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兩個月來3個項目籤約,成都文交所掛牌項目近百個
小說、動漫、珠寶設計……一個小小的創意,也能變成真金白銀。昨日,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成立2個月來,首批項目正式籤約成交。據介紹,此次找到買家的共有3個項目,總金額1000多萬元。除成都本地的商家參與外,還有貴陽的投資人砸下重金。這標誌著繼上海、深圳之後,成都掛牌成立的全國第三家文化產權交易所,服務西部、輻射全國的功能已初步具備。
目前,成都首批掛牌的文化項目近百個,開價達7.8億元。
首批「金點子」變現1000多萬元
昨日上午10點,位於紅星路35號的成都文交所裡人頭攢動。如同股票行情一般的大屏幕暫停滾動,紅豔豔的首批成交項目看上去特別醒目。小說、動漫、珠寶設計……3個項目成交總金額達1000多萬元。
在籤約現場,買家成都三味火動畫科技公司,一口氣就拿下了2個項目——小說《刺客》動漫電影改編權、動漫《巴巴象》動漫電影開發權。據介紹,這2個項目都是成都的本土原創作品。以《刺客》為例,小說完成已有兩年,但此前多方推薦都沒有找到「婆家」,作品交到成都文交所2個月就順利接到了「橄欖枝」,以30萬元的價格正式轉讓。
成都文交所總經理劉玉德說,他們在掛牌的許多優秀的大項目中,經過篩選與審核,再向意向雙方推薦,最終促成了此次3個項目的籤約。「為了鼓勵買賣雙方,運營初期文交所都是免費服務。」
80後創意團隊一部動漫賣100萬元
昨日在籤約現場,一臉稚氣的80後賣家宋琢珂可謂大贏家。他帶領的80後創意團隊,一部動漫《巴巴象》就獲得100萬元資金。
宋琢珂是四川大學計算系的本科生,不過他卻對動漫很痴迷。大學畢業後,他沒有選擇到大企業做技術,而自己創業成立了一支80後創意團隊。對於自己耗時3年多創造的動漫《巴巴象》系列,宋琢珂很有信心。《巴巴象》講述的是有一隻名叫「巴巴象」的玩具,幫助主人實現願望的故事。早在2008年,他就製作了動漫短片到法國昂西動畫節目交易會展示,贏得了法國電視臺等多個製片方的興趣。然而。宋琢珂卻拒絕了許多「一次性買斷」的邀約。
「我想做中國人自己的動漫,就像《喜羊羊》一樣。」
宋琢珂說,就在他發愁之時,成都文交所成立了,他立即將作品掛牌。經過1個多月的接觸,宋琢珂終於獲得了第一筆巨額回報——100萬元出讓《巴巴象》的動漫電影開發權。同時,他依然擁有對《巴巴象》的版權和後續權利。以後宋琢珂還可以參與諸如票房、衍生品等多種形式的回報分配。「這樣既保證了創作方利益,也降低了投資者風險。」
對此,成都文交所總經理劉玉德說,在這裡,文化產業與金融資本共舞已經成為現實。過去成都每年都有大量的設計、作品、構思等創意,因為缺少資金而束之高閣,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現在,擁有一項文化創意產品,就能像商品一樣掛牌出售,甚至是競價拍賣、上市融資。
記者 王丹 實習生 李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