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央企探索——專訪央企扶貧基金總經理、國投創益董事長王維東

2020-12-22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央企扶貧基金是本輪脫貧攻堅戰的新生事物,也是國資央企以市場化手段參與扶貧的重大創新舉措。

幾年來,受託管理央企扶貧基金和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的國投創益公司,在沒有先例可循,沒有模式可依的情況下,探索出了一條以市場化基金帶動本質脫貧的全新路徑。

3月10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一行到國投集團調研指導央企扶貧基金產業扶貧工作時,對央企扶貧基金堅持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紮實推進產業基金扶貧工作及取得的成績表示充分肯定。

在央企扶貧基金總經理、國投創益董事長王維東看來,央企扶貧基金的實踐,堪稱踐行新型舉國體制的範例。「未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縮小城鄉差距、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甚至在帶動一帶一路發展,踐行國際減貧責任時,均可適當借鑑這一模式。」

那麼,國投創益的基金管理團隊,是怎樣逐步探索出一條符合國情和基金特點的投資路徑的?《國資報告》記者就此對王維東進行了專訪。

《國資報告》:國家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開始啟動產業基金扶貧這種模式的?與傳統扶貧方式相比,市場化的產業基金在扶貧方面有哪些優勢和特點?

王維東:應該說,設立兩隻基金,既是中央企業為國家探索產業化、市場化扶貧路徑的責任擔當,也是聚合中央企業力量精準發力、精準扶貧,進一步提升中央企業扶貧工作有效性的有益探索。

在實踐中,我們始終按照這一要求不懈探索,發揮了如下優勢:

一是凝聚合力,增強了扶貧力量。央企承擔著近半數國家級貧困縣的定點幫扶任務,以及其他扶貧任務。但央企主業不同、規模不一,有時會出現一方「使不上勁」、一方「吃不飽」的情況。產業基金聚合全部央企資源,著眼全國統一謀劃,引導帶動發達地區資本、技術、管理等資源進入貧困地區,提高了扶貧投資的科學性。

二是周期較長,增強了投資的穩定性。貧困地區產業基礎較差、回報率低,社會資本進入意願不強,長期投資比較缺乏。而產業基金是由國有資本出資設立並按市場化方式運作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存續期15年,項目投資期5—7年,對培育投資企業發展壯大有足夠的耐心。

三是統籌兼顧,可以實現良性運行。基金一方面堅持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投資資金必須用於貧困地區,要有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精準脫貧;另一方面要堅持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管理團隊的專業化優勢,確保基金整體保本微利,維護出資人權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國資報告》:作為新生事物,央企扶貧基金和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在運行中遇到了哪些挑戰?

王維東:起步之初,我們面臨的挑戰還是比較嚴峻的。

首先,沒有現成的經驗。產業扶貧基金既區別於一般的純市場化基金,又區別於一般的財政扶貧資金,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剛開始很多人不理解,以為扶貧基金就是「坐著飛機撒錢」,甚至出現過地方政府把給當地企業的投資挪作他用的情況,幾經周折才把資金歸還。

其次是項目篩選難度很大。早期的項目來源,往往是各地扶貧辦推薦的中小微企業,多數管理不規範、抗風險能力差、發展前景一般。我們要花費大量精力進行篩選甄別,導致投資效率不高,且風險較高。

再次是內部機制不夠健全。因為是新生事物,所以初期我們對基金募、投、管、退等流程,以及基金治理結構、風險控制體系、稽核監控系統的認知不夠深入,投資效率偏低,風險較大。

2017年,這兩隻基金交到我手上時,100多億元資金躺在帳上投不出去,已經投資的三十億元,多數分布在小、散、差的扶貧項目裡。當時我想,一定要找到可持續的產業扶貧模式,推動產業壯大、助力脫貧攻堅,打造中國基金扶貧的央字頭品牌。

《國資報告》:在這種情況下,國投創益是怎麼破局突圍,找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

王維東:我們實際上是在不斷自我否定中走向成長的。早期,我們的資金更多地投向貧困地區的中小微企業,這些企業可以直接帶動貧困地區人口就業,但往往保值增值壓力大、退出困難、投後管理難度大。

