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新匠師丨李賀明的初中物理「分岔」論:帶學生從不及格到考第一

2020-12-17 中國日報網

【名師簡介】李賀明,教齡八年,在一線從事初中物理教學、新教師培訓、講義編寫等工作,每年多名學生被人大附中等全國知名高中錄取,總結的教學資料提高了一大批教師的教學水平。擅長精準把握中考考點,高效解決學生的問題,現任作業幫短訓班教研負責人,是作業幫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

所有從事教育的老師,都對教育資源這個話題格外感慨。在作業幫初中物理老師李賀明這裡,感慨又多了一層:

「我出生在河北邯鄲一個鎮上,初中時老師實在太少,一個班一百三四十人。教室不比現在的大,學生就從講臺前一直碼到最後一排,到了初三,一個班剩下一百人,高中不那麼擠了,特別開心。那時年紀小,不知道教育資源其實很差,最終我們高中只有十幾人考上重點大學。現在想想,人少了也預示著,大部分人都被刷下去了。」

李賀明對「教學條件」的第一次察覺,是在高中。當時,他從鎮上到了縣裡,第一次看到原來學校還可以有這麼好的環境,老師侃侃而談,教室窗明几淨,教室空間開闊,學生可以很輕易地伸開胳膊,一切設施都是為了讀書服務。從那時起他便常常想,是不是把所有的人放在一個更好的環境中,他們的各方面成績會更好?

中學時代,他對理科感興趣,除了每日上課學習,沒有其他資源可言。剛開始考得特別爛,然後逐漸摸索、適應,變成好學生,尤其擅長物理化學。到了大學,他在師範院校學習物理專業,更加感受到高校裡可以享受到的各樣資源。

「在大學就意識到,原來有這麼多好的機會你並沒有享受到,但也沒有過於糾結,只是有點遺憾。原因是適應大學環境後就開始做家教,靠自己去爭取成長和發展的機會。」

明白了教育資源有限,李賀明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老師,為學生們多做一點。起初,他在北京知名教育機構實習,一邊帶家教,一邊給班課老師做助教。平日除了工作,其餘精力全部用來學習。

「很多厲害老師的課,我全程聽過,全程留筆記。一位老師同樣的課程一年可能要帶四個班,他重複講幾遍,我就重複記幾遍,相當於把一位老師的課聽了好幾遍。」

他口中那些厲害的老師,專業知識瞭然於胸,上課時只拿一瓶水,配合著黑板、粉筆,口才挺好,講課行雲流水,從來不卡詞、斷片。在專業知識上,是為數不多的初高中都厲害的老師,哪怕是其他老師去聽他的課,也會感覺震驚。迄今為止,李賀明都不知道那些老師下了多少苦功,才做到這樣的水準。

這樣的前輩是所有老師的明燈。李賀明一邊聽課學習,一邊刷完了初中物理所有合適的題。北京十六個城區的模擬題、中考真題,歷年彙編……對於年輕老師來說,最重要的是基本功,也就是知識框架和體系的建立,有了這個就可以看到全部,建起來高樓大廈。

李賀明嘗試自己總結默寫,把初中物理所有需要講的知識點串起來,然後查缺補漏,不斷跟著教課感受去優化。扎紮實實做完這些功課,他才覺得,自己作為一個老師合格了。

教課八年,他接觸過各種類型的學生,有特別拔尖的,也有不太好的。好學生自主意識比較高,用的資料又全又難,只需要解決學習中的問題,老師和學生的效率都很高;差學生就需要循序漸進了,如果一個學生不及格,讓他做學校裡比較難的資料,對學生是一種耽誤,需要從基礎抓起。

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而且是無意識的,老師需要拉近跟學生的關係,幫他去解決。有的學生覺得校外報了補習班,所以校內上課可以不聽,反而導致學習跟不上。還有的學生總是忙於記筆記,到了需要思考體會的地方,沒有跟著老師的引導去思考,結果沒聽懂的部分成了頑疾。「好多人尤其是女生,全程記筆記非常漂亮,但成績總是中等,不會太差,就是這種情況造成的。」

對於學生,李賀明有一個最普遍的建議,課後最好先複習一遍,然後再寫作業。從物理學科的角度來說,這是相對比較合適的方法。

為了保證更好的教學效果,八年來,他始終堅持親自設計講義,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儘量貼近學生的需求。到如今,已經編寫了各種教材、講義近三十本。

