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6日。
最高蘇維埃共和國院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宣布蘇聯停止存在:
蘇聯正式解體。
美國人當時就懵了。
回顧神來後,彈冠相慶——冷戰我們贏了。
後來,美國人寫了大量自我標榜的文章,說他們是怎麼怎麼讓蘇聯解體的,主流觀點有如下兩個:
美國搞的星球大戰計劃把蘇聯的經濟拖垮了,最後不得不解體。但這個原因有點站不住腳,蘇聯解體前的經濟並不是最差的時候,之前烏克蘭大饑荒死了上百萬人,經濟比現在差多了,怎麼那時沒垮?
當時學蘇聯老大哥的社會主義國家如朝鮮,經濟差到難以想像,怎麼沒垮掉?
所以這個理由站不住腳。
美國軟實力太強了,蘇聯年輕人崇尚美國文化,時間一長,你們就喜歡我了,就會討厭現在的統治者,然後統治階級就失去了人民的擁護,就垮了。好萊塢的電影、可口可樂、搖滾樂、迪斯尼確實很厲害,但要說這些讓蘇聯的年輕人在國家的大是大非面前,傾向於美國,偉大戰鬥民族的年輕人就這麼在美國的牛仔褲面前失去了戰鬥意志,這個原因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鐵血宰相俾斯麥對法國文化那真是崇拜,特別是對巴黎的喜愛,比起蘇聯年輕人對美國文化的喜愛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最後怎麼著,第一支血洗巴黎的軍隊不就是他帶去的嗎。
中國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從唐朝就開始了,崇拜到直接把唐盛世時街道、建築原封不動的搬過去了,到現在東京還是洛陽、西京還是長安的模樣,街道名字都沒改。
那又怎樣?侵華戰爭那個狠。
軟實力入侵在歷史上真的起過決定性作用嗎?
反正我還沒見過。
蘇聯解體,我見到最合理的原因戈巴契夫後來一直在強調:美國人一直在說是他們讓蘇聯解體,他們贏得了冷戰,這是個錯誤。
確實,美國人那些針對蘇聯制定的各種計劃,都是外部因素,但真正導致蘇聯解體的主因在內部:
蘇聯內部發生了大崩潰,當時統治階層內部精英們對這個政權失望至極,都希望這個政權垮臺,正是這種力量把蘇聯從內部撕裂、粉碎了。
這是我見過最合理的解釋。
你想,面對一個複雜的系統,面對那麼多活生生、隨機應變的人,你美國施以小計,這個複雜的系統就能乖乖的朝你的詭計發展?就能正中你的下懷?
這也太天真了!
其實,這事兒幾千年前的《孫子兵法》就說得很明白了:
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真正善於打仗的高手,先把自己搞好,搞的無懈可擊,讓自己先成為不可被戰勝的,然後等待敵人犯錯,給你可以戰勝它的機會。自己不可被戰勝,是自己的事兒,敵人是否可以打敗,那就要看敵人給不給你可勝之機了。
所以蘇聯解體美國不是主因,是它自己犯了錯誤,沒辦法,自己要解體了,美國的那些計劃,頂多起到牆倒眾人推的作用,加快了一點點解體的速度而已。
我們做事時也是一樣,條件還沒有成熟,就不要因為焦慮瞎行動,所謂先動起來,在「戰中找勝機」,這是最要不得的,因為:
只要動就有成本,甚至輸掉老本,從此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那怎麼辦?
就一個字:等。
等不是不作為,不是消極,是在等待中積蓄自己的力量,讓自己不可戰勝,再就是保持敏感,等條件成熟。
諸葛亮七出祁山,不斷北伐,不但每次都無功而返,還把自己累死了,蜀國也搞的國窮民疲,這就是不能等的後果;
司馬懿深得兵法:
諸葛亮送他花菇涼的裙子去侮辱他,他竟接受了,但就是不出戰,因為沒有勝算。
最後把諸葛亮等死了,把曹操等死了,最後連曹丕都被他熬死了,終於沒人能阻止他了,條件成熟了,結果三國歸晉。
另外一個熬得住的高手是德川家康。
有一個笑話,你就知道德川家康有多厲害了:
話說日本戰國三雄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一起溜鳥,鳥不叫,三人怎麼辦呢?織田信長說:威脅它,再不叫就殺了它,然後再換一隻鳥;豐臣秀吉說:別殺,激勵它,叫就獎賞,不叫就懲罰,總有辦法讓它叫;德川家康說:等,鳥嘛,它總會叫的。
和司馬懿一樣,德川家康鍛鍊身體,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把織田信長熬死了,在把豐臣秀吉熬死後,又等了17年,確定沒問題了,確定勝券在握了,他就稱王了,德川家族統治日本300多年。
美國人或許到現在還認為蘇聯解體是他們幹的,不然今天怎麼會想用同樣的辦法來搞中國呢?
可惜在蘇聯問題上的經驗是錯誤的,在一個錯誤認知基礎上的一切措施,那就是錯誤的姥姥,怎麼可能會有效呢?
最後的結果大概率就是:輸掉老本。
我建議美國人再好好翻翻《孫子兵法》再來。
關聯閱讀:
美國理性科學的另一面:集體幻想 | 你還會送孩子去美國讀書嗎?
「美國95後」已整個垮掉 | 美國網友:大學生,已脆弱成這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