後來我們認識到,還是要選擇好企業、好項目。所以,我們轉變投資理念,採取組合投資的形式,除投資貧困地區中小企業外,還選擇國有企業或者行業龍頭民企,通過投資讓他們在貧困地區開新廠。比如,2018年,市場上豬肉價格猛漲。我們出資8億元與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設立貧困地區生豬養殖平臺,在河南、山西等8個省份的25個貧困縣建設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通過產業鏈上下遊的工程施工、運輸物流、飼料生產、生豬屠宰等產業間接帶動了3萬人就業。截至目前,產業基金在生豬養殖方面已經累計投資超25億元,引導帶動社會資本200億元,生豬養殖規模達到1000萬頭,成為生豬穩產保供的重要力量。

同時,對於之前投資的中小微企業,我們積極協調大企業與他們開展產業協作,或者併購重組,既保證了扶貧效果,也保障了資金安全。

同時,我們跟貧困地方政府協商好,我們不僅投資,還幫著引進社會資金,考慮上下遊企業,營造產業生態圈,地方政府也會給予我們一定的優惠政策。

此後,我們通過參與擬上市企業的定向增發,進一步保障資金安全、加快資金周轉速度,提升投資收益,從而可以覆蓋更多地區。

通過轉型,央企扶貧基金的道路越走越寬,不僅有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平均回報率達到了6%。因此,2019年央企扶貧基金進行三期募資時,幾乎所有的盈利央企都參與了出資。此外,央企扶貧基金在國內的品牌形象也逐漸樹立了起來,不少人到貧困地區項目考察,會先問,央企扶貧基金投了沒有。

所以,我認為,經過艱苦探索,我們已經走上了良性循環的道路,我們這種模式,也能夠代表未來的發展趨勢。

《國資報告》:當前,社會對於市場化基金扶貧這種形式的關注度和認可度越來越高。作為先行者,國投創益探索出了那些行之有效的做法、經驗?

王維東:央企扶貧基金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走出了一條市場化產業化扶貧新路,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產業基金扶貧管理模式,總結出了產業基金扶貧管理體系、方式、方法等一系列內容。

在選擇投資對象時,我們會進行嚴格篩查,規範盡調及投資流程。一方面,我們吸引更多專業投資人才,另一方面我們嚴格規範投資程序。比如,國投創益有一個名為「54321」的規定:要求每一個投資經理必須在擬投項目企業連續待過五天、訪問四個以上的上下遊客戶、談過三個以上的企業管理層、考察兩個以上的項目競爭對手、與企業普通職工至少吃一次飯,才算最終完成一篇商業盡調報告。拿到盡調報告之後,還要經過投委會的審批。

產業基金投資企業德天瀑布通過旅遊扶貧帶動周邊6000餘人脫貧致富

在投資方式方面,探索多樣化投資手段。現在我們的工具箱裡工具很多,既有股權投資、債權投資,也有定向增發,還通過直接投資、在重點省區設立子基金等方式,引導撬動近十倍社會資本參與脫貧攻堅。既投資了江西奕方、乾信牧業等一批扶貧效果顯著但經濟收益一般的中小項目,又與央企、省屬國企、大型民營龍頭企業合作投資了德天瀑布、雲南銅業等一批扶貧效果好、收益有保障的項目,還投資了君樂寶、益客食品等一批收益較高、產業帶動能力強的證券化項目。

在投資行業方面,我們依託產業龍頭企業打造了現代農業、資源開發、清潔能源、醫療健康、產銷對接、產業金融、資本運作等七大產業扶貧平臺。其中,清潔能源方面,我們與中廣核風電合作在全國6個省、8個國家級貧困縣建設10個風電項目和1個光伏項目;產業金融方面,我們積極探索「基金+企業+產業鏈金融+農戶/經銷商」的股權投資與產業鏈金融相結合的模式,為益客食品、大偉嘉等企業及其產業鏈上下遊提供融資服務。

投後管理方面,我們建設了四大模塊、六大機制、八大增值服務。國投創益按照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的原則,建立了符合貧困地區企業現狀的投後管理模式,幫助企業規範運作,健康發展。

