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6日,學院黨委副書記覃禮濤在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刊發《「四強四增」提升幹部執行力——以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雙高校」建設為例》一文,文章指出,銅仁職院經過近20年的發展,歷經了「合併轉型——示範骨幹——優質高校——『雙高校』建設」等四個階段。我們已經走完了前三步,走過的路,烙下了銅職人深深的腳印,每走一步銅職人都是那麼堅實、那麼有力量、那麼有自信、那麼有收穫,如今銅仁職院成為了「國家骨幹校」、「全國優質校」、「省部共建」高校、全國「百強校」(連續6年)。
全文內容如下: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銅仁職院」)位於貴州東部,國家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武陵山主峰——梵淨山腳下。銅仁職院經過近20年的發展,歷經了「合併轉型——示範骨幹——優質高校——『雙高校』建設」等四個階段。我們已經走完了前三步,走過的路,烙下了銅職人深深的腳印,每走一步銅職人都是那麼堅實、那麼有力量、那麼有自信、那麼有收穫,如今銅仁職院成為了「國家骨幹校」、「全國優質校」、「省部共建」高校、全國「百強校」(連續6年)。而走過來的路、幹過的事、取得的成績都凝聚著每一位銅職人的艱辛勞作,特別廣大幹部職工頑強拼搏、樂於奉獻的精神,深深紮根在我們的心中,過去的成績既練就了一批高素質的幹部隊伍,也是幹部隊伍執行力強的有力證據,可以說銅仁職院能有今天的輝煌,是數以百計的幹部、數以萬計的一代又一代師生篳路藍縷的結果,甚至可以說是銅職人用「生命換來」的結果。過去的路是歲月滄桑,走過的道路、曾經的戰友、爬過的高坡、趟過的河流,一件件往事都值得我們去品嘗和記憶……
「求真務實、自信自強」是銅職精神。目前,銅職人又開始「登山」運動了,這座高山就是建設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簡稱「雙高校」),它橫跨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通往「雙高校」之路是一條嶄新之路、是一條希望之路、也是一條艱難困苦之路。因此,我們不僅要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精神與擔當,還要有「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的決心和勇氣,變壓力為動力,唯有緊緊依靠廣大師生智慧力量,特別是全面提升幹部隊伍的執行力,發揮中層幹部作用,才能翻越這座「山」、邁過這道「坎」,再打一個漂亮仗、翻身仗,開創銅仁職院新局面,如何提升幹部隊伍的執行力?筆者認為,通過「四強四增」提升幹部隊伍執行力。
一、強學習,增大原動力。
車的動力來自於發動機,人的動力源泉來自於學習。如果離開學習談作為、講執行力,只能是一時之效,沒有持久之功。「雙高校」建設是一項新工程,只有注重學習,善於學習,堅持學習,才能使執行力擁有永不枯竭的動力和源泉。一要圍繞學院發展「真學」。即圍繞學院發展和「雙高校」建設,廣大幹部要自覺克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學習」、「學不學都一樣」等錯誤思想,端正學習態度,把學習融入工作、融入生活,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一般學」向「深入學」轉變。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利用「兩學一做」、「學習強國」平臺,發揮「黨委中心組理論學習」、 「兩學一做」、「三會一課」等陣地作用,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打牢理論功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使自己站得高一些、看得遠一些,不斷增強貫徹執行黨的教育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做到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自己辦學治校水平和能力。二要圍繞本人職責「深學」。黨員幹部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對照「雙高校」建設任務,「缺什麼,補什麼」,「需要什麼,學什麼」,自覺做到多學一點、深學一步、學深一些。重點是圍繞本人工作中難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聽好聲、問良策,既要向書本學習,又要向實踐學習、向師生學習,邊學習邊育人,邊育人邊學習,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工作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掌握指導工作和推動學院發展的主動權,著力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圍繞提高素質「勤學」。素質決定能力,能力決定工作,幹部隊伍素質影響著學院的發展、決定著「雙高校」建設的成敗。廣大黨員幹部要以開拓眼界、陶冶情操、鍛鍊黨性、增強知識儲備為目標,加強對專業建設、課程教學、科學研究、管理水平等辦學治校各方面知識的學習,向知識要寬度,向理論要高度,向實踐要深度,向師生要新度。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養成「想學、會學、善學、想寫、能寫、會寫」的學習良好習慣,不斷拓寬知識領域,改善知識結構,做到博採眾長、厚積薄發,練好紮實過硬的「基本功」。把學習成果體現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上,把學習成效轉化為謀劃學院發展、推動改革創新、促進教書育人的動力上,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飽滿的熱情、更高超的本領,為建設「雙高校」添磚加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
二、強領導,增值帶頭力。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黨員群眾看幹部」、「老大難老大難,老大出面就不難」、「領導帶頭,萬事不愁」。「雙高校」建設,提高幹部隊伍執行力,領導帶頭示範是關鍵。作為黨員領導幹部一定要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把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作為「座右銘」,堅守育人初心,勇擔教育使命,做到「責隨職走,心隨責走」,努力把工作標準調到最高、精神狀態調到最佳、工作勁頭調到最大,當好表率,做好示範。一要有求真的精神。所謂「求真」說到底是一種覺悟、一種境界、一種品德、一種精神,它是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有力武器,求真就要開動腦筋,勤於思考,學會用心,專心工作,我們把「雙高校」建設作為第一要務,既要有加快發展的思想信心,又要有扎紮實實的工作態度,解決辦學中的各種困難問題,切實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使「雙高校」建設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二要有務實的作風。