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都本來叫漢城,為何卻又更名首爾,跟中國又有何關係?

2020-12-16 騰訊網

薩特曾經說過:"如果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現如今,大家應該都知道韓國的首都名字叫做"首爾",它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但是,其實它原本的名字叫做"漢城",第24屆夏季奧運會於1988年在韓國首都首爾也就是以前的漢城舉行。

中國人對"漢城"可以說完全不陌生。然而,韓國在2005年正式宣布將漢城的中文名改為"首爾",同時,正式要求中國再不使用"漢城"這個名字。那麼問題來了,"漢城"這個韓國已經用了幾百年的名字,為何韓國要改掉呢?

韓國改掉首都名字的真實原因

表面上來看,韓國將漢城改名為首爾,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韓國希望走向更加國際化。當時漢城市李明博市長的解釋是,中國對於華盛頓、倫敦、莫斯科等其他國家的多個城市都是採用音譯化的方式稱呼,只有Seoul依舊使用古代的叫法,這對於他們造成很大的混亂。

然而,其實中國漢語中的許多外國地名並不都是直接音譯,有許多是根據意思命名的,比如英國的劍橋和牛津、美國阿肯色州的小石城、鹽湖城等地就完全是按照意譯。

因此,倘若我們想要深究韓國改"漢城"為"首爾"的原因,不難發現,其實原因在於韓國的民族主義。類似這樣的"去漢語化",在韓國其實已經歷史久遠了。

實際上,韓國一直以來都在不遺餘力地將他們用了多年的漢字改為韓文。儘管將漢字改為他們韓文以後,由於許多諺文都是拼音文字,同音詞很多,改了以後難以區分相同發音的那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很容易產生歧義、導致最後無法辨別該字的真正意思等多種問題,韓國依舊堅持不用漢字。

另外,韓國歷史多年來都是使用我們中國的漢字,改變了以後,對於以後的歷史研究也將是一個大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的許多重要古籍使用的也是漢字,包括韓國一些法律等要求嚴謹的專業,在一些條文上也必須添加許多注釋,否則就很容易發生一些法律漏洞的嚴重問題。

因此,其實在韓國,堅持"去漢化"實際上是困難重重,但是韓國依舊堅持"去漢化",並且在改了首都名字以後還專門的通知了中國。

但是,其實首都單純改了名字依舊會產生許多問題。原因在於,韓國不單單是首都,韓國的許多地名,其實都是漢字,如果全部都廢除換成韓文,那將產生許多問題。

最簡單的來說,這些地方換名以後,無論是韓國本土人,還是外來的其他國家的人,大家都很難辨別究竟新名字指的是哪個地方。所以,其實目前看來韓國內部也很混亂,或許他們會為了大局著想,某一天他們又會恢復漢字,不過這一切都是後話了。

韓國傳統文化中的漢元素

追溯歷史,韓國在古代的時候其實有很多年都是中國的附屬國,也正因此,他們的傳統文化中不可避免的會有許多漢族的東西,包括當時他們的首都一開始叫做"漢城"都源自當年的歷史淵源。

"漢"很顯然就是代表著當時的中國漢族,有學者推測,"漢城"指代的就是漢族的城市,有某些歸屬的關係。

其實以前中國人和韓國人見面的時候,儘管無法用講話直接交流,但是只要大家手上有一支筆,寫下來的漢字意思基本都是一模一樣,互相之間只需要用文字就可以進行無障礙的交流了。

根據資料記載,在袁世凱當年出使朝鮮的時候,當時兩國的官員見面都不需要帶翻譯,都是直接進行筆談,將自己要說的話用文字寫出來,互相之間都可以理解對方的意思。而現在,韓國的年輕人對中國的漢字已經十分陌生了。

韓國和中國的恩恩怨怨

眾所周知,韓國作為一個國家的歷史其實不長,韓國實際上是從朝鮮分出去的。其實歷史上,朝鮮半島的北部,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屬於中國管轄的。

有歷史記載,在西漢的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早早就統治了朝鮮半島這一片土地,並且對這片土地的管轄一直延續到唐朝。一直到了明朝時期,才有了朝鮮這個國家。