為切實保證扶貧效果,我們與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合作,建立社會效益閉環管理體系,在項目投資協議等6個環節中用三級指標共計81類要素明確社會效益相關要求,形成剛性約束,指導督促投資企業創新和完善與貧困人口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貧困人口分享到產業發展的收益。

在風險控制方面,我們根據基金產業扶貧投資的實踐特點,構建了兼具基金和扶貧雙重特質的「123風險管理體系」,並建立了動態閉環風險管控機制,嚴控項目投資全流程風險。

《國資報告》:兩隻基金成立以來,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有哪些典型的投資案例,具體發揮了怎樣的帶動作用?

王維東:截至2020年9月底,兩隻基金總規模已超過342億元,累計投資決策項目140餘個,金額超280億元,覆蓋全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涉及全國27個省(區、市),其中在「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投資決策項目25個,金額超44億元。已投項目完全建成達產後,將直接或間接帶動50萬人就業,年均為就業人口提供收入40億元,為地方政府提供稅收28億元,引導撬動超過2300億元社會資本投入貧困地區。

在實現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兩隻基金資金的回收、回報狀況也比較好。其中央企扶貧基金已實現利潤超9億元,貧困地區產業基金實現利潤2.8億元。按照與股東的約定,這一部分利潤將繼續用於滾動投資。

有影響力的投資項目很多,比如前文提到的對牧原股份的投資,聯合中廣核的新能源投資,以及前幾天剛剛完成的中國黃金債轉股項目,開創了重大無先例等。

具體來看,不同的投資項目發揮的作用是有區別的。比如,投資的我國最大柑橘類水果供應商楊氏果業,除了全職崗位外,每年還提供季節性就業崗位約500個;投資的雲南銅業,近10年來年均貢獻表內稅收達10.15億元,特別是處於銅行業景氣周期時,提供的稅收年均能達到14.53億元,為當地實施脫貧攻堅提供了資金支撐;投資的達康醫療,通過在貧困地區建設血液透析中心,並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費用減免,有效避免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

總體來看,通過我們的投資,增強了貧困地區「造血」功能,提升了貧困地區企業管理水平,密切了與貧困人口利益聯結機制,提升貧困人口生活水平。

此外,通過我們的探索,實現了模式輸出,為貧困地區探索出扶貧新路徑。比如,2019年,國投創益與山西省大同市合作成立了規模3.2億元的大同貧困地區產業能源發展基金。2020年,國投創益又與陝西省安康市合作成立了規模2億元的安康貧困地區科技產業發展基金。據我了解,還有一些央企也組建了類似的基金。

貧困茶農在產業基金投資企業梵錦茶業茶園採茶

《國資報告》: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要實現。作為扶貧基金,階段性目標就要完成。下一步,國投創益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王維東:當前,絕大多數貧困縣已實現摘帽。剩下的52個縣也可如期摘帽。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我們將首次告別絕對貧困。這是一件大事、喜事,我們為能投身這一偉大事業並做出一點貢獻而感到自豪。但是,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部分地區脫貧的基礎並不牢固,返貧的風險依舊存在。因此,我們要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四個不摘」的要求,繼續做好貧困地區投資工作。

面向未來,在綜合考慮國家政策要求、出資股東訴求、基金投資運作經驗的基礎上,我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初步確定產業扶貧基金今後的戰略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關注脫貧攻堅成效、打造千億基金規模,成為世界一流影響力投資基金」,價值主張為「緩解相對貧困、助力鄉村振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今後,基金將主要投向欠發達鄉村地區。重點投資於符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現代農業,礦產資源、清潔能源、生態環境修復等特色資源產業,機械製造、藥品加工、食品飲料、化工等製造業,職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服務業,持續助力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

與現實的需求和新的定位相比,兩隻基金還面臨一些新的挑戰。

首先是基金規模還需進一步加強。除國資委監管企業外,其他部委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央企只有中國郵政一家出資,這導致了基金規模與貧困地區發展需求不匹配,與鄉村振興戰略對接困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讓許多中小企業雪上加霜,又適逢基金首批投資企業達到退出期限,給基金退出增加了難度。

