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的解體和美國到底有什麼關係?

2021-01-09 騰訊網

蘇聯的解體和美國到底有沒有關係?

當然有關係,而且關係重大。甚至可以說美國是蘇聯解體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我們對比一下二戰前後蘇聯的國際環境就知道了。

二戰以前,蘇聯(俄國)的主要外部敵人是誰?

一是德國。興登堡死後,德國就成了蘇聯最重要的外部威脅。蘇德之間只隔著一個弱國波蘭。蘇聯和德國瓜分波蘭後,兩國已經變成了鄰國,都把對方視作敵人,隨時可能發動進攻。

二是日本。從日俄戰爭開始,兩國就成了死敵。之後日蘇之間還爆發過張鼓峰戰役、諾門坎之戰。日本佔領了庫頁島南部和中國東北,隨時都能出兵蘇聯遠東。

除此之外,英國、法國、美國也一向對蘇聯不友好。一戰結束後,以英法美為核心的協約國集團還派兵幹涉蘇俄內戰,造成俄國死亡一千萬人。

當然,因為英法美和蘇聯是不接壤的,所以這三國對蘇聯的威脅遠沒有德國和日本大。

二戰爆發後,德國果然偷襲蘇聯,讓蘇聯損失慘重。日本也在1939年發動了諾門坎戰役,對蘇聯進行軍事試探。只是試探的結果讓日本決定不進攻蘇聯罷了。

總之,二戰前,蘇聯主要受到德國、日本的威脅,主要是軍事威脅,最後以熱戰的形式呈現。

二戰之後,誰對蘇聯的威脅最大?

毫無疑問是美國。

二戰後,德國被分成了東德和西德,日本也被美國軍事佔領,兩國主權獨立都沒有了,對蘇聯的威脅已經徹底消失。但美國卻通過軍事、經濟等手段控制了歐洲幾十個國家,以及東亞的日韓。美國和蘇聯雖然不接壤,但美國和蘇聯的勢力範圍卻是接壤的。

二戰前,美國之所以對蘇聯威脅較小就是因為兩國不接壤,美國和蘇聯之間隔著大西洋。

二戰後歐洲局勢巨變,美國的勢力在歐洲各國紮下了根,實際控制了西歐,兩國的勢力範圍已經全面接壤。並且因為美國實力遠超過德日,所有資本主義強國都成了美國的半殖民地,美國對蘇聯的威脅實際上比德日大多了。

因此,二戰後蘇聯雖然也空前強大,但面臨的外部威脅不是變小了,而是變得更大了。

歷史上,中國在亞歐大陸曾幾千年鮮有對手,遇到西方列強就一敗塗地。西班牙、法國也曾稱雄歐洲大陸,遇到英國就屢戰屢敗。英國稱霸世界三百年,最終被美國請下神壇。強國就是這樣,都有一段輝煌的過去,一旦遇到宿命中的終極對手,就會被擊敗。這是沒辦法的事。

俄國在過去幾百年間,也曾遇到過失敗,但那些都是小挫折,俄國總是能很快恢復元氣,繼續擴張。這次蘇聯與美國的相遇,算是遇到了真正的對手。美國在很多方面都碾壓蘇聯,蘇聯最後遭遇失敗也就不可避免了。

當然了,美蘇倆宿命之敵相遇,失敗的就一定是蘇聯嗎?

不一定。蘇聯也曾有很多地方領先於美國,可以有效彌補實力上的差距,但自身犯了太多錯誤,比如與中國的關係惡化,與美國進行全球爭霸,在軍事上投入過多,忽視民生等。

運氣和犯錯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美國對蘇聯造成的強大外部壓力,蘇聯絕不會犯如此多的錯誤。所以,雖然一般認為蘇聯解體主要原因來自內部,但美國的因素也非常重要。美國的勢力不進入亞歐大陸的話,蘇聯現在肯定還生龍活虎。

