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300人參加全錦賽,多少直板與削球選手?除了許昕其他人堪憂
2020年全錦賽共有28支隊伍近300人報名參賽,橫拍進攻型打法佔據絕大多數,取得好成績的也是橫拍進攻型打法,直板與削球選手在夾縫中生存。許昕撐起了直板的大旗,除了許昕與馬龍搭檔獲得男雙金牌,與孫穎莎搭檔獲得混雙銀牌,其餘直板與削球選手成績都不太樂觀。筆者對參賽的直板與削球選手進行了統計,男子直板共22位,削球共3位。女子直板共16位,削球共7位。最著名的削球手有侯英超、馬特。
-
桌球全錦賽看直板現狀,橫板眾多,直板如何突破?
而趙子豪做為國乒直板僅次於許昕的隊員,直板技術與橫板技術相差甚遠。目前國乒的直板打法的隊員,國內隊內成績並不理想。除了許昕實力雄厚,薛飛,徐海東,鄭培峰都在公開賽資格賽出局。縱觀世界乒壇,直板打法越來越少。許昕,黃鎮廷,邱黨,趙子豪,算是直板的代表。而方形球板的日直,已多年不見。
-
桌球橫板打法已成為主流,直拍打法的出路在哪裡
桌球橫板打法已成為主流,直拍打法的出路在哪裡 桌球運動對人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身體健康,更在於智慧提升。世界對桌球的理解已經遠遠超過了以往,大家都會不再能有明顯漏洞,一招鮮會逐漸退出市場。
-
深度分析:女乒直板打法越來越稀缺,未來路在何方?
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國乒女隊主力層中,居然找不到一個直拍打法,二是在國際乒聯女乒TOP10排名中,早就找不到直板的蹤影。三是女乒史上5位大滿貫得主(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李曉霞和丁寧),沒有一個是直板選手。 如果非要在國家一隊找位直板代表,她就是張薔女將。1994年出生的她,屬於兩面反膠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素有「女版王皓」美譽。
-
深度分析:女乒直板打法為何越來越稀缺,未來路在何方?
三是女乒史上5位大滿貫得主(鄧亞萍、王楠、張怡寧、李曉霞和丁寧),沒有一個是直板選手。如果非要在國家一隊找位直板代表,她就是張薔女將。1994年出生的她,屬於兩面反膠快攻結合弧圈打法,素有「女版王皓」美譽。
-
直板打法以後的路必須得像王皓
現代桌球橫拍成為主流,直拍打法還有出路嗎?回答:直拍打法是有出路的!在桌球運動中分為直板打法和橫板打法,其優點和缺點各不相同,直板打法由於握拍方式較為靈活,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更容易靈活利用手腕,因此直板打法在發球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不僅如此,直板在臺內球的處理上也更加靈活,利用前三板的優勢,發球搶攻的機會也很大,不過直板打法的由於握拍的局限,反手存在著技術短板,反手的推擋難以造成進攻優勢,防守很被動的局面。
-
作為直板落後打法的代表,許昕秀技有餘而成績不足
許昕被稱為「直板最後的榮光」,其打法是落後的。這也是他為什麼一直以來上單打的呼聲並不高的緣故。其實技術上直板被橫版代替,是一種必然,因為橫版的出現,讓直板2黯然失色——先進的技術代替舊的,無可厚非。許昕如果能突破這個魔咒無疑是偉大的,至於他是不是有這個心理負擔不得而知,但左手直拍從打法上面對主流的右手橫拍兩面反膠是有天然劣勢的。可以參照1989年在多特蒙德,江嘉良和陳龍燦兩塊直板0—5慘敗給瑞典的事件,直到2004年,才出現過2004世乒賽男單決賽,中國3—0擊敗德國,馬琳王皓出任第一和第二單打的兩塊直板。
-
桌球王國的40歲傳奇 「落後打法」的佛心人
今年,40歲的侯英超在全錦賽男單賽場上止步於16強,但男雙卻與搭檔一起,以削球打法拿到了銅牌。回到家,女兒詫異地問他:「爸爸,今年怎麼獎牌的顏色變了啊!」他打趣道:「女兒,你爸爸去年已經創造了歷史啊!」一年前的此項賽事,見證了侯英超時隔19年的梅開二度。他打破了全錦賽男單最高齡冠軍的紀錄,製造了圈裡的熱門話題。
-
深度|許昕: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引領者,從他的打法看直板發展趨勢
熟悉許昕的球迷都知道,即便在馬琳和王皓退役後,許昕在國家隊中的位置非常尷尬。無他!前面有馬龍和張繼科的「耀武揚威」,後邊面臨樊振東、梁靖崑等生龍活虎小將的快速崛起,而這幾位又都是清一色的橫拍主流打法。坦白講,作為隊裡唯一的左手直拍主力,處於夾縫中求生存的許昕對這幾位並無太大優勢。
-
新大球時代直拍打法引領者,從許昕的打法特點看直板未來發展趨勢