此外,基金還面臨評估周期較長,債權方式受限,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缺乏等挑戰。

針對這些挑戰,我們計劃,在中央和有關部委的大力關心支持下,繼續進行四期募資,目標規模100億元;加大證券化項目投資力度,更好地實現滾動投資;探索跟投和超額收益分配機制,進一步激發員工活力和積極性。

為完成國務院交辦國資委的建立關愛中央企業勞務用工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專項基金的任務,促進貧困地區科教文衛等公益事業發展,樹立央企社會責任品牌,我們今年還從央企扶貧基金的收益中,拿出1.5億元,另外國投創益拿出5000萬,成立了央企社會責任公益基金會,重點支持社會效益顯著,但不滿足產業基金投資的小微企業,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教育、文化、衛生等公益事業,實現產業基金與公益基金雙輪驅動,緩解相對貧困、促進鄉村振興、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舉措,進一步提升兩隻基金的影響力、競爭力、作用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減貧事業貢獻更大力量!(《國資報告》記者 劉青山)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王維東:聚「資本之力」 創扶貧新路
    這筆龐大的扶貧帳本背後,就是我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和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以及它們的掌舵人——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維東。  投給企業的錢必須用在扶貧上,要寫進合同裡  經國務院審批,2014年6月,財政部、中國菸草總公司、國投共同設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2016年10月,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揭牌。兩隻基金都委託國投創益公司負責投資管理和日常運營。
  • 國投創益貧困地區產業基金如何「授人以漁」?
    隨著大同、安康這兩隻基金的成立,國投創益實現了引導產業基金扶貧模式的輸出,為扶貧投資積累了經驗,更為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進行社會責任投資提供了寶貴的實踐參考。而國投創益作為管理著340多億的政府扶貧引導基金管理人,更是要將精準扶貧,產業扶貧的模式踐行下去。「國投創益投資團隊總結來說是一支講政治、有擔當、高素質、專業化、能吃苦的隊伍,是講政治的金融家、懂金融的政治家。」這是國投創益董事長王維東對《母基金周刊》給出的總結。
  • 國投創益入股天地壹號逾3億元
    說明書顯示,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創益」)受託管理的央企產業基金,擬認購此次非公開發行股份1200萬股、認購金額31560萬元。日前,天地壹號董事長陳生攜手投資人首次對外解讀融資詳情。
  • 匯通達完成新一輪融資,國投創益基金和國調基金聯合領投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24日,中國領先的立足於農村市場的產業網際網路平臺——匯通達完成由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國投創益基金」)和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國調基金」)聯合領投的新一輪融資,華興資本作為公司資本市場長期合作夥伴
  • 國投創益投資醋飲料!龍頭企業天地壹號 國家隊加持賦能民族品牌發展
    廣州日報記者今天從國內醋飲料龍頭企業天地壹號近日發布的《天地壹號飲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定向發行說明書》公告中獲知: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投創益」)受託管理的央企產業基金,擬認購此次非公開發行股份1200萬股、認購金額31560萬元。
  • 斑布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國投創益領投
    在各方嘉賓的鑑證下,斑布與國投創益、龍門資本、弘暉資本、洪泰基金、鴻為資本、紅杉資本共同籤署了投資戰略合作協議。本次,斑布引入戰略級合作夥伴,將助力品牌高速發展,推動市場增長。本輪融資的領投方國投創益是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受託管理四支基金,基金總規模347億元。
  • ...中國社科院《企業扶貧藍皮書(2020)》優秀案例發布,中核集團...
    中國社科院教授鍾宏武解讀《企業扶貧藍皮書(2020)》。中核集團副總經濟師王安民,國投集團總裁助理、國投創益董事長王維東,Apple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葛越,蒙牛集團副總裁魏薇,中國一汽集團扶貧辦主任葛季明,阿里巴巴集團社會公益部資深總監胡海河出席論壇並作主題發言。
  • 兩會· 國投聲音 | 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脫貧之後奔小康...
