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在馬路上停車影響交通,不用再在馬路上洗公交車汙染環境,更不用再租房子辦公了,終於告別了『睡馬路』的日子。」12月8日,在武漢市洪山區馬湖村公交樞紐站成功運營兩個多月後,武漢公交二公司一分公司經理餘國治連用三個「不再」,對新場站帶來的便利表示由衷感謝。
馬湖村公交樞紐站位於南湖大道與野芷湖南路交界路口,佔地面積9.47畝,規劃公交停車位50餘個。在今年9月28日投入使用以來,每天有331、503、804、797等4條線路的53臺公交車在此停靠,成為集停車、保養、辦公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場站。
「往事不堪回首。原來經常提心弔膽,擔心車輛被刮、擔心司機被撞、擔心洗車被投訴……」餘國治說,南湖地區現有的南湖公交場站和保利九裡停車場,均已達飽和狀態。過去,他們的公交車長期「擠睡」在文馨街1.3公裡的市政道路上,影響市容市貌的同時,也對城市交通和周邊居民出行帶來嚴重困擾。「新場站的啟用不僅為公交車輛提供了停放、維修和實施保養的場所,而且還給司機人員正常的工作休息帶來了方便,更為緩解城市交通、周邊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
據悉,在今年夏天被居民投訴影響出行後,洪山區洪山街辦事處隨即著手研究解決方案,但是由於各方就徵地費用及流程存在分歧且場站規劃用地還不是「淨地」,導致場站建設停滯不前。7月,在市作風巡查第七組的督辦與指導下,馬湖村規劃公交樞紐站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7月29日,洪山街主要負責人連夜前往項目現場,承諾督促馬湖村清理並中止項目用地上所有租賃合同,並在8月31日前完成該地塊上附屬物的拆除和清理工作。
「短短一個月時間,一方面需確保公交樞紐站建設在規定時限內完成,緩解文馨街公交停車難問題,另一方面需落實土地徵收相關補償資金及時到位,安撫擔心村集體經濟利益受損的村民。」洪山街黨工委書記劉毅松解介紹,街道迅速成立問題整改專班,經主要負責人多次到現場調度,終於在8月26日提前拆除整理完畢,並在28日完成驗收,補償資金也同步撥付到村。
劉毅松表示,下一步,街道將積極協助市城投公司,加快推進丁字橋南路移交,並配合公交公司進一步調整優化公交線路,更好地服務周邊居民出行。同時,主動協調交管、城管等部門,進一步規範周邊社會車輛停車秩序,方便公交車輛有序出入。(記者 通訊員張伶 李濤 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