所謂「務實」,主要講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愛崗敬業,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實在人,既是幹部為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幹部處事的基本準則。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職位有高低,但只要是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地做人,就能幹出名堂,幹出實績。如黨建「一體兩翼」、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思想政治、意識形態、文化育人、深改項目、教學診改、新校區建設、智慧校園建設等都需要廣大幹部樹立務實的作風、敢於擔當、勇於負責精神,才能創造性開展好工作。工作中,根據學院發展定目標,根據師生期盼定要求, 「將無望變成有望,將有望變成希望,將希望變成現實」,真正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身子撲在事業上,以實為本,以幹為榮,聚精會神抓教學,一心一意謀管理,時刻做到腦中有全局、心中有大局、手中有布局,堅持一張「雙高」藍圖幹到底,不輕易「換頻道」,不頻繁「翻燒餅」,不因換人就「甩鍋」,要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雷厲風行的作風,不折不扣抓好「雙高校」建設指標的落實。
三、強創新,增加推動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當前學院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關鍵期,「雙高校」建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廣大黨員幹部面對「雙高校」建設這一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要如期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關鍵在創新,出路在創新,希望也在創新。要確立創新的思維,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著不同的行為過程和工作水平,也決定著不同的工作效果。一要有創新的思想。「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是千百年來人們從治國歷史經驗教訓中總結出來的一個重要結論,更是我們黨在治國理政中反覆強調的一個重要思想。幹部就要幹事,幹事就要成事,苦幹實幹是銅職人的作風、紮實認真是銅職人的品格。工作中不能習慣於按模式辦事,憑經驗辦事,靠感覺辦事,堅持「創」字當頭、「新」字為先,加大深化學院內部體制機制的改革力度,完成各項改革任務,遇到難題不縮手、出現問題不甩手,以實幹求實績、以實績促發展。切實加強作風建設,增加推動力,幹部崇尚實幹精神,一級帶著一級幹,幹部帶著師生幹,講團結、講奉獻,只有這樣,「雙高校」建設目標才能早日成功。二要注重創新的效果。在「雙高校」建設中,廣大幹部在熟知《銅仁職院建設方案》的基礎上,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掌握「行情」,幹好「本職」,要營造一個寬鬆的創新氛圍,激發廣大幹部的創新激情,使創新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要求。學院近20年發展歷史再一次證明,衡量工作的標準,主要是看創新、論實績,不是評論怎麼做法。今後只要是 「雙高校」建設的事情、上級布置的任務、領導安排的工作,都要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工作中,多做有利於「雙高校」建設之事、多說有利於「雙高校」建設之話、多謀有利於「雙高校」建設之計、多獻有利於「雙高校」建設之策。總之,我們要強創新,增大推動力,精準定位、精準施策、精準發力,以「雙高校」建設實績論英雄、以「雙高校」建設業績用幹部、以「雙高校」建設成績兌獎懲,不斷推動學院快速發展。
四、強考核,增強督查力。
古人云「矢不激不遠,人不勵不奮」。提高幹部執行力只靠喊口號無濟於事,必須堅持把幹部考核作為引領學院發展、幹部成長的標尺,讓廣大幹部有幹頭、有甜頭、有奔頭。「雙高校」建設工作,激發師生內生動力是關鍵,建立幹部考核幹預機制是保障。如果沒有幹部考核制度作保障,「雙高校」建設效果將大打折扣。學院開展「三項」考核,增強督查力,確保「雙高校」建設工作取得實效。一是對幹部(部門)實行績效目標考核。科學設定指標,用好「指揮棒」,將「雙高校」建設任務列入幹部考核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即實施市、院合一的年度目標考核工作,學院將每年「雙高校」建設指標和重點工作分解到二級單位,制定具體的量化考核標準,建立工作檯帳和負面清單,每年考核一次,考核結果實行「雙掛鈎」,即與部門獎懲掛鈎、部門主要負責人年度考核掛鈎。二是對教師(專業技術崗)實行積分制考核。學院以「雙高校」建設為重點,制定初級、中級、高級專業技術崗最低積分標準,分別從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育人和行政管理和「雙高校」任務等方面,規定積分的內容和分值比例,半年考核一次,年度公布結果,將結果列入教師績效分配、職稱申報、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三是對黨組織書記、全體黨員實行「述職曬單」考核。即全院開展「三級書記述職,全體黨員曬單」活動,在「雙高校」建設中,充分發揮黨組織書記的示範帶頭作用、黨支部戰鬥的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全年讓每個黨員定期將黨內(外)工作積分情況進行曬單公布,接受監督,並將結果列入先進組織、優秀黨員、民主評議的主要依據之一。同時,建立倒逼機制,注入「催化劑」。本著擴大民主的原則,多元設置考核評價主體,將上級、同級和下級,特別是師生代表、「兩代表一委員」、民主黨派代表、工會會員代表等納入到考核評價主體中來,形成「多層次、多方位、立體式」的幹部評價機制,努力使結果客觀公正。
五、樹立「風向標」,強化結果運用。
學院綜合運用過程考核、年度考核、績效目標考核、崗位競聘考核,將考評情況及時反饋給考核對象並在一定範圍內予以公開,讓考評工作接受師生的監督和審查,使考核結果得到師生公認,依據考核評價結果,及時表揚幹得好的,批評幹得差的,做到是非分明、功過分明、賞罰分明。進一步完善內部績效分配方案,加大「雙高校」建設分配比例,嚴格兌現獎懲,激發乾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增強學先進、趕先進的自覺性,真正杜絕獎罰不分、「老好人」、「一團和氣」、「輪流坐莊」等現象,防止績效考核「變味」走樣,出現「幹多幹少、幹與不幹一個樣「的怪象,讓那些重執行、善執行的人「有位子」,讓那些不作為、亂作為的人「丟帽子」,始終樹立注重品行、崇尚實幹、師生公認的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為按時建成全國「雙高校」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文章連結:https://www.tech.net.cn/news/show-91133.html