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佛青要給眾生幸福

2021-02-19 南京雨花精舍佛光青年

文/人間社記者陳昭良、劉畇昀、江怡慧大樹報導

「二O一八國際佛光青年會議」十二日在高雄佛光山舉行開幕儀式,來自全球五大洲、二十七個國家及地區的七百餘位佛光青年相聚,以「共識與開放」為主題,從人工智慧探討未來發展,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也特別與青年接心,勉勵青年要發心為世界付出、奉獻,帶給一切眾生幸福與歡喜。

圖說:星雲大師勉勵現場青年要像兄弟一樣齊聚一堂,為世界付出、奉獻,帶給一切眾生幸福歡喜。圖/人間社記者楊祖宏

「銀河掛高空,明月照心靈,四野蟲唧唧,眾生心朦朧,救主佛陀庇佑我,為教為人樂融融。」大師八十年前作詞的〈弘法者之歌〉,十二日響徹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青年以音聲迎接大師接心開示,嘹亮的歌聲直衝雲霄,唱出青年弘傳佛法的心願。

「我今年九十二歲,我願意以生命保護大家。」星雲大師言談間流露出對青年的疼惜與關愛,自認沒有讀書、沒有上學、沒有見過讀書人,但現在很歡喜,能常常與青年、讀書人在一起。

星雲大師勉勵青年要像兄弟一樣齊聚一堂,為世界付出、奉獻,帶給一切眾生幸福歡喜。大師表示,雖然年事已高、記憶不好,仍期望為佛教同胞、為世界繼續盡一份心力。

「原以為佛教是老人才需要的宗教,接觸佛光山後才發現,原來佛教也可以跟上時代,是大家所需要的宗教。」印尼棉蘭分團周汶蔚感謝大師讓他有機會認識佛光青年,結識許多善知識,期許自己把握機會學習人間佛教的教法。

圖說:「二O一八國際佛光青年會議」十二日開幕,來自全球五大洲、二十七個國家及地區的七百餘位佛光青年,共同相聚在佛光山。圖/人間社記者林家禾

佛教與AI展開對話

各國家地區代表揮舞著國旗、穿著各地團服歡呼進場後,由國際佛光會世界青年總團部執行長慧傳法師帶領貴賓主持開幕儀式,象徵佛教與AI人工智慧展開對話。

「為什麼青年要來佛光山?」慧傳法師以大會主席身分致詞,鼓勵青年把握一期一會、相聚在本山的因緣,共同討論佛法,推動星雲大師的理念。他讚嘆佛光青年在活動期間發心洗碗、行堂,正是「人人行三好,世界更美好」的實踐;發心求受三皈五戒,則落實「青年受五戒,創造新世界」的口號,「能為常住分憂,青年今日一會,無限未來!」慧傳法師勉勵青年,要帶著人間佛教的共識和開放的心胸,為眾生服務、傳播人間佛教,讓更多的青年朋友有因緣學佛。

圖說:慧傳法師勉勵青年,要帶著人間佛教的共識和開放的心胸,為眾生服務、傳播人間佛教。圖/人間社記者林家禾

「一起說,我是佛!」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則表示,看到青年朋友很歡喜,想起六十多年前,在宜蘭跟隨大師學佛的往事,當時雖不懂事,卻感覺自己在佛教裡非常幸福快樂。他也勉勵青年,入寶山不要空手而回,人人有佛性,佛光山更是「給」出來的,透過自覺覺他的菩薩道,一起讓社會光明、讓國家和平。

出席「二O一八國際佛光青年會議」開幕儀式的貴賓有:佛光山慈善院院長依來法師、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佛光山義工會會長慧屏法師、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青年總團部副執行長如彬法師、中華佛光青年總團執行長有度法師、南華大學校務及研究發展處研髮長胡聲平、同德家事商業學校董事會謝秀津、中華福報生活推廣協會理事長陳順章、中華古今人文協會理事長周學文及各道場住持、監寺等。

星雲大師一生秉持《佛遺教經》:「不販賣貿易、安置田宅」之教示,非佛不做。他的著作版稅,皆用來開山建寺、推廣佛教文化、公益信託基金;甚至信徒的供養,也全歸到僧伽基金。因此凡有借大師之名開光、販賣等商業行為,皆非星雲大師本人,請大眾三思。

