一點問題就會導致孩子腸胃不適。而且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寶寶,他們更容易出現放屁多腸脹氣的現象,並且這種現象還很容易被家長們忽視,因為本身她就是一種比較看不出症狀的疾病。
  • 孕後期,孕婦出現這幾種症狀,就是胎兒缺氧了有窒息風險,別大意
    胎動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我們對胎兒的發育更深的了解,但同時也是胎兒異常與否的一種顯示,你知道嗎?特別是到了孕後期當孕婦的胎動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腹中的胎兒就缺氧窒息的危險,孕媽媽們可千萬別大意。這種情況如若處理不及時,分分鐘威脅寶寶的生命和健康。胎兒宮內缺氧宮缺氧會讓寶寶發育緩慢,智力發育不健全,胎內疾病等不良後果,更甚者會有生命危險。一旦沒有及時發現,造成的遺憾就是終身的,那麼除了胎動的異常之外,還有哪一些信號是胎兒缺氧的表現呢?
  • 想讓寶寶多吃長肉?這些寶寶餵養的坑可別踩!
    這樣的問題其實很常見,家長明明在給孩子吃那些自己認為的「最好的東西」,為什麼孩子反而越來越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呢? 那是因為你餵錯了!
  • 練得多就是好嗎!運動過度其實危害 你有了解嗎!
    運動過度的危害你知道多少?此時要注意飲食的營養和搭配那麼運動過量究竟有哪些危害呢?機體缺氧和二氧化碳儲留導致腎臟急性受損No.3運動過量對神經系統的危害過度運動可是記憶力下降頭暈,頭痛失眠等現象還可出現神經紊亂症狀
  • 眼壓高有哪些危害?眼壓高主要有五大症狀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現,很多人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玩會手機,長時間玩手機,有時眼睛會莫名的腫脹,眼睛有紅血絲等,出現這些症狀,說明你的眼壓可能高了。這些症狀很多人都沒有在意,認為不是什麼大毛病,應該沒事。那麼眼壓高有什麼危害?都有哪些症狀?如何降壓呢?
  • 患有網球肘的症狀有哪些?應該採取哪些措施進行治療呢?
    由於每個人的愛好各有不同,有的人群喜歡瑜伽、慢跑以及遊泳之類有氧運動,而部分人群則喜歡打羽毛球,羽毛球是一項非常考驗臂力的運動,長期以往,部分人群還會患上網球肘,應該及時重視起來,並且採取相關的措施進行治療,幫助身體更快的恢復。了解引起的網球肘的原因以及症狀非常重要的,以便於及時採取相關的措施進行治療。引起網球肘的原因有哪些呢?
  • 寶寶吃太多會怎樣?脾胃變差!寶寶有這4種情況出現,就別餵了!
    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因此多學習育兒知識,提升自己的育兒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照顧孩子可是是需要不斷學習的,尤其對於沒有經驗的父母來說,照顧孩子更是要小心謹慎。孩子還小,不會用語言來陳述自己的需要,要是不舒服只能哇哇哭。而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如何去判斷孩子的需求,並且要知道如何去餵養孩子,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很多剛剛當了父母沒有經驗的人一般在孩子餵養方面出現問題。
  • 1歲寶寶摔成腦損傷!孩子墜床千萬別做這3件事!
    直到嘔吐和昏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被送醫診治。經醫生診斷後得知:兩個嬰兒均為顱內出血且因失血過多出現貧血症狀,最後緊急做了開顱手術才保住兩個寶寶的性命。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寶寶摔倒是小事,更不要把摔倒作為育兒的事例,讓寶寶自己爬起來。如果寶寶摔倒了,家長應該怎麼做,有哪些事又不能做呢?寶寶跌落後這些事千萬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