不過,美國現在也遇到了宿命之敵,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大家也可以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越南和美國,到底都什麼態度?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蘇聯的故事,例如蘇聯軍隊發展、蘇聯經濟實力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各國的態度。1991年12月,曾經十分強大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那麼,對於蘇聯的解體,美國、中國、印度、越南、英國、法國等一系列國家,到底都是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400萬蘇聯軍隊,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已經存在了70多年的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國家。由於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問題,西方各國在各種影視劇和書籍中抹黑蘇聯。在蘇聯解體之前,蘇聯還有400餘萬常備軍。面對政權的分離,蘇聯軍隊到底是什麼態度,為何沒有任何表示呢?
  • 老大哥蘇聯解體,1991年,作為鄰居,中國到底什麼態度?
    1991年12月,曾經的世界超級大國蘇聯解體,分為了1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作為同一信仰的國家,雖然,我國與蘇聯存在各方面的矛盾,雙方還曾經一度劍拔弩張。但是,對於蘇聯的解體,作為鄰國,中國當時到底什麼態度呢?今天,我們就仔細聊聊這個問題。
  • 蘇聯解體後,中俄關係是如何發展的?
    新中國成立後,中蘇關係走過了一段比較曲折的過程:從友好盟友走向關係破裂,直至雙方刀兵相向,反目成仇。這一狀態持續至1989年戈巴契夫訪華,中蘇關係正常化。但兩年後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了,中蘇關係變成了中俄關係。
  • 哈佛大學教授:美蘇關係的微妙變化,美國當時根本不希望蘇聯解體
    蘇聯這個宿敵突然解體,而且時間點就在老布希第一屆任期即將結束、尋求連任的時候,不論其真實原因是什麼,老布希的競選團隊都迅速地抓住了這個天賜良機,當作本屆政府的功勞和競選的籌碼。蘇聯解體毫無疑問是20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誰都沒有想到,一個和美國對抗四十多年的超級大國,一夜之間說倒臺就倒臺了。
  • 蒙古國被稱為蘇聯「第16個加盟國」,在蘇聯解體後,有什麼變化?
    可以說蘇聯做了一些什麼,蒙古就做了一些什麼。等到二戰結束後,蒙古已經是一個完全依賴蘇聯的國家。因此對於蒙古來說加不加入蘇聯,都只是一個形式上的問題了。所以蒙古國被稱為蘇聯的第16個加盟國,一點也不為過。在當時蒙古國,執政幹部都要到蘇聯進行培訓。
  • 蘇聯到底有多強?解體已經有28年,眾多世界紀錄美國也無法打破
    我們都知道如今綜合實力排名世界第一的國家就是美國,不論是在經濟、軍事還是科技等方面,美國都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上曾出現過一個和美國不分伯仲的國家,也就是蘇聯。這兩人國家為了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展開了激烈的軍備競賽,使得不少先進的武器裝備紛紛面世,但是最後蘇聯卻因為經濟問題而走向了解體。
  • 如果蘇聯不解體,現在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對美國有什麼影響?
    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讓世界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同時也讓世界格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形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這段時間稱為冷戰,沒有明面上的戰爭,但是蘇聯和美國在軍事、政治、科技以及經濟方面不斷的競賽,也就是互相之間達成了一種默契,都不開啟戰爭,就「動口不動手」,就看誰能撐得更久。最終由於蘇聯領導人在決策上的錯誤,以及在和美國接近40年的競爭中讓國家的經濟和體制面臨崩潰的邊緣,最終蘇聯解體,之後再也沒有和美國抗衡的實力,所以這次冷戰以蘇聯的失敗而告終。
  • 蘇聯是怎麼解體的美國從中起了什麼作用
    蘇聯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從落後弱小變得強大,即便是在西方國家一片哀嚎的20世紀30年代,蘇聯也保持著穩定而較快的發展,蘇聯人民對國家的歸屬感和自豪感是很難攻破的。即便是蘇聯解體前夕,大多數蘇聯人民依然希望挽救這個國家。10年的阿富汗戰爭掏空了蘇聯的國庫,蘇聯人債臺高築,財政已經難以為繼。