朝鮮的開國之君叫做李成桂,李成桂最開始建立朝鮮的時候,正好朱元璋統治明朝。朱元璋作為一個掃滅群雄,驅逐蒙元的開國皇帝,可見其威力和聲望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明朝繁盛且在朱元璋的統治下十分強大。

為了不被朱元璋攻打,李成桂向漢族表示自己的忠誠,李成桂請朱元璋為自己的國家命名,才有了"朝鮮"這個名字。

至於"漢城",也是源於李成桂從名字上表達自己忠心的心思,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漢陽,並將漢陽取名為"漢城",寓意自己對漢族中原的敬仰和歸屬。

在1591年,日本入侵當時的朝鮮,明朝也十分厚道的派出了軍隊援助他們,使朝鮮得以免受日本人的侵略。

當年的中國可以算得上是東方國家眼裡的強者,無論是文化還是經濟都處於繁榮昌盛,因此,周邊的其他國家對於中國十分仰慕,無論是文化還是習俗,都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了學習借鑑。特別是漢字方面,當時東方的這些國家,絕大部分模仿漢字造字。

當時的朝鮮有很長一段時間使用的都是漢字,當時在他們的世宗大王發明了諺文以後,他們仍舊使用漢字,拒絕使用諺文。

在清朝前期,當時處於康熙年代,中國依舊處於盛世,對朝鮮發動戰爭並且毫無意外獲得全勝,很快,朝鮮被列入大清帝國附屬國名單中。只不過,在清朝末期,清朝開始出現許多政治腐敗、國力下降,朝鮮不再仰慕和敬畏清朝,當機立斷地脫離了關係。

到了1910年,日本再次對朝鮮發動戰爭。失去援軍的朝鮮很快被日本吞併。之後的許多年,日本對朝鮮實行了長期的殖民統治,同時朝鮮被要求全日本化。在和日本多年的抗爭下,朝鮮終於戰勝了日本,不過,此後的朝鮮被分為兩部分:北部的依舊叫做朝鮮,南部的被叫做"大韓民國"。

互相尊重對方的文化是我們文明進步的姿態

多年來的恩恩怨怨,導致現今韓國依舊在努力地抵制我們中國文化。其實,韓國的做法也可以理解,畢竟他們以前曾經屈於我們,當過我們多年的附屬國,現在首都如果依舊叫做"漢城",肯定是聽了也不舒服。

但是,韓國為了實現自己的文化獨立,將我們很多漢族固有的傳統節日都拿去申遺,例如他們將端午節當作他們的節日拿去申遺,這件事情上面就令中國人十分不解,端午節是我們中國古代為了紀念屈原而有的一個節日,屈原好歹也是中國的名人,你們韓國怎麼就拿去作為自己的節日還甚至去申遺了?

在我們看來,其實節日都是可以共用的,並非專屬於漢族獨有。像春節、中秋節這種曆法上的節日,不是為了紀念某一個名人而生的節日,其實真的可以共用。畢竟,月亮圓的時候,不僅照亮了中國,也同時照亮著韓國。

韓國首都改名為"首爾",其實對於中國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畢竟,互相尊重對方的文化,尊重他們民族自己的選擇,是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姿態。

