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兩會盛大召開之際
2020年5月22日
《人民政協報》專題刊發
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寄語
全面報導國投產業扶貧和
扶貧基金積極舉措
全景呈現國投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生動實踐
發出了全國兩會期間的「國投聲音」
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國投集團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脫貧攻堅的各項戰略部署,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等扶貧政策要求,將脫貧攻堅作為央企最大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扶志、扶智、扶弱,創新扶貧方式,以產業扶貧為抓手,變「輸血」為「造血」,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積極貢獻。國投受託管理的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和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投資項目,分布在全國27個省,137個市,290個縣,覆蓋了全部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以及部分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革命老區縣。截至4月底,兩隻基金累計投資250.71億元,已投項目完全建成達產後將帶動50萬人就業,年均為就業人口提供收入40億元,為地方政府提供稅收28億元,並引領撬動超2300億元社會資本投入脫貧攻堅。
國投集團定點幫扶的甘肅省寧縣、合水縣和貴州省平塘縣、羅甸縣,是集「革命老區、少數民族、深度貧困」於一體的國家級重點貧困縣。國投全力幫扶,集團各級成員企業累計投入無償幫扶資金1.69億元,惠及貧困人口132萬人;廣大幹部職工動真情,積極捐款捐物,捐助幫扶資金400萬元;派出掛職幹部115人,走進田間地頭,充實一線扶貧力量。經過25年不懈努力,到今年3月,4個縣全部脫貧摘帽。
脫貧之後奔小康,國投幫扶在路上。2020年,國投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攜手各方繼續做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專項扶貧、幹部扶貧、工程扶貧、基金扶貧,穩固脫貧成效,使「輸血」更精準,讓「造血」更完善,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國投具體如何做
一起繼續看報導
「在脫貧攻堅衝鋒決勝階段,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脫貧攻堅當做頭號政治任務來抓。」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說。
扶貧是央企天然的社會責任。國投自1995年成立以來,先後承擔了貴州省、甘肅省等4省9縣的定點扶貧任務。截至2019年底,公司累計投入扶貧資金達到32.7億元,累計向貧困地區派出的扶貧掛職幹部已達115人。
目前,國投定點幫扶貴州省平塘縣、羅甸縣、甘肅省寧縣、合水縣等四個縣均已脫貧出列,而國投的扶貧工作還在繼續。
��點擊圖片進入報導《盤!「產業基金扶貧國家隊」如何撬動2000億》
產業扶貧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
在甘肅省合水縣太莪鄉,湖羊養殖合作社的養殖戶高欽有望著欄裡的小羊羔,掩飾不住嘴角的笑意。這已經是他養殖的第三代湖羊,長勢喜人,而市場上羊價持續走高。「感謝國投引來的龍頭企業,有它託底,感覺心裡踏實多了。」2018年,國投為當地引入湖羊養殖產業,並設計出「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和「貸母還羔」「務工+分紅」的具體舉措,成效顯著。截至2019年底,合水縣12家合作社引進優質種羊8833隻,通過務工、分紅帶動貧困戶688戶,湖羊出欄及存欄養殖規模已達2.4萬隻。
湖羊養殖只是國投產業扶貧的一個縮影。國投注重通過發展產業的方式實現精準脫貧,捐贈資金中有1/3以上向產業扶持傾斜,直接用於入股合作社和當地企業,確保分紅精準到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定點扶貧縣產業特點,為貧困縣引進涉農龍頭企業,支持返鄉創業帶頭人發展鄉村振興產業。
基金扶貧打造扶貧「國家隊」
在推動產業扶貧的過程中,國投發揮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導向作用,發起設立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基金和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央企扶貧基金」),以市場化的投資方式,下大力氣引導龍頭企業向定點扶貧縣集中,發展定點扶貧縣特色產業,增強「造血」功能。經過3年的實踐探索,已經形成了在全國範圍可複製、可推廣、可落地的「產業基金+龍頭企業+貧困地區資源+貧困人口」的產業扶貧模式。