在教師的職業生涯中,有一個永恆的追求,那就是如何讓更多學生聽懂、學會。一個好的老師,會無限地去接近最多數人。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理解。

2019年1月,李賀明加入作業幫,擔任初中物理在線直播課的教學老師。線上給他最大的感受和變化是,一個人專業功底再厲害,在既定的教學體系和知識框架之內,講課內容受到極大限制,學生聽完課沒有太多向主講老師提問的機會,除了上課,老師也沒有了其他展現專業功底的機會。為了解決這個痛點,作業幫推出了輔導老師一對一答疑輔導,隨時隨地解決學生的問題。

除了加強課堂的表現力之外,他成天琢磨,如何讓學生聽一堂課卻感覺得到了更多。久而久之,終於明白了在線課應該怎麼教。

「初中物理有一個經典問題,滑動變阻器的阻值應該在什麼範圍內變化。其實取值範圍就是最大值、最小值兩個,但這是學生最容易出錯的地方,原因在於學生不知道是誰在限制滑動變阻器的最大值。很多老師在這裡有一個講解的誤區,遇到題目,會直接開始講當滑動變阻器電壓數最大時,阻值最大——但正確的講法應該是告訴學生,為什麼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最大時,它對應的阻值是最大值,為什麼不能再大了?」

這個問題恰好涉及到之前所學的另一個動態電路模型,滑動變阻器的變化規律。講清楚了這個,才能幫助更多學生理解這道題目。而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自己欠缺的東西,做題時容易出錯,卻又不知為什麼。

「一道題目的解題思路,從左到右幾個步驟,除了特別差的學生連第一步都不會,剩下的多數人都會走到一定程度,然後在不同的地方分岔、出錯,老師要做的是找到多數人可能走偏的地方,把這些地方都給解決掉。一道題目教很多大招,學生聽著很爽,爽完之後回頭自己解題,還是會按照自己的方法和思維來。所以我最近在做一個事情,上課時跟學生刻意強調,你們需要找到自己的思路跟正確的解題思路之間最大的分岔在哪裡?找到這個癥結,把它弄懂。」

李賀明認為,老師最大的優勢是知道學生會在哪裡出錯,多數人會在哪裡出錯。比起教材、教研的文稿,這些東西往往很難有紙質版或電子版的東西留下來,都是要靠老師經驗和時間的積累。

雖然教研的課程編排、內容設計儘量貼近教學,但只有教學的老師能在實踐過程中更為敏銳地感受和預測到學生的易錯點,而這是教研過程中不能做到太多的。

「我可以直接告訴一個老師,這種題型怎麼解,但一道題下面分那麼多類型,各種詳細考察的方式,學生又有很多層次,不同層次的人想法和思路都不一樣,這種東西無法編寫成錯誤類型大百科,只能在備課的時候備好了,講起一道題時多注意一些。」

因為這些思考和努力,他也不斷收穫著學生們的「喜報」。幾位河北、黑龍江等地的學生,原本物理不及格,跟著他的課後考到了班裡第一,立竿見影式的進步。他自己覺得,可能確實是幫助到了一些學生,讓他們形成正確的思維。

現在,他正在著手編寫作業幫短訓班的物理講義。這是學生使用的「學習大禮包」裡面的一冊物理寶典,從知識點到各種題型和解題方法,涵蓋全面,當學生發現自己某一部分學習的不好時,可以找到學習的線索。

