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是哪一天?2018中元節是08月25日 星期六 中元節如何避鬼

2021-02-06 安逸網

農曆2018年中元節的日期: 2018年08月25日 星期六 (戊戌年(狗年)七月十五,每年農曆的七月十五中就是鬼節,也是中元節。元節在中國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名稱,在北方通常叫做鬼節。

中元節吃鴨子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中元節」,也叫「鬼節」,在廣西民間有「過中元節吃鴨子」的習俗。隨著節日的臨近,田陽縣舊街活禽市場活鴨購銷兩旺。傳說,廣西人的祖先認為,每年農曆七月中旬的鴨子,正是它們長大成熟的時期,肉肥而美。「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而七月半這一天,大街小巷到處飄蕩著餈粑、鴨子的香味,人們買好過節的用品,燃上香燭, 擺上鴨子、米酒、水果等食品祭過祖先後,一家人便圍坐在一起,共享節日大餐。 因此,在廣西人的眼中,七月半不僅僅是神秘的「鬼節」,又是一家老小團聚的日子。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是「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據《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節是道教與中國傳統民俗相結合的產物,二者能夠相應,主要是基於同一宇宙觀: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為天官、地官、水官所統轄的三界府署。民間通稱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眾神。
  中國東漢末年,天師道便已綜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觀,首過需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經歷六朝時期的發展後,三會日與三元思想結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為祈福納吉、祭祖拜神的三元節日,皇帝率百官參與節日儀式。唐、宋以後,三元日成為民俗節日。
  中元節時,道教宮觀,如地安門火神廟、西便門外白雲觀等為了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每年照例舉辦「祈福吉祥道場」。因為懼厲的心理,民眾於日常生活中複合儒、佛、道三教,將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稱為鬼節,稱農曆7月為「鬼月」。
  佛教傳入後,佛教中也有一種追薦祖先的超度儀式,稱為「屋蘭瑪納」(印度話ULLAMBANA),也就是「孟蘭盆會」。孟蘭盆的意義是倒懸,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掛在樹頭上的蝙蝠,懸掛著、苦不堪言。為了使眾生免於倒懸之苦,便需要誦經,布絕食物給孤魂野鬼。此舉正好和中國的鬼月祭拜不謀而合,且佛教也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舉行超度法會,因而中元節和孟蘭會便同時流傳下來。

2018中元節如何避鬼

1、鬼節不要玩一些鬼怪遊戲,這時候是陰氣很重的時候,小心真的招來一些不乾淨的東西。

2、不是童男童女的朋友不要獨自出入僻靜場所。

3如要怕邪者用沾過茶米水的紅繩系在手腕。

4、身上帶五帝錢,順、康、雍、乾、嘉時期的錢幣。

5、不要擅自殺死狐狸,蛇,刺蝟 貓等動物,後果自負。

6、流血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血滴在火裡!切記!

7、夜間胸口不要*近陰地的牆壁,地面。

8、走墓地、偏僻地時,不要念經文護身,小心激怒鬼怪,可以說些祭拜的話。

9、在家有白事過後的9日內不要去陰氣重的地方。

10、不要忘了清明和十月初一要給陰間的人送「禮物」!

11、夜間不要獨自走黑暗小道。住在偏僻地方的人回家的路上不要東張西望。有人拍你和叫你名字不要回頭和答應。

12、八字輕的人晚上最好不要出行。

13、帶護身符,一般到寺廟,道觀請大法師開光,再把護身符帶在身上。沒開的不必再帶,帶上就不要摘下。

14、家中親人去逝的應常拜,觀音菩薩之類的神像不要放到附近。(可能他 她會在特定的時候回來看你們。給你們拖夢和告訴些事情。放了那些佛之類的會有避諱)

15、出門在慌郊野外不要隨地在大石頭,骷髏頭,墓碑上撒尿,塗痰,因暈車嘔吐等。(以後你可能出現幻覺而發生災禍)