  • 美蘇冷戰,為什麼蘇聯會解體?而美國卻沒事?
    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分裂蘇聯以圖奪取國家權力的行徑被民意公投所毀滅。他們這種舉動,說明這些民主派只不過是一群打著民主的招牌以滿足自己權力欲的竊國大盜而已。 好了,以上已經說明:蘇聯到了1991年,的確人民支持率已經不高,但是蘇聯的解體絕不是失掉民心所致,更不能說是人民的選擇。 那麼,蘇聯解體到底是什麼原因?
  • 蘇聯和美國都是聯邦國家,為什麼各州高度自治的美國沒有解體?
    我們都知道美蘇爭霸以蘇聯解體而告終,也明白蘇聯解體的主要原因是經濟體制僵化、經濟模式單一等多種內外因素導致的。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各州享有充分自治權、連州法都不盡相同的民主美國直到今天也沒有解體反而越來越強大?
  • 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軍備競賽,真把蘇聯拖垮了而導致蘇聯解體?
    蘇聯解體後,關於蘇聯的歷史文章很多,有人說蘇聯解體原因有很多因素,其中有一條就是與美國軍備競賽,讓蘇聯大傷元氣,最終拖垮了蘇聯。有些大V寫的文章甚至舉的數據,某科上都有記載。那麼蘇聯最終垮掉,真的與蘇美之間的軍備競賽有關嗎?
  • 蘇聯到底有多強大?解體已經近30年,眾多世界紀錄美國也無法突破
    要問起誰是當今世界實力最強的國家,想必很多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美國這個國家,畢竟無論是在經濟、科技、航天、軍事等領域,美國的實力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現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能達到和美國實力相當的地步,說難聽點,很多國家甚至都不配當美國的對手。
  • 同為殖民大國,蘇聯已經解體,美國為何沒有解體?
    路易斯安那是法國的北美殖民地,墨西哥的土地原本是西班牙殖民地,這些土地原本生活著大量印第安人,和阿巴拉契亞山以東的美國沒有任何瓜葛,沒有任何歷史和文化淵源,這些土地在歷史上也從未屬於美國,甚至英國,所以美國對這些地區的侵佔,無論通過什麼方式,戰爭或購買,都是不符合國際法的,都屬於對印第安人家園的侵佔,所以這些土地歸屬美國後,性質也是殖民地。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常言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面對國際社會的兩極分化現象,我國毅然的選擇了一邊倒的政治策略,在美國和蘇聯這兩位超級大國稱霸全球之下,華約和北約成為了兩個主要的陣營,很難有國家能夠保持中立。
  • 美國是下一個蘇聯?為何說未來美國不會像蘇聯解體那樣分崩離析?
    鑑於上一個超級大國蘇聯最終的結果就是分崩離析,1國最終瓦解為15國,所以很多人自然也想到了美國四分五裂的最終結局。畢竟美國除了和蘇聯一樣是超級大國,其各州的自主性相當強,聯邦政府更像是管家而不是家長。所以,美國似乎沒有理由不重蹈蘇聯解體的覆轍。真的是這樣嗎?當然真的不是,因為美國終歸不是蘇聯。
  • 戈巴契夫為何向美前國務卿祝壽,蘇聯解體到底是幸事還是不幸
    手裡有大把的錢,卻買不到東西,尤其是食品這樣的生存底線問題受到挑戰,大家就也顧不上什麼底線了,自然把不滿歸結到蘇聯本身。 為了解決主要城市和困難地區的食品供應問題,戈巴契夫不斷向西方求援,並得到回應,德法英西意都提供了貸款,歐共體提供了24億美元援助。
  • 美蘇爭霸44年,為何最後是蘇聯解體?
    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有所緩和,在有共同利益目標的時候也能夠達成合作,但兩個國家之間的衝突與矛盾仍然存在,其中有歷史問題,但更多的還是兩個國家戰略發展衝突。因此,在這樣各種因素的作用,美俄關係非常微妙,在和平年代依舊針尖對麥芒,明裡暗裡較著勁,而且一有機會就想要讓對方吃癟。
  • 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軍隊去哪了?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終以俄白烏三國於白俄羅斯別洛韋日籤署協議並向全世界宣布蘇聯解體而停留在了歷史的記憶之中,但此刻蘇聯那支在二戰中所向披靡,一直令美國都惶惶不安的強大軍隊,是什麼樣的命運呢?蘇聯由於之前和美國進行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軍備競賽,其武器裝備不僅在質量上是世界一流,在數量上也是數一數二的。由此,蘇聯解體後形成的諸多成員國都想方設法謀求分得更多的軍事財產以達到建國就強大的目的。但是當所有人都抱有同一種利益目的時便很難達成意見上的一致,因此各國在初期時都面臨一團亂象。
  • 如果美國霸權沒落了,美國會不會像蘇聯一樣解體
    盧布經濟圈控制下的東歐國家一夜劇變,紛紛加入美元經濟圈,最終蘇聯也沒有能抵擋美元霸權巨大的衝擊力,蘇聯經濟崩潰,蘇聯解體,盧布霸權成為歷史,現在的俄羅斯經濟也是受美元霸權控制下的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