「雖然是贈送的一個資料,但你憑良心在編書,就要給到學生更多。」

來源:消費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作業幫「易物理」的大招:10秒鐘解決碰撞末速度
    「噩夢……」這是高二物理選修3-1第一章的內容,在大多數人的回憶裡,「電場」或「電磁」提起來第一反應就是「高中噩夢」,讓人「炸毛兒」。對於剛從牛頓運動定律裡好不容易跋涉過來的高二學生,需要擴大想像力。輕小物體感受到了帶電木棒周圍形成的電場,在桌面上跟隨木棒滑動。「這就是電場。」很多學生聽不懂物理課,覺得非常陌生和晦澀。龔政和他的同事們在備課時總是儘量去尋找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產生一種非常熟悉的感覺,然後將這種感覺平移到物理概念裡。那些抽象的道理其實他們自己都懂,只不過換成了專業的物理名詞而已。
  • 初中物理考90分,到了高中只能考50分?三個原因,抓緊解決
    不少高中生都遭遇過這樣一種「尷尬」:在初中時,物理能考90分,到了高中,物理就只能考50分了。他們的學習自信被徹底擊垮,有人甚至放棄了學理科,轉而學文科。 初中物理考90分,到了高中只能考50分?原因至少有三個,要抓緊解決。
  • 清北錄取生和作業幫不得不說的小故事
    他們中很多人都在作業幫一課上過線上培訓課。8月11日,作業幫一課舉辦品牌開放日,兩位分別被北大和清華錄取的考生,分享了他們和作業幫不得不說的小故事。沒有作業幫,我的數學也許無法拯救今年17歲的陳子涵,在高考大省山東,以高考總分661分,山東省第七,東營市第一的成績,被北大經濟學院錄取。這位文靜的姑娘,初中時曾深陷數學的泥潭。
  • 作業幫發布"學習的真相":三四線城市忠實用戶佔比最高
    此外,截至2020年10月1日,共有超過336萬名來自52個國家級重點貧困縣的中小學生在作業幫平臺在線學習。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這些地區的用戶增長率遠高於作業幫平均用戶增長率,這說明貧困縣的孩子對優質教育資源的強烈需求。  在中小學以及高中的學習中,學生們又會面臨哪些問題?
  • 作業幫直播課|一節有趣的化學課
    2018年9月,劉洪瑞上了初中,開始接觸化學,簡單的化學公式和實驗,對於劉洪瑞來說,一個詞就可以形容,得心應手,每次考試都能考到90分左右。然而到了初二,劉洪瑞的化學成績開始直線下降,甚至開始出現了不及格的狀況,初二是很關鍵的一年,他很著急,家長也很著急,課餘時間給他報了不少補習班,都沒有什麼效果,他開始自暴自棄。
  • 「從不報補習班,我次次考第一」,尖子生的直言不諱,值得深思!
    「從不報補習班,我次次考第一」,尖子生的直言不諱,值得深思!每次家長和我聊天,都是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說起孩子的成長學習,總是有說不完的話。今天上午我和一位家長見面,聊起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從孩子出生,到上小學初中,她是如何做的,跟我講了半天,從滿懷希望到順其自然。她付出了自己的事業,專業陪讀,但孩子的成績卻不見起色,還有倒退的跡象,為此也也是非常煩惱。
  • 2020教師招聘備考——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0教師招聘備考——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小編帶到家來學習一下——初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 中考作文「開竅」,作業幫寒假語文課就夠了
    相比起歷史的風雲激蕩、朝代更迭,一書一簡,這才是初中學生力所能及的觀察角度。這些優秀中學作文典範,都來自作業幫主編的《真誠之美》作文集。這本書精選了2018-2020三年間,作業幫語文直播課上百餘篇優秀原創範文,再經清北名師逐字潤色,其選取、修改,都是秉承「真情實感」的理念,是目前市面上非常難得的一本原創作文教輔書。
  • 學生是否聰明,哪一門學科能體現?老師:數學重邏輯,物理重智商
    筆者在學生時代雖然各科成績都不突出,但也非常熱愛學習,特別敬重那些經常考滿分的學霸。大家都在同一個班級學習,完成同樣的作業,為什麼他們就可以考滿分?為什麼自己只能考及格?這跟孩子是否聰明有關係嗎?如何判定一個孩子是否聰明?
  • 政策解讀|青島二中分校自招只考物理,擇優選拔學生到二中遊學