「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是國資委整合央企力量精準扶貧的有益探索。扶貧基金因扶貧而設,要切實管理好,要引領帶動更多社會資金參與脫貧攻堅,努力探索可持續的產業扶貧模式。」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3月10日在國投調研指導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時強調。
專項扶貧助力貧困人口重見光明
��點擊圖片進入報導《聚焦國投扶貧故事!央視暖心熱播》
在貴州都勻,19歲的陸榮開正在認真地學習康復治療技術,為自己的醫生夢想而努力。兩年前他還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盲校的一名學生。2018年6月,在國投與何氏眼科合作的專項項目支持下,陸榮開成功接受眼部手術,終於能睜開眼睛看世界。國投開展的精準醫療公益活動在黔南州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防盲基因篩查,何氏眼科與華大基因合作完成遺傳性眼病公益篩查超過2000例,其中臨床症狀及有家族史等符合的遺傳性眼病600餘例樣本,已檢出9種類型遺傳性眼病140多例,根據主要遺傳性眼病合併發病率計算,覆蓋人群超過150萬。
教育扶貧點亮貧困孩子的夢想
如果說產業扶貧和專項扶貧能夠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那麼教育扶貧改變的,有時候就是一個家族幾代人的命運。在貴州平塘縣塘邊鎮扶貧站,24歲的紅紅(化名)在為貧困戶耐心解答問題。紅紅母親常年患病,需要靠藥物治療,兩姐妹每個月的生活費只能靠父親打臨工解決,全家一度陷入困境。2016年開始,國投連續3年共資助1.2萬元,幫助她順利讀完大學。如今紅紅已經回到家鄉黔南州,成為一名扶貧幹部。她表示,自己要一步一步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將自己曾受過的溫暖回贈給他人、回贈社會。
截至目前,國投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設立「新長城自強班」10個、與上海真愛夢想基金會合作修建8間「夢想中心」教室、資助平塘縣和羅甸縣各年級貧困學生以及在羅甸縣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學校、一棟學生綜合宿舍樓、組織黨員員工開展第二期一對一結對幫扶項目,兩年募集資金291萬元。通過各類項目,共支持學生2500餘名,極大地改善了貧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條件。
幹部扶貧「吃貨縣長」帶火羅甸臍橙
��點擊進入報導《致敬!@奮鬥在扶貧一線的國投人》
「我是羅甸縣副縣長宋勇亮,長壽之鄉羅甸生產的臍橙,皮薄多汁,酸甜可口,你值得品嘗……」在貴州羅甸縣,國投選派的掛職幹部宋勇亮代言農產品的視頻突然火了。為了推銷當地臍橙,他與貴州電商雲、京東物流等平臺合作,親自上陣代言,半月之內帶動銷售3.8萬箱、99萬元。而他也因為一臉幸福地吃橙畫面,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吃貨縣長」。2019年,宋勇亮榮獲「貴州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表彰。截至2019年底,國投累計向貧困地區派出的扶貧掛職幹部已達115人,累計向定點扶貧縣派出14名掛職幹部,充實一線扶貧工作力量,每縣各派出一名掛職副縣長和駐村第一書記,形成覆蓋市、縣、村的三級幹部隊伍體系。為了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他們使出渾身解數,利用自己的專長,探索信託、保險、期貨、工程等扶貧方式,湧現出一批生動的扶貧案例。
勞務輸出「授人以漁」帶動就業
此外,國投以國投人力公司為平臺,積極進行對外勞務扶貧試點,將海外就業崗位直接帶到貧困地區,通過對外勞務合作拓寬貧困勞動力就業渠道,提升勞動技能,增加貧困戶收入。
其中藉助首批「對外勞務扶貧」試點優勢,在貴州和甘肅舉辦6場境外勞務輸出和招聘會,組織當地農民去國外就業、學習先進技術,首批計劃每年培訓勞動力300人,實現90%以上的外派目標,同時派出職校畢業生300人,人均年收入不低於8萬元,未來力爭逐年增長15%。
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國投累計向4個定點扶貧縣無償捐贈1.46億元;派出扶貧幹部14人;實施扶貧項目184個;資助貧困學生3000餘名;累計減少貧困人口36萬人。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節點,我們要保持定力、韌勁和耐性,把落實扶貧成果與落實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為助力實現鄉村振興貢獻國投力量。」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說。
———— / END / ————
責任編輯丨盧 陽
執行主編丨唐 巍
內容來源 | 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兩會 · 國投聲音 | 國投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脫貧之後奔小康,國投幫扶在路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