    在全國兩會盛大召開之際2020年5月22日《人民政協報》專題刊發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寄語全面報導國投產業扶貧和扶貧基金積極舉措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國投集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戰略部署,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扶貧政策要求,將脫貧攻堅作為央企最大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扶志、扶智、扶弱,創新扶貧方式,以產業扶貧為抓手,變「輸血」為「造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積極貢獻。
  • 張文平出任國投電力總經理
    國投電力總經理離任不到兩個月後,董事會任命了接替人選。根據國投電力15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提名,並經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查通過,同意張文平為新任董事候選人。經公司董事長提名,並經公司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審查通過,聘任張文平為總經理。
  • 醋飲料天地壹號獲國投創益注資,董事長陳生稱將穩健發展
    新京報訊(記者 王子揚)新京報記者12月10日獲悉,醋飲料品牌天地壹號日前在廣州舉辦了國投創益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國投創益」)入股交流會。據會議紀要顯示,天地壹號董事長陳生表示,「目前來看,疫情對天地壹號上市不會有實質的影響。下一步,天地壹號還是會保持穩健的步伐發展。」
  • 又有大基金在A股買買買,這一次瞄準了能源重資產!
    央企扶貧基金年底掃貨A股  在過去幾年,央企扶貧基金在政策以及資本的帶動下,日益成為一二級市場的投資新銳,在部分上市公司股東的背影中,央企扶貧基金的曝光度甚高。  牛妹發現,從2019年12月至今,央企扶貧基金已經在A股市場至少投資了近12家企業。
  • 我國目前有多少家央企,排名第一的央企是誰?誰才是央企之王?
    我國的國有企業有央企和地方國企之分,央企由國資委直接管理或其他中央部委管轄,地方國企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央企的領導班子由國家直接管理或委託中組部、國資委或其他等部委管理;地方國企的領導班子由地方人民政府直接管理或者地方組織部、國資委管理。顯然,國企的範疇更廣,央企屬於國企之一,那麼我國目前有多少央企呢?
  • 央企總經理由國資委任命改為提名 任命權交董事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22日訊(記者 周雷)1月22日,國資委官方網站發布一則題為」11家央企80位領導人員職務變動」的信息,引發多方關注。其中,央企總經理由任命改為提名。專家認為,這是改革授權經營體制所帶來的變化。國企實行公司制的關鍵是董事會的地位與權力,而經營體制改革的焦點是經營高管的產生。
  • 民企「嫁入」央企背後:獲大單、增商機,也有幾多困擾
    2018年,神州高鐵加入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投集團」),有了央企的身份加持。「對於涉及國計民生的軌道交通整線運營項目,政府不太相信民營企業有責任、有能力幹好,不敢放心將運營權交給民營企業。所以積極尋找產業相關的大型央企接洽股權合作事宜。」神州高鐵董事長王志全說。
  • 中國航信打造「數字神池工程」 科技扶貧踐行央企責任
    中國航信打造「數字神池工程」 科技扶貧踐行央企責任 2020-09-15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投集團白濤:不斷完善產業扶貧長效機制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積極探索產業扶貧長效機制,以國有資本為引領,帶動社會資本投入,努力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發揮國有資本引領作用,破解貧困地區發展資金之困。
  • 國投瑞銀和淳厚基金總經理換人,今年已有17家基金公司易帥
    2019年以來,基金行業高管變更情況明顯加速。5月17日,國投瑞銀髮布總經理變更公告,原總經理王彬任期屆滿離職,新任總經理為劉凱,此前任國投瑞銀督察長一職。此外次新基金公司淳厚基金也在昨日發布了一則高管變更公告,原公司董事長邢媛因公司業務發展需要轉任公司總經理,而原公司總經理李雄厚則履新該公司董事長。除了總經理和董事長職位變化外,也有部分基金公司的副總經理進行了調整,長城基金新任總經理趙建興,中銀國際證券新聘董事會秘書翟增軍,信達澳銀新任總經理陽先偉和新任首席信息官徐偉於5月17日上任。
  • 國投入選2020中國品牌論壇精準扶貧優秀案例
    摘要刊發了國投代表發言《扶貧基金撬動產業發展》一起來看報導↓↓↓扶貧基金撬動產業發展國投新聞發言人、扶貧辦主任 劉洋河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5月,是央企中唯一的投資公司和首批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