熟悉許昕的球迷都知道,即便在馬琳和王皓退役後,許昕在國家隊中的位置非常尷尬。無他!前面有馬龍和張繼科的「耀武揚威」,後邊面臨樊振東、梁靖崑等生龍活虎小將的快速崛起,而這幾位又都是清一色的橫拍主流打法。
-
以馬琳、許昕為例,對比分析傳統、現代直板打法
逐漸形成了以馬琳為代表的、傳統左推右攻的快攻打法和以許昕為代表的、現代反手橫打的弧圈打法兩大派別,兩者界限分明,新舊之稱應運而生。因其不退臺、全臺掄,出球速度快且單板質量高而盛極一時,一時間讓歐洲弧圈打法的運動員無所適從。不得不承認,在賽璐珞為主要材質的38mm小球時代,能夠以速度取勝是傳統直板最大的優點,比賽用球、主流打法都助推了傳統直板打法的流行,使得其堅固的領主地位得以確立。弧圈結合快攻打法是當下流行的打法。
-
業餘直板,如何打出直板的味道和優勢?-桌球國球匯
蘭州拉麵有拉州拉麵的味道,驢肉火燒有驢肉火燒的味道,口味有喜厭之分,味道無高下之別,正如直板打法與橫板打法。 現在很多球友不分青紅皂白地唱衰直板打法,本人認為不可取,因為混淆了不同的圈子。
-
桌球比賽中,為什麼削球打法,是不易取得好成績
在桌球的打法中,削球是最苦,最難以練習,也是最難出成績的。大多數削球選手以牛皮糖似的防守為主,靠對方失誤得分,主動進攻能力偏弱,因此面對大行其道的兩面反膠弧圈結合快攻打法,顯得十分被動。特別是國際乒聯在採用40+球以後,球體增大,旋轉減弱,削球選手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剝奪。
-
何種打法應該成為主流?
何種打法應該成為主流?桌球這項體育運動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這些年國際乒聯為了推廣這項運動,進行了數次技術、規則和器材上的改革,從21分制到11分制,從38毫米小球至40+塑料球等等。其中40+塑料球的改革是跨時代的,因為它意味著世界乒壇從小球時代進入到了大球時代,而這就意味著各種主流打法要發生改變,究竟何種打法最適合這個時代的發展?
-
國乒全錦賽名單出爐!275人參加2位主力缺席,孫穎莎陳夢爭冠
北京時間9月21日,中國桌球協會官方網站發布消息,國乒十月份全錦賽大名單已經出爐。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病退出東京奧運模擬賽的朱雨玲,此番全錦賽滿血復活,參加全錦賽。國乒教練組計劃於9月30號下午四點,舉行組委會聯席會議,結束後進行抽籤儀式。
-
韓國桌球為什麼丟棄傳統的直板打法?
韓國桌球為什麼丟棄傳統的直板打法?在韓國桌球隊中,直板一直是他們的傳統打法,正手強、腳下移動速度快,最近幾年卻漸漸放棄了他們的傳統優勢,慢慢的改打橫板。韓國桌球一直是國乒的勁敵,8塊奧運金牌中韓國就獲得了2塊,劉南奎和柳承敏都是直板,打法兇狠,依靠前三板兇猛的搏殺,2004年柳承敏打的王皓毫無鬥志。近年來韓國已經被日本全面反超,鄭榮植、張禹珍、李尚洙等國家隊主力球員都已經是橫拍球員。
-
國乒直板血脈後繼有人!15歲新星打法酷似許昕名字與乒協主席高仿
15歲的梁國棟是左手直板打法,與目前男單世界排名第一的許昕酷似。桌球有橫拍和直拍兩種握法,兩者相比,前者擊球力度更大,兩面照顧的範圍較廣;後者則擁有出手靈活、變化較多、攻擊性更強等優點。但目前,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佔了百分之九十七、八的運動員都習慣於歐洲式打法——右手橫拍,相反,學習曾經作為主流的中國式打法——右手直拍者為數不多了,而左手直拍選手更是少之又少,這樣的打法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特殊打法。
-
隱匿江湖的長膠直板削球,你了解多少?
不久之後張燮林參加上海市比賽,贏了所有對手,緊接著參加全國比賽,就連莊則棟、李富榮、王傳耀等優秀選手都覺得這種球拍有點怪。這種直板削球握拍方式和攻球大相迥異,具體握法是:將食指置於拍後,與大拇指隔拍相對,虎口緊扣拍把左肩部,其他三個手指張開放在拍後。削球時,食指拇指用力,其餘三指固定拍子。其優點是手腕靈活,便於削出轉與不轉的變化。 姜永寧是中國桌球史上首個全國男單冠軍。第20屆世乒賽,他戰勝了英國名將利奇,成為第一個戰勝世界冠軍的中國選手。
-
許昕之後,中國傳統直板打法何去何從?這2位小將或許值得培養
桌球的握拍方式有2種,橫板和直板,直板又根據地域不同分為中式直板和日式直板。橫板以前主要是歐洲選手使用,在歐洲你幾乎看不到打直板的。在亞洲賽場,就能經常看到直板,尤其是21世紀之前。比較典型的中式直板打法有李富榮、江家良、郭躍華、劉國梁等。
-
桌球直板正膠打法技術感悟
自行摸索直板正膠快攻打法一段時間,寫出一些感悟.主要從以打為主的原則、正膠發球、正膠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