佛光山星雲大師唯一官方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masterhsingyun

相關焦點

  • 星雲大師的點撥:欲成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佛學的傳播者星雲大師對於成功之道曾經開示說:「欲成佛門龍象,先做眾生馬牛。一個人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有受苦受難的決心。成大器者,必備這四個條件。」01經得起煩囂 星雲大師說:「人生起起落落是常事,這是成功必須要有的過程,只要經得起煩囂,最終結果就一定是好的。
  • 佛青二十年 全球佛青回佛光山話說學佛因緣
    全球佛青回佛光山話說學佛因緣 圖/人間社欣賞星雲大師一筆字墨寶 圖/詹鎧霙Facebook2001年第五屆國際佛光青年會議上,全體佛光青年的集體創作,更讓他深深的感動,就如同星雲大師所說的「光榮歸於佛陀,成就歸於大眾」,之後更使他願意行三好四給,帶著歡喜的笑容與每一個人結善緣。直下承擔 廣結善緣同為國際佛光會青年發展副主委的史庭如,亦表明當初是因熱愛唱歌和表演,發心接下臺北歌詠隊隊長一職,體證了直下承擔的奇妙。
  • 【佛光快訊】宗教聯誼會 星雲大師:宗教平等 人民幸福
    圖說:星雲大師在大覺堂開示。
  • 宗教聯誼會 星雲大師:宗教平等 人民幸福
  • 星雲大師九秩嵩壽 《百年巨匠》攝製組敬賀
    2016開年第一天,《百年巨匠》出品人、總策劃楊京島拜會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並參加了「佛光山開山50周年」和星雲大師弘法60周年活動,同時見證了2016「幸福與安樂」佛化婚禮暨菩提眷屬祝福禮。男女老少盛裝參與盛會,有父母接受菩提眷屬祝福,兒女參加佛化婚禮,兩代同享三寶加持;也有姐弟同日嫁娶,雙喜臨門;還有來自美國、西班牙、香港、菲律賓、大陸的華人佳偶,專程跨海接受佛陀祝福。
  • 星雲大師:如何修持正法
    圖/取自網路 文/星雲大師 什麼是正法我們要如何修持正法?人與人之間有人道,人道就是正法。世上的忠孝、慈悲、信義,這些倫理道德都是正法。我們想在社會上求財,不能用邪法、外道,要用求財正法。此外,在感情上、人情上,不論什麼道,也都有其正法。應如何求得正法呢?在《正行經》裡提到四點: 第一、精進聽聞正法:修持正法的首要態度,就是以一顆精進的心,多聞薰習,如此才會對正知、正見有所了解。
  • 覺悟·奉獻--讀星雲大師之〈論佛教民主自由平等的真義〉
    星雲大師說:「佛陀既然說人人皆有佛性,可見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皈依自己。」佛教民主的真義繼之,星雲大師又告訴我們:吾人與佛同具真如實性,所以「心佛眾生,無二無別」(第二頁)。佛陀把眾生提升到與他平等,這就是民主。也許很多人會對此感到迷惑不解。
  • 《星雲大師全集》入藏故宮圖書館
    【資料來源: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讀特】匯集星雲大師弘揚「人間佛教」精髓,紀錄其九十餘年人生之旅的《星雲大師全集》簡體中文版入藏故宮圖書館。12月21日贈書儀式在故宮博物院建福宮花園敬勝齋舉行。此舉將進一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更好地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思想。故宮博物院王旭東院長出席贈書儀式,代表故宮博物院接受贈書。
  • 星雲大師一筆字價值分析
    如果「一筆字」要說有什麼價值,就只是出家七十二年來,憑藉一份與人結緣、給人歡喜的心,希望大家把我字內佛法的意義、信仰的法喜帶回家,那就是我虔誠的祝禱了。」星雲大師說道。星雲大師一筆字全部通過佛光山流通向全世界。在佛光山捐款23萬臺幣可以結緣一件星雲大師的墨寶,折合人民幣5萬元。也就是說,星雲大師的一筆字作品最低流通成本是5萬元/件,一般是一個字或者是兩個字的作品。
  • 星雲大師
    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並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小學等數十所。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名譽院長等職。