16、如果在噩夢中有鬼侵擾,可以用木碗倒半碗水,再放入7顆飽滿無損的黃豆在床邊。也可以把被擾人的鞋一正一反放在床邊。

17、出門回來有很好習慣的人都拿毛巾或紅布希麼的在門外拍拍身子。(這一般在農村出現,因為以前人們都在地裡幹活幹到深夜才回家,而且以前死人是很平常的事。說不定哪就死過人,屍體一直沒人動就腐爛掉,成了野鬼。所以他們回家都要拍拍身體,1是除塵。2是把趴在你身上的小鬼拍走。這樣你才不會常得大病或得災)

18、夜間出門在外玩(比如山裡) 遇到的老人,女人,小孩子。不要搭理他們,不要擅自帶回你的住所。也不要告訴他們你的住所/他們如遇到困難最好人多的時候幫,要沒人可以去叫再來幫他們。如獨自在的話你是個熱心腸就最好避免背他,或叫他帶路等。

19、晚上不要在有柳樹等樹下歇息,獨自在家午夜十分不要趴到窗戶口向外張望,夜晚人少時在河邊也不要探頭探腦。不要在河沿旁走動散步。

20、在外考察人員不要接觸女人,如(接吻之類的勿做)因為本來人在外陽氣就少,接觸的人少,陽氣更淺,如要再和屬陰的女人xx就喪失了更多陽氣,這樣就愛被纏身(俗話說了誰不愛找軟柿子捏,你陽氣少了,鬼一定喜歡找你做替死者)而事後出現的意外會導致你身亡,人看來就是你心臟病突發等正常的病而死,絲毫查不出什麼,鬼是侵佔你的大腦而叫你死亡,他會控制意志薄弱的人們,而這些人往往就是失戀,家人去世而心理承受不住的人們。所以在外往往遇到的事情不必慌張,辨清事理就好。