文/竹昂

相關焦點

  • 從「漢城」到「首爾」,韓國首都為什麼改名
    2005年1月19日,韓國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至於原因呢,時任漢城市長李明博的大意如下:  1、漢城更名已經有多年歷史,而中國仍照舊名稱呼,不合慣例。而一到二戰後韓國光復,私下裡百姓的Seoul稱呼終於順理成章浮出水面成為首都的正式名稱了。韓國首都自1946年改稱Seoul,而為何我們在不久前仍稱其為漢城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傳統習慣的歷史原因,也有語言譯寫存在欠缺的原因。自1395年李成桂始稱漢城至1911年日本佔領改稱京城,漢城這一名稱在朝鮮半島整整叫了516年之久。中韓兩國是一衣帶水的近鄰,隔海相望,幾乎是雞犬之聲相聞。
  • 漢城改稱首爾,韓國為何只通知中國?
    這是因為我國已經於2005年,正式接受了韓國提出的請求,把韓國首都的漢語名字,從漢城改為了首爾。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將韓國首都的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並通知了我國,希望我國不要再把韓國首都稱為漢城,而是稱作首爾。我國本著客隨主便,睦鄰友好的原則,也同意了韓國的請求。從此之後,我國的書籍,地圖冊,以及各種涉及韓國的相關內容,一律把漢城改為了首爾。
  • 漢城改為首爾,韓國為何只要求中國改變稱謂?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如果在2005年之前,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是漢城,但在2005年之後,標準答案則改成了首爾。這是因為我國已經於2005年,正式接受了韓國提出的請求,把韓國首都的漢語名字,從漢城改為了首爾。
  • 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
    引言如今提到韓國,可以說沒有人不知道,尤其前些年韓國影視、明星在全球火熱。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已經成為中國人假期的旅遊勝地,尤其是韓國的首都首爾。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吧,韓國首都之前不叫首爾,叫做漢城。
  • 韓國首都「漢城」為什麼要改名為「首爾」呢?
    (來自百度) 在中國,除了「孔子」和「端午節」之外,另外一個我被經常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韓國首都漢城要改名為首爾?」 中國很多網上的專家和學者「分析」:韓國是為了擺脫漢文化(中國文化)的影響,改名是韓國政府「去漢化」的一個舉措。而且韓國政府只要求中國一個國家改變這一稱謂。 那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以下是我們的首都歷朝歷代叫過的所有名字: -.
  • 歷史今日|韓國首都漢城改名為首爾
    編輯:一顆銅豌豆2005年1月19日,李明博(時任漢城市長)宣布將首都Seoul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韓方希望,中國也使用這一新譯名。1394年,朝鮮王朝開國君主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至漢陽,並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eong)。從此,「漢城」一名廣泛在漢文化圈傳播。算算時間,「漢城」已被叫了600多年。
  • 韓國的首都原本叫做漢城,後來改為首爾,是否跟中國有關?
    在2005年1月19日之前,韓國的首都一直都被稱之為漢城,但是自從那天開始,漢城就被改名為首爾。其實漢城這個名字已經使用了600多年,是朝鮮開國之君李成桂當時命名的。李成桂在剛剛建立國土的時候,正好是朱元璋統治明朝時期,李成桂為了向朱元璋表達自己的忠心,請朱元璋為自己的國家賜名,隨後朱元璋賜名為朝鮮。
  • 漢城名稱變為首爾,韓國為什麼只要求中國更改?
    ——雨果 漢城是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很適合用作城市名,不看城市,只聽名字,就有一種歷史文化名城的感覺,有一種厚重的文化底蘊融在其中。這是因為漢是我國一個偉大朝代的名字,這個朝代對中華文明影響深遠,以至於朝代更替之後,人們還是自稱漢人。所以如果漢城是一座中國城市名字,那是很適合的,也很好聽,沒有半點問題。但問題是,漢城這個名字長期由韓國使用,而且還是韓國首都。
  • 漢城改叫首爾,韓國人不要求別的國家,為何只呼籲中國更改稱呼?
    而首爾之前曾叫漢城,之後才改成首爾,二者之間也是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呢。一個國家能不能走的更遠走的更高,民眾的信仰支持很關鍵,除了領導者的英明決策外,這個國家有沒有文化底蘊也很重要,而韓國首都改名就是韓國重新建立國家文化底蘊的開始,也是一次嘗試。