    1.筆試科目只考一科。2020年青島二中分校筆試只考物理,相比其他學校的自招筆試,只考一科,減輕了考生的備考壓力。2.與眾不同的錄取方式給你更多機會。青島二中分校自主招生錄取與其他學校不同的是,既看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又將自招成績納入進行綜合衡量,二者各佔比50%,這種錄取方式給學生更多的機會與把握。
  • 愛打遊戲、也曾不及格...山東這些「別人家孩子」...
    三年前他是泰安中考第一,三年後的高考他考了713分24日晚,齊魯晚報記者幾經輾轉聯繫到了張聖一的父親張晨義。得知兒子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713分的好成績,張晨義既高興又欣慰。三年前的夏天,張聖一以泰安市第一名的成績考入肥城市第一高級中學。
  • 學生基礎太差,如何補救
    1、 成績墊底的除了完全不想學習的學生,就剩基礎不好的學生。2、 基礎不好,年級越高,難度越大,越是一知半解,因為薄弱點太多了。3、 怎麼判別自己的基礎不好:基本上各科都不及格。正規大考不及格的次數越多,越說明薄弱點越多。
  • 調回湖北 初中支邊青年成為高中物理教師
    但由於當時糰子弟學校除了肖作棟之外再無其他的畢業班物理教師,因而春季開學後,學校決定暫緩其他學科的高考複習,而是搶班搶點地增加物理學科的複習時間,讓他盡力做好最後一班高考指導工作。兵團哪裡捨得放他離開?但又不能阻礙人家夫妻團聚啊。只得在挽留的同時許諾他:待到第一輪複習結束,你就可以輕鬆回鄂城啦。於是好一陣子緊趕慢趕。但複習結束還是拖到了4月底。
  • 巨寵純愛丨《狀元郎總是不及格》籃球男體力很好~巨甜巨甜的爽文
    大家好,好久不見,我是小鯨魚,歡迎來到純愛文的世界,哈哈哈~新鮮出爐的文章喲,快來看哦~巨寵純愛丨《狀元郎總是不及格》籃球男體力很好~巨甜巨甜的爽文我在西幻玩泥巴簡介:費西是個倒黴蛋,不小心穿越到低評分遊戲裡
  • 昭通2020名師助考55丨把握物理基礎知識
    8.原子物理原子物理大致歸為這幾類進行考查:①與原子結構模型相關問題,這些涉及到物理學史的大量內容,對幾個著名實驗和重要的物理學理論進行記憶考查;②原子能級躍遷問題,氫原子的能級躍遷是基於玻爾的原子結構模型提出的,高考中常對氫原子的能級公式、對應的軌道半徑公式、以及由此延伸的氫原子躍遷過程中原子的能量變化規律的簡單計算及與光電效應的結合考察;③
  • 彭州市太清博世學校教育改革典型案例初中物理教育改革經驗做法
    彭州市太清博世學校實施教育改革,特別是在落實學生探究學習方式,主要經驗做法如下。一、緊扣教材,重視基礎,重視考點當前,學校對初三教學質量的考核重點之一是合格率,作為初三教師,教師們要先弄清楚A卷考什麼,學生怎麼考。考的知識點很多,很廣泛,要求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知識。
  • 初中升高中,學生成績下降是智商不夠嗎?家長如何幫孩子走出困境
    雖然從學科上來看,初中算上體育共有數學、語文、英語、歷史、政治、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十門課程,而高中文理分科之後學生只需要學習3+3共六門課程,但是每門課程無論是知識的廣度還是會深度都比初中提高了很多倍,學習難度更是呈指數增長。
  • 他物理只考了5分,卻就讀於清華,最終成為我國傑出的物理學家!
    還記得小編上初中的時候,有個男同學偏科非常嚴重,數理化能拿到滿分,但是語文勉強及格,英語更是只有二十多分,老師和家長看著只能幹著急。相信各位讀書的時候也碰見過這樣的同學,按照正常情況發展下去的話,他們最後也只能放棄不擅長的科目,專攻自己的優勢科目,但是你見過恰恰相反的人嗎?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韓世平:數學課要考慮孩子的認知特點
    課堂內容充實細緻,講解深入淺出,理解為先,帶領學生輕鬆愉快地從不會到會,從會走向全對。現任作業幫小學數學拉新產品負責人,是作業幫直播課在線教育「新匠師」之一。回國後,韓世平發覺自己更感興趣成為一個老師,經過調研和了解,感受到在線教育的大勢所趨,加入作業幫直播課,教授小學數學。在錄取考試中,他依然是個學霸,考了他那一場唯一的滿分。
  • 從不及格到145分,英語「差生」的完美逆襲,多虧這4個錦囊妙計
    而對於多數「差生」來說,英語課本如同天書,老師講課如同說鳥語,想要上課不打瞌睡都難,更別提考試及格了。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個 英語「差生」的完美逆襲之路。曼曼今年參加的高考,語文、數學和英語成績均在130分以上,其中英語考了145分,順利被一所「雙非」高校的優勢專業錄取,讓同學們羨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