相關焦點

  • 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
    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時間:2018-08-21 14: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元節是幾月幾號星期幾? 中元節有哪些習俗你造嗎?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中元節就是其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日,會有很多的傳統習俗和禁忌。
  • 2019年中元節是哪一天?它是個什麼節日?
    提起中元節大家不一定,但說到鬼節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耳聞,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2019年中元節是哪一天?它是個什麼節日?
  • 中元節----七月十五
    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相關傳說有關中元節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有—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 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 七月十四後是中元節,什麼叫中元節
    鄧先生又悵然寫道:「在北京玩過蓮花燈的人,如果客居異地,逢上這樣的節令,哪能不思念這輕盈、美麗、朦朧的蓮花燈呢?……有一年初秋在京,涼得很早,匆匆數日,已過了中元節,不禁想起幼年玩蓮花燈的事來,便寫了一首小詞《念奴嬌》云:新涼數日,又匆匆過了,中元佳節。簷下清陰清幾許,樹上月華遲發,院落居鄰,繩床小坐,意趣何幽絕。漸忘漏永,似疑鴛瓦霜潑。
  • 七月十五,中元節
    今年的中元節時間為2017年9月5日,農曆丁酉年 七月十五 星期二我們都知道人總會有離開的一天,只是沒想到,這樣的離別讓人如此措手不及,Ta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會覺得Ta永遠不會離開。按照道教的說法,由於地官要過生日,所以大赦孤魂遊鬼,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要祭祖、上墳、點荷燈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內容是為死者的靈魂超度,更為無主孤魂和那些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的死難者施予救儕,希望他們早日安息。
  • 傳說中元節之日鬼門關大開,你知道中元節的歷史嗎?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中元節是鬼節,風俗及禁忌你不可不知 說到中元節,不少地區都稱之為鬼節,因為帶有鬼字,所以有著一些讓人覺得恐怖的色彩,傳統的中元節習俗主要是祭祀,祭奠已故的親人,所以有些禁忌是不能做的,那麼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每年的農曆七   原標題:中元節不能做什麼事?
  • 2020鬼節快樂,今天中元節精美圖片,中元節的問候祝福語彙總
    念一念亡魂,寄哀思,燒一柱青香,拜先祖,扯一片思念,隨風傳,拽一絲哀傷,順水淌,中元節到,願逝去親人安息,願你中元節吉祥相伴,幸福圍繞。念一念亡魂,寄哀思,燒一柱青香,拜先祖,扯一片思念,隨風傳,拽一絲哀傷,順水淌,中元節到,願逝去親人安息,願你中元節吉祥相伴,幸福圍繞。
  • 中元節的由來和習俗
    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為「上元」,為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為水官解厄日。這就是中元節的來歷。之所以又有管這節叫鬼節的,據傳說,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掌管地獄之門的地官,打開地獄之門,讓已故祖先可以回家團圓,所以民間要設道場,放饅頭給孤魂野鬼吃。這一天人們就要祭祖、上墳,還要點荷燈,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
  • 今日中元節
    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在20世紀20-40年代,中元節遠比「七夕」、「清明」熱鬧。人們傳承著以家為單位的祭祖習俗,祭祖先、薦時食的古老習俗直至民國時期仍然是鄉村中元節俗的首要內容。抗戰勝利後,各寺廟還增加祈請佛力普渡「抗戰陣亡將士」英靈。
  • 中元節放水燈公告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福州 順天聖母故居依舊例舉行放水燈儀式。歡迎廣大善信前來參與,慶贊中元,同修福德。以此功德超拔九玄七祖、冤親債主、往世家人、孤魂野鬼離苦得樂,往生東極長生世界 太乙救苦天尊門下。中元節,民間亦稱之為鬼節,古人俗信應該張燈,為鬼慶祝節日。不過人鬼有別,所以中元張燈和上元張燈不一樣。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傳說中的幽冥地獄,鬼魂就在那裡沉淪。
  • 中元節可以剪頭髮嗎?
    中元節的時候,民間有著許多需要注意的禁忌事項,充滿了神秘色彩。那麼,中元節可以剪頭髮嗎?讓我們來看看吧: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全部放出。人們則紛紛在七月裡誦經作法,舉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所以中元節整個兒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就成了中國民間最大的鬼節。
  • 中元節VS萬聖節:東西方分別搞的是什麼鬼?
    農曆七月十五,是道教文化中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裡的盂蘭節。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又稱「鬼節」、「七月半」等,「中元」的名字起於北魏,是道教的說法。根據古書記載,七月十五是「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因此,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民間都會準備豐富的牲禮,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中元節的源頭,應與中國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關。地官其主要職責是為人間赦罪,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 中元節的由來與傳統習俗
    融入道教中元節到了宋朝的時候,由於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日趨明顯。民間流傳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並將佛教的盂蘭盆會與道教「中元地官節」相結合,而流行道士誦經普度眾鬼,期使獲得三官中的地官赦罪,獲得解脫。
  • 2020中元節緬懷故人的祝福語句
    1、念一念亡魂,寄哀思,燒一柱青香,拜先祖,扯一片思念,隨風傳,拽一絲哀傷,順水淌,中元節到,願逝去親人安息,願你中元節吉祥相伴,幸福圍繞。3、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眼淚,是為逝者灑下,珍惜,是為生者準備。不要忘了逝者的心願,好好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努力不辜負生命,這絕無僅有的一生,帶著遠方親人的祝福好好地活!4、清香嫋嫋衝雲霄,祝願親人無煩惱;片片紙錢舞空中,祝願親人無憂愁;束束秋菊含苞放,祝願親人永含笑。中元佳節祭親人,誠摯祝願全帶到。
  • 中元節,二十個禁忌要知道!
    其實中元節就是我們俗稱的鬼節,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中元節禁忌多,你一定要知道哦!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 今天是2018中元節(鬼節)!這些禁忌你知道嗎?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也就是傳統節日中元節 。在古代,中元節本是祭祀地官的節日,古人以七月十五為地官生日,故定為中元節 。在農家人農家事(江西)家鄉,中元節又叫「七月半」,農村人對這一天是比較重視的,除了除夕,清明節以外,這個日子也是非常特殊的。大家會提前買好「紙錢」,由家裡的男子拿上真正的百元大鈔,壓印之後,分放在紙籃裡。
  • 【傳統節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日,2014年8月12日)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放燈之習俗就是為了讓鬼魂可以託生。同時依照佛家的說法,陰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眾生,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孝親節)。所以中元節這天,一死一生,既可以寄託對逝去之人的哀思,又讓人謹記父母的恩德。
  • 傳統節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