  • 歷史上的今天,2005年1月19日,韓國首都正式更名為首爾
    從公元前18年百濟國都慰禮城始建,漢城就開始了它在朝鮮半島上作為首都的地位,此後,今日的首爾一直都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家必爭之地。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朝鮮王朝,1394年遷都漢陽並改名漢城。此後,漢城一直都是朝鮮的首都。圖為漢城古地圖。
  •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現在這些都在韓國境內。
  • 韓國的行政首都為什麼不是首爾?遷都背後有什麼顧慮?
    作為亞洲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韓國在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都有著不錯的實力:人均GDP 破3萬美元、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旅遊風情、輸出到世界各地的影視音樂作品……這些都是大家廣為所知的韓國特色。而提起該國首都,很多人均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首爾。但其實,還有一個行政首都卻鮮為人知。▲首爾街景。
  • 韓國的首都首爾,如果放到我們中國,那麼相當於中國的幾線城市?
    首爾這座城市就是很多中國遊客的首選,並且首爾也是全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這樣一個發達的城市如果放到我們中國,那麼將會是什麼樣的水平呢?首爾在中國能夠相當於幾線城市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韓國的首都首爾,如果放到我們中國,那麼相當於中國的幾線城市?首爾是韓國的首都,而且也是韓國最大的城市。
  • 為什麼漢城東京不在中國?韓國棄用「漢城」,那就我們漢族自己用
    20 世紀80 年代,中韓舉行建交談判時,韓國向中方提出,兩國建交後,中方不能再繼續使用「漢城」這個稱呼。理由是,漢城的名字是中國古代的叫法,是中國人給起的,是殖民主義、霸權的產物。建交後,中方必須改稱漢城為韓國人起的名字,應叫SEOUL。
  • 韓國的首都名字更改,為何還要要求中國參與修改?這暗示了什麼?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曾經是屬於朝鮮的一部分,直到二戰之後在美國的支持下這才分裂開來。雖說現在的韓國學習的是西方文明的思想,但是在古代的時候一直都是學習著我們的華夏東方文明。近年來的韓國一直都受到了很多中國年輕人的喜歡,這也是得益於「韓流」的發揮。各種韓國的明星、服裝、化妝品甚至是整容術開始深入國人的心目中,成為了許多人追求的對象。有一說一,韓國的產品確實是很好用,衣服也很潮流,但是並沒有那麼的誇張。我們都知道韓國的首都是首爾,但是你知道嗎?
  • 韓國首都改名14年:600年漢城變首爾,扯不斷的中國文化
    在中國,一座城市改名無論是歷史原因還是人為因素,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韓國也有座這樣的城市,14年前,它名為漢城,2005年後改名首爾,這座朝鮮半島最大城市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兩個名稱有人熟悉有人陌生。
  • 為何韓國對我國一省情有獨鍾?地名、國旗和首都無不在模仿這個省
    不過,韓國只對我國一個省的地名感興趣,這個省就是湖北省。為何這麼說呢?大家看幾個例子就知道了。 而除了漢江外,早前韓國首都首爾還被叫做漢城,雖然我國並沒有漢城這樣一個地名,但倘若把時間拉到更早之前,漢城其實也叫做漢陽,不正是湖北武漢三鎮之一嗎? 除了這些外,湖北的襄陽在韓國也能找到孿生兄弟襄陽郡,還有江陵和丹陽,韓國也都有一模一樣的地方。不誇張地說,韓國簡直就是我國湖北在國外的分部。
  • 韓國用了600多年的首都,為啥突然改名,還唯獨要求中國改稱呼
    韓國,大家都知道,這是中國的一個鄰國,也是亞洲地區四個發達國家之一,但是韓國這個國家得到的認可卻不多,雖然說韓國已經是國際上公認的發達國家,但卻有很多人不認可這個國家是發達國家,許多人現在還認為,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是日本。
  • 因中國色彩太濃,韓國才將漢城改名首爾?專家闢謠:無稽之談
    ▲韓國首爾夜景而我們的鄰居韓國,因為離中國的中原地區最近,自古以來就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因此城市名稱也帶著濃濃的中國文化氣息。在網上一直流傳一種說法,因為韓國首都原來的名字「漢城」所代表的中國色彩太濃重,韓國人從自身的民族自尊考慮,所以才把首都「漢城」改成如今的「首爾」。專家表示,這其實是謠言,因為這個「首爾」是美國人改的,並不是韓國人刻意去「中國化」。實際上,中國也幹過類似的事情,至少三個城市的起名方式幾乎與「首爾」的名字由來如出一轍。
  • 首爾並非本名,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