  • 星雲大師:什麼樣的生活是平安幸福的?
    什麼樣的生活是平安幸福的 星雲大師 平安的生活是什麼?能隨遇而安就是真正的平安。富貴的生活又是什麼?趙樸初老居士,生前曾經贈送我一副對聯,上聯曰:「富有恆沙界」,下聯曰:「貴為人天師」。
  • 星雲大師:向藥師如來祈願文
    星雲大師:向藥師如來祈願文 2020-02-11 16:33:00 來源:來源
  • 星雲大師的「一字筆」書法
    星雲大師俗名李國深,法號悟徹,其信徒常稱之為星雲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寺禮志開上人出家,是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5年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臺灣。1967年創建佛光山,並出任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
  • 星雲大師的英文快譯通
    克服緊張突破自我 融會貫通法語擔任星雲大師的英文口譯人員,經常要在眾人面前快速翻譯,要克服緊張並突破自我是一門很大的功課,關於這方面您是如何運用星雲大師的心法?妙光法師說,他嚇了一跳,而且幾乎要生氣了,但是他想到待會要為星雲大師翻譯,於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並向他道歉,將資料交給他後便趕到會場為大師翻譯。「其實一路上我很生氣,內心非常憤怒。」妙光法師說,但是他看到大師後,他告訴自己不可以生氣,因為待會要幫大師翻譯。然而,他發現自己翻譯完大師的每一句話後仍是非常憤怒,直到大師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為了歡喜而來的。」
  • 星雲大師:人要及時行善,做功德的四種方式,簡單易學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佛門大德高僧星雲法師早就給出了自己的見解。星雲法師在一次開壇講課中表示:「世人如要積攢功德,就必須清淨皈依,身受八戒,內心向善,及時行善。其中有四種做功德的方式,最是簡單易學,每一種都能給自己帶來無上功德福祿。」今日我便將藉此機會,將法師所述分享給大家,大家不妨參照學習一下,以祈賜福吧。
  • 星雲大師:房子再豪華,也要懸掛一「福壽」,如意吉祥,增福運
    但名滿華夏的星雲大師曾經說過:「社會上一般人總認為要長壽多福,應該向神明、菩薩、佛祖祈求,把信仰建立在貪求、饜取的層次上。其實福壽並不是有求必得的,如果自己不去培植福壽的因緣,福壽是不會憑空降下的。」星雲大師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是世人像神明祈求「福壽」,並非有求必得,因為關鍵在於自己。
  • 星雲大師:福報少的人,往往是因為「放不下」這些
    佛門常說放下,眾生也從各種途徑把這個詞聽了無數遍,但是說到放下什麼,許多人可能就難說清楚了。一生致力於佛學傳播的星雲大師對於佛門的「放下」曾有過深刻的解讀,星雲大師點撥說:煩惱萬千,一個一個的放下,那一輩子也放不完,一輩子都要痛苦煩惱。
  • 星雲大師:不管房子大不大,都要懸掛一「吉祥」,好運滾滾來
    名滿全球的星雲大師曾說:「人們總希望日子過得幸福美滿、吉祥如意,所以就借用很多東西來美化世間。」的確是這樣,不管是葫蘆還是錦鯉,都寄託了人們對於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說文解字》說:「吉,善也。祥,福也。」這「吉祥」二字,說白了,就是好兆頭、好運氣、好福氣的意思。
  • 星雲大師講《心經》第五講|自由真的自在嗎?
    共讀書籍:星雲大師講《心經》推薦理由:以生活事說法,活用到生活中去,般若作舟,在世間沉浮中找自在本期共讀:本期內容為《星雲大師講<心經>》第四課▲星雲大師手書《心經》按播放鍵收聽【下卷】透過故事讀《心經》下卷將《般若心經》經文分段闡述
  • 星雲大師:不管房子大不大,都要懸掛一「福壽」,福至壽至
    而禪宗一代高僧星雲大師,就對這「福壽」二字十分喜歡,他曾說:「多福多壽是人生在世普遍的希求,我們每日辛苦奔波、汲汲營營,只不過是為了求得更多的享福,放眼世間的事業,絕大多數